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2012兩岸青年領袖研習營 共譜兩岸和平未來■文/陳躍升(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交流雜誌101年4月號第122期(歷史資料)》

「民主,第一在於相互理解、     第二在於相互鼓勵、     第三在於相互尊重、     第四在於相互祝福」。

來自廣州,目前就讀文化大學史學系一年級的余澤霖同學,說出此次研習營最讓他感同身受的一句話。身為首批四年制的赴臺陸生,同時也是文化大學陸生聯誼會會長,在這個四天三夜滿是兩岸文化與學術交流氣息的研習營中,顯得格外興奮。他有感而發的表示:「我相信兩岸的未來,也相信兩岸人民的智慧。因為有這麼多為兩岸事業做出貢獻的人們,我相信鋪就在海峽兩岸的,必將是一條坦蕩的康莊大道」。

兩岸學子齊聚 研習兩岸議題

此次研習營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和「愛與和平基金會」共同主辦,共吸引將近百名海峽兩岸的大學生與研究生報名。經過篩選,最後錄取四十名學員。學員背景相當多元,身分高達六種之多,除臺灣與大陸兩地的大學生與研究生外,另有以交換生或本科生來臺就讀的大陸學生、在大陸就讀的臺灣學生,以及在新加坡就讀的大陸學生。研習營內容,包括大師開講、兵棋推演、實地參訪與情感聯誼等四個主題。

在大師開講方面,安排七場專題演講,邀請長期從事並研究大陸事務的產官學界大師,分別是時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的趙建民教授、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蘇起教授、海基會馬紹章副秘書長、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趙春山董事長、國安會陳德昇諮詢委員、臺灣產經建研社洪奇昌理事長,以及愛與和平基金會鄧文聰董事長。講題涵括政府大陸政策、兩岸政治情勢、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臺灣民主化與「民主實驗區」的籌備意涵。

大師開講  激盪思考火花

首場專題演講由前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教授開講,趙副主委在短短一個半小時的演講中,把演講內容分為四大主題,第一個主題是講述兩岸關係朝向和平發展和制度性協商的確立;第二個主題是政府主導兩岸協商從上而下為人民搭橋鋪路;第三個主題是目前兩岸發展的成效;最後也是第四個主題講述兩岸關係中,台灣採取務實主義,從人民有利的政策出發,強調擱置爭議和「九二共識」做為兩岸談判基礎的重要性。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同時也是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的蘇起教授接續第二場的專題演講。長期研究美中台三邊關係的他,從軍事、外交、政治、經濟、文化來解讀近二十年的兩岸關係,並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存在著既是合作又是競爭的關係,金融、貨幣、貿易及北韓問題如何解決,世界兩大經濟體在全球化下應各自如何因應,值得我們去思考。最重要是如何和平發展,美國、中國大陸以及台灣要如何建立「互信」、「互利」、「善意」。

第三場專題演講由海基會馬紹章副秘書長主講,詳述海基會成立緣由、角色與兩岸目前所面臨到的問題,馬副秘書長格外強調兩岸最需要的其實是時間和機會。大陸需要時間處理內部的問題與外部的挑戰,同時需要機會證明和平崛起及轉型升級。而臺灣方面,則需要時間深化對大陸的影響,並換取選擇的空間,同時,也需要機會提升自我競爭力及強化軟實力。唯有依靠時間與機會,兩岸政府才可寄希望於人民,繼續朝向和平發展、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兩岸關係。

第四場專題演講由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教授主講,趙教授認為共產國家在改革方面並非新奇之事,開放才是重點。蘇聯的改革開放使這個國家垮了,二十年來俄國在國際事務的話語權越來越少。大陸雖然看見蘇聯開放的悲劇,但大陸還是堅持自己的改革路線,走出一條屬於中國式的社會改革開放路線。

第五場由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陳德昇教授演講,講述主題可大致分為五個部份:「中國的崛起與挑戰」、「市場機會/社會變遷」、「比較觀點:體制特質與跨國比對」、「臺灣角色:現實、經驗與反省」,以及「兩岸關係之抉擇:對抗衝突、還是和平共生」。陳教授期許學員們,能夠從不同國家體制的基準點去觀察。以兩岸為例,不能用同一套標準去衡量兩個國家,且在對中國大陸進行研究時,當自己認為越懂,其實越不懂;當自己認為大陸這塊土地上什麼都有可能,其實什麼都不可能。

第六場專題演講則由臺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也是資深立法委員的洪奇昌委員主講。洪委員身為民主進步黨的創黨元老,從戒嚴時代的黨外時期,一路見證臺灣的民主化,對於臺灣民主化的特色與發展有其格外的見解。洪委員從社會議題、憲政改革和認同議題,逐步將「台灣」的概念型塑出來。

最後一場專題演講,由愛與和平基金會董事長鄧文聰先生主講。有別於前面六場,鄧董事長以一個長期在兩岸奮鬥打拼的台商身分,提供學員有別於學術界、政府的兩岸關係觀點。鄧董事長有感於兩岸和平對於經濟貿易往來之重要性,期盼大陸籌設具有中華特色的「一國兩治民主實驗區」,並以海西區中的「平潭島」作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民主試點」。大陸若能在「一國兩治民主實驗區」的基礎上,啟動民主化的政治改革,正是兩岸邁向「和解」的最佳起點。

實地參訪 見證台灣民主足跡

在靜態的課程講授外,亦安排參訪活動。參訪機構包含中國國民黨黨部、海峽交流基金會、立法院及民主進步黨黨部。第一站是擁有百年歷史的中國國民黨黨部,台北商業技術學院的朱士晉同學表示,「身處國民黨黨史室,加深我對民主情操的那份熱血,知道臺灣的未來是掌握在年輕人手中。俗話說:『時勢造英雄』,當年孫中山先生為了民主奮不顧身,如今我一邊享受著他立下的功績,一邊期許自己有國父的那份情操,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作己任,為中華民族開闢一片屬於它的藍天」。

參訪第二站來到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對於首批來臺就讀本科生的大陸學生來說,格外有意義。文化大學陸生余澤霖同學表示,「作為首批赴臺陸生,經歷了異常艱辛的手續辦理,而作為開創歷史的第一屆,海基會就陪伴在我們身邊,一同協助著我們,一齊走出許許多多的『歷史第一』,說來風光,卻也艱辛。但幸好有這麼一群可愛又可親的人,不懈地為兩岸的和平對話搭建平臺」。

第三站為中華民國立法院,由林錫山秘書長親自接待,除了大陸學員外,臺灣學員亦異常興奮,平日總是出現在電視螢幕前的場景,如今就在眼前。雖無法親見立法委員諸公質詢與朝野衝突畫面,但議場的莊嚴與嚴肅氣息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座談會上,學員踴躍地提出問題。其中最令世新大學陸生杜川東同學印象深刻的是,「原來立法院的衝突案件僅是偶發,而非常態」。立法院周副秘書長表示:「因為媒體並不報導平時的狀況,只有在重要的議題上,才會有肢體衝突的情況發生」。

參訪的最後一站來到民主進步黨黨部,陸生余澤霖說道,「我必須承認,民進黨在臺灣這個社會背景之下,確實充當著一個重要的反對黨角色,他保證了民主這個機制的穩定運作,保障人民的權利」,「然而,如此重視人權,宣揚普世精神、自由民主的民進黨,依舊在很多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之上過於保守,也有違自己所倡導之理念」。整場座談由民進黨國際事務部蔡孟君副主任主持,除了說明民進黨「十年政綱」,也談到民進黨在面臨此次敗選後,政策與未來選戰策略將會有所調整。

兵棋推演 模擬決策過程

對於多數學員來說,最特別的安排莫過於「兵棋推演」,即使是研究所的學生,平日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由專家學者帶領進行的推演活動。學員們分為三組,分別扮演美、中、臺三方的政府領導層,在一連串的情況指示下,面對各種想定狀況,由領導人下達最終的決策。一開始面有難色的學員,在學有專精的教授群引領下,進入熱烈的討論與辯論,模擬領袖的決策。

促進欣賞 消除隔閡

整個四天三夜的研習營,在溫馨的結業式與歡送午宴下結束。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從學員發表的心得中可以得知,兩岸學生對於彼此的欣賞與敬佩,在這短短幾天油然而生。來自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所的張瑜倫同學說道,「大陸學生的認真程度與邏輯推演令臺灣學生讚嘆」。而來自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的何文婕同學,也對臺灣學生的反應能力與創新思考感到敬佩。從午宴上離情依依的景象,可看出兩岸學子之間未因政治與地理因素而有所隔閡。透過學術與文化交流,兩岸學子們更能夠相互欣賞。大家也紛紛期待下次的研習與相聚。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