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走過烽火 「大陳」今昔◆文/林則宏《交流雜誌110年8月號第178期(歷史資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早年曾在鳳山陸軍步兵學受過預官訓的臺灣男生,對於步校旁那條「王生明路」應該都不陌生,但不管是當年的預官們或今天的鳳山在地人,知道這條路名由來的人恐怕都不多。

隨著時空環境改變,王生明路也從原本約4公里長,如今已縮減到只剩700公尺。而與之相映的是,曾遍布全臺的「大陳新村」也逐漸消失並為人所淡忘。

然而,在臺灣過去一個多甲子的歷史進程中,曾有過王生明將軍與「大陳義胞」所留下的諸多印記。

孤懸浙江外海 曾護衛臺灣安全

如同金門、馬祖等緊鄰中國大陸的離島,位在浙江省臺州市外海的大陳島,在1949年國民黨政權撤退來臺後,也曾駐守著大批國民政府的軍隊,肩負起護衛臺灣安全的重任。

大陳島其實是由29個大小島嶼和83個海礁所組成,上、大陳是兩大主要島嶼。其中,上大陳面積6.8平方公里,下大陳4.8平方公里。上大陳島雖然較大,但人口基本聚居在大陳行政中心所在地的下大陳島。

若非當年慘烈的國共戰爭,大陳應該會像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眾多海島一樣,島上居民至今依然過著世代捕魚維生的日子。不過今天大陳島上的居民,和1955年的大陳島民,卻是被歷史生硬割裂開來的兩群不同的人。

在內戰中潰敗的中華民國政府,1949年播遷來臺後曾有段時間,依然控制著包括大陳在內的中國大陸沿海多座海島。但1953年朝鮮半島戰爭結束後,中共開始將軍事重心轉移到臺海。

第一次臺海危機 大陳全島居民撤退來臺

為解決國民黨軍隊不斷襲擾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問題,一方面也為測試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政府於1954年12月3日簽署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虛實,毛澤東與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發動大陳島戰役。而位在大陳島西北方,被視為大陳門戶的一江山島就成為共軍首要目標。

1955年1月18日上午8時,解放軍華東軍區陸海空軍開始對一江山展開猛烈攻擊,這也是解放軍首次三軍協同作戰。

根據總統府網站所發布前總統馬英九於2010年1月20日出席「一江山烈士殉國55周年」紀念活動的新聞稿,一江山面積僅1.2平方公里,但解放軍海軍在第一波艦砲與岸砲攻擊中,就對一江山射發4萬1千多發砲彈。

一江山守軍1,030人,但共軍動員1萬多人展開奪島行動。在軍力對比懸殊下,次日凌晨2時,一江山就遭解放軍佔領,國軍上校指揮官王生明陣亡。

大陳距離浙江臺州52公里,距離臺灣約460公里。失去一江山的屏障後,大陳也就岌岌可危。因此在美方要求及美軍協助下,同年2月,政府展開名為「金剛計畫」的大撤退,將島上1萬8千多名官兵及近1萬5千位居民全數撤離來臺。

王生明後被追晉為陸軍少將,而為安置來臺的大陳島民,政府也在全臺12個縣市先後興建35處「大陳新村」,包括大陳年糕在內的大陳美食與風土民俗,也就隨著大陳居民落腳臺灣,成為今天臺灣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歷史割裂下迥異的大陳

就在國民政府撤離的次日,解放軍於1955年2月13日即登島接收大陳。隔年1月,400多名臺州、溫州青年響應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胡耀邦號召,組成「青年墾荒隊」前赴大陳參與重建工作,開啟大陳發展史的另一頁。

今天的大陳和當年的大陳,早已不是同一個大陳島。目前大陳戶籍居民僅3,900餘人,常住人口更只有千餘人,大約是66年前的十五分之一。

凋零、衰落的大陳,直到曾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近年提出「建設小康的大陳、現代化的大陳」口號後,這幾年風貌才開始出現明顯變化。現在來到大陳,隨處可見各種大小工程正在進行。

利用大陳豐富的風力資源,大陳風力發電廠34部發電機組如今不僅能為大陳民眾提供源源不絕的清潔能源,2009年起,每天還能將60多萬度風電跨海輸往內陸。

曾是「大黃魚之鄉」的大陳海域,由於長年過度捕撈,如今野生大黃魚已極為罕見,價格不斐。今年4月20日,浙江寧波象山縣有漁民意外捕獲一尾5斤多重的野生大黃魚,很快就被以人民幣2.5萬元的價格收購,折合新臺幣逾10萬元。大陳近幾年成功發展出大型銅圍網養殖大黃魚技術,目前號稱可年產6千多噸大黃魚,成為今天大陳旅遊的一大賣點。

中共挹注資源 全力發展旅遊

浙江省與臺州市,積極開發大陳的自然旅遊資源。上大陳島烏沙頭景區斥資人民幣逾億元,沿著海濱斷崖建成一條約2.5公里的棧道,已於去年中完工。景區內的棧道臨崖而建,當中還有一段是玻璃棧道,讓遊客能夠近距離感受巨浪拍岸與海濤洶湧的聲音和視覺震撼。

在下大陳島的甲午岩景區,則能欣賞到壯闊的海蝕景觀,其中飛虎崖海蝕溝長約50公尺,深約30公尺,兩側崖壁陡立,崖底浪濤澎湃翻滾,聲勢宛如虎嘯龍吟。

而連接兩側斷崖的甲午岩索橋,下方就是深淵峭壁,行走其上,索橋會隨著橋上人行步伐不斷晃動,這對不少人來說是膽量的一大考驗。

當年全島萬餘名島民遷臺的特殊歷史,也成為今天大陳向四方遊客訴說的故事。島上「大陳島臺胞文史館」據稱是中國大陸首座「臺胞文史館」,館內展示的375幅史料圖片,基本都是從臺灣徵集而來。

儘管當年大陳島民幾乎全數轉移來臺,且展館內文史資料也以圖片為主,但現在如果想在短時間內對當年那段歷史有個概括了解,「大陳島臺胞文史館」仍是不錯的選擇。大陳島上另一座規模更大的「兩岸大陳鄉親文化園」,目前正在趕工興建中。那些在臺灣逐漸為人所遺忘的過往,顯然已成為今天大陳發展旅遊與對臺統戰的最佳素材。

大陸官方大力投資與推動,千百年來都只是漁村的大陳,去年旅遊總收入已經達到人民幣1.6億元。今年的「五一」黃金周,有不少遊客從中國大陸各地跨海來到大陳度假。大陳第一家精品民宿「有家客棧」老闆施招榮說,早在「五一」的一個多月前,14個房間就已被預訂一空。除了浙江本地遊客,還有遠從哈爾濱、四川專門前來看海的遊客。「五一」前幾天,每天都還有4、50通訂房電話。

配套依然不足 軟硬體仍待加強

為改善整體環境,大陳還與北京清華大學學生鄉村振興工作室合作。來自臺灣的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運營部負責人周宏宇表示,近年快速發展確實與習近平的關注有很大關係。曾數次來到大陳,為大陳的發展規劃提供意見的周宏宇說,大陳和馬祖十分相似,都是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島嶼,都曾是戰地,傳統民居都是青石堆砌。但大陳旅遊的縱向產業鏈仍遠不如馬祖成熟,除自然景觀外,在吃、住、玩等方面還有待完善。

「有家客棧」老闆施招榮也表示,曾有個女孩打電話來訂房,說是和男友吵架了想到島上待一個月靜一靜。施招榮告訴女孩,先住幾天再說。果然三、四天後,女孩就說要回去了。除了男友打電話來道歉認錯,大陳讓人閒得慌是主因。

一名從杭州來的遊客也說,儘管住的是島上最大濱海別墅度假村,但房內設施簡陋、燈光昏暗,浴室的熱水是靠太陽能因此不熱。而且房間沒有網路,全島還找不到賣咖啡的地方,這讓她再到大陳遊玩感到卻步。

不過,周宏宇認為,儘管整體旅遊環境的成熟度不如馬祖,但大陳有一點遠勝馬祖,背靠江浙滬龐大的人口基數。從臺州搭船到大陳只要一個多小時,交通相對便利,從臺灣搭機到馬祖則容易受到天候影響。因此,周宏宇樂觀預期,在中共官方大力扶持下,或許經過幾年的建設,這座曾經烽火連天的島嶼,有機會從「大陳義胞」的故鄉,蛻變成另一處熱門的旅遊海島。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