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林中森董事長關懷廣東台商◎文/海基會經貿處《交流雜誌103年2月號第133期(歷史資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大陸廣東省是台商進入最早,也是投資家數最多的地區,其中東莞台商協會有三千三百家會員企業,為台商企業會員數最多的協會,有「天下第一台協」的美譽。二○一三年適逢東莞台協成立二十週年,協會於十二月二十六日舉辦台心醫院開業、台商大樓(環球經貿中心)落成啟用等系列週年慶典活動;同時,中山台商協會也在二十七日舉辦二十週年慶祝活動。
海基會林中森董事長於十二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率團出席東莞、中山兩地二十週年慶相關活動,並參訪珠海市台商,除向台商說明過去兩岸簽署各項協議的執行成效以及二○一三年六月份兩岸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相關內容,並特別邀請財政部許虞哲常務次長隨團,向台商說明未來洽簽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協議的效益。參訪團成員另包括:海基會楊家駿副秘書長、經貿處鄧岱賢副處長、移民署入出國事務組葛廣薇副組長以及財政部與海基會同仁。
出席東莞、中山台商協會20週年慶系列活動
東莞台協成立於一九九三年,二十年來歷任會長均相當活躍,積極爭取台商福利,像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福全物流、大麥客、華莞展覽貿易有限公司和台灣名品博覽會等,近期則有台心醫院、台商大樓,均得到兩岸政府高度支持。此次欣逢二十週年盛會,林董事長除祝賀並勉勵台商外,並藉由參加台商協會週年慶的熱鬧氣氛,與台商近距離互動聯誼,讓台商更能感受政府對台商的高度關懷與重視。東莞台商協會在週年慶的同時,亦進行第九、十屆會長換屆交接典禮,現任謝慶源會長任期已滿,由翟所領會長接任。
目前在東莞常住台商及眷屬約有八萬多人,台商企業數約有六千多家,投資額一六五億美元,為東莞經濟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台心醫院落成啟用及台商大廈的揭牌,既可展示東莞台商在城市的新形象,又可為台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多的發展機遇。
一九八八年,第一家台商到中山發展,五年後,中山台協創會,二○○四年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建成了台商之家會館。協會從初期的六十多家會員企業發展到今天近五百家,會務日臻完善,會員企業努力拼搏之際,仍不忘兩岸慈善公益事業,歷年來捐資捐物累計超過五億元。此次協會以圖片展作為二十週年活動的序幕,並邀請林董事長以「歲末看二○一四兩岸經貿新情勢展望」為題,向參與中山台協會員企業及大陸各地台商協會代表近八百人演講,說明未來兩岸產業優勢互補,「強強合作」,將可為兩岸經貿開創更大的商機,也為兩岸人民創造福祉。
關懷台商經營情況
由於早期赴廣東投資台商多屬於傳統製造業,面對全球金融海嘯、歐美債務危機影響,市場訂單銳減,加上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國家企業低價搶單,又面臨大陸工資上漲、陸資企業崛起、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台商企業經營更形困難。
為持續關懷台資企業在大陸轉型升級發展情況,林董事長此行特別安排參訪東莞徐記食品有限公司、台達電子(東莞)有限公司、易利日用製品有限公司、緯創資通(中山)有限公司、珠海華博科技工業有限公司、太陽神(珠海)電子有限公司、欣欣能源有限公司及旭泰製鞋有限公司等台資企業,瞭解台資企業運作情況。
林董事長認為,當前台商若抓緊時機,掌握升級轉型的關鍵時刻,企業便能獲得更好的發展。他特別勉勵台商,以全球化的大思維,盱衡兩岸的優勢,良性互動發展,共同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共訂產業標準,共創世界品牌,共掌全球通路,共拓全球商機,共同引領全球發展。
台商大力肯定海基會
此行林董事長分別與東莞、中山、珠海台商交流或舉行茶敘座談,說明服務貿易的內涵及效益,並以舉例方式逐一指出服貿對我方各行業不致造成明顯衝擊,縱有衝擊,政府亦已匡列充裕資金、訂有完整配套措施足以因應;協議生效後,將更有助於開拓大陸服務業市場。台商在了解後,對協議的效益更加肯定,並期待政府全力排除干擾,儘快通過生效。此外,林董事長向台商宣布,二○一四年春節後,兩岸定期直航班機將由目前每週六七○班增加至八二八班,與會台商均表肯定,反應相當良好。
同時,為宣導未來洽簽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協議的必要性、重要內涵及效益,財政部許虞哲次長也向台商進行說明,化解台商的疑慮,爭取台商向心力,台商均表示肯定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