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我在「海基會APP」茶會的一天◆文/甘高子《交流雜誌104年12月號第144期(歷史資料)》

翻開桌曆看看十月份的日子,感覺「二○一五年十月二十八日」似乎不特別。但如果要認真細究每個日子的差異,也只能勉強形容這一天霜降剛過,立冬未滿,適值每月十五月滿的翌日,還差三日進入西洋萬聖節。我以為,要將這麼平凡的日子形塑成不平凡,除非政府宣布從這天起全國不用繳稅,或者規定這一天為全民特休日,否則就像船過水無痕,不會出現統計學上的「眾數」分布趨勢,只有特定的少數人記得這一天。讀到這裡,我相信一定有一堆人的頭上出現滿頭的問號,既然這一天這麼索然無味,為什麼還洋洋灑灑大費周章來這一段開場白呢?原來這一天是「海基會APP」的正式啟用日。也許從二千八百萬的人口數來看,這一天不算什麼,但是從每年近百萬的台商、台生、大陸配偶及海峽兩岸交流互動的相關人口數來看,這一天就不容小覷了。

用心服務兩岸人民

抬頭仰望下午三點四十五分的秋陽,溫和耀眼的光芒把海基會辦公大樓曬得暖烘烘的,隔條馬路從北安路望向大樓的門廊,發現自大直捷運站三號出口魚貫而出抵達「海基會APP」茶會現場的人還真不少。我以為,台商、大陸配偶、台生和陸生等參與茶會的貴賓經常性地搭乘捷運在台北街頭穿梭,早已對標準的台灣庶民文化司空見慣。然而,也正因為感受到他們認真積極的生活態度,海基會才不斷提醒自己拿出用心和誠意深入瞭解民眾需求,建置便民的手機APP資訊平台,更加強與海峽兩岸人民的聯繫,進而協助協調與解決在兩岸相關事務上遭遇的困境與難題。

其實,「為民服務工作」一直是海基會的核心業務之一,可惜普羅大眾好像被鎂光燈誤導,認為「兩岸協商」才是海基會最重要且唯一的工作。跟著人群來到海基會八樓大會議室,親身體驗海基會林董事長與現場來賓們的互動情形,就會發現原來所謂的刻板印象只不過像是鎖在閣樓上的舊物,嚴重脫離現實。很多來賓望著以投影機投射出來的茶會背板,聽著司儀宣布茶會開始,可能心中早已先下定論:又是一個官樣的啟動儀式,行禮如儀,沒啥看頭。可是見到林董事長走入會議室大門,朝著貴賓席的方向走去,並面帶微笑的和現場在坐的每一個貴賓們握手寒暄、交換名片時,反而嘲笑自己的自以為是,並深為這種親民的舉動感動不已。原來所謂的SOP只是用來規範不懂規矩的人,真正用心做好服務工作的人是永遠將「民眾」放在「心」上,無時無刻不用同理心去善待每一個人。

便民、貼心的設計

參加了整場茶會之後,我發覺,「海基會APP」的內容精簡有力,不拖泥帶水。整個手機資訊平台建置的理念是「兩岸消息,快、易、通」,提供兩岸大陸經商、就學、就業、旅遊、生活、急難救助等資訊給大眾參考,其中最大的亮點在於「兩岸公證書驗證申辦進度線上查詢」、「訊息推播」、「電子書」及「友善列印」。我猜,民眾一旦下載這個APP,大概可以節省主動「追」訊息的時間、金錢與精力,的確便民。更有趣的是,這小而美的APP還考慮到兩岸網路環境的差異,提供Apple Store和Google Play以外的下載方式。所謂的「貼心」,大概就是要像海基會這樣能傾聽民眾的聲音,體察民眾切實所需,設法突破困難,落實服務提供吧?相信林董事長也是因為念茲在茲希望做好海基會的為民服務工作,才會開心的在茶會上向大家宣布「海基會APP」正式啟動這個好消息,並且孜孜不倦地向外界傳遞手機資訊也能變成A4尺寸印出來的便民設計。

新的時代 新的服務

一機在手,魅力無窮。在科技創新的新世紀,很高興看到海基會跟得上時代,將公共服務價值以多元化的方式貼近民眾生活,利用電信通訊等高科技產物服務社會大眾。我相信,十月二十八日的APP茶會只是海基會努力實踐兩岸服務工作的一個新起點,未來也會繼續秉持為民服務的創會宗旨,為兩岸人民搭起良好的溝通橋樑。

不知道為什麼,隨著茶會的結束,望著散去的人群,突然心中產生一個念頭─也許平凡的日子才有機會創造不平凡的可能。每個人都可以活在當下,珍惜所有,努力認真的過好每一天的生活。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