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江丙坤的海角七號故事  文/李仲維《交流雜誌97年12月號第102期(歷史資料)》

文/李仲維

  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訪台期間,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不約而同地和陳雲林提及台灣當前最夯的電影「海角七號」,為嚴肅的兩岸協商增添了些許溫馨氣氛。

  江丙坤和陳雲林雖然都已經看過「海角七號」了,但兩人還是一起看了第二次,江丙坤在電影放映前,還特別向陳雲林提及,他小時候是接受日據時代教育的,在他周遭就有如同「海角七號」的故事情節發生…

  在電影放映之前,江丙坤向陳雲林娓娓道出他自己內心深處的一段「海角七號」故事。

  江丙坤在一九六一年赴日唸書,後來在我國駐日本大使館工作,曾經有一位日本福島縣議會的議長跑到大使館找他,當時大約是一九六七年左右。這位議長說,他在年輕的時候,在台北有一個女朋友,還有當時地址,現在想要去找她,希望江丙坤透過關係找到現在的地址,於是江丙坤就寫信給台北市政府,把地址找到之後,他就通知那位議長。那位議長不久之後前往大使館辦理簽證、來到台灣,一個禮拜之後回到日本,又去找江丙坤,江丙坤也很好奇地詢問結果如何?議長說,最後並沒有去找她,因為他不想看到女友目前的樣子,還想保留女友當年年輕貌美的印象。

  江丙坤說,他在日據時期念了六年小學,有兩位日本老師,一位在台灣去世了,另一位在一九四四年,他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到南洋當兵去了。後來他在一九六一年到日本之後,就想到這位老師,也找到了地址,當時他在東京大學唸書,寄了一封信給這位老師,他在信中表示,如果老師還活著的話,請給他回一封信。

  沒想到一個月之後,江丙坤真的收到回信,老師在信中表示「我還活著」,於是江丙坤跑去探望這位已經轉到縣政府工作的老師。他對多年不見的老師說,在他的家鄉南投縣國小裡面,日據時代一共有一百位日籍教師,他希望能夠知道他們的現況。所以,他拿到地址之後一一寫信給他們,結果寄一百封明信片,收到六十封回信。

  江丙坤收到回信之後,再一次寄出信件,希望這些日籍老師把從台灣回到日本的經過和目前的狀況,寫信告知他,他想把這些故事編成一本雜誌,然後再把所有老師的地址編列在一起,告知這些分散在日本各地的老師們。
在收到這份資料後,每位老師都流下淚來,因為他們回日本之後,根本沒有再互相聯絡過,江丙坤說,這是一九六二年的事了,到現在已經有四十多年了。當年二十多歲的年輕老師,到現在都已經垂垂老矣,甚至已經不在人間。江丙坤說,他前幾年還有向三、四位老師寄出賀年卡,但是寄出去之後,一封回信都沒有了。

  江丙坤說,他之所以向陳雲林提及這些故事,是想要讓陳雲林知道,台灣和日本之間有歷史的背景和情結,他認為陳雲林心中應該也會有所感觸。
無獨有偶地,賴幸媛在和陳雲林閉門會談時,也拿出「海角七號」的劇情當話題。她對陳雲林說,電影人物所在地都是在恆春小鎮裡,地理上的距離雖然不大,但在心靈距離上卻是南轅北轍,不過在確認共同努力的目標之後,最後譜出了最美的樂章,她建議陳雲林,「海角七號」這部電影十分值得一看。

  賴幸媛認為,兩岸都在追求簡單的幸福,就像「海角七號」裡的小人物一樣,從一開始的衝突、磨合、到後來的包容,兩岸也可以像這樣,創造出和平、和諧的樂章。

  陳雲林在離台前夕的海協會答謝晚宴上,特別提及看了「海角七號」之後的心情。他說,這部電影使他覺得在這四天當中,和台灣人民有如此近距離的、親切接觸的真實感,他覺得,台灣的海很美,恆春也很美,雖然這一次他沒有機會南下,但他希望有一天有機會,一定要去走一走、看一看。
陳雲林還套了句流行語說,「馬拉桑」,哇﹗真是好聽的名字、好喝的酒,他真想到那裡去買上幾瓶,帶給他的朋友們嚐一嚐。

  第二次「江陳會談」期間,台北街頭發生了綠營人士的激烈抗爭,圓山飯店裡則是緊張、嚴肅地協商、開會。「海角七號」這齣電影讓大家換了個心情,江丙坤花了不少時間,以自己的心情故事和大家分享,陳雲林這次雖然沒機會到南部去走走看看,但也藉著「海角七號」和台灣民眾搏感情,一部電影意外勾串出兩會協商的另一個篇章! 〈本文刊於97年12月「交流」雜誌第102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