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從中國大陸央廣臺海之聲開播 看兩岸廣播心戰◆文/巫雪花《交流雜誌110年6月號第177期(歷史資料)》

中國大陸官方媒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集團在2021年3月間推出「臺海之聲」廣播正式上線。主掌意識形態宣傳的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兼中央廣播電臺總臺長慎海雄在開播儀式上強調,「臺海之聲」將「強化輿論鬥爭引導」。然而,「臺海之聲」的開播,並非兩岸心戰的新局,而是兩岸心理戰的「舊酒裝新瓶」。

從金馬前線心戰喊話 到兩岸廣播互相放送

自從八二三炮戰結束後,兩岸就藉由廣播等方式,向對方展開心戰喊話。這項互相利誘敵軍的心理作戰行動,直到現在隨著時代演變,作法也有所改變。

中國廣播公司遷臺後成立大陸廣播組,之後又在1965年接受政府委託,開始辦理「自由中國之聲」海外廣播業務。直到1997年12月底,中廣停播「自由中國之聲」,並將中廣海外廣播部與中央廣播電臺合併為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時至今日,大陸委員會仍每年會編列預算,委託中央廣播電臺製播向中國大陸放送的節目,央廣目前也有5個對中國大陸華北地區播音的時段,每天共會播出10小時。

在中國大陸方面,則是利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華之聲對臺進行普通話廣播。此外,解放軍也在1958年在福建省福州市另設「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利用閩南語及普通話對臺進行廣播。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今年開播的「臺海之聲」則覆蓋中國大陸東南沿海、臺灣,並以普通話全天播音20小時。

兩岸廣播電臺交流合作 成為中共「心戰」管道

談起慎海雄在「臺海之聲」開播儀式上提出的「強化輿論鬥爭引導」,並非兩岸心戰的新名詞。中國大陸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由溫金權所著的「心理戰概論」就提到,中共的心理戰承自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論」,強調階級鬥爭可作為對抗社會個發展階段的強大動力,也是推動心理戰發展的主因。

然而,中國大陸對廣播電臺的利用,並非僅止於播放而已。根據中國大陸官媒新華社2008年的報導,前身是中國大陸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廣播電臺的「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在當年6月27日與臺灣的非凡音聯播網在福州簽訂新聞交流合作協議。根據當時的報導,「海峽之聲」跟非凡音聯播網將在互相轉播新聞、共同製作節目和互相推介新聞稿等方面進行合作。

根據新華社報導,成立於1958年的「海峽之聲」廣播電臺,擁有對臺廣播的4個頻率、5套節目和2個網站,是當時中國大陸對臺廣播覆蓋率最高的電臺;而與之簽約的臺灣非凡音聯播網,則包含馬祖生活資訊電臺和臺中來來電臺。其中,馬祖生活資訊電臺發射涵蓋範圍,僅有馬祖全島跟福建沿海各縣市。

另外,在合作項目上,兩家電臺簽訂的「電臺交流新聞集散合作協議書」共達成四項合作內容:非凡音聯播網每天將轉播海峽之聲廣播電臺「666新聞特快」節目部分內容,時長40分鐘;兩家電臺共同製作「臺胞看海西」、「家在海西」、「兩岸故事」、「兩岸看奧運」、「風從客家來」和「神州任我行」等節目。

這項協議顯示,中國大陸不僅止利用電臺「廣播」的功能,同時也將電臺與電臺之間的交流作為心戰工具。例如,非凡音聯播網每天轉播「海峽之聲」的新聞節目部分內容,並向臺灣媒體推播介紹、使用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的新聞稿件,但另一方面,協議中卻未提到與非凡音聯播網合作的「海峽之聲」,會使用非凡音聯播網的新聞稿件。即便「海峽之聲」的發送對象是針對臺灣,但這樣的落差及節目內容,讓人不禁思考,若有臺灣人收聽到透過這個協議所製作的節目,將只會單方面收聽到關於中國大陸正面宣傳的節目,而非多元且全面的兩岸新聞。

利用中南部臺語電臺 作為心理戰工具

僅管兩岸現在並非處於戰爭時期,但中國大陸透過「言語武器」對臺進行心理戰的動作仍不斷。例如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王宏仁曾經在網路平臺「思想坦克」投書指出,臺灣中南部的臺語電臺已有遭遇中國大陸滲透的跡象,過去這些播放臺語歌及華語老歌為主的臺語電臺,近年開始會播放如「小蘋果」、「坐上火車去拉薩」等中國大陸流行歌曲,或是有地方電臺主持人在節目分享前往上海與當地電臺交流的情況。

王宏仁當時即從臺語電臺是經營一個「以老人為主的廣播社群」的概念下,提醒政府留意中國大陸透過臺語電臺來滲透基層地方政治。這個現象也說明,即便現在已是網路世界當道的時代,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影音網站YouTube正夯,中國大陸從未想過放棄傳統的廣播電臺管道來進行所謂的「強化輿論鬥爭引導」。

從「海峽之聲」與非凡音聯播網的合作節目類型,再到王宏仁的觀察,可以發現,中國大陸利用電臺作為心理戰工具時並未特別強調政治,甚至利用「小蘋果」等歌曲來讓臺灣聽眾習慣中國大陸的流行歌曲,達到讓臺灣民眾不排斥中國大陸的效果。

文化糖衣 包裹政治目的

隨著局勢演變,從2021年開播的「臺海之聲」前導片更能夠看出,在國際情勢變化下,中國大陸當局如何用軟性議題包裹政治語言。例如,利用赴陸發展的臺灣歌手歐陽娜娜作為看版,讓歐陽娜娜說出「人無論在哪裡都不要忘記自己的根」等表面溫情,實質具有促統性質的詞句;又或者是在前導片中,利用兩岸共同的媽祖信仰、端午節滑龍舟等活動,配上「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字樣。

此外,「臺海之聲」的節目中,還有以閩南語、客語吟誦的「悅˙聽」節目,企圖利用這種模式,來強調兩岸文化的同根性,是一種以文化糖衣包裹政治目的的手法。

但這不代表中國大陸當局全然避開明確的政治語言。「臺海之聲」前半段以文化拉近觀眾的認同後,後半片段就開始在畫面中呈現「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畫面,並找來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新黨榮譽主席郁慕明等臺灣政治人物作節目推薦。這樣的手法不僅針對臺灣人,同時也為大陸當局背書,向中國大陸內部社會傳達臺灣人渴望統一的聲音,以便滿足統戰及內部宣傳等雙重需要。

將視角拉回臺灣,中央廣播電臺的「為人民服務—楊憲宏時間」,則是從2005年起對中國大陸放送來自中國重要維權人士的訪問。主持人楊憲宏就曾與中國異議藝術家艾未未、維權律師陳光誠等人,透過越洋採訪,向對岸放送解讀臺灣、中國大陸及國際重大新聞事件的節目,主持人甚至曾以「中國大陸的地下電臺」形容該節目的角色。

跳脫框架 透過新科技創造「反統戰」

中國大陸的「臺海之聲」在2021年開播後,臺灣的央廣並未跟進以新節目迎戰,根據央廣公布的資料,自去年1月至今年4月,來自長江以北的聽眾來信為597封,包括江蘇、河南、陝西、甘肅、新疆、寧夏、山西、河北、山東、遼寧、吉林、內蒙古、黑龍江、天津市、北京市,說明央廣既有的節目,已累積一定的中國大陸聽眾。

兩岸透過廣播心戰已經走過幾十個年頭,中國大陸「臺海之聲」的開辦不僅走傳統廣播路線,也結合時下應用程式(app)等「融媒體」的方式去呈現,透過把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的優點集合在一起,運用科技帶給聽眾全新的聆聽體驗,除了增加聆聽的便利度,也藉此向臺灣民眾展現對岸新媒體科技發達的一面。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大陸「臺海之聲」的開播,從內容到呈現方式,都具有統戰意味,即便臺灣民眾無意收聽「臺海之聲」的廣播內容,但單就app的呈現,也多少會留下一點印象。面對中國大陸跳脫傳統廣播,加入「融媒體」模式進行心理戰,或許央廣等機關也可以思考,如何透過現代科技,跳脫傳統,創造「反統戰」的因應之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