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最新流行「食」尚!從找尋台灣傳統古早味開始(上)  文.姜浩文《交流雜誌97年12月號第102期(歷史資料)》

文.姜浩文

  每個人心中一定會有他最喜歡吃的「古早味」!在台北市有很多舊區如大稻程、大龍峒跟艋舺等地,依舊存在著一些道地的古早味小吃。而且經歷台灣的景氣,這些老字號的小吃人潮卻一點都沒減少,反而讓台灣的美食界有了「松柏長青」的懷舊感。連一些講究時尚的年輕人,也都以吃「古早味」為潮流!

  這些台北市的老字號古早味,問每天跑來跑去的運將最清楚!他們每天在外頭奔忙,自己都會抽空去吃些喜愛的老味道。這次所挑出來的五家風味小吃,不光是台北市運將大哥們的最愛,也是目前台北市非常超人氣的「古早味」。

昌吉街上的「紅燒炖鰻」,都靠那「甘甜美麗」的味

  這家「昌吉紅燒炖鰻」真的很厲害,從民國四十八年的路邊小攤開始賣到現在,近半世紀的美味,每天晚上都吸引了一大堆老饕來光顧。剛端上桌的「紅燒炖鰻」香氣撲鼻,湯頭真的像很多台語美食節目所講的一樣「甘甜美麗」。

  老闆透露說,湯頭的甘甜全來自高麗菜與紅燒鰻中的「紅麴」。而且老闆特地把枸杞磨成粉加入到紅麴裡面,然後把大塊的新鮮鰻魚包起來醃一個晚上。所以炸起來的「紅燒鰻」,吃起來當然味道相當甜美,真是創意十足。

  除了美味的「紅燒鰻」外,這裡帶有鰻魚醬汁鮮味的「炒米粉」也很多人點。愛吃炸物的人,常常會點一大盤炸「鰻魚卵」來吃。吃起來酥脆香軟的「炸鰻魚卵」或是湯的「鰻魚卵湯」,這種特殊美味,是別地方所吃不到的喔!

好吃的「香菇滷肉飯」,配上「瓜仔清湯」更棒!

  台灣夜市的小吃很多,不過一些「經典」的老店家你一定不能錯過!像華西街夜市尾端的「小王清湯瓜仔肉」,你真的晚點來就吃不到,有時候生意好,晚上七點多左右就賣完了。老闆說,他們一早就開始賣了,八點收也差不多了。

  賣了幾十年的攤子,每個人都要來碗回甘的招牌「清湯瓜仔肉」,與一碗「魯肉飯」或是「香菇魯肉飯」。兩種飯的滷汁都一樣,所以透過那香噴噴的老滷汁,飯吃起來更是滋味豐富,即使吃完離開後,還是會讓你回味無窮的!

  早期的台灣人家都喜歡用醃製的「蔭瓜」或是「脆瓜」去煮雞湯,就叫做「瓜仔雞湯」。而這一味是小王他們家創作的,用「肉羹」去煮,吃起來多一點五香肉羹的味,肉湯的煮法卻是跟「瓜仔雞湯」一樣,聰明的是他兩種瓜都用。

名人超多的「米粉湯」,喝一口湯,真是清新正點…

  這家數十年的知名米粉湯,躲在劍潭捷運站附近的巷子裡頭,雖然非常隱密,卻常停著雙B的車子,因為很多企業大老或是貴婦們喜歡來這裡吃米粉湯。湯頭的清新香醇,真的是純然大骨去熬煮的古早味,午餐時間更是滿滿人潮。

  平常從上午八點開始賣就一堆人來吃,一碗賣三十元的米粉湯,用濃郁豬大骨湯與簡單的粗米粉,吃起來彈Q美味,只賣到下午三點,打烊前人還是很多。一堆手拿LV或其他名牌包的貴婦們,還會一起搭車來品嚐這美好的台灣味。

  除了米粉湯便宜又好吃外,像豬腸、軟管、脆管、小卷跟油豆腐也都很好吃。最貴的小菜,像是小卷只要六十元,吃起來就是鮮!別以為隨便食材就能討好這些企業大老或是貴婦的嘴,當然食材一定要有某種程度的品質,而且還要便宜。

口感獨特的「意麵」,熱賣五十年也夠格稱王

  有從小就住台北市歸綏街附近的運將介紹說,他們可是吃這家「意麵王」的意麵長大的!而且還推薦說,他們的意麵屬於薄細彈牙的口感,很特別,配上店內特製的餛飩,還真是讓人永遠忘不了的美好滋味,每次都會回來吃一碗。

  進入這家「意麵王」麵店,會有種踏入早期冰果室的錯覺。泛黃的燈箱裡,食物的照片早已隨時間模糊了,底下忙著包餛飩的是年輕人,招呼客人的也是第三代的小老闆。雖然是老店新裝,端上來的麵跟餛飩卻是老滋味,很好吃!

  在這裡,大家都喜歡吃碗意麵、燙盤魷魚或燙個青菜。有網友就超推薦他們家的「燙魷魚」。吃起來軟嫩彈牙的生魷魚,沾取一點店家特製的五味醬,包你馬上把一整盤嗑光光。凡事都用心的老店,歷經了三代,還是生意搶搶滾……

重慶北路上的平民食補,「當歸豬腳」給你香暖好味…

  這家原本位於重慶北路邊、歸綏街口的老字號「當歸豬腳」,是附近人家最喜歡吃的溫暖好味道。帶著兒子一起打拼的阿婆說,為了保留豬腳的肉香,她的湯頭調配的剛剛好,連怕藥材的人都可以來吃。對喜歡當歸的人來說,更棒!

  攤子上幾乎都是些阿伯來吃,假日還有很多老客人帶著兒女孫子來吃,大家都喜歡這款台灣傳統老滋味。當豬腳端上桌,你會有一股內心的衝動。因為那好香的當歸味,吃下去肉香十足。想吃麵線的人,那就來碗「豬腳麵線」囉!

  另外還有「腿肉」,也就是「腿肉當歸湯」!可以把腿肉夾起來沾取阿婆特調的蒜蓉醬油,一種平凡且滿足的風味,會讓你很感動。此外,阿婆的「滷肉飯」也超美味。很多人都是一碗滷肉飯配一碗「腿肉」,就可以吃得很滿足。〈本文刊於97年12月「交流」雜誌第102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