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臺灣經驗在中國大陸發芽、成長◆文/ 賴錦宏《交流雜誌110年4月號第176期(歷史資料)》

開放陸生來臺,舉辦青年交流多年,有人歌詠日月潭之美、書寫阿里山日出,有人在歷史課本的比較及思想辯證,還有更多人看到臺灣多元文化之美,領會臺灣的半農生活及青年返鄉。一個創新、文藝的美學,臺灣正被「發現」。

曾到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留學的劉二囍,有次徒步環島,走了1,200百公里,風土人情和美景盡收眼底,更讓他感動的是臺灣文創產業的服務概念和精緻的經營態度。誠品書店的24小時開放、不定期的文化講座、簽書會讓他印象深刻。歷時兩個月,完成環島徒步旅行,「1200」由此得名。
環島的路上,借住過小學教室,隔三差五還會被熱心的民眾「收留」,陌生人的溫暖,為他的旅程注入溫情,他有了一個不平凡的想法,給深夜在外漂泊的人,帶來更多溫暖。

24小時書店成遊客的避風港

2014年劉二囍在廣州的第一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1200bookshop,在體育東路開業。在傳統書店生存維艱的時代,這樣運作能盈利嗎?劉二囍說,並非只想賣書,而是想經營一個有人情味的地方,「只要有人來就有生意做。」

書店內有獨立的小房間,專門為沙發客準備,只要提前3天向書店申請,通過審核的旅客就可免費入住過夜。窄窄的床位小到只能容下一個成年人,但也大到足夠容納沙發客無處安放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是廣州第一家雇用殘障人士的書店。櫃臺上備有便條紙,方便和聾啞的店員筆談,簡單的溫馨提醒浸潤滿滿溫情。

有溫度的書店 免費收留沙發客

店內的售賣內容也有一個有趣的靈魂,一面牆貼滿遊人和讀者的感謝紙片。紙張的溫度無可替代,直至今天,距第一間1200bookshop已開業近7年,最多時有5間分店。或許已經沒有當時的新鮮感,其他城市也在複製、學習,但它留下的故事和印記,卻是彌足珍貴的價值。

由舊物拼湊成的空間,不經意發現沙發旁的木框上,有貼紙「囍」字的痕跡,這是老闆2013年從大理鄉下搬到廣州。店內「免費閱讀區」由四張不平整的小桌子拼湊成,桌子來自二囍母校華南理工大學,擺放植物的臺子也是從華工搬來的,靠牆的木板則是從華工圖書館淘來的廢棄物。

店老闆說,雖曾定期舉辦文化沙龍、邀請各界名人開講座,但是該店會免費收留沙發客,也有義工以打工換宿方式參與,希望打造一個有故事、有回憶的空間。
為了半夜留客,書店祭出夜間買書有六八折優惠、凌晨2時至6時店裡消費可享用免費咖啡。24小時書店豐富了廣州人的夜間文化生活,進而帶動中國大陸其他城市24小時書店的風潮。

採訪臺三線年輕人 藺桃用慢調臺灣說故事

出生於湖南瀏陽,曾在杭州都市快報做了兩年記者,2014年,藺桃在臺師大研究所畢業,是首屆陸生。在臺三年,她蒐集一個又一個返鄉、回歸農村以及傳統人物的故事。
藺桃寫了一本「藏在小日子裡的慢調臺灣」。她發現,「在臺灣,鄉土被叫作地與根。不管是文學藝術還是政治文化,最後都需要回到這個根上,掉落在地裡生根發芽。在臺灣,可以看到有舞者在農田裡表演,也可以看到紀錄片的導演將鏡頭對準鄉下農民。」

這些鮮活的故事,給了藺桃巨大的衝擊,原來鄉村與城市並不是截然的一分為二。她寫了一份「尋找變革臺灣社會的年輕人」的眾籌文案,留言一條條蹦出來,讀者都想見識她說的故事:在日本念了碩士的臺灣人回鄉當農夫,開創一個新型俱樂部模式,實現返鄉夢的同時也連接了城市的消費者;還有一個毫無特色的村莊,因為一群藝術系大學生進駐,變成一座鮮活的美術館。
藺桃又去了宜蘭、臺中、臺南,採訪「青年返鄉」及「臺三線」年輕人返鄉創業。她說,「臺灣教給我們的生活美學課:幸福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鄉村文創 展現新力量

2018年,藺桃應自媒體「鄉愁經濟」之邀,採寫返鄉人。 「與一般人的理解可能不一樣,返鄉的「鄉」並不一定是世代生活的故鄉,而是貼合自己心靈的地方或是一種鄉村傳統。在鄉村所做的也不一定只有種地當農夫,還可能是在這廣闊的天地間創造出其他更美好的東西。」

她寫了周華城與父親的水稻田、桃二與自家茶園、陳統奎與家鄉的荔枝,還有劉璇在西藏建造的森林學校和許著華的鄉村文創。這些返鄉人以新青年的力量,讓文化傳統賦予新農村建設,串聯起城市和鄉村,營造新鄉土的同時,也在營造自己的心靈家園。

藺桃去年出版了一本「卅歲,回鄉去」的書,她說,:「返鄉,不是一頭熱血的衝動,而是深思熟慮後的堅定選擇。這些選擇裡,蘊含著如何在鄉下生存、生活的創意,甚至盤活村莊、逆轉農村主體性的可能。」

垃圾場變成生態村 桃米「青蛙共和國」創造近億商機

2009年9月20日,陳統奎還是大陸「南風窗」雜誌的記者,來到日月潭附近的桃米生態村訪問。

以前,這裡是埔里鎮最貧窮的村莊之一,加上垃圾掩埋場就設在此,居民自嘲為「垃圾里」。 1999年臺灣發生921大地震,這裡距離震央只有20多公里,桃米里369戶人家,有168戶全倒,60戶半倒。地震也引發社會對於傳統農村沒落、人口外流的反思。

地震後不久,曾擔任天下雜誌記者的廖嘉展和顏新珠,夫妻倆來到桃米帶領鄉民再造魅力新故鄉。經歷10年的社區營造,成績斐然,居民新蓋或翻修老房子經營著20多棟民宿,還有水上旋轉餐廳等新奇事物,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營建的園區令人刮目相看,其中一棟建築物叫紙教堂,建築材料用鋼板和紙,非常有創意,已是臺灣一個文化符號。
如今,桃米生態村以「青蛙共和國」這個鄉村主題一年吸引超過50萬人次的遊客到訪,光旅遊這一塊收入一年就達1億台幣。
陳統奎的老家海口市火山口地區一個古村—博學里,跟桃米之前的沒落凋敝一樣,60戶人家,年人均收入只有2千元,靠傳統農業謀生。 

海口市博學里 取經桃米大成功

2009年11月,陳統奎回到故鄉,召集全村人聚集在自家的小院子裡。那時,村裡連一個像樣的辦公室都沒有,透過電視機播放PPT,介紹桃米生態村,他告訴村民,可以學習臺灣社區營造經驗,通過自身的努力行動來感動社會,吸引外界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進而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很多村民看到桃米生態村那麼漂亮的園區和民宿,紛紛說:我們做不到啊。村中長者,一位80多歲的大伯站起來,他大聲說:「我們一定做得到,大家團結一致,跟著大學生幹了!」

他一邊在城市工作,一邊返回火山村帶領村民修自行車賽道、蓋民宿、創「火山村荔枝」品牌。作為媒體人的敏銳視角和品牌營銷意識,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媒體人、網紅到農村CEO 陳統奎的臺灣學習經驗

成為「網紅」後,讓更多資源和目光投向陳統奎及他的鄉創品牌,受到市場與外界更嚴苛和專業的審視,也獲得深入的思考與成長。從學習臺灣民宿、自然農法開始,到考察日本「6次產業」,陳統奎做了很多嘗試,其中不乏失敗和打擊。

從一個媒體記者轉型經營鄉村和農業產品品牌,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連接能力走出去,對外學習成長謀求出路,恐怕早已折戟沈沙,哪怕再多十年,這條路依然艱險如初。

對「產業先行、再造故鄉」的思考和實踐,無疑是每位返鄉青年都會面臨的課題。臺灣的文創經驗、社區改造和青年返鄉,帶給大陸年輕人啟發與反思,能否全盤吸收,仍要因地、因人制宜。同時,要懂得當地地情、產品、品牌經營和利益分配與管理機制,臺灣的經驗,開啟思維新模式,讓大陸青年創造原來沒有的新品牌新業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