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關係演進與台灣民意走向 一九九一— 二○一一 發表人/邵宗海 整理/編輯部《交流雜誌100年4月號第116期(歷史資料)》

邵宗海教授在「兩岸關係演進與台灣民意走向 一九九一─二○一一」乙文,首先從歷史發展的經驗,將兩岸關係由不同時期切入分析,並產生幾個不同背景內涵的階段。他以在一九四九年兩岸開始分治為計算基準,歸納兩岸關係的發展階段:從最初的軍事對峙與法統爭執的時期,經過交流緩和時期,轉為意識對立時期及相互磨合時期,直到目前的兩岸競合時期。
  邵宗海教授藉由分析各時期的形成過程發現,每個時期固有其時代背景,也突顯了兩岸當局在該時期企圖追求的政治目標。他進一步針對不同時期的劃分,援引相關單位歷年來對「兩岸關係」所作的調查,希望藉此初步了解:不同時期的情況下,台灣民眾對「國家認同」與「統獨走向」是持什麼立場態度?「對大陸民眾與當局」又是持什麼看法?以及對「兩岸關係發展」與「大陸政策推動」是持什麼立場?
  根據相關民調反映的數據,邵宗海教授在文末總結台灣民意走向,並提出幾點重要的觀察:
  首先,他認為台灣內部的「自我認同」或「國族認同」,以及「統獨走向」的選擇,並沒有隨著兩岸關係的低落或改善,而有顯著變化。我們看到二十年來「兩岸關係的演進」,已有逐漸改變,但台灣民意的走向,始終沒有太大改變。這是否說明,政府不再有能力主導民意走向?還是說,民意已有了自己成熟的看法?邵宗海教授表示,這是政府在制訂大陸政策時要非常注意的「變數」,除了要防止台灣出現政策與民意有落差的危機,也要設法去提醒自己與民眾,這樣的民意走向很可能會導致台海危機的再度升起。
  邵教授進一步分析,近二十年,台灣經歷了民主化的歷程及兩岸關係由敵對轉向和緩的轉變,民主化及政府的政治操作,確實對國民的認同有了深刻影響。民主化的訴求,便是所謂「當家做主」的概念,這也造成了民眾增加對「我是台灣人」的認同,減少了對「我是中國人」的認同。
  邵宗海教授特別指出,這裡面也有值得北京方面要引以為戒的,就是不管用硬的方式(文攻武嚇),或是軟的手段(如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看起來並未有效的排除台灣民眾往「台灣人認同」及「願意與中國大陸永遠切割」的方向靠攏。因此,北京的對台政策可能需要重新思考,當未來繼續執行這些策略與作為,即使政府有所回應,但如果台灣民眾的走向絲毫不受影響,北京要實質改善兩岸關係,又談何容易。
  其次,他強調台灣民意是發展兩岸關係的關鍵因素。行政院院長吳敦義多次表示,「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是大陸政策必須掌握的三大原則。據此,政府每個部會面對或處理兩岸事務時,都要以民意為基礎、以台灣的利益為主要考量,時時聽取民意。這不僅是民主政治「以民為主」的具體展現,更突顯充分尊重民意,在整體兩岸施政作為上的重要意義。邵教授認為,從相關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改善及穩定兩岸關係的表現,在行政團隊的績效中仍名列前矛,顯示當前大陸政策的方向正確,頗能符合多數台灣民眾的期待。
  再者,制度化協商有助於緩和兩岸情勢。一年舉行兩次的兩岸兩會高層制度化協商,無疑地是兩岸間的大事,也屢屢成為國內與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幾個不同時期進行的民調,呈現的結果差異不大,約有六○%至七○%的民眾,認為兩岸的協商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也有超過半數的民眾肯定整體協商成果,對兩會簽署的幾項協議,大多數民眾普遍表示滿意,並獲得各界高度支持。
  顯然,兩岸制度化協商機制,在兩岸「擱置爭議、追求雙贏」的共識與基礎上,已朝常態化、制度化運作的方向邁進;民調結果進一步顯示,多數國人贊成將兩岸關切的議題,納入協商的討論範圍內,並落實在協議的簽署與執行上。此外,透過務實的對話協商,兩岸逐步累積互信、共同解決問題、增進良性互動,也有助達成兩岸追求互利雙贏與共榮發展的目標。
  最後,民調結果反應民意樂見兩岸朝向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馬英九總統執政以來,致力改善兩岸關係,促進台海的和平與穩定。民調顯示,大多數民意感受到兩岸關係明顯回溫,台海情勢趨於和緩,民眾對政府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能力深具信心,並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持樂觀的態度。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從民調結果來看,邵宗海教授認為,台灣民眾愈來愈看重自身的利益,包括國家的未來發展、國家價值的認同;因此,他呼籲未來兩岸關係,除了要顧及台灣發展的前瞻性,更需要考慮民眾的尊嚴與感受,如此一來,才會真正契合國人的期待。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