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嚮往田野─中國大陸農村題材正夯◆文/賴錦宏《交流雜誌111年2月號第181期(歷史資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抖音網紅夫婦「牛愛芳的小春花」,因拍片分享農村生活、美食等深受網友喜愛。自前年11月發布首條短片,不到一年就有超過1,900萬粉絲,甚至每段短片都有超過百萬點擊。全家每天一起務農、在牛棚前吃飯,或煮一些農民的家常美食。他們住的紅磚房沒有裝修,家中養了10多頭牛和豬,還有鴿、雞、鴨等。牛愛芳夫婦光是賣竹筒酒就賺了幾百萬人民幣。後來,雖被踢爆全經過精心設計,但仍擁有廣大粉絲。

這樣的農村生活,讓人感受到家庭幸福美滿,大陸網友很關注,也越來越多大陸年輕人回鄉務農,過去被視為粗鄙、落後的農村生活被當作一種嚮往,這種趨勢背後有著重大的經濟及社會涵意。

白領回鄉 助農民脫困境

1994年出生的戴浩賢,老家在廣州市番禺區海鷗島,海鷗島是珠三角沖積平原上的小島,適合務農、種植熱帶水果的沃土。戴浩賢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到了豐收季節,家中的水果堆積成山,卻賣不出去。父母辛苦耕作以及家中收入微薄,戴浩賢下定決心,以後要考個好大學,走出農村,不再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戴浩賢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地產公司成為白領,年薪幾十萬人民幣。雖在高端大氣的辦公樓,卻有種隱約的失落感,和父母通電話時,這種失落特別強烈。當他得知海島上的農民依舊過著和過去幾十年幾乎無差別的生活時,戴浩賢對自己在城市裡「精緻生活」的想法動搖了。

他終於下決心回鄉,幫助島上的農民脫離幾十年的困境。戴浩賢並不是孤身一人回鄉,而是給這片長期停留在農業時代的海島帶來網路的果實,即智慧零售。戴浩賢透過接入京東「七鮮超市」等電商,將海島的水果產量和需求量提前計算,並在網上開拓銷路,將蔬果源源不斷地送往城市民眾的餐桌。他夢想著對農業進一步改造,讓這片懸在珠江口外的海島居民,能融入快速奔騰的時代。

戴浩賢並非特例。2019年夏天,劉闖從遼寧經濟管理幹部學院電商會計系畢業後,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直接回家鄉新民市姚堡鄉紅嶺村,接手父親創辦的弘艷家庭農場。

劉闖想用新思路做現代農業,張羅起冷棚西瓜,大學期間的豐富知識儲備成了他的助力。他主動找有經驗的村民聊用料、看工藝、學管理,建起800畝冷棚。翌年夏天,西瓜上市,劉闖的冷棚西瓜大賣,純收益預計可達800多萬元。嚐到甜頭的劉闖隨即再建600-800畝的冷棚。

劉闖說,對自己與自家農場來說,電商、網上銷售已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想要做好新農業,就必須利用好網路平臺。接下來,他計劃透過線上平臺與線下實體店緊密結合的方式,拓寬產銷一體化鏈條的長度和寬度,增加收入。

易心慧是另一種類型。易心慧大學畢業後,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道達爾旗下的哈金森(武漢)汽車橡膠製品公司,一直做到高級主管。2017年,她放棄「外企高管」的職位,回到黃陂區李集街駐程崗村,當起現代農民。

外企高管易心慧變新農人

易心慧回鄉創業,最開始是對父母盡孝心。後來她發現農村天地廣闊,年輕人可以大有作為。父母經營期間,農產品銷路漸漸變窄,發展陷入瓶頸。加盟明卉源生態農業公司後,決定從智慧農業開始,為公司注入電商加生態農業的發展理念。

易心慧用電商模式思維,不僅銷售自家農產品,同時還集合黃陂區100多戶農民的土特產。她的電商平臺,由「我」變成了「我們」,由「一家」變成了「多家」,她給它取名「黃陂特色館」。

去年新冠疫情期間,農民出不了門,眼睜睜地看著地裡的農產品一天天堆積起來。易心慧緊急組織工作人員,加班加點聯繫農戶、上貨、溝通客戶、聯繫物流,解決鄉親的燃眉之急。透過各種途徑,雞、魚銷售一空。

「新農人」易心慧帶領「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人,將農業玩出新花樣。為了做到真正有機農產品,她在明卉源農莊啟用現代智能技術設備,29個攝影機24小時監看農場各個角落,農場成為城裡消費者看得見的田園,讓消費者成為「雲監工」。

生態農業發展不僅改變荒地的面貌,也帶動當地就業,提升農民們的收入水平。

由於經濟轉型和疫後工商業不振,兩年來,年輕人在城市裡找工作越來越難,不僅大學畢業生難在一、二線城市找到合適的工作,連在城市打工也非常競爭,回鄉務農的人口越來越多。

戶口與土地問題待解

為獎勵大學生回鄉務農創業,成為新農村領頭人,中國大陸官方推出許多優惠。例如,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意見》,有意創業的大學生都能享受到免費創業培訓,培訓合格並創辦企業具備一定條件者,可申請小額貸款和享受稅費減免政策。

不過,官方的美意年輕人未必能享受。例如揚州大學農學院畢業的唐銀華表示,當年從農村走出去,想把戶口再遷回來卻碰了壁。因為農村大學生戶口要回遷原籍,有兩個途徑:一、申請人大學畢業當年持戶口遷移證直接回原籍;二、申請人未婚,以投靠父母的名義申請落戶原籍,而前提是父母必須有房產證。除此,別無他路。已經結婚生子的唐銀華對此頗感無奈。

回鄉務農卻沒有土地,是另一個頭疼問題。即便唐銀華把戶口遷回村裡,也不一定能享受到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成員的待遇。根據中國大陸《村民組織法》,包括村民承包經營方案等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土地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該法又規定,「耕地承包期為30年,在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調整承包地,需要適當調整的,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因此,大學生回鄉務農要獲得承包地,幾無可能。

電商助力農村脫貧

利用電商和抖音等影音直播協助農業發展,在2020年力拼「完全脫貧」就已開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拼多多。它以生鮮電商起家,農產品是核心品類,源頭即農村,了解整個農業生產;同時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策略,更了解農民的心理特徵和訴求。

拼多多曾發布「2019年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顯示,拼多多平臺在2019年農(副)產品成交額達1364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109%。截至2019年底,平臺農(副)產品年活躍買家數達2.4億,較上年同比增長174%,復購率超過70%。

從外企到農村,從人事主管到現代農民,對易心慧來說,「我覺得人這一輩子就是想做什麼事情,做了不後悔,就好了」。

疫情持續,中國大陸民眾無法出國旅遊,農家樂、農村民宿和各種果園體驗採摘,農村致富管道較過去多元,也讓年輕人返鄉務農大有作為。美麗新農村和中國大陸獎勵的鄉村振興計劃,也讓更多年輕人去農村創業,過去農民是「家中有糧心中不慌」,現在依靠現代農業讓更多農民致富。讓農民掌握更多新知識、新技術,和電商合作,透過影音社交平臺連動,是大陸持續推動「鄉村振興」,也是避免在「完全脫貧」後返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