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的國際空間從對立到理解 文/邵宗海《交流雜誌97年10月號第101期(歷史資料)》

從台北對外關係的尋求突破,到北京持續不斷的杯葛阻撓,我們可以發現兩岸關係的發展,就因為在這方面共識建立不易,不僅導致雙方和諧與善意的倒退,而且增加了台灣海峽緊張對峙的狀態。顯然的是,過去台北在開拓國際空間理由裡,不論提及要抑制台獨主張,或宣稱生存空間,北京都不曾接受過這些說辭;而另方面,北京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因而必須封殺台北所有國際空間,也難說服台北因而放棄務實外交的努力。這樣發展的結果,就必然是「零和遊戲」的結果,當非兩岸當局所願見到。
       所以馬英九在二○○八大選贏得勝利之後,便在就職演說中提出:兩岸在國際社會應該和解休兵,並在國際組織及活動中相互協助,彼此尊重。不但如此呼籲,馬英九還具體建議「未來我們也將與大陸就台灣國際空間」進行協商。
       當然,對岸也有善意回應。胡錦濤在馬英九勝選之後就表示,願意優先討論台灣參與世界衛生活動的問題。接著,馬英九在今年六月十八日接受紐約時報專訪中透露,胡錦濤曾在稍前的十三日告知台灣談判代表,他確信兩岸可以找到處理外交競爭的方法。
       兩岸領導人之所以都有這樣「休兵」的看法,是因為雙方都了解到,目前在外交角力或競爭情況下,除了「相互挖掘對方牆角」之外,台北與北京到底還有多少能開拓的空間。如果「空間」是極端的狹窄甚至完全沒有存在,兩岸當局是否應該思考,若開拓邦交只能從對方挖掘過來的邦交國,並且必須是建立在對方也是邦交國折損的感性基礎上,那麼雙方在外交戰場上的開火,到底對各自的理念與努力能產生多大的正面意義?
       或者說,又對兩岸關係的修補有何種助益?所以,下面二個層面的「數據與說明」,正好來佐證上述的假設與思考。
       國際上與兩岸均無邦交、但目前尚可爭取建交的國家只剩下五個
       全世界的國家與地區,除台灣與大陸之外,共計一百九十七個。而其中加入聯合國為會員國的有一百九十一個國家(不含大陸)。至於沒有在聯合國會員名單之內的則有教廷、巴勒斯坦、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ICRC)、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各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Union/IPU)、馬爾他騎士團(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等六國或實體。
       我們先以與台北建交的二十三國來分析,發現其中有二十二個為聯合國會員國,而非會員國則是教廷。根據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資料,我國目前擁有的二十三個邦交國為:帛琉共和國(Republic of Palau)、吐瓦魯(Tuvalu)、馬紹爾群島(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吉里巴斯共和國(Republic of Kiribati)、諾魯(Republic of Nauru)、瓜地馬拉共和國(Republic of Guatemala)、巴拉圭共和國(Republic of Paraguay)、聖文森(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貝里斯(Belize)、薩爾瓦多共和國(Republic of El Salvador)、海地共和國(Republic of Haiti)、尼加拉瓜共和國(Republic of Nicaragua)、多明尼加共和國(Dominican Republic)、宏都拉斯共和國(Republic of Honduras)、巴拿馬共和國(Republic of Panama)、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aint Christopher and Nevis)、聖露西亞(Saint Lucia)、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史瓦濟蘭王國(Kingdom of Swaziland)、甘比亞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Gambia)、教廷(The Holy See)。
       再以與北京建交的一百七十四個國家與地區為例來說明,其中有一百六十九個國家為聯合國會員國,另三個邦交國則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根據大陸外交部的資料來看,這三個國家是紐埃、庫克群島與目前為聯合國觀察員的巴勒斯坦人民解放組織。至於在台北外交部列為全世界國家中之一的「歐盟」,但北京不認定是國家,反與北京建立了外交關係。
       以上面的數據來分析,聯合國共計一百九十二國家裡(包括北京),與大陸建交的有一百六十九個,與台灣建交的有二十二個,二者相加起來數目則共計一百九十一個,剩下唯一的會員國,目前與兩岸均無外交關係,是位在尼泊爾之旁的不丹王國,它在一九七七年曾在外交上承認中共,但雙方並沒有建立邦交。對台北與北京來說,能在聯合國內部爭取邦交對象而不挖對方牆角的竟然只有不丹一個國家而已,外交開拓空間之有限由此可見。
       再探討非聯合國會員國的開拓空間,看起來情況也好不到那裡。若依非聯合國會員的狀態來說,北京已在其中與四個國家或地區建立起邦交,包括紐埃、庫克群島、巴勒斯坦,以及歐盟;而台北也與教廷維持外交關係,剩下的四個可稱為「國家」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各國議會聯盟及馬爾他騎士團,嚴格來說它們只是宗教或慈善事業的政治實體,雖與世界上部分國家建立邦交,但與兩岸的往來並不密切,因此,要爭取這些國家的邦交,也非易事。
       上述數據統計,說明了兩岸在外交上的角逐,能發展與開拓的空間根本就是有限。若在這種情況下仍去奢談外交的突破,顯然只有對彼此的邦交國進行挖取。但是這樣策略是否奏效,只要看下面一段的分析與數據說明就可有更清楚的輪廓。
       過去遊走在兩岸之間、尋求台北與北京施惠的國家,可說是「罄竹難書」
       根據筆者參考兩岸相關文件所做統計來看,若將台北在一九八八年總計有二十二個邦交國為基礎說起,那麼到了二○○八年止,台北能在北京歷年來在國際社會裡予以杯葛與打壓下,竟然還有二十三個國家維持外交關係的數字,這樣的一個數字對比,好像是看到了台北奮鬥的痕跡。
       但是在這二十年的過程裡,台北共計爭取二十個國家次(因內有多個國家與台北在建交後又斷交,接著又再復交以及斷交)與它建立外交關係,這二十個國家次,除帛琉外,其餘十九個國家次均是從中共的邦交國中挖掘而來。但是相對來說,台北在這段期間也有十九個邦交國被北京搶走(其中包括了南韓與沙烏地阿拉伯等重要國家)。這一來一往的戲碼裡,憑心而論,實在看不出台北所謂的「外交突破」有多突出,當然同樣的也未感受到北京的「外交封鎖」有多犀利。因為在雙方如此絞盡腦汁來極力設計外交勝局的情況下,結果並沒有絕對勝利的一方。
       而且除此之外,我們也可看到一些善於遊走兩岸,向雙方當局叫喊價碼的國家,他們有些甚至在過去二十年期間以建交、斷交、復交又斷交的手段來遊走於兩岸之間,進出數字達四次之多。居其首者當推在非洲的賴比瑞亞。有三次者也有幾內亞比索。如再以過去兩岸在外交戰場上近六十年相互角逐的歷史來看,中非共和國還可登上榜首,它自一九六四年與中共建交後,就遊走兩岸之間尋求「利益」,到一九九八年統計前它與北京再度恢復邦交為止,它已經七度在北京與台北之間進出。
       看到這樣的數據,心中不禁會湧起一些疑惑,以中共已名列GDP世界第四的大國以及台灣早是世界第十五大貿易國的地位來說,為什麼會那麼輕易的被非洲或太平洋島嶼的小國玩弄在股掌之中?對台北以及北京來說,明知金錢購買的外交不可靠,又何必藉此來彰顯自己吹唬的「外交突破」或「外交封鎖」?再進一步來說,如果台北與北京停止了這種挖牆角的舉動,將本來金援這些國家的經費投入到彼此的民生建設,又可造福兩岸人民多少?
       這樣簡單明瞭的道理,深信不是兩岸當局的領導人完全無知,而在於彼此不願放鬆所謂的「面子之爭」,特別對北京來說,外交上不能對台北有所鬆綁,因為一旦有缺口而不能抓緊補上,恐怕就是導致黃河決堤。另外對台北來說,爭取邦交國正如同是對自己能否「繼續生存下來」的證明,因此採取寧濫勿缺。但問題是,雙方交鋒了五十餘年,特別是最近十七年,看不出來勝利到底是在站在那一邊?如果最後結果只是兩敗俱傷,到底意義何在?
       因此,基於這樣的認知,馬英在上台之後就提出兩岸「外交休兵」的概念,也獲得胡錦濤的善意回應。我們可以看出北京在奧運會場上同意稱呼「中華台北」的用心,也看到馬英九前往中南美訪問願意在美過境低調的苦心,甚至在「參與聯合國」的問題上,馬也一反以往台北傳統作法,不再強調國家名義和會員資格。當然,我們己經看到一些後遺症的出現:譬如說,巴拉圭新總統魯戈曾在今年九月二日正式宣佈,他們將不會在即將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支持台灣。這雖然與台灣過去的金援外交有關,但是如果巴拉圭對台北的「疏遠」,並沒有因而讓北京見獵心喜,進而企圖拉攏巴國,那麼兩岸的「外交休兵」就見曙光。
       最後,兩岸外交休兵之效果當然會有下面這些「雙贏」的結果:
       1、節省雙方在外交角力中所耗之金錢及物力,進而轉而投資各自內部的建設,造福民生。
       2、在此一定期限內可望建立雙方基本的互信基礎,因為沒有外交上的抗衡與外交挖牆角的圖謀,而兩岸的正面衝突機會就會減低。
       3、同時在此一定期限內,也可望讓雙方對兩岸共享國際空間產生對話機會,進而可讓彼此靜下心來稍微思考如何創造「雙贏」的局面。
       也許,「外交休兵」一詞在兩岸並不適用,但是其意涵應為雙方當局所理解。當兩岸之間的和解,為目前台海最優先考量的情勢時,這應是台北值得嘗試的方向,也是北京可以考慮的方案。(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本文刊於97年10月「交流」雜誌第101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