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台灣地區大陸學生座談聯誼活動感想◆文/陳昕昀(陸生)《交流雜誌104年6月號第141期(歷史資料)》

我們看一樣的電影長大,聽一樣的歌,有一樣的文化基礎,我們可以共同為夢想打拼。這是台灣八○後女孩張嘉郡在部落格上面所說的,她的心願越過淺淺的海峽。而我的願望亦如她所說,跨越海峽僅一步之遙,我想要看看對岸的面孔,心靈感受彼此的真誠。

我一直視來台灣學習交流作為上天的眷顧,儘管只有短短的一學期,卻讓我懂得更加珍惜。渴望發揮每分每秒的價值去探究那從未欣賞過的獨特風景,聆聽那從未獲悉的綺麗傳說。

幸運的字眼總跳脫不離我的腦海,面對自己所享受到的一切生活便利,懷著感激與感恩的心情認真對待在台灣的每一件事情,似乎是我自己對自己的期望。當然,參加海基會舉辦的「陸生交流活動」更是一種夾雜著激動緊張和興奮的複雜感,不可名狀。當我看到海基會大樓的形貌,看到海基會的招牌,我才真正意識到,以前只有在歷史課本中提及過的字眼終於活靈活現的耀目眼前,如此真實,讓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似乎已不再是那個初來乍到的遊客狀態。台灣生活兩個月,對周遭的自然社會、風土人情都潛移默化的形成自己的一套感官與評價。

因為自己對政局並無刻意關注,加以對台灣民眾生活親力親為的融入,讓我更多的觀察每一個人的人格特質。總是想要用自己的接觸去瞭解一個人的品行,不獨斷,不偏激,卻往往有失大局,稍顯狹隘。在座談會上聽到許多敢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同學的意見表述,對陸生處境、待遇,以及對相關求學政策的發聲,喚醒了我沉迷於遊樂的夢幻世界,激發更多現實意義上的思考。

在我看來,台灣社會對於開放陸生來台就學的擔憂在於陸生對台灣教育、文化、經濟的衝擊層面,無論是三限六不、還是陸僑區隔,似乎是用一根又一根的繩子將我們的身軀捆綁,不願教育資源被侵佔,生活資源被消耗,從而限制大學提供獎學金予陸生,同時亦不允許陸生在台打工等規定。我不願做出方向性的評價,但我很贊同台灣1111人力銀行副董事長王孝慈的想法,他認為,「現在台灣年輕一代對過去的政治傳統看得很淡,他們對大陸有隔膜主要還是因為陌生感和不確定感。需要多花點耐心和時間,讓雙方增進瞭解,以後會慢慢變好」。我們沒有很多要求,只是不想去承擔本不應高昂的醫療費用,遵循本不應繁瑣的行政程序。我們只想多給大陸打幾個電話向他們分享我們在台灣的新鮮見聞,不願被看作是搶占資源的「赤匪」。

記得一九八五年的夏天,中華全國青年同胞聯誼會首次邀請了三十位居住在海外的台灣同胞到大陸參加夏令營,那是第一次的青春無敵跨過海峽。從少量到大量,從單向到雙向,從彼此對望到相融一家。二十多年來,是海峽兩岸青年的交流為兩岸關係的發展打開了一扇特殊的窗。如今,窗外風情正濃。

其實,兩岸交流最精華的地方在於:有緣分、有相知、有珍惜。我們歷經數次磨合,用誠實與信心的交流叩響台灣這扇大門,突破了客觀存在的重重難關以及自己所設的心理防線,踏上這片令人感動和興奮的土地。

感謝,在台灣的交流生活,是我青春的另一種活法,它向我宣告無悔,讓我綻放精彩。

雖然,我還是無法在內心深處呢喃自語,台灣,故鄉或異鄉?台灣,過去或未來?

但是,我不願這是一條單行道,一家人只有多走動才能越來越近,否則再近的距離,心也會相隔很遠。

深切期待大陸與台灣的青年新世代間擦出「異想」的火花,儘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圍城,劃地,但不自限。新紀元的開始,兩岸青年「派」的奇幻旅程正式起航,我相信,青年交流,搭起兩岸未來的橋樑;愛與善意,終將見證歷史走向輝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