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累了嗎?來喝杯咖啡吧—秦宗春與中壢木匠的家關懷協會◆文/喬 何《交流雜誌105年10月號第149期(歷史資料)》

在這裡的每個物品、每個人都有一段過往故事,有些輝煌、有些不堪,但相同的是他們在此找到了新生命的出口。這裡是位於桃園中壢的「木匠的家關懷協會」,十多年來協會始終堅持聘僱弱勢族群,更以二手衣物與廢棄家具持續開發文創產品,一週還有幾個晚上會有國際志工跟民眾「烙英文」,為環保結合公益做出了最完美、最多角的詮釋。


人休習 物修惜

當然,木匠的家本身也有一段故事,一切都要從免費的咖啡說起。九○年代台灣民風漸開,各式娛樂也一併風行了起來,中壢撞球間一家開過一家。一名美國牧師與五名中原大學教職員認為會影響年輕學子學習,希望提供他們一個單純的場所,於是有了社區咖啡館的成立。一些顧客不好意思白喝咖啡,將家中用不到但還很新的東西捐給咖啡館義賣,公益二手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二○○四年催生出來。

另一方面,木匠的家漸漸發現許多白天出現的熟面孔原來是因為找不到工作,屬於就業弱勢的一群人,所以當協會正式將販賣回收物當成一門「生意」認真經營時,就堅持將賺得的每分錢聘用中高齡就業者或身心障礙者。這些年協會已經輔導七十多位夥伴重返社會,「木匠的家關懷協會」理事長秦宗春的想法是,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將人才「回收再利用」,與物力一樣,只要給予應有的尊重與訓練,拋光上完蠟又是一條好漢。

「人休習,物修惜」是協會多年秉持的精神,他們期待以免費的咖啡與英語free talk鼓勵民眾慢下腳步休養和學習,協會同時也把從民眾那裡收集來的二手物加以整理修繕,廢棄家具裡殘破不堪的部分就想辦法再製成新的木作品,因為他們相信任何物品都應被視為寶貴的資源般來珍惜。


挖寶挖出新人生

走進木匠的家公益二手店,鍋碗瓢盆、衣服、生活用具、家電、家具零瑯滿目,位在中壢中北路上的公益二手店面有上百坪,後方另有近一百五十坪的木作工坊和家具展場,所有捐贈物資經過悉心打理後,整齊陳列在店內等著民眾來挖寶,而正門口還有木工師傅巧手改造的家具精心布置而成的一小塊生活空間,舒適度超吸睛。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透露,他們的員工平日忙到不可開交,幾乎每天都會收到民眾寄的二手物品,國內外都有。回收的物資也是五花八門,不意外地以衣服最多,尤其農曆過年大掃除期間,他們就曾在一天內收到上百箱衣服,整理的速度遠遠落後開封的速度。

這些一度要送往垃圾掩埋場和焚化爐的東西,需要顧客的獨具慧眼,才有再發揮價值的機會。常掛笑臉的孫玉琪也曾是顧客,因緣際會下角色互換變成店員。她兩年前陪朋友來買鞋櫃,聽聞木匠的家的理念後欣然加入志工行列,沒多久剛好店內缺人順勢「扶正」,結果成了正職。

孫玉琪本身有聽覺障礙,但因會讀唇語,工作時多數顧客都察覺不出來。生性開朗活潑的孫玉琪樂於與人互動,她經常會上網看影片尋找改造靈感,這是她工作的最大動力來源,每每看到顧客對成品讚不絕口就很得意,她覺得在木匠的家找到了一份歸屬感。


走出黑暗看見希望

來到後方的木作工坊,劉瑞隆坐著輪椅熟稔地操作著機具,小心翼翼裁切廢木材並拼裝出新的生命,一如他自己。劉瑞隆四年前輾轉來到木匠的家,一開始跟著修理小學課桌椅,經驗累積多了慢慢抓到訣竅,現在是大家口中的「瑞隆哥」。

這幾年接受過媒體採訪幾次,劉瑞隆總是侃侃而談他的際遇,如今具備專業技能的他多了自信,也重拾歡顏,誰也想不到他曾害怕面對人群。劉瑞隆一九八○年開心過完農曆年準備上工之際,一場不幸的車禍讓他脊髓受損,下半身癱瘓,得知自己再也無法行走後,他的人生從此走入陰影,劉瑞隆經常以淚洗面,長達六年時間沒出過門。

然而,時間長了總是有光從裂縫露出,劉瑞隆五十多歲時終於想開了,儘管中間歷經幾番挫折,他還是在桃園縣政府介紹下來到木匠的家。本來是做建築先期工程的他,對於木作只有概念沒有實作,於是從頭學起,最初只是修理問題家具,做點補強工作,後來進階到將再生木組合成各種產品,現在儼然是再生木作系列的主力師傅,為自己和木匠的家創造更多價值。

目前木匠的家有二十多名員工屬就業弱勢者,協會的核心理念是協助他們培養技能和建立自信,經過適當的訓練和人際互動,像劉瑞隆就變身家具達人,而另名年輕亞斯伯格症患者也愈來愈有專業店員的架勢,能從容面對顧客介紹產品。


關懷在地放眼國際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從社區咖啡館轉型為環保教育站,最初在地下室僅幾坪大的地方,後來轉戰地上還租下隔壁舖面,因應多元化而有了咖啡館、公益二手店、木作工坊、家具展場和背包客小屋等五個獨立空間。

他們經常舉辦系列講座和社區活動,盡力扮演社區黏著劑的角色,在中壢這樣一個社區意識日漸薄弱的都會型地區,特別需要活躍的組織力量。每週二至五晚間木匠的家還有國際志工陪民眾說英文,讓民眾以最輕鬆的方式學習英文,在地方上引起熱烈迴響,不少人想來認識異國文化,也有一些人單純來「試膽」和老外面對面講話。像行銷企劃黃子凡在大學畢業後出國留學,準備期間就曾想來練英文,回國後成了協會的生力軍。

木匠的家還有一個超具特色的背包客小屋,國際旅客的評價相當高,裡面的一桌一椅連床鋪都是阿公阿嬤級的古董,東拼西湊出了濃厚的復古風情,不出人意料,這些也全是民眾不要的物資。木匠的家指出,背包客小屋十分鼓勵國際旅客以工換宿,連續住三天可打工換宿,一天打工三小時可折抵住宿費,有時國際志工幫忙店內,有時幫忙弱勢家戶修房子、有時到學校分享旅遊經驗,為中壢帶進了許多文化刺激。


年輕世代找梗做公益

只是「木匠的家關懷協會」創立至今十七年,大小困難卻也未曾間斷,最現實的一點就是如何在盈餘和公益間取得平衡,但這個問題似乎也不是問題,原因是一直到最近協會才真的有盈餘,過去發生過很多次發不出薪水的窘境,因為光是員工薪資、店面租金和水電費加起來就要八十萬元,協會每月靠賣二手物的收入才能勉強抵銷,甚至長期依賴勞動部的多元就業方案補助才不致積欠工資。

隨著愈來愈多年輕人加入木匠的家,他們將經營格局拉大,建立標準作業程序,期許身心障礙者發揮更多工作效益,同時持續拓展觸角,陸續推出「再用就好」研究室,定期舉辦系列課程,教導民眾如何減塑、改造牛仔褲、修理椅子和電路等各種有趣的生活技能,今年暑假也首次舉辦老物市集;另外還有「二手時尚館」,他們在時下最流行的蝦皮賣場販售二手衣物,並以二手衣為素材建立自有環保品牌,成績不俗。

理事長秦宗春本身在中原大學任教,他將環保與公益的種子埋進校園,同時為木匠的家引介許多資源,人力、物力都有,加上年輕人拼命找梗推廣理念,木匠的家這一兩年愈來愈上軌道。就以木匠的家臉書粉絲頁為例,一個地方性公益組織卻能擁有上萬名粉絲實屬不易。


作大環保夢

木匠的家一年回收的上千件家具中,三分之一是需要修理的問題家具,三分之一是可拆成再生木的廢棄家具,那麼剩下的三分之一呢?答案是稍加整理就煥然一新的家具,可見實際浪費的情況有多普遍。木匠的家相信,所有東西、所有人都有它的價值,我們要作的是給他們機會發揮價值。「我們最初的夢想,便是提供一個地方,當你人生路上迷失、感到徬徨,可以來到這裡;有人會為你泡一杯咖啡,聆聽你的心情。」木匠的家在網站這樣描述他們最初的夢想,歷經這些年的成長與轉變,他們希望還能保持初衷,繼續做到「人休習,物修惜」。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