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基督心意看兩岸風華─訪張樹棣(海基會前副秘書長)■文/黃國樑(聯合晚報資深記者)《交流雜誌102年2月號第127期(歷史資料)》

這一天有點冷,人們都裹在大衣裡走路,有些蕭索,卻又有些溫熱,我們約在鬧區中的一家咖啡店,談談他的退休及公職生涯。張樹棣,一個高大、卻謙卑的男人,除了頭髮微微浸上了一些霜白,否則以身形與臉龐,很難想像他已自三十年的公務生涯退休。

「一切都還要適應,生活節奏仍需調整。」語氣中帶著一絲抱歉。他說,照舊的是清晨跟妻子俞麗珊一塊開車到他們建造的教會晨禱,然後又循原路返家。上神學院的課,學期末了,得要交出一篇有點重量的學期報告。

他承認不免有些徬徨、掙扎,畢竟三十年的生涯倏忽之間就終止了。但他的思考是,對自己人生要有準備,「當你錯過了,很多東西就沒有辦法做了。」

認識神的過程

對上帝的信仰是張樹棣生命中顛顛撲撲,卻總是一再回潮的一道甘泉。他持續地服事神,並且與作為傳道人的妻子,戮力地建造、拓展位在南港的教會。

談起認識神的過程,在臨海的金瓜石長大的他說,「從小媽媽帶我去過教會,上主日學」,但高中到了外地求學後,他從「家教嚴謹」,變成「放縱、放蕩」。上了大學,他接觸當時流行的存在主義,「我對人生非常悲觀」、「很痛苦」、也「很低潮」,但升大三的那個夏天,他受邀參加了校園團契舉辦的夏令營,似是神的感召,他激動地見證上帝對他的改造,真正地接受了上帝,整個人從此戲劇性完全翻轉。以為再也救不回他的姊姊,曾欣喜地在教會裡見證弟弟回到上帝懷抱的奇蹟。

服完兵役,張樹棣進入中央社當了一年多的記者後,考上公費赴德國深造。在巴伐利亞的雷根斯堡,就偎在多瑙河畔,他與一起來唸藝術史的妻子在這兒過了三年無憂的求學生涯。大兒子也在這裡出生,但兩人卻漸漸遠離了教會。回國後他考上新聞局,再被派駐德國波昂,一待又是五年。這麼前後十年,他已失去了實質的信仰生活,而且跟妻子的思想價值竟產生嚴重差異。

曾經是痛苦的記憶,但張樹棣平靜地敘述,讓它聽來彷彿只是一絲漣漪。不能忘情於藝術的妻子,跟他希望妻子照顧兩個幼子的期待,產生矛盾。他說:「她很痛苦」、「回國後兩三年,兩人關係引爆,鬧得很兇」。

駐外經驗讓他對自己深有抱負,特別是他碰上的是柏林圍牆倒塌與東歐巨變,他是少數真正很快就跟東歐意見領袖直接展開聯繫的外交人員,不免讓他有著外交夢,於是與妻子產生人生目標的分歧。但他最終發現,關鍵不在於分歧,而在於兩人共同的信仰根基沒有了。

回到上帝的關鍵卻是妻子。有一天她夜裡作夢,夢見她大學受洗時唱的詩歌,他說,醒來後,她馬上說要回到教會,兩人於是一起作了決定,回到教會,而俞麗珊也開始到神學院念書。

這時的張樹棣已被延攬到陸委會,他從波昂返台後,第二年就到了新成立的陸委會,數算日子,他說,「我在陸委會待了二十一年。」

兩岸政策的現實主義特性

從鄧小平仍掌管著對台政策時進到陸委會,到了中共十八大後習近平主政時退休,張樹棣算是歷經中共四代領導人。根據他累積二十一年的觀察,「歸根究底,兩岸關係是一個動態的變化,它從不是穩定的關係。」

他說,在這二十多年時間,兩岸經歷過高低起伏,從辜汪會談兩岸握手,到進入所謂「協商時代」,大家曾以為兩岸從此將是和平、穩定的,但其後的發展印證,兩岸關係的本質就具有高度不穩定性,雖然有時會因為一些氛圍而有利於協商,但這並不代表穩定與和緩已經定形。直到現在這一刻,都還是如此。 這種不穩定的關鍵,張樹棣認為就在於主權爭議、文化差異以及制度差異,而這些差異,讓兩岸關係無法長遠穩定,也不可能讓它成為不可逆轉的關係。因此,他說,陸委會制定政策,永遠是從現實出發,即使換黨執政,這種現實主義特性都不會改變。

由此他也含蓄地警示,即使過去四年多產生了不錯的互動模式,但兩岸期待不同,大陸有其自己的想法,兩岸不可能維持這種單一的模式,一定會有些變化。

符合上帝的旨意 就必蒙福

既有最深的基督信仰,生涯中又長期碰觸了兩岸工作,兩者之間於張樹棣定有某種相互融解的體悟。張樹棣說,他的體會是:在兩岸事務上所做的一切決定,都符合上帝的旨意。若能照著上帝的意念制定政策,台灣必將蒙福。

除卻俗塵,張樹棣已走在更為近神的路上,匆匆又要揮別,他隱沒於人潮之中,步履安穩卻又透著一種堅毅的神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