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流浪狗變身心靈輔導犬 用愛療癒人心◆文/李瓔珞《交流雜誌110年6月號第177期(歷史資料)》

南丁格爾曾說:「動物是病人最佳陪伴者。」貓犬純真可愛的舉動,具有撫慰人心的效果,動物經由篩選和專業訓練,對於身障者、病人、特教和復健等治療也有幫助,目前已有許多國家採用「動物輔助治療」,臺灣也有一些專業組織,針對長者、自閉症、特殊兒童等對象提供相關服務,發揮動物的療癒力量。

臺灣輔助動物 狗排第一名

人們在很久以前就發現,動物不只能讓人放鬆心情,舒緩身心壓力,還能應用在醫療方面,帶給人類療癒的效果。許多文獻指出,透過寵物的陪伴,可以增加個人安全感,同時減少孤獨的感受。歐美國家將動物輔助治療應用在醫護工作中已達30多年,這是指經過特定條件篩選和訓練後的動物,可被運用來陪著服務對象一起自我探索,增加對情緒的認識與表達,協助改善在人際上的困難。

據研究發現,動物輔助治療在老人與兒童身心靈上有顯著成效,動物的陪伴可以撫慰心靈,對於慢性病患、精神疾患、遲緩兒及安寧病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幫助。

國外有些療法會採用小雞、小鴨等動物,而在臺灣,狗不但常見,對一般人也較為熟悉,因此目前普遍以狗作為主要的輔助動物。

狗醫生大使 刺激中風長者努力復健

臺灣也有專門提供動物輔導治療的工作室,以療癒師的專業加上療癒犬作為媒介,讓服務對象獲得行為和心靈上的改善。1999年底開始的臺灣狗醫生計畫,是以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為目標,積極進行動物輔助治療服務,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同時宣揚愛護動物的信息。

狗醫生大使定期到醫院、老人養護中心、特殊教育中心進行義務探訪,提供輔助活動及治療服務服務,長期下來成果豐碩,參與動物輔助治療的年長者生活自理能力較高,也有一些原本不願意復健的中風年長者,因為想與治療犬互動遊戲而努力復健。對於自閉症兒童或唐氏症兒童而言,和動物接觸有助於給予刺激,增加病童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與興趣,也能提高接受治療的意願。

另外像是「與狗相癒-療癒犬心理工作室」,是一間由療癒犬、療癒師及生命教育課程講師所組成的工作室,依據服務對象的需求,透過療癒師設計與運用,療癒犬以提供陪伴、愛、接納、信任等心理支持為基礎,彼此默契搭配為每個服務對象提供心理專業協助。工作室創辦人之一的吳思穎,發現狗的角色跟諮商者非常相像,有著「保密、傾聽、不批判」的特質,啟發她將動物輔助治療與心理工作結合,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投入療癒犬的領域。

流浪犬變成「狗醫生」 地位大提升

除了一般的心理專業服務外,療癒師也時常走訪校園、企業與非政府組織,講授生命教育課程。互動過程中,療癒師會特別教育孩子,必須將狗視為「同伴」而不是「物品」,並且要尊重療癒犬的意願,這才是尊重生命的表現。療癒師表示,從小細節導正孩子的觀念,生命教育才能更加落實,日後能幫助更多流浪動物。

臺灣狗醫生計畫原始創立動機,也是希望能推廣動物輔助治療理念,並宣揚愛護動物理念,進而解決流浪犬問題。2001年正式成立臺灣動物輔助活動及治療協會,培育流浪犬成為「狗醫生」,為流浪動物尋覓出路,進而落實動物福利及提升動物社會地位。

懷抱同樣理念的還有2018年社會創新提案競賽的獲獎團隊「心輔犬心流幸福研究室」,原本培訓導盲犬,由於發現一隻好狗具有可改變一家人的療癒功能,除了陪伴自閉症、憂鬱症、過動症及精神障礙者等病友或獨居老人,也鼓勵他們走出去拓展社交圈,於是開始嘗試從中途之家挑選犬隻培訓成為心輔犬,頗受好評。

創辦人陳奕君表示,心輔犬結合了工作犬、療癒犬的優點,除了提供娛樂、紓壓與物理性的協助,藉由固定服務對象,更能符合長期照顧的需求,降低照顧者的負擔。團隊去年8月開始透過社會企業模式運作,解決流浪動物問題,並提供全齡化的服務,經過數個月的營運,發現市場需求很大,開設課程講座、工作坊等短期目標已達成,進一步將朝向機構心輔犬、家庭心輔犬等中期目標邁進,希望能早日將理念更普及到整個社會。

動輔治療概念不普及 從業人員保障不足

目前在臺灣推行動物輔助治療的困境,在於民眾對動物權的概念並不普及,很多人仍將動物視為附屬品,難以理解治療性動物能提供什麼樣的協助,或是對於動物輔助治療的理解過於簡化,甚至以為有什麼「特殊魔力」,產生神秘的想像。

事實上動物輔助治療是奠基科學基礎和理論架構上,療癒師在現場透過心理諮商專業的介入,是造成服務對象改變的關鍵,療癒師和療癒犬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但大眾對於動物輔助治療較為陌生,儘管民間協會培育了動輔師,但尚未得到官方認可,也沒有統一的認證制度,導致相關職業仍難以成為正式行業。

兼職的動輔師受限於本職,影響投入動物輔助治療的時間與心力,志工型態的運作模式較不易對同一個案進行長期的輔導協助。動輔治療的人才供給規模與治療費機制息息相關,目前臺灣動輔協會已推動使用者付費概念,向服務對象收取費用。有學者認為,須透過認證制度界定入行資格,賦予動輔工作價值,並在具備證照保護的工作下,安心地發展知識與技術,進而完善動輔師訓練體制,充實業界人才。政府也可考量提供更多社會企業創新方案,輔導更多有意願投入這方面工作的人,取得資源或是行政方面的支援。

心輔犬用愛療癒人心

雖然動物輔助療法在臺灣起步較晚,且目前國人對動物輔助療法的認識度與接受度仍偏低,但不可否認的是,藉由動物參與疾病治療或復健,對於患者確實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影響。

動物之所以具備治癒力,是建立在人與動物彼此的認識和互動上。撫摸接觸動物的時候,人的大腦會有所反應,產生一種安心與幸福感,有助於緩和情緒。受過訓練的狗,具有促進互動的能力,但每個人與動物其實都有自己的個性,陳奕君表示。最大的感動在於過程當中,看到很多心輔犬和服務對象的改變,這是讓人覺得很了不起的事情。

從心靈療癒出發的心輔犬,開創了另類的創新教育,讓這些走過創傷的流浪動物,與需要被幫助的人們,都能真誠、開心的交流,相互帶來力量,共同成長,在彼此生命中,譜寫精彩的篇章。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