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疫情下的數位落差—線上學習與露天教室◆文/周郁芬《交流雜誌109年12月號第174期(歷史資料)》

2020年新冠肺炎打亂許多常規與秩序。受影響的產業忙著尋找新的因應之道,企業紛紛瞄準數位轉型,即使是教育領域,也沒有例外。

今年8月,聯合國發布《COVID-19期間及其後的教育政策簡報》(Policy Brief: Education during COVID-19 and beyond),報告中提到,新冠肺炎對全球教育體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壞,有190個國家、16億名學生因為疫情關係,受教育的權利被迫中斷。其中,在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國家,受影響學生的比例更高達99%。

中斷教育的意義不僅是失學,教育機構關閉後,許多學生無法獲得營養的食物,父母需要花更多時間照顧孩子,孩童遭受暴力傷害的風險也隨之上升。目前世界各國正致力解決失學問題,但受到數位鴻溝影響,不同國家、地區的學生們,因為使用不同的媒介與工具,學習差距反而擴大。例如在英國、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線上視訊學習、即時與師長互動是稀鬆平常的事,但在墨西哥、印度、尼泊爾等開發中國家,未必人人有電腦、平板裝置,網路普及度又不高,學生只能利用電視、廣播甚至在街頭教室上課。

因為疫情,已開發和未開發、開發中國家學生的教育差距,愈來愈大。

今年3月開始,由於疫情險峻,英國、美國等國紛紛停課。歐美學校後援系統完備,軟、硬體兼具,即使疫情關係,需要改為全面線上授課,他們也能快速因應。許多學校還有餘力進行事前演練,並事先選擇教學軟體、測試功能、修改教材。8月開學後,有的學校繼續採取線上教學,也有學校在設置層層防疫關卡後,恢復實體教學,更有學校採取線上、實體混合的教學模式。

英美已開發國家 網路視訊教學稀鬆平常

對於調整教學模式,歐美國家的師生大多駕輕就熟。一些位於高緯度地區的學校,冬季大雪時,常會臨時改為線上教學。學生只需要在上課時間,拿出電腦、平板等數位裝置,連上網路,就能順利與老師在雲端碰面。學生的裝備幾乎不會是老師煩惱的重點,即便沒有電腦的學生,學校也會免費出借。

政府和民間企業也提供相應協助。美國各州教育廳便在網站上列出免費網路熱點地圖,電信業者會加碼升級用戶頻寬。種種支持都讓老師能專注在教學品質,關心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上課時的分心、缺席問題。

墨西哥電視廣播教學雙管齊下 老師扮演員

相較之下,鄰近美國的墨西哥是另一種風景。為了防疫,墨西哥政府已終止今年的課程,改採遠距教學,有別於美國家家戶戶網路普及,根據墨西哥政府統計,全國只有56%的家庭有網路,而93%的家庭都有電視,因此,對3000萬名學生來說,電視和廣播似乎是較好的遠距教學模式。如今,政府已經和各電視臺談妥,截至今年底為止,一天24小時、一週七天,電視臺將針對各年級學生提供不同學習內容。即便家裡連電視都沒有的偏遠地區,也能利用廣播內容學習。

電視遠距教學的場景是這樣的。8月開學這天,剛升上小學四年級的格蘭娜朵絲(Ivanna Granados),坐在客廳沙發上,打開電視,收看政府指定播放的「教育劇」,戲的內容就如同任何拉美肥皂劇,描述一個女孩因為父親要她上街賣糖,無法就學,但女孩在朋友鼓勵下,堅持不放棄求學夢的故事。格蘭娜朵絲看完劇後,對內容感到困惑,卻找不到老師解惑;其實,她更掛念自己那些被留在教室裡,未完成的乘法和除法習題。

由於改採電視、廣播教學,墨西哥老師的職責也在改變。根據CNN報導,去年開學日,那些在教室等待學生的老師,今年多了個「演員」身分,他們必須前往電視臺,讓化妝師在臉上塗塗抹抹,並聽從導播的指示,錄製一套給數百萬學生觀看的課程,「這非常有挑戰性。以前我知道班上40位學生的名字,了解他們喜歡什麼遊戲、他們的熱情所在,如今我卻被鎖在這套教學框框裡。當然我知道外頭有幾百萬的學生需要這些知識,」一名老師說。

疫情下的印度 街頭成為露天教室

某些開發中國家教學現場大異其趣。鏡頭拉到亞洲的開發中國家,家裡有網路、電視、廣播的家庭寥寥可數,此時若想延續教學,能怎麼做?答案是街頭教室。

別以為街頭教室是偏遠鄉村限定,美聯社報導,印度一對前外交官夫婦古普塔(Virendra Gupta)和薇娜(Veena Gupta),便在首都新德里的街頭,辦起街頭教室。古普塔夫婦會這麼做,主要是聽到家中幫傭夏爾瑪(Dolly Sharma)說,自從今年3月停課後,就常看著亞穆納河畔旁貧窮家庭的孩子們,終日無所事事,「如果他們只是待在家裡,什麼事都不做,那他們都會變成流浪漢。」

於是,街頭教室就此誕生。一群4到14歲的孩子們,每週有三天會沿著亞穆納河(Yamuna)和茅草屋,走上兩公里的路,來到古普塔夫婦開辦的露天教室。他們坐在紅磚人行道上,接受免費的數學、科學、英語課程輔導,課後還能享用薇娜準備的檸檬水和餅乾。

與印度相鄰的尼泊爾,則有820萬的學生因為疫情中斷學習,但疫情爆發前,尼泊爾就有超過半數的學生不擅閱讀,疫情勢必會讓情況變得更嚴峻。因此,教育問題被尼泊爾視為疫情下,必須解決的首要危機之一。

尼泊爾有網路的家庭不到一半,廣播普及率則有83%,各界組織嘗試用廣播解決教育中斷問題。尼泊爾國際培幼會(Plan International Nepal)便在班克(Banke)、西尼泊爾(West Nepal)地區錄製一週五天、一次兩小時的廣播課程。一些老師、教育記者、非政府組織、地方政府和廣播電臺也組成聯盟,展開名為「廣播學校」的遠距教學計畫,目前在五個區域以教育和娛樂結合的方式,透過廣播教授數學、英文、尼泊爾語等課程,學生還能用電話call-in、社群媒體上的討論與競賽,與老師、同儕互動,約有10萬名一到十年級的學生受惠。

數位鴻溝加深教育落差 影響學生未來發展

疫情期間,從各國不同的替代教育方案,可以看出國與國間的數位差距。但事實上,數位落差絕對不只存在國與國之間,就算在單一國家內,同樣有著因為數位鴻溝導致的教育落差問題。CNN提到,墨西哥疫前的教育落差就很嚴重,富裕的首都墨西哥市(Mexico City),國高中入學率達到92%,但在相對貧窮的恰帕斯州(Chiapas),入學率只有59%。CNN報導直指,疫情會加深此問題,「不必是教育專家都知道,和觀看動畫片獲取知識的學生相較,能利用網路和老師進行遠距教學的學生,能獲得更好的成績。」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公共衛生專家預測,未來這樣的傳染病可能成為常態,每隔幾年便捲土重來一次。各領域、產業都領悟到,數位轉型、善用科技已是不可逆的趨勢,疫情期間,利用網路提供服務的線上串流平臺Netflix、全球電商巨擘Amazon,股價都一飛衝天。

教育的推進更離不開數位與科技。以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為例,隨著5G開臺,網速大躍進,VR應該是協助學生線上學習的好幫手,學生們只要戴上VR裝置,便能超越空間限制,造訪羅浮宮、埃及金字等世界知名景點,一探歷史與地理的究竟。可惜,現實是殘酷的,全球許多國家裡,仍有許多學子可能連VR是什麼都不清楚。

疫情帶動了數位工作與學習的需求與商機,但同時告訴人們,數位落差正在擴大,這是全球必須正視且投入資源解決的問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