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不一樣的夏天,燦爛■文/秦睿昀(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學生、二○一二大陸台商子女快樂研習營輔導員)《交流雜誌101年8月號第124期(歷史資料)》

海峽交流基金會在每年暑假舉辦的「探索台灣之美快樂研習營」不僅是台商子女的年度大事,更是各個大專院校社團菁英逐鹿中原的戰場。這個營隊印下台商子女們成長的足跡,也滿載了輔導員的回憶。

輔導員的任務

要成為一個營隊中的隊輔並不容易,除了兩階段的篩選以外,十次的輔導員訓練以及長時間的營期,更令許多人在上營前就紛紛退出。

輔導員的工作內容五花八門,並不輕鬆。首先,我們面對的小隊員就是一大難題。小隊員的年齡層從國小到高中都有,且由於家長工作的關係,長年居住在大陸,成長環境與輔導員相去甚遠。在面對這樣複雜的一個隊伍,兩位輔導員要把團隊中每個成員的心凝結在一起,需要非常多的智慧、愛心與耐心。

在八天七夜的營期當中,我們要教會小隊員許多生活上的技能,例如洗衣服、打飯、垃圾分類,這些看似簡單的事務,在小隊員平常的生活中卻是不容易接觸到的。在有限的時間內,要讓小隊員放下平常養尊處優的心態,徹底融入營隊的團體生活,輔導員要細心的觀察每個小朋友的心理狀態,以溝通替代打罵的方式,針對較不合群的小朋友進行輔導,進而凝聚團隊意識。

亞里斯多德曾說:「人是政治的動物」,意指所有人在社群團體中都有一個追逐共善的本能,而這個營隊最大的特色就在於此。八天七夜與身旁的夥伴榮辱與共,一起歡笑、一起流淚,一起深入台灣的每個角落。雖然,他們無法永遠待在伙伴身邊,但是這些日子以來的點點滴滴,卻在他們的成長中,刻下了一道道名為「榮耀」的雋永痕跡。

學習互助與互諒

今年是我第二次投身這個營隊,去年此時,有一位小朋友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在第一梯次最後一天的團體回顧時間,這位小男生突然帶著淚水奪門而出,他對我說:「米漿哥哥,在我的印象中,台灣人是非常熱情互助且懂得體諒他人的,但這幾天下來我卻一點也感受不到這樣的溫暖,為什麼連一支彩色筆都不能夠共用?連一個橡皮擦都不能借呢?」

此時我才驚覺,孩子的心其實是非常細膩的,從許多的小動作便可以觀察出團隊的蛛絲馬跡。這位孩子與其他自幼便就讀大陸地區小學的孩子不同,他在台灣唸到了四年級才轉學到大陸的小學,也因此他對台灣的認同遠大過於他的大陸同學,卻也因此使他在大陸求學時飽受欺負。當他參加這個營隊時,不斷企盼著能找回過去的溫暖,但他失望了。

經過了一番長談之後,他理解到每個人成長的環境並不相同,當然在價值觀上也相去甚遠,互助和體諒並非與生俱來的本領,而是需要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建構出來的概念。其他小隊員的父母希望他們能在這個營隊中學到這些,才將他們的心肝寶貝交到這個營隊的手中。

就在昨天,我在報到處再次見到了這個小朋友,經過了一年的成長,這個孩子長高了一個頭,眉宇間多了些英氣。他告訴我在這一年中,無時無刻不想著這個營隊的點點滴滴,也體會到差異使每個人顯得獨特,也因為這樣的獨特讓這個營隊更加的美好。

喚起感情 回饋社會

此外,我們帶領小隊員上山下海,從故宮博物院到高美濕地,從客家大院到淡水老街,在每個景點留下一張張的照片背後,其實代表著他們又多認識了這塊土地一點。一點一滴的累積與醞釀,我想終究能夠讓他們自心底開出一朵燦爛的花,使他們真正愛上這個美麗的島嶼,儘管住在對岸,心總是能夠向著他們所屬的這塊母地。

在資訊流通與國際化的浪潮下,孩子們對於土地的感情已不若以往強烈,對於這樣的現象我感到憂心不已。因此我願意再度帶著奉獻的心態,投身台商子女的研習營,用身教和言教,在他們的心靈中種下一顆樹苗,希望他們在成長以後,能將所學回饋台灣社會。

這樣的夏天,與其他大學生大不相同,但我深知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使命,也因為身肩這樣的重擔,使得今年夏天是如此閃亮燦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