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AI科技 借疫使力《交流雜誌110年4月號第176期(歷史資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新冠病毒以野火燎原之勢席捲全球,卻讓AI 科技大顯身手。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 為了抗疫網購採買清潔衛生用品囤貨, 長期居家也讓消費者增加購買掃地機器人意願, 露營車更因人們為了滿足旅遊需求而銷量大漲。

從生活層面來看, 舉凡日常的社交方式、飲食習慣、娛樂型態, 甚至工作模式,因疫情產生長遠的改變; 從宏觀的全球層面來看,疫情亦使全球產業鏈重新洗牌,重塑以往奉為圭臬的全球化浪潮。

本期《交流》雜誌特別以「新冠疫情下的AI 運用」為題, 帶領讀者探討「後疫情時代」可能的百工群像與生活貌。隨「疫」崛起的「零接觸」經濟,加速「宅經濟」的需求, 帶動跨境電商蓬勃發展, 遠端產業、外送行業成為時下最夯。人工智慧加速科技發展, 賦予數據更多意義, 強化產品與服務競爭力, 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的需求, 成為疫情下有效降低衝擊的保護傘。即使未來疫情緩和,民眾消費習慣已被改變,產業數位化布局更是不可逆的趨勢。

為滿足防疫期間的陪伴需求, 機器人成為市場新寵,甚至協助醫療機構看護與互動。機器人的陪伴,或許可以緩解孤寂感,但真實情感的交流與感動,仍難以取代。然而,自動化機器人的出現,猶如一把雙面刃,一方面節省人力成本,但另一方面,卻引發結構性失業困境難題。

中國大陸在今年3 月召開兩會, 為明年的二十大與未來5 年的政策方向預作準備。根據中共發布的種種訊息,我們拼湊出的圖像是,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 亦為中共建黨100 周年,確保政局與經濟情勢的穩定,至為關鍵。透過本刊文章分析,可幫助讀者對於中共政經佈局的意涵,有更深一層認識。

而有別於過去「韜光養晦」的外交戰略,隨著整體實力的增加及自信的提升,北京持續展現「有所作為」的姿態。透過「海警法」的實施,向周邊國家宣示其在東亞不容忽視的角色,其戰略意圖以及對區域安全的影響值得關注。

兩岸互動本應自然真誠,無需太多的政治詮釋。來臺就學的大陸青年返鄉創業及創作,創造的不只是經濟效益,重要的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凝聚在地認同。從劉二囍的「24 小時不打烊」書店、藺桃筆下的青年返鄉,到陳統奎看到的臺灣社區改造,不論是在地耕耘還是輸出經驗,「臺灣經驗」正以各種形式散播兩岸。而嫁到臺灣的大陸姑娘曾麗娜,將臺灣視如故鄉的投入與付出,形成一股正向力量,默默在臺灣社會發芽、發酵。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一如創意必須以人為本。臺北市新增設的5 處新創基地,以「創新的力量」帶動「新創事業」,不僅重新詮釋文化與創意結合的意義,更是世界看見臺灣的窗口。疫情為人們的工作、生活與互動帶來許多的改變,各方正為後疫時代做調整的同時,疫情卻仍反覆起伏,影響世界對經濟與產業狀況的看法。2021年,疫情仍是影響全球政經最大變數之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