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我是陸生 我在台灣■文/鄭語謙(聯合報記者)《交流雜誌101年2月號第121期(歷史資料)》

「來台兩個月有餘,漸漸已經習慣了台灣的生活,初到時的那種強烈的陌生又親切的出國感覺,漸漸被日常的瑣碎沖淡。繁體字的豎版書已經看得很舒服,雖然有些字因為筆畫多於三十怎麼都不會寫。」淡江大學日文系陸生蔡博藝,來台不到半年,已經熟悉了台灣夏日的燠熱、冬日裡綿綿的細雨,連台灣女生「嗲得冒泡」的口音,都令她忍不住想偷學。對她來說,台灣已經不只是課本上的一個地理名詞,而是生活不可分的一部份。

九百三十三位第一批來台陸生,在今年四月份匆促報名、遞交成績、辦理各項來台入學手續;緊接著九月開學,忙著參加大小迎新活動,在台灣各知名景點觀光遊歷。一邊面對國內媒體及社會大眾高度關注,一邊兼顧課業研究,好不忙碌!至今,時序入冬,各個陸生埋首書堆應付期末考,同時準備收拾行囊,「回家鄉過年了。」

四個多月的台灣生活,在這批「八○末、九○後」的陸生眼中,從小到大教科書中念的「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台灣,是怎樣的一個面貌?在台的日子又是怎麼過的?

淡江日文系陸生蔡博藝說,「其實台灣和大陸的地理距離並不遠,遠的是心裡距離。台灣和大陸存在的不是時間差,而是時代差。」

台灣高樓不多 矮屋中盡藏人情

「原以為,台灣是個充滿高樓大廈的現代化城市。」九百多名陸生,懷著這個想像,沒想到,剛下飛機踏上台灣這片土地,卻被機場附近老舊矮屋相互緊臨的景象「嚇傻了」,想像中的台北原來還有這麼破舊的地方。

到淡江大學念書的蔡博藝說,除了機場,剛到淡水時,「有同學瞬間毀滅」,收了行李立刻回大陸去了。但她倒是把淡水這個小鎮「愛到心底裡去了」。她形容,淡水是一個「離繁華很近離喧囂很遠的小鎮」,生活節奏不快,鎮上不堵車,有精緻好吃的東西,民風純樸,淡水人熱情好客而且很健談。

蔡博藝最愛在課餘到淡水河邊散步,看雨看霧賞夕陽。她說,每次望著淡水河入海的方向,都會有種「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現場版的感覺,很是浪漫。

台大國發研究所博士生張可,初踏上台灣時,也不相信眼前新舊交錯的屋宇,是心目中的那座「台北城」。但街頭巷弄逛個幾回,卻也漸漸看出了一番風情。

喜歡到處走走逛逛的張可說,西門町、萬華、艋舺是台北發展起源的源頭,直到今日依舊人聲鼎沸。雖然建築新舊交替,看似雜亂,不過卻把台灣過去的文化、風景、人情味,都紮紮實實地保留了下來,讓他像走進時光隧道一樣,看見活歷史。

台大財經系博士班學生陳誠也說,來台灣前,數次想像台灣會是多麼現代化的城市,下飛機那刻「也曾失望」,但那是因為,大陸現代化腳步快,無處不是摩登的高樓大廈。慢慢的,生活在其中後,陳誠改觀了。其實,舊房、新樓比鄰而建的台北城市,生活機能與國際化程度不僅相當高,還保有了人情的可愛,以及對多元、傳統文化的尊重。

溫柔、有禮 台灣人情溫暖異鄉客

台灣北都的城市燈火、台北的一○一大樓、驕陽似火的墾丁,到高雄的85大樓,這些陸生遊子來到台灣,必定是要落下足跡。但除了這片風景,更令他們難忘的,是台灣的好客與人情味。

「台灣的老師、同學有一個特點,他們習慣和你對視幾秒鐘,然後露出溫暖的笑容道聲,你好。這個時候,你有勇氣,也會很自然地提出自己的難題。」

來到有「台北後花園」之稱的陽明山上求學,文化大學葉晨荻驚嘆,「熱烈的陽光和綿柔的細雨竟可以和平共處!」她說,這裡,是一個讓她深深感動的地方。

葉晨荻回億,第一次在台北的街頭逛時,只顧著張望,私毫沒注意正擋住後方一台計程車,「我不知道它緩緩地開了多久,但我確信它因為我而耽誤了工作。沒有一聲刺耳的鳴笛和訓斥,我反而聽見司機透過車窗對我說了一聲謝謝。那樣的微笑,使我頓時感受到了未曾離家的親切。」

還有一次,一位負責接陸生到宿舍的老師,不小心遺漏了通訊錄,「初來乍到的我們,終究是灰溜溜平安到達了宿舍,對於成年的我們而言,一切本就不是難事。」

沒想到第二天,老師居然對著我們深深的鞠躬,甚至超過了九十度。「那一刻,我震驚地忘了說話,從小到大我第一次知道,原來老師也會這樣的尊重學生。我偷偷的濕了眼。」葉晨荻感到不可思議的說,我發現在這裡,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一樣的,尊重學生的想法,也盡力維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

葉晨荻說,除了校園的老師、學生,其他各樣的社會角色,每分每秒都充滿禮貌和溫暖,點頭、謝謝是最普通不過的回應,或許台灣人習以為常,但對她來說,卻盡是感動。

而台大的陳誠也對台灣人的熱情印象深刻,甚至還因為一位熱情的咖啡店主人,養成了初一、十五吃素的習慣!陳誠說,來台就學期間,外公生了重病,但手上的研究不容許她即刻回去,咖啡店主人立刻帶她去「拜拜」!

隨處可見的廟宇是台灣一大特色,陳誠說,大陸共產黨是無神論,沒有宗教信仰,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拜拜。台灣的宗教信仰種類與禁忌,多得叫她眼花撩亂。但第一次踏入「行天宮」,仍不敢馬虎,為了祈求外公健康,從買貢品、放貢盤、拿香向神明報上姓名、訴說心願,接著在走出大門前吃掉「紫糯米」,嗑破紫糯米上的桂圓乾(象徵破殼重生之意),一步一步照流程走,「規矩很多,但很有意思。」

尤其聽到「吃素還願」,以及吃素可以行善積德,「簡直太不可思議了!」陳誠說,想到吃素就能行善,另一方面為了自己身體健康著想,現在已經養成每逢初一、十五吃素的習慣,未來回大陸也會保持下去。

陸生羨 台灣學生實踐主義

說起台灣學生和大陸學生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台大的張可說,台灣的大學生簡直是「行動主義」,說了就會做,並非像媒體說得那麼冷漠、幼稚。在他眼中,反而比大陸學生更加「熱血」。

張可來台念的是「國家發展」,研究所在英國約克大學時學的是「社會政策」,因此研究社會運動成為學習主要內涵之一。然而當班上的台灣同學聊起,休假日參與野草莓社運、同志大遊行、陪農民上街頭、為土徵法抗爭,甚至台大校慶日,當場向校長李嗣涔「嗆聲」要求尊重眷村居民等活動,張可感到汗顏。自己讀社會政策,卻未曾參與過任何一場社會運動,停留在理論階段,「台灣學生是行動主義,陸生則是理論主義。」

張可說,大陸因為政策情況特殊,難以探其究竟。而台灣八○年代後期民主轉型,很多的工運、婦運等各項社會運動蓬勃,有許多活生生的案例可觀察,正是他來台主因。台灣大學生延續前人腳步,至今能為農民、勞工、同志一起走上街頭,或利用假日當志工,張可笑說,何來冷漠,簡直很熱血。

對於很多台灣學者會比較兩岸學生,常說「大陸學生非常用功,台灣學生有創意。」張可忙說,台灣很多學生也是很勤奮的,只不過大陸學生比較信奉「權威」。例如上課時,台生樂於分享,有想法就直接脫口而出,而陸生則多會思考再三,或是備妥更多資料佐證,才會發表。但勤奮與否,應是不分陸生和台生的差異。

兩岸學生交流 認識你和我

文化大學擔任陸生聯誼會會長的文史系學生余澤霖坦言,台灣學生較有思想,不過也很懂玩、會玩,夜衝、夜唱、上夜店、每個地方都很懂門道,常常玩到過了門禁時間也沒關係,實在很稀奇。

余澤霖說,自己則比較專注於課業研究,到現在都保持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念一小時的英文習慣「保持語感」,替未來全球化市場增加競爭力著想。他還說聽其他陸生甚至要求自己每天背兩百個單字,「就是不想輸給台生。」

沿著台灣街道、夜市裡,隨處可見北平燒雞、福州乾拌麵、四川炒飯、重慶麻辣鍋,到底是源自於大陸的美食,還是當初撤退來台的長輩自己研發的口味,已經不可考,也無須分門別類。陳誠說,在台北吃到涼圓、牛肉麵,都是小時記憶中在重慶常吃的地道美食,如今「吃得入鄉隨俗,就連腔調也漸漸像台灣女生那樣嗲,總有店家老闆以為我是台灣人。」

張可認為,兩岸學生需要的是彼此了解,「到現在還有同學問我,南京的交通工具是馬匹吧!」還有人問,大陸也過春節嗎?大陸有沒有超過十層樓的樓房?而大陸的同學也愛問,台灣南部是不是很可怕?其實,兩岸學子都希望透過留學生之眼,更加認識彼此。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