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厭世但不放棄 臺灣年輕人有想法的一代◆文/許依晨《交流雜誌110年12月號第180期(歷史資料)》

「我就爛」一詞自2020年末爆紅,成為當下臺灣年輕人不時掛在嘴邊的流行語,若直接從字面的意思解讀,既悲觀又黑暗,但隱藏於消極的負能量背後,年輕人真的這麼自我放棄嗎?他們的真實想法又是什麼?

低薪高物價 「心好累」有苦說不出

低薪、高物價和高房價等現象持續惡化,剛邁入「上有老下有小」人生階段的7、8年級青年感受最為強烈,00後出社會的年輕人也同聲哀號生活壓力大,「生錯時代,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是這一代年輕人的普遍共識。

各種「心好累」的情況下,「厭世」情緒瀰漫年輕世代,呈現出對日常生活的負能量、不鼓勵積極、無可奈何但也無能為力的矛盾感受。

網路上「厭世語錄」瘋傳,厭世「毒雞湯」金句意外療癒許多人被生活折騰已久的心靈,像是「要好好活下去,因為每天都有新的打擊」、「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會很輕鬆」、「謝謝那些曾經擊倒我的人,躺著真舒服」,令人會心一笑,似乎又有力量面對人生。

「我就爛」迷因橫空出世 年輕人瘋傳

與「厭世」相關的詞彙於2018年在臺灣網路發酵廣傳,這種迷茫、失落的心境成為無法忽視的社會現象,許多電視節目和網路專文探討,呼籲多關懷身邊的人,甚至在Google搜尋平臺上輸入「厭世」兩字後,網頁最上方的是1995生命線諮詢電話,寫道「讓我們為你提供協助」。

2020年又迸出進階版的「我就爛」,同時配合一組外國男子比讚並露出燦爛笑容的迷因(指一個加上字幕的圖片或影片,在社交媒體上被廣泛轉載的有趣東西),如此矛盾的圖文,卻大受年輕人喜愛,在影像社群Instagram上被大量轉發引用。

這個明顯「圖文不符」的迷因,更真實的映照出近期年輕人的心靈,長時間籠罩在「厭世」氛圍,讓「心更累」,不如轉變個心境,坦然地將負能量轉化成大方承認自己不足的讚賞意境。

在「成熟的大人」眼中的擺爛行為,在年輕人的心裡,何嘗不是受迫於大環境壓力下的小小反抗,「什麼都不想管了,還可以驕傲的跟別人說『我就是爛,怎樣』」,一旦對事物釋懷,接受了現實,或是了解自身的不足,或許,放下執著和外界的觀感後,反倒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更有勇氣,也看見更多的可能。

25歲的馬克離鄉背井在苗栗鄉下一所社區型國小擔任代理老師,當地師生都好奇為什麼出身北部的年輕人,自願赴苗栗偏鄉任教?馬克自己也沒想過,廣電系畢業的他,與同學們背道而馳,選擇投入教育,與小孩為伍。

馬克活潑有想法,大學求學期間是校園的風雲人物,畢業後,親朋好友都認為他必然進入媒體傳播業界發揮所學,站在這個十字路口,馬克卻猶豫了。

他坦言,在學期間到媒體實習,發現薪水相當低,特別對剛起步的新人,一個月扣掉工作隱形的支出後,僅剩2萬多元,他出身低收入戶家庭,希望畢業後能有一份待遇較好的工作,以改善家庭環境,於是放棄熱愛的廣電領域。

正好母校新北萬里國小當時有代理老師缺,順利爭取到這個工作,馬克將自身專才回饋給母校,例如將平凡無奇的校園廣播轉型成為校園電臺,自製教學影片,向學生傳遞消息和新知,成為廣受師生歡迎的校園紅人。

打工度假「懷疑人生」 回臺找到人生目標

馬克是個剛畢業的年輕人,對未來前景仍有很多嚮往,當時身邊許多朋友受不了低薪,選擇到國外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s),很快存到人生第一桶金,起心動念後,決定辭掉穩定的教職飛到澳洲。到了當地馬克很快就後悔了。他承認,出國前許多面向沒有考慮清楚,當時臺幣和澳幣的匯率不好,除影響實際收入外,日復一日到農地採番茄令他「懷疑人生」。

經過長考,衡量利弊後,馬克毅然決然打道回府。馬克說,剛回臺灣時,感到茫然,親友的關心都是壓力,不禁懷疑自己難道真的「很爛」,他選擇坦然面對自己思慮不周,同時深刻反省什麼才是真正想追求的。

現在馬克在苗栗一所偏鄉國小擔任代理教師,他表示,正因自身的經歷,非常清楚偏鄉弱勢家庭孩子在教育上的欠缺,原來教育和陪伴孩子是超有成就感的事,「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他正積極進修期盼成為正式老師。

臺北打拚 小資女追求烘焙夢想

小資女Hsuan的故事,也是部分職場女孩縮影。Hsuan在北市知名律師事務所擔任秘書,此前,Hsuan一直都是個領死薪水庸庸碌碌的OL,朝9晚5上下班,這幾年換好幾家公司,對工作沒有遠大的抱負,但仍盡好本分,「厭世」卻認真的生活。即將進入30歲關卡,Hsuan意識到工作和生活總得有些改變,卻被現實澆了一頭冷水,想買房,看到新建案一坪都要上百萬,夢都醒了;想加薪升職,福利沒砍就很好了,「想到這些有夠厭世的」Hsuan說道。

某天,她突然轉念了,與其夢想「希望的」,不如著手進行「能做的」。熱愛西點麵包的Hsuan報名參加專業烘焙課程,原先只想打發時間,不料越做越有興趣,吐司大受親友好評,甚至向她下訂單。受到鼓勵,Hsuan自信心大增,再接再厲考取烘焙證照,目前親友同事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

有人問是否考慮創業,Hsuan笑說自己是個跟現實妥協的「斜槓青年」,創業要考量的面向太多了,暫時不是一個小資女能負擔的,況且,以她現在的能力,一旦真創業,對做麵包的熱情就會轉換成壓力,這並非初衷,有穩定的正職收入,下班後還能有時間有心情揉揉麵糰賺外快,對她來說已經是件很幸福的事了。

Hsuan和馬克的例子,是老一輩不理解且看輕的「追求小確幸」,但什麼是大志向呢?時空變遷,每一代人面臨的困境和挑戰大不相同,受制於大環境,這一代年輕人未因此放棄追求幸福的力量,甚至擁有上一代缺少的自嘲與幽默感,過得快樂自在。

2019年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曾發布世界青年報告指出,青年是實現可持續、包容和穩定社會的關鍵,青年政策還是近年政府相當重視的一環。首要解決青年低薪、薪資停滯問題,年輕人長期窮忙,將衝擊整體經濟、社會,乃至政治層面。如何讓年輕人在社會安身立命,對每個國家都是重大課題,只要政府和個人都有不放棄的心,就無懼短暫的迷茫。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