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與人為善─我的志工心情■文/姜恩娜(海基會聯合服務中心志工、松山工農退休教師)《交流雜誌101年12月號第126期(歷史資料)》

「請問有什麼需要為您服務的地方嗎?」每週一次來到海基會輪值志工,這句話往往是我的開場白。從老先生有點兒顫抖的雙手接過他帶來的公證書同時,也看見了他樸實的臉龐流露著謙遜的笑容。

「我年紀大了,出門不方便。我妹妹沒有來過台灣,我想讓她來玩玩,順便來看我。」

「那您必須先填寫一份申請書。請問您帶了身分證嗎?」

「有…有…有…」老先生忙不迭地以不甚俐落的動作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個頗有歷史性的皮夾,再從皮夾裡塞得滿滿的各種證件中翻出了他的身分證交給我。

啊!民國十七年次、家居桃園龍潭鄉的老先生,沒有任何親友的陪伴,大老遠地來到台北海基會,只為一圓兄妹聚首的天倫!我感到眼眶有點濕潤了。

「那您會填寫申請書嗎?還是需要我幫您填寫呢?」

「好、好、那就麻煩妳幫我寫吧!我眼睛看不清楚。」

「好的,沒問題。那您先在旁邊坐下來休息一會兒,我寫好了就給您送過去。」

「謝謝!謝謝!海基會的服務真是太好了!」老先生很安心地把他的希望託付給我了。

「不客氣!應該的。」我出自誠意的服務態度贏得了民眾對於海基會的讚美和信賴,這不正符合我擔任海基會志工的初衷嗎?

透過發乎人心、出乎人情的志工服務,海基會不斷地把來自大陸北京、上海、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遼寧甚至新疆各地的人們,和台灣緊密連繫在一起。

制式的驗證流程之中,其實訴說著多少人間悲歡離合的故事!這些屬於平凡人的平凡故事,在我志工生涯中,隨著時日的流轉,描繪著一幅又一幅的動人畫面。

畢生第一次擔任志工

民國九十七年三月間,一位以前的同事劉美麗老師打電話給我。她知道我生性疏懶,生怕我無所事事、虛度退休以後的人間歲月,因此問我要不要到海基會做志工?就是這樣的因緣,我把畢生第一次、截至目前為止也是唯一的志工生涯奉獻給海基會。

第一天在海基會協助民眾辦理文書驗證的工作,有幸與羅江大哥共事。羅大哥明快精準的服務特色讓我大開眼界,也使得在一旁學習實務操作的我很快進入了狀況。嗣後當民眾提出「取件兒」、「拿我的東西」或「我的東西到了海基會沒有?」等訴求時,我立刻知道那都是要來辦理文書驗證的替代用語。

民眾透過志工的幫助,往往能夠經過驗證順利取得海基會同仁開出的證明,再按照各自的需求前往其它機關辦理後續事務。海基會的工作統而言之即是:協助兩岸民眾溝通的正常化和便利化,滿足人心人情的期盼。海基會是兩岸溝通的第一線;海基會的志工表現,有可能等同於某些大陸民眾的第一台灣印象。因此,和我同樣身為海基會聯合服務中心的志工伙伴們,基於對文書驗證手續的深入瞭解,在輪值時,無不以親切和悅的態度服務有需要的民眾。

將心比心

我的父母來自大陸。年幼時期我就有一種深刻的感受:台灣和大陸的土地雖不相連,二者的糾結卻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深邃的台灣海峽猶如利刃,劃破了多少人的天倫夢!海水無邊無量,卻哪裡能夠與異鄉遊子午夜夢迴的淚水較量!

時境變遷,近年來兩岸交流愈趨頻繁。有了海基會這道跨越海峽兩岸的橋樑,民眾之間溝通順暢,再也不需要像早年一般冒著違法或被欺騙的風險了。所以只要聽到有些民眾抱怨文書驗證的手續很麻煩或政府很囉嗦的時候,我總是用和婉的語氣勸慰他們說:「文書驗證的手續對於守法的人其實是一種保障。如果太隨便了,那不是一團混亂嗎?而且,比起以前的老百姓來說,現在真的很幸福了。只要是有了合法文件,不怕找不到辦事的地方。哪像從前想要回家或是到大陸去娶老婆,被人家騙了很多錢也不一定辦得到!」

大部分的民眾聽了我簡單的分析以後,往往欣然接受。臨去之時,還會到櫃檯來向我們道謝。這是服務當中讓人感到相當安慰的地方。

每星期到海基會輪值一次成了我生活的重心之一,被需求的感受讓我工作起來感覺相當充實。我的工作內容只是幫助有需要的民眾填寫表格,或指引民眾尋求解決疑難的管道,但我在從事這些工作的同時,無不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想法為出發點,尤其是對於來自海峽對岸的同胞。我感受得到他們的淚,他們的笑;我欽佩他們為追尋理想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也時常暗自祝願他們能夠趕快在台灣這塊美好的土地上站穩腳步。和我父母同時代的人們天倫夢殘的辛酸都已成為過去,希望兩岸同胞在頻繁的交流之中,處處感受到人間的有情…

體會人生悲歡離合

「小姐,我們要拿我後生的證件。借問要怎麼用?」一對看來有了點兒年紀、表情很是古意的夫妻把幾本公證書遞了過來。我打開第一本來看,左下角一張紅色背景的男女合照,眉眼之間笑意盈盈,讓人感受到一股喜氣。

「哇!媳婦好漂亮啊!恭喜、恭喜!」除了志工服務的本分之外,我總是不忘適時奉送幾句真心的讚美。「欸!這是兩位的金孫吧?好古錐呀!」第二本公證書內頁的左下角貼的是一張可愛的嬰兒照。

「對呀!」阿嬤很開心的把他們到海基會來的目的告訴了我。「這攏系我後生寄回來的啦!他就說要我到海基會來領證件,這樣我媳婦才能到台灣來,我孫子才可以來入戶啦!」

這有什麼問題?阿公阿嬤找對了地方,也問對了人。我徵得他們的同意之後,很快以相關證件為依據,替他們填寫好了申請書和委託書,並引導他們走向收件櫃台辦理驗證手續。

「小姐,緊多謝!還是咱台灣卡好!」阿公阿嬤把一生一世對於台灣的認同,化做了超越地域、超越省籍的愛,相信做為他們的媳婦和孫子是有福的。

這樣的喜劇常常在海基會的聯合服務中心上演著,是兩岸人民自然融合的佳話,也是台灣人厚道的見證。

偶爾出現的悲劇也曾震撼我心:沒有流淚,也沒有怨懟,默默承受著喪明之痛的堅韌個性讓人格外不捨。

放在櫃台上的是一本來自雲南某個縣市的公證書,內文記載著一名三十多歲的台灣籍男子猝死在當地監獄之中。

我看了看面前這位年紀還不算太大的先生,無法判讀他的心境,一時之間不知該怎麼開口?「請問這…」

「替我兒子除籍要用的。」從他的語氣中,感受不到一絲嫌我多嘴的不耐煩。我的膽子於是變大了一點。

「他被關了多久?」我一邊幫他填寫驗證申請書。一邊偷偷地瞄了瞄他的臉,還是看不出他的心情有什麼波動。我忽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太殘忍了?我究竟是在期望看見什麼?

「差不多五、六年。」語氣仍是一貫的平靜。

「您去探望過他嗎?」我這叫做哪壺不開提哪壺,有點不識相了。

「沒有。」這句簡單的回答成為我和這位父親之間對話的休止符。他對我點點頭,表示謝意,拿著我替他填寫好的申請書和公證書轉身走向收件櫃台。我目送那尚不顯老的背影,他的步態卻透露著幾許疲憊和無奈!

我知道方才我期待的是什麼了!如果他哭了…如果他罵了人…

不管他罵的是自己的兒子,或是兩岸任一邊的政府,我都能夠很輕易地附和他,或是很自然地說出一些安慰他的話,諸如節哀順變之類的。那麼周遭的空氣必不至於太過凝重,我的心頭也不至於糾結重重了!但是,他沒有!那兒子是怎樣的傷了他的心,以至於他寧可封閉了宣洩情緒的途徑,用無言來詮釋天道的難解。

忽而喜、忽而悲,志工生涯中所體會到的,亦如真實人生的縮影!

為兩岸民眾盡一分力

一晃眼就是四年多了, 與人為善的志工經驗豐富了我的生活。我奉獻的只是有限的時間,得到的卻是心靈上無限的滿足。海基會的長官們和施斐斐小姐對於我們志工的器重和愛護,是支持我們做好志工服務的動力。一群工作態度認真、嫻熟兩岸事務的志工伙伴們,都是我學習的對象。相信海基會將繼續以順應人心人情的需求為前提,為創造兩岸民眾的福祉而努力。身為海基會的志工,深感與有榮焉之外,並將惕勵自己追隨海基會的腳步成長,為大時代的進展略盡棉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