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文化與生態的領航島嶼─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文/謝佳珍《交流雜誌104年4月號第140期(歷史資料)》

宛如珍珠般散落在澎湖海域的南方四島,擁有豐富海陸域生物資源、玄武岩地質與歷史文化,二○一四年十月掛牌成為台灣第九座國家公園,也是台灣第二座海洋國家公園。 澎湖南方四島位於澎湖南方海域望安嶼及七美嶼以東,含括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及周邊島礁;陸域面積約三百七十公頃,約有十四.六個大安森林公園大,海域面積三萬五千四百七十三公頃,約一.三個台北市大小。

南方四島以創造三贏為目標

澎湖南方四島海域位於潮水交會處,海洋資源豐富,行政院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核定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計畫,指示由內政部營建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統籌評估規劃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澎湖南方四島在二○○八年寒災受傷較輕微,人為干擾也少,內政部經過調查結果發現,珊瑚礁生態系功能相較澎湖其它海域來得健全。 因此,在澎湖縣政府的支持與協助下,內政部以種原庫的概念規劃成立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經過多年努力,去年三月十日終於經行政院核定,並於六月八日國際海洋日正式公告實施,十月掛牌。 內政部以「東、西嶼坪」及「東、西吉嶼」的雙核心發展構想,將南方四島規劃為「文化與生態」的領航島嶼,並以創造「資源保育」、「當地民眾(漁民)權益」及「區域發展」三贏為目標,以兼顧保育並擴大當地漁業資源及漁民收益,也希望帶動澎湖生態旅遊活動。

一窺南方四島之美

來到遠離塵囂的這四座島嶼,可以放慢腳步細細觀察矗立各島的玄武岩火山地質景觀,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潛入蔚藍海洋,探索美麗的珊瑚礁生態;也可看看澎湖為因應強風,讓農作物在冬天仍能順利生長,四周以咾咕石或玄武岩砌成矮石牆的特殊景觀─「菜宅」。若是浮潛愛好者,則是絕對不能錯過東嶼坪嶼與西嶼坪嶼海域。 西嶼坪嶼的珊瑚覆蓋率達百分之五十以上,為南方四島之最,海底可見大片分枝形或桌面形的軸孔珊瑚密集生長,極具保育價值;東嶼坪嶼四周海域珊瑚礁生長情況良好,孕育各種魚蝦貝類生物。 不過,這幾十年來,因交通不便、物資運補不易、產業轉型,南方四島人口逐漸外移,西吉嶼於一九七八年由政府輔導遷村,現已無人居住,其他三個島,根據內政部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資料,也只剩約五十名常住人口。 到澎湖南方四島的遊客以釣客和浮潛愛好者為主,這幾年遊客激增,二○一三年東吉嶼與東嶼坪嶼遊客各四千餘人,二○一四年九月底,造訪東吉嶼遊客已達九千六百餘人,東嶼坪嶼也有八千餘人。

東吉嶼有小上海之稱

東吉嶼是澎湖南方四島面積最大的島嶼,曾是清代先民橫渡黑水溝到台灣拓墾發展的門戶,昔日有「小上海」之稱,現已沒落。來到東吉嶼,上岸後可從當地信仰中心啟明宮開始參觀,沿途欣賞澎湖傳統古厝聚落,之後前往位於東吉嶼碼頭北側的八卦山,這個地方的岩層是狹長型的玄武岩,左邊有一個圓形岩石,看似「眼睛」,因而有「東吉之眼」稱號。八卦山下有一個海蝕平台,退潮時有許多潮間帶生物,來到八卦山千萬別錯過。 看完潮間帶生物,可前往東吉嶼北方的東吉燈塔,這裡標高四十七公尺,是全島最高點;燈塔興建於一九一一年,塔身最初是圓筒狀鐵塔,之後經過多次翻修,現在仍繼續擔負指引行駛船隻重責。 位於東吉嶼碼頭南側的虎頭山,山下岩層剖面由上而下依序為柱狀玄武岩、砂岩層及微輝長岩的柱狀玄武岩層,清楚可見。

西吉嶼有規模壯觀的柱狀玄武岩

西吉嶼的地質景觀集中在島的西側與西北側,海岸多為海崖,搭船欣賞時,可以看到規模壯觀的柱狀玄武岩,不禁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曾有攝影愛好者前往西吉嶼北岸海蝕洞(灶籠)拍照,因陽光折射進入這個半開放孔洞,出現藍色美景,被稱為「藍洞」;一系列照片在網路瘋傳,藍洞成為澎湖夏天最夯的旅遊景點。 東嶼坪嶼目前只有十餘名住戶,除玄武岩地質景觀,可以看到壯觀的梯田景觀,以及「菜宅」,不過,因為人口外移,「菜宅」多半荒廢、佈滿雜草。西嶼坪嶼有海蝕柱、海蝕溝,也可看到大片礫灘組成的海岸。

南方四島靠海運適合夏天前往

南方四島的交通相較其他旅遊景點較為不便,只能搭船,若要前往,可從台灣本島搭飛機或船到澎湖馬公,再由馬公包船前往,航程約六十分鐘,或者也可從馬公搭交通船到望安,約四十分鐘,到了望安島再包船或搭乘不定期交通船前往南方四島,約三十至四十分鐘。要特別注意的是,四個島之間並沒有交通船往返。 台灣本島目前並沒有固定交通船前往南方四島,不過,可接洽高雄與台南經營包船遊東吉嶼與東嶼坪嶼的船家;由台南、高雄航行至東吉嶼約需二個半小時至三個小時。 東嶼坪嶼與東吉嶼有漁港,西嶼坪嶼有簡易的突堤碼頭,可供交通船停泊使用;西吉嶼並無碼頭,搭船前往只能搶灘,跳上岸邊。 內政部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每年五月至八月海象最佳,適合前往南方四島;東吉嶼與東嶼坪嶼有居民將自家空房開放作為民宿,合計可容納十幾人。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