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開小門,改變全世界 文/汪莉絹(聯合報資深記者)《交流雜誌100年12月號第120期(歷史資料)》

近十年來,原本走紅於科學研究的「混沌理論」,在社會文化領域裡也經常被引用。「混沌理論」的最簡單說法是,即使一個小小初始條件的改變,也會讓結果產生巨大的變化。兩岸二十多年來的交流與發展,恰好印證「混沌理論」的論述核心,對台灣來說,更是「開小門,影響大中國,改變全世界」。

儘管兩岸政治僵局迄未打破,雙方各有堅持和立場,但在一般民眾的生活裡,兩岸社會在各領域的交流過程中,早就潛移默化地相互影響並改變彼此。諸如,大陸的農產品和日常用品,以價格優勢搶攻台灣,在台灣人的生活裡,已經很難擺脫大陸製品;相對的,台灣製造的商品因品質佳,有創意,在大陸受到一定程度的追捧。可以說,無論是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或是休閒精神層面的流行文化與用語,兩岸社會都在交流中融合與改變。

犀利哥v.s.HOLD住姐

經歷長期隔絕與封閉,兩岸開放交流初始,大陸民眾只知台灣政治人物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這些台灣政治人物的形象,大多是大陸官方媒體營造出來,而兩岸人員的互動,只侷限在台商、陸配與兩岸社會精英之間。
曾幾何時,隨著台灣流行文化進入大陸,大陸民眾認識的歌星不僅僅是鄧麗君而已,從費玉清、齊秦到周杰倫,在大陸都擁有廣大粉絲。近年來,大批台灣綜藝節目製作群和廣告人才先後到大陸發展,大陸的節目內容開始青出於藍,超越台灣。台灣民眾對大陸節目的認識,也不再停留在歷史劇而已,不論是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或是上海東方衛視的「中國達人秀」,在台灣都有一定的擁護者。
兩岸交流二十多年來,民眾生活中改變最多,最令人察覺不到的,就是社會文化中逐漸出現「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情況。其中,兩岸用語的差異逐漸變小,而且相互流通,就是最佳例證。
拜網路快速傳播之賜,兩岸用語的互通與交融,越來越快。例如,台灣媒體和網路流傳大陸「犀利哥」的相關報導,一時之間,「××哥」的稱呼廣泛在台灣網友間使用,新聞媒體也經常引以為標題。而最近發跡的台灣「HOLD住姐」,影片在大陸廣為流傳後,現在大陸網站標題和網友也經常使用「HOLD住」一詞。
自從開放大陸民眾來台灣自由行後,越來越多人不再是透過第二手傳播來看台灣。台灣的政論節目讓大陸民眾看得瞠目結舌,就連馬英九總統在接受訪問都自我調侃地說,大陸遊客到台灣最喜歡看政論節目,聽名嘴罵他。
事實上,台灣政論節目的影響力早就在大陸生根發芽。廣東一些電視台早有類似的節目型態,雖然不碰觸敏感的政治問題,但幾個主持人和來賓坐在一起針砭民生和地方性的政策,尖銳犀利程度不輸台灣任何名嘴。在廣東,民眾對自己權利的重視與維護,更是超越大陸其他地方,或許也因此,廣東的媒體監督和批判政府官員的能力,並不亞於台灣。

永和豆漿v.s.北京烤鴨

談起兩岸交流,不能不提到最大的功臣與橋樑─台商。無論是在大陸從事製造業、服務業或科技業的台商,都對當前大陸民眾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具有關鍵性影響。在改變大陸民眾商業、消費模式的同時,也改變了全世界。
廣大的台商把現代化的商業模式和「know-how」帶進大陸,加速各行各業與國際接軌的步伐。談起台商對大陸民眾食衣住行的改變,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康師傅。賣遍全大陸的康師傅,可以說是大陸速食麵文化的革命者,一包小小的方便麵,徹底改變大陸民眾的生活飲食習慣。最早進軍大陸的知名的台灣餐飲連鎖店永和豆漿,則引領大陸中式快餐的發展,提供乾淨明亮的餐飲環境,顛覆了大陸傳統中式餐廳的經營模式。在科技業部分,台灣科技公司的芯片與技術,也間接促成大陸山寨手機和3C產品的快速發展。
大陸服務業的發展過程,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台商發揮影響力的案例。就服務態度來說,改革開放以前,大陸幾乎沒有「服務」一詞可言。但是近年來,「顧客至上」、「以客為尊」的服務觀念,已經在大陸商界成為主流。尤其是餐飲業,更是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有些餐廳甚至在顧客等待之際,還特別提供貼心的服務。不可諱言,大陸商家學習的能力十分強大。
兩岸交流大步往前邁進,也為大陸商家創造到台灣做生意的機會,像北京全聚德烤鴨就迫不及待要進軍台灣市場。大陸百年老店或地方性美食的登台,當然也會對台灣民眾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元素。

千百惠遠嫁v.s.大汪戀

二十多年來,兩岸婚姻的型態,也因雙方人民接觸頻繁和大陸經濟起飛,出現變化。早在一九九○年代初期,台灣女星千百惠遠嫁大陸,當時在兩岸社會都是一件稀罕的事。因為當時大多數兩岸婚姻都是台灣男子娶大陸女孩,而且很多都是老少配,極少台灣女子嫁往大陸。如今,台灣女星大S、劉若英相繼嫁往大陸,大家也覺得稀鬆平常。可以說,兩岸通婚已經越來越「正常化」。
一九八九年時兩岸通婚大約只有一百對左右,根據海基會於二○一○年的統計,已有逾三十萬對兩岸婚姻。這還不包括一些只在大陸登記或沒有登記,尚不在計算內的婚姻對數。換句話說,兩岸至少有三十萬個家庭,因兩岸婚姻而產生連結,這些家庭相對於兩岸人口不算多,但他們是兩岸關係最重要的維繫因素之一。
家庭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單位,也是影響一個社會最大的基本因子。東海大學教授彭懷真在一篇論文中寫道,「一個通婚的小門開了,從家庭開始,兩岸通婚所生育的下一代更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新的族群,這些人可能是更多元、更動態、更複雜的一個新的人口群。」

交流v.s.改變

隨著陸生可以到台灣就讀、陸客可以到台灣自由行,大陸民眾對台灣接觸管道更加多元化,他們對台灣的認知,不再只是二手傳播中的刻板印象。藉由親身接觸台灣人的感受,從而更了解台灣、台灣社會和台灣人。
接觸和交流,是了解和改變對方的第一步。然而,交流與接觸必須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包括對政治、社會制度、歷史背景,尤其是一九四九年以來兩岸各自的發展史,必須有基本的理解與掌握。長期以來,兩岸各領域交流一直以來總是停留在「表面」,未能更深入地了解對方社會,以致於未能消弭彼此的隔閡與差距。
例如,有位大陸學者王濱,五年前第一次來台灣時,被台灣「缺乏現代建設」的表象嚇到,一時對台灣感到失望,覺得台灣很「破舊」。但是,當他在台灣住了一年多,越住越喜歡台灣,還出版了介紹台灣景點的書「台灣好」。他認為台灣「破舊」,是源自於台灣是亞洲四小龍的刻板印象,因而失望;他對台灣的喜歡,則來自於深度接觸與理解,了解這片土地的真實面向。
雖然,透過長期的交流,兩岸民眾生活彼此逐漸融合,而社會文化層面的差異性也逐漸在縮小。但是,兩岸民眾的政治態度和民主價值觀仍是南轅北轍。大陸與台灣二十多年來不同的發展道路或制度上的差別,使兩岸民眾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迥異。
從長遠來看,兩岸的交流與開放是阻擋不住的趨勢,交流與開放的結果,可能是兩岸雙贏,皆大歡喜的相互融合;也可能是「因了解而分手」,反而加深兩岸民眾對彼此價值觀的認同落差。如何消弭這些差異和隔閡,正是兩岸交流迄今的最大考驗,兩岸有識之士應深刻省思。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