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我.蟻族.唐家嶺∣第四屆兩岸交流紀實圖文獎 最佳潛力獎∣◆文/陳胤祖《交流雜誌105年4月號第146期(歷史資料)》

二○一五年二月,我隻身搭上飛機前往北京,準備踏訪這塊土地上的某個角落。

約莫在半年多前,我從大陸學者廉思編寫的《蟻族》這本書上,讀到有關於唐家嶺這個地方的許多故事,那是一個城中村,也是蟻族的聚居地。所謂的蟻族,是指那些擁有大學以上學歷,卻領受低薪,並居住在城郊廉價住房裡的青年。唐家嶺,一個存在大量違建廉價住房、生活成本低廉且交通相對便利的城中村,自然而然成為蟻族這類基層流動人口傾向居住的地方。

然而,這樣一個地方,卻在二○一○年盡數遭到拆除。那些原本居住在村子裡、數以萬計的蟻族,他們去了哪裡﹖拆除改建以後的唐家嶺,如今已成何種景貌﹖現在依舊在北京拚搏求生的蟻族,又是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半年多來,這些疑問不斷在我腦中縈繞,為了解開這些未解之謎,我決定親自走訪北京一趟,實地探訪唐家嶺和蟻族的昔日今時。

當公交車抵達唐家嶺,半刻間,我並不太確定,是否我所置身的周圍就是書上所寫的唐家嶺。這裡只有零星幾棟老舊的磚瓦矮房,還有幾叢已建好或正在興建的公寓大樓。

轉過身放眼望去,是一片幽暗、杳杳的樹林,這些樹林看起來十分自然,宛若數十年來就生長在這個地方。當我更往樹林裡走,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廣袤的公園,周圍的樹林、草地和徒步路規劃良好,偶爾有行人散步經過。

我一直以為,這裡不過是座比鄰唐家嶺的一般公園,直到我看到公園內告示牌上的介紹,我才驚覺,眼前所及、腳下所踩的這一整片廣袤的樹林和綠地,就是昔日的唐家嶺。

為了了解蟻族在北京的生活,我選擇在距離唐家嶺約兩站地鐵的另一個城中村進行探訪,據當地媒體報導,當年原本居住在唐家嶺的外地流動人口,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來到這個村子。

我走在村裡的大街小巷,耐著寒風,發著傳單,最後終於找到幾位願意和我分享他們故事的蟻族受訪者。

「台灣那邊情況怎麼樣﹖」

「台灣的經濟水平應該很不錯吧﹖」

「台灣人怎麼看待大陸﹖」

我聆聽著他們的故事,傾聽他們是如何堅忍不拔地在北京這座大城,為工作勞碌、奔波,以維繫生活,並信念著這一切將會好轉。同時,我也回答著他們對於台灣的一切好奇,如實地告訴他們台灣的現狀。

「以後有機會,我也想去台灣看一看!」

「下次你再來,有什麼問題儘管找我幫忙!」

對這些人而言,台灣不再只是個遙遠、陌生的地理名詞,我們彼此間產生聯繫,成為朋友, 並有點感情。

當訪談結束,我遞上一張印有台北一○一的明信片作為答禮。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東北女孩,她將明信片撕成對半,並在她的那半張寫上祝福,遞還給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