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大稻埕藝起來◆文/劉菡《交流雜誌109年12月號第174期(歷史資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2015年成立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堂堂邁向第6屆。國際藝術節的活動高潮「時空藝陣」,一如既往,發起人周奕成邀請參與的團體和個人,在這一天一起穿上1920年代的服飾,女性以旗袍打扮,男士著民初長袍或當年的紳士裝束,以自然、自信的神態,自由地在迪化街上遊逛、購物、品茶、喝咖啡,讓10月份的大稻埕,回到百年前的時空。

大稻埕崛起於開埠通商

大稻埕的崛起追溯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的1860年,淡水港正式對英、法開埠通商,實際卸貨的口岸為艋舺,後來艋舺河道淤塞,加上泉州移民爭地盤,被排擠的同安人轉移至大稻埕重起爐灶,建立新市街,利用淡水河的航運之便對外貿易,大稻埕逐漸成為北臺灣的商業中心。當時行駛於淡水河的戎克船,載著茶葉、布匹、中藥材等貨物穿梭於泉州至大稻埕間的航道。英、美等國商人也紛紛於六館街(今南京西路尾)成立洋行進行貿易,大稻埕又躍上國際貿易網絡。

1895年,臺灣進入日治時期,日本總督府拓原聚落的道路,開闢新市場、堤防,興建淡水線鐵路,大稻埕的商圈再擴展至圓環(已拆除)附近。之後,淡水河道淤積加劇,碼頭也逐漸沒落,鐵路取代河運,至1908年縱貫鐵路通車後,大稻埕的南北貨、中藥、布匹等批發業反而更加蓬勃發展,一度成為北部地區米的集散與交易中心。

中西錯落的建築風貌

繁華的國際貿易,為大稻埕帶來多樣化的建築風貌,初期來自福建的移民興建的是閩南式的單層樓,以騎樓(亭仔腳)為主要特色,這是閩南人應運多雨的氣候所設計的外廊式風格,一樓臨街的走廊成為公共通道,走廊上方為二樓,二樓騎在一樓之上,故稱為「騎樓」。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共同發起人周奕成認為「騎樓建築是最符合臺北人需求的形式,比當代挑高、冰冷、少了亭仔腳的帷幕大樓,更富有庶民的生息與活力。」過多雷同的帷幕大樓,確實模糊了一個城巿應有的文化特色,幸好臺北的高樓大廈,多半保存著騎樓的機能,垢病處只在於無法規約定,令騎樓的地面維持在同一水平,或高或低,對不良於行的殘障人士及盲人,猶如蜀道難一般,不體貼也不友善。

大稻埕的洋樓隨著時間的遞進,出現幾種不同樣式。1870年代,在永樂町(迪化街之前的名稱)北段,首先出現了門面有女兒牆、拱形窗洞、花瓶狀欄杆的二層樓房。日治時期,仿西方巴洛克建築風格美化了中段,建築正面山牆加高,有的樓房兩旁的立柱延續至山牆頭,柱頭以希臘式雕花收頭,建築面材使用磁磚,整體強調垂直感,造型充滿華麗的異國風。

1920年代末期至二次大戰爆發前為文化鼎盛期,又陸續興建大量的「現代主義」樓房,以外觀簡潔明朗,注重線條表現與比例為特色。另外,外觀鐫刻了家徽式的浮雕裝飾,富麗堂皇的臺商洋樓也不斷爭搶風頭。

建構大稻埕為臺灣文化復興基地

對於周奕成而言, 1920年代以後大稻埕進入具代表性的現代化階段,他選擇此處作為創業基地,他說:「大稻埕是臺灣文化運動的基地,對我來說,它並不是一般人眼中所謂的老街,而是臺灣於戰前,民間進入現代化的精神。整個大臺北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稻埕。」

二戰前的臺北城,因為中、西文化及日本文化的衝撞與交融,令臺灣人的自主意識逐漸萌芽,政商與文人匯集的大稻埕,更提供了知青救國圖強的養份,當時最要的精神導師就是從「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臺大醫學院前身)畢業的蔣渭水。

1916年,蔣渭水在大稻埕太平町(今延平北路)開設大安醫院。1921年,又在埕內經營「春風得意樓」,常邀醫師、學生與社會運動人士討論臺灣社會弊病與興革方法。同年10月,由蔣渭水及林獻堂等人發起的「臺灣文化協會」在靜修女子學校舉行創立大會,展開一系列的民權啟蒙運動。1926年,蔣渭水又開設文化書局,引進先進思潮,被總督府視為反動的「第一指導者」,一生遭拘捕、囚禁十餘次。

藝埕時代30多家微型企業成新聚落

蔣渭水也是周奕成的精神導師,藝埕系列街屋開設了「永樂春風」及「南街得意」兩家茶館。採訪那一日,在古意盎然的「南街得意」等候一身紳士裝扮的周奕成,猶如穿越了時空,回到蔣渭水對陳甜一見鍾情的當年。周奕成說:「1920年代的文化運動對我有一種感召,在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我從政治圈離開,正好滿40歲,我想到要做創業和創作這兩件事,大稻埕是最符合我所有的理想的一個基地。」

10年來,從設立「世代文化創業群」開始,第一棟街屋「小藝埕」正式開張,接著民藝埕、眾藝埕、學藝埕、婉藝程…陸續出現,節奏如同其個性,慢條斯里,不不火,周奕成果真為大稻埕帶進各式各樣的「藝」,也就是有文化內涵的技術。

至今10棟藝埕,聚集超過 30 家微型企業形成新潮聚落,吸引越來越多巿民及觀光客前往看劇、吃飯、喝咖啡、遊逛,打破以往只能採買年貨的既定印象。「其實在我的腦袋裡並沒有所謂文創的概念,在我看來文創跟傳統產業是同樣的東西。一開始就設定五種產業,一茶、二布、三食品農產及中藥、四戲曲、五建築,把歷史建築空間轉化為展演空間或變成吸引人的小旅館。」周奕成說。

回想10多年前,迪化街依舊停留在傳統的南北貨及布匹批發,對年輕人而言,確實是一條過時又過氣的老街。2011年,小藝埕開張之後,懷舊風為迪化街注入了清新的氣息,1920年代的茶館復活了,傳統反成為時尚的主流。

誠如周奕成所說,茶葉是大稻埕最老最重要的產業之一,但早期只有茶行沒有茶館,他直接承租歷史建築來開設茶館,以期與在地的茶產業接軌、互惠,並營造出1920年的氛圍,目的就是想讓歷史重現,讓年輕人更接近茶,體驗當年商人、文人在此生活的點滴。

共伴效應的感染力

「時空藝陣」當日,又在北街發現一家走老上海風的小咖啡館,門口擺放著難得一見的黑膠唱片及機器,周璇的懷舊老歌款款透過轉盤傳送出來,縈繞在秋光浸潤的老街,別有一番浪漫滋味。

顯而易見,藝埕系列街屋的感染力已瀰漫大稻程,重新改裝過的獨立商家,也頗有默契地迎合復古風,周奕成沒有野心去承租整個迪化街,做整體改造,他讓一切機緣隨時間去發展、去蘊釀,只堅守初衷,樹立典範,他說:「我一開始就設定『世代文化創業群』必須是一個低獲利的社會型企業,才能永續經營,這10年來都按照已經設定的方式在做。我們是一個平臺,加入我們的新創事業獲利往往比我們高,如果租金一直上漲,整個街區環境就無法維持穩定,所以為什麼要承租街屋,因為只有取得經營權才能決定是什麼樣的商業進來,如果採用過去社區營造的方法,非營利模式的話,就沒有經營權,有經營權才能做決定。」

相信有10年以上未曾踏足大稻埕的民眾,於今前往遊逛,定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但並非變得更現代、更前衛,而是如演戲般回到二戰前的場景,茶館、商鋪、餐廳、咖啡館,酒吧…幾無例外。

更富趣味的,在「婉藝埕」內還可以租借旗袍、長袍,就地換裝,然後到二樓享用下午茶,假想自己和張愛玲、陳甜一樣楚楚動人,或如蔣渭水般風度翩翩。也不妨在前廳的仿舊照相館,拍張老式照片留影、留念。

若以cosplayer的姿態走進街區,也不必擔心異樣眼光,只需小心騎樓地面一樣藏著或高、或低、或必須繞道的不便而已。「我認為政府就是做好基礎設施,把地下水道及街道維持乾淨,其他不需要再做什麼了,只需把辦活動的錢給清潔隊,把這裡弄得非常乾淨,觀光客就會喜歡進來。」周奕成表情認真地說。

「國際藝術節」像一部穿越歷史的電影,參與者可以選擇當主角,也可以當臨演或觀眾,每個角色可以風華萬千,也可以歷盡滄桑,不同角色構築多彩人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