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老幼共學 傳承生命教育◆文/葉珊南《交流雜誌110年12月號第180期(歷史資料)》

教室內,長者和孩子面對面坐著上課,兩人一組共用課本。這個班級的「同學」年齡跨度超過60歲。大家認真讀著課文,讀完一頁,孩子便幫忙翻頁,休息時童言童語把老人家逗得哈哈大笑。

活潑的班級氣氛、特別的學生組成,這是屏東市前進國小的老幼共學課程,利用學校寬闊的場地,以及跟小學生互動,讓原本只想待在家的長輩願意走出家門,接觸更多人。許多人因此變得開朗有活力,連醫生都說,「老幼共學這帖藥,比我們開的藥還靈光。」

迎接高齡社會 配套措施不可少

根據國發會報告,臺灣老年人口年齡結構快速高齡化,2020年超高齡(85歲以上)人口占老年人口10.7%,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社會所面臨的問題接踵而至,包括失能和失智者的醫療問題、雙薪家庭的照護功能日漸下降,以及日常照護等。

與此同時,臺灣還面臨少子化現象。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臺灣新生兒只有16萬5249名,創下新低。不僅如此,同年死亡人數首次超越出生人數,人口首度出現負成長。長期推動老幼共學的蘇哲能醫師便表示,以人口結構老化的速度,再過20年臺灣的照顧比會達到二比一,也就是兩個年輕人要照顧一名長者。若不盡快推動相關措施,未來恐衍生許多社會問題。

政府推動的長照2.0計畫,便以實現在地老化為核心,提供從支持家庭、居家和社區等多元服務,並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照顧型社區,提升長期照顧需求者和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他山之石 歐日推行老幼共學

高齡化與生育率低是許多已開發國家的挑戰。以長壽國聞名的日本,不僅推出結合安養院和幼兒園的「幼老院」,還提倡「代間學習」的概念。「代間學習」指的是不同世代互相學習,包括父母和子女,以及爺爺奶奶和孫子孫女共同學習。

日本部分的幼兒園隔壁就是老人日照中心,老人家可以跟小孩一起走路去上課,甚至在日照中心活動時,也能看見孫子上課的情形。雙方機構也會安排共同時段讓長者和孩子一起進行活動,包括散步、團康活動和共同學習課程,長輩能透過與孩子的互動,學習新一代的想法和思考方式。部分孩子在共學前對老人家存在害怕的心理,經過這些活動,慢慢了解人總會老化、身體機能退化的一天,藉此上一堂寶貴的生命教育課。

在歐洲,老幼共學也是長照熱烈討論的焦點。2018年英國推出紀錄片《我的爺奶同學》(Old People’s Home For 4 Years Olds)即是一例。拍攝團隊有感於愈來愈多老人家進到安養院後,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在缺乏與社會互動的情況下,反而增加罹患中風、心臟病、憂鬱症和失智的機率,許多專家積極尋找解方。

當住在安養院的長輩,被問到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時,普遍表示希望能得到更多陪伴。團隊決定進行一場社會實驗,在郊區的老人安養社區中,讓10位3至4歲的幼稚園小朋友和7、80歲的爺爺奶奶當6星期的同學,共同生活1個半月,在實驗前後測試體能與心理健康等各項數值。

原本這些長輩態度並不積極,認為孩子加入不會帶來什麼變化。然而孩子們才剛走進交誼廳,爺爺奶奶們馬上活過來,興味盎然地問他們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主動踏出交流第一步。接著雙方一起進行團體討論、跳舞、遊戲、分組競賽,以及合作完成一項作品等活動。透過與孩子的互動,許多長者發生顯著改變,原先無法離開輔助器行走的長者,因為要跟小孩一起玩遊戲而主動離開椅子。

跨世代課堂 臺灣的共融經驗

目光回到臺灣,少子化現象讓許多校園出現閒置空間,因此有學校決定利用現有的硬體設施,打造跨世代的老幼共學課堂。

走進屏東市前進國小的「樂智老幼學堂」,可以看見長者和小孩一起繪製的藝術牆;進入教室,大家專心地一字一句跟著老師讀臺語,這是全國唯一設在學校內的失智服務據點。幕後推手蘇致能醫師表示,前進國小是自己的母校,也是屏東市老人最多、經濟狀況較差的社區。身為失智症醫師,依照中央政策設老幼共學的學堂。

由於校園有較寬廣的空間,能提供失智長輩和小學生一起進行農務、運動和臺語課。這些課程是國小既定課表,特地從中選出適合與長者共學的課程,讓長輩能重回學校上課,孩子又能幫忙念課文、唱歌和協助活動,彼此都有新的學習和體驗。對失智長者來說,上學變得有趣,也讓他們更有動力走出家門,因為到學校就能跟可愛的小小同學一起互動,有效延緩身體機能退化,並減少精神行為問題。

老年人口比例位居全臺第一的嘉義縣,亦積極推廣老幼共學的價值。有鑒於現代家庭三代同堂的比例愈來愈少,孩子和爺爺奶奶的相處時間不長,對於老化與生命教育的認識相對較低。因此嘉義縣社會局、太保日照中心和新埤國小共同合作,將校內的空地開闢成169平方公尺的農場,推動農作版的老幼共學課程。只見太陽底下,老人家和孩子一起彎腰施肥、除草,種下小小的菜苗,忙得不亦樂乎,定期澆水照顧,觀察菜苗的成長。

藉由這些活動,長者不僅能有充分的運動,還能傳承農作與人生經驗。多了語言的交流,讓思路變得更清楚,除了改善生活功能,正向交流有助於情緒穩定,並提升自我成就感與價值。孩子們在務農過程中,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拉近與長輩的互動。大家一起照顧農場,共同學習,開心地聊天,彷彿真正的一家人。

除了照護機構與學校合作,老幼共學的觀念也深入社區。返鄉青年黃富隆在新北市三芝區建立「街角巷弄」據點,打造共學網絡。由於當地存在人口老化與隔代教養問題,團隊帶著孩子透過地方教室,向老人家學習地方故事。不僅陪伴單親和弱勢家庭兒童,亦讓長輩的經驗與知識有所發揮。

屏東縣長治鄉進一步以在地客家文化為核心,以村裡的「拜伯公」傳統信仰為主題,讓長輩帶著孩子們學習一系列的地方傳統文化。社區長者帶著小學生做祭祀神明的「疊盤花」,訴說先民的開庄故事,再來是捏麵糰、做紅粄,最後由社區關懷據點高齡85歲的主廚放進蒸籠,傳授蒸煮祕訣。透過一連串傳統活動,村裡長輩感受到「被需要」及肩負文化傳承的使命,孩子除了更認識自己的家鄉文化,與家中長輩多了一個話題,更瞭解如何跟爺爺奶奶互動。

高齡照護 心理需求不容忽視

透過國內外案例可以知道,老化不只是身體功能退化,也包含心理層面。過去談照護,大多將重點放在器官功能衰退、大腦功能變差造成的記憶力衰退和失智症等問題,較少談到心理需求的重要性。

許多長者看似過著清閒的退休生活,背後隱含憂鬱問題,近年老年憂鬱症比例逐漸上升。加上社會潛藏老年歧視,有些年輕人對「老」的認知不深,除了臥病在床的長輩,就是來自媒體的刻板印象,凡此種種都造成長者走入社會的壓力,進而產生退縮和消極行為。

因此,老幼共學和代間學習顯得更重要。許多研究指出,代間活動對長者的各項指標都有幫助,生理部分包括肌耐力提升、活動力增加,心理部分則是憂鬱指數下降等。長者與孩子互動中,感覺自己被需要,重新產生情感連結,滿足心理需求。長者與青年族群互動,年輕人得以重新審視「老化」,打破對銀髮族的刻板印象,讓變老不再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