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2012 Hoping Download 兩岸四地青年踏尋孔子行腳■文/王喆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共事務中心行政專員)《交流雜誌101年10月號第125期(歷史資料)》

教育,使我們跨越了政治與社會的藩籬!台師大「2012 Hoping Download第三屆青年踏尋孔子行腳」,串連台灣、大陸、香港、澳門等四地的青年學子力量,效法孔子教育精神,宣揚孔子周遊列國、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踏上兩岸四地偏鄉進行課輔服務。

Hoping Download希望下載

二○○八年全球陷入金融海嘯風暴,經濟指數下滑,社會不景氣讓兩岸四地許多孩子無法順利就學,或是缺乏升學資源。為了幫助這些孩子,尤其是身處在偏遠鄉區的學童,台師大在二○○八年底發起燭光一百活動,並在隔年發動「2009 Hoping‧Download 燭光一百—青年踏尋孔子行腳計畫」,邀請北京大學、香港大學等兩岸知名學府,召集一百名大學生,用他們的教育與愛心溫暖了兩岸四地偏鄉的學童。台師大正對著和平東路,他的英文諧音就如Hoping Download,也就是希望下載,學習效法至聖先師孔子,有教無類周遊列國,將教育傳遞給每一吋土地。

二○一一年召集青年學子服務人數增為一百五十人,第二屆青年踏尋孔子行腳活動串連更多如北京清華大學等名校響應加入,兩岸四地學子打破藩籬、無遠弗屆的心手相連,並站上北京的舞台,共同演唱主題曲「讓世界多一點愛」,透過媒體讓更多的愛心投入,這一次更讓兩岸四地的青年有了愛的力量,把愛帶到更偏遠的地方。

擴大服務願景

二○一二年,第三屆青年踏尋孔子行腳活動更擴大服務地區學校,結合二百二十名兩岸學子,與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四川外語學院、浙江大學、重慶大學、雲南大學、復旦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青海師範大學、北京舞蹈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珠海學院、香港教育學院、澳門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等院校一同努力,讓足跡再次踏進兩岸偏鄉中小學,走遍台灣的寶山國中、峨眉國中、南庄國中、埔里國中、明潭國中、仁愛國中、東榮國中、過溝國中、口湖國中、南興國中、阿里山國中小、梨山國中、尖石國中、寶來國中、貢寮國中、壽豐國中、池上國中、卑南國中和金湖國中,也踏入大陸偏鄉如浙江安人中學、湖北陽光家園、陝西澗池中學、重慶第三十七中學校、重慶涪陵第九中學以及青海樺林中心學校,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教育精神。心中有愛的大學生們用教育幫助每個孩子,傳承愛與希望的活動宗旨,讓分享精神在參與的青年學子心中綿延不斷。

「好像地理課本活起來了,站在我面前」

活動開始的第一天,來自各地的青年學子第一次站上偏鄉國中的講台,與台灣的學童第一次相遇。學童羞赧的低著頭不敢直視,但又私底下指指點點,有時候說著他們發音好奇怪,好捲舌啊,有時候說著他們的輪廓,跟自己有點像又有點不像,當每一個來自大陸的同學開始自我介紹,一個來自山東、一個來自重慶、一個來自廣西、一個來自安徽、一個來自吉林……,大家互相介紹自己的家鄉,像是地理課本活了起來,各個地名突然有了生命,經濟地理提到的各地特色名產就不再是幾個中文字而已,彷彿有了線條和畫面,可以互相交流溝通。學童們也很興奮的拿出地圖,對著每一個省會比劃了起來,像是一場跨時空的旅行,將世界帶到了眼前,這時海峽造成的地理隔閡,就瞬間飛越了。

孩子眼神中的需要,看到我們的力量 呂儲君是青海師範大學體院的學生,曾經是縣省代表選手的他,競技主修的是短跑,和其他台師大的學生一起在池上國中課業輔導。第一天下午,一個池上國中田徑隊的學生主動來找他,想要跟他學短跑,約定好傍晚五點半在操場集合,從基礎訓練開始,隔天一早六點半一樣開始晨跑。之後每一天越來越多學童加入,沒有人缺席,只期望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到體育,以及面對生活像是跑步衝刺的態度。儲君給他們一個訓練課表,讓他們可以在課餘時間自行操練,配合訓練強度再幫他們作微調。

雖然原先沒有安排體育相關課程,但是從孩子的需求,我們看見自己的力量,因為一份共同對體育的夢想及愛好使他們相遇,也許這群孩子調皮,也許在教室裡坐不住,只想在外面跑,但是他們也有他們的夢想,就是要練好體育,學好課業,將來也考上大學,只有這樣才能一直跑下去,一直練習最喜歡的體育。因此他們不畏烈日、不畏酷暑,努力的拼搏著,就是培養著體能、智能及生活態度,三者齊頭並進,才能對得起自己和含辛茹苦的父母,用一步一步踏實的腳步,去追逐心中的色彩,讓奮鬥的青春綻放著輝煌。

體驗知福惜福

我們結束台灣行程後,來到大陸偏鄉進行支教(支援落後地區中小學教育和教學管理工作),其中青海是進入青康藏高原的入口,有著海拔近三千公尺的高度,發展較為緩慢,支教的地點在大通縣樺林鎮。

青海樺林是個回民村,往來民眾多是清真,大爺頭帶白扁帽,蓄著大鬍,阿娘則是個個圍上頭紗,過著誠樸的穆斯林生活。他說:「我們回民注重自然,不吃加工品,炒菜要往懷裡繞,不暴殄食物,特別是水,要用最少的水洗淨,不可浪費。」

有一次,大家一起在廚房切蘿蔔,洗手槽的水龍頭沒有完全鎖緊,檯子上就多了一小攤水。當地的學生一進門就立刻發現,嘴裡開始嚷著:「這龍頭沒關緊阿,沒注意到嗎?」我聽了很有感觸,以小觀大可以想見他們對於生活資源的重視,也許就是因為短缺,所以更是珍惜。反觀我們,也許是台灣水資源實在太容易取得,用水不曾匱乏,也就沒有人特別留心,內心慚愧之餘也時時提醒著我,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只有好好學習,我們才能享受到真正的樂趣,   才能幫助更多人得到知識。」              —樺林中學八年級 蘇建麗

一日之晨先是晨跑早操,這天有點小雨,有點溼冷,卻有好多感觸。學童們在地磚不平整的走廊上,正課開始之前先是早讀。聽著支教老師解釋著這篇聖賢文人的文字,鼓勵他們即便懷才不遇,也要學習古人一般砥礪磨性,強化自身基礎,才能面向更多困難。聽聞著聲聲朗讀語句中,令人想起以前中學時早自習,永遠心浮氣躁,每天早上的小考也讓人討厭,這才發現自己以前對於這些已是理所當然的教育資源,一點也不懂得珍惜。但這些孩子卻是如此認真的聽著,默唸咀嚼著一篇篇的聖賢文字,走在地廊上來回背誦,眼神透露出對於知識的渴求,小小腦袋希望可以裝進更多東西,我想著想著不禁淚下。

活動將要結束的那天,一個小女孩拉著支教老師的手說著:「雖然不知道台灣是怎樣的地方,但是我想像你們一樣,好好學習,將來也能將自己身上所學,教給其他小朋友!」這時我才發現,原來愛心就像聖經故事裡的五餅二魚,在傳遞分享的同時,除了自己受用,也會在每一個串連的人心上不斷增加,讓所有人都吃飽。

傳遞愛、希望與教育

帶領青年踏尋孔子行腳活動,心中一直洋溢著滿滿的感動。大陸偏鄉生活機能和設備資源比起都市差很多,需要投注更多的教學資源,台灣偏鄉則是設備都相當完善,但缺乏持續不斷的師資資源,老師流動率很高,需要投注更多新的教學方法。台灣和大陸的偏鄉雖然有著不盡相同的環境,但一樣的是,學生對於教育的渴望,同樣認同學習是成長的道路。

從開始培訓的第一天起,到已經結束的現在,想著千里迢迢支教的意義,漸漸有些體悟。短短幾天我們沒辦法貢獻全部知識和所學給全部的學童,也無法陪伴著學童整個成長。但是希望每一位青年孔子的出現,可以作為彼此榜樣,讓孩子能以我們為模範,也能好好訓練自己,好好學習,未來學著站出來,傳遞關懷,學習到「成就來自於給予」。只要是有任何一個孩子能被激勵到,這個活動就持續充滿希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