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追求農糧與心靈的富足《交流雜誌110年6月號第177期(歷史資料)》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我們從小都被教育,眼前的餐食,是農人辛苦付出才有的。然而,這句傳頌百年、描寫傳統農業栽種景象的詩詞,在AI的浪潮下,恐將成為歷史。當然,「惜食」的觀念並未被時代的洪流所遺忘,但耕種的方法,隨著時代的演進,越來越精進。

民以食為天,極端氣候常態化、農業就業人口高齡化,促使世界各國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以保障人民最基本「吃」的需求。隨著5G的發展,物聯網、大數據分析、AI的風也吹進農業領域,將數位科技應用於農業領域的「智慧農業」(AgTech)漸成熱門。從農場到餐桌,網路串起產銷各個環節,結合數據傳遞與分析,「精準」將是未來農場裡的關鍵詞。

「精準」可降低無謂成本及提高未來可預測性,不只農業需要精準,疫情的控制同樣也需要精準有效。新冠疫情全球持續蔓延,為確保一個「安全的東京奧運」,日本當局已研議包括不開放海外觀眾與限制國內觀眾等因應措施,但日本民眾顯然不領情。已延期一年的東奧不論何去何從,都將創下奧運史的先例。

原本已默默發展、深入多個家庭的科技健身,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下,益發興盛。打破傳統女性不愛運動的認知,科技健身尤其受到只能利用家務外瑣碎時間運動的婦女青睞。打開裝置、連上網路,家裡就是健身房。健身遊戲化更讓男女老少趨勢若騖,防疫在家不無聊。

厭倦了冰冷冷的網路虛擬連結,當疫情過後,走出戶外,桌遊、密室逃脫等實體互動遊戲是另一項選擇。虛擬科技再發達,仍無法取代人際接觸的需求。透過實體遊戲,不僅活化腦力,更找回人與人互動的溫度。

5月中旬,又一家知名媒體停止紙本發行,社群平臺霸權擠壓傳統媒體生存空間的現象再次凸顯。社群平臺的壟斷,造成廣告資源大量流失,對紙媒不啻是沈痛打擊。澳洲政府率先發難,立法通過允許當地媒體向轉載其報導內容的社群網站及搜尋引擎收取費用,此舉雖立即引起Google及Facebook等公司強力抗議,但兩家公司最後均軟化立場,同意付費。有了澳洲走在前端,其他國家紛紛跟進,在媒體與平臺的共生關係下,利潤如何共享,將是各國政府終將面對的課題。

兩岸透過廣播進行心戰並非新鮮事,只是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廣播結合網路及APP,成為兩岸心戰喊話新工具。在有心人士操作下,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也以網路為載體迅速擴張,近期的新疆棉事件事實上只是整個中共宣傳戰的一隅。在網路這個戰場上,掌握話語權幾乎等同於掌握輿論走向,防禦排山倒海的洗腦工程與認知作戰已是確保國家安全的一環。

疫情當頭,人心惶恐,越艱困的時期,越要穩住心思戰場。信仰提供人們抵禦不安的心靈力量,如果說科技帶來更便捷的生活,那麼信仰則帶出豐盛的人生。當物資與心靈同樣富足,才是一個真正幸福的國度。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