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當「灣灣」遇見「么么」─兩岸鄉民文化比一比◆文/賴錦宏《交流雜誌106年4月號第152期(歷史資料)》

兩岸接觸從經濟合作開始,之後才是文化社會的交流,老一輩的人喜歡講「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兩岸兄弟聯手賺世界的錢」,這一代青年是伴著電玩和網遊長大的,隨著網路世界的發展,兩岸網友用不同的方式,希望對方看懂自己,又熱愛自己的家鄉,但有時先入為主或是本位主義的思考,卻妨礙了相互理解和溝通。

每當兩岸發生重大事件,兩岸網友常常擦出火花,增進雙方瞭解的契機,但有時也引發誤會。兩岸看起來交流頻密,實則距離還很遙遠,只有不斷的創造交流機會,擴大參與人群,才能真正實現交流的深化。

兩岸各自在社群網路平台「交鋒」

說到「交鋒」,目前兩岸網友園地不多。大陸網友已從微博時代全面進入微信時代,耕耘各群組和公眾微信號,並在優酷、土豆、愛奇藝等視頻網站上發彈幕;台灣網友多年來在「批踢踢」和各大媒體的新聞留言版活躍,主要的活動都在臉書、Youtube,另外推特和INS也是重要社交媒體。後者,大陸網友需要翻牆才能看到。

各自在不同的社交網路平台,留下自己的觀點和評論,雙方交鋒的機會並不多。其實,有「交鋒比沒交鋒要好」,畢竟不打不相識,大陸網友由於網路環境限制,多數只能在微信、微博發表看法,台灣網友則沒有去微博、微信開帳號的習慣,若發表較激烈的言論,也容易被刪稿或消除帳號,偶爾的「交鋒」只會出現在兩岸重大事件中,例如「張懸事件」、「周子瑜事件」、「遼寧號和大陸軍機繞島事件」等。

長期的「各說各話」,並不會使自己的聲音讓對方聽到,也說服不了對方接納自己的看法,頂多就是「抱團取暖」。這個狀態已持續多年,對兩岸民間交流相互瞭解造成負面影響。固然有中國大陸對媒體環境的監控使然,也有台灣網友自己的「固步自封」。

有學者認為,目前中國大陸對社交媒體的監督已進入「大數據」,從早期的電腦系統過濾字串,人工刪帖,到現在只要透過使用者上網紀錄,包括平時喜好、使用習慣,對哪類事物有興趣,甚至看誰的文章和點讚,對使用者的傾向瞭若指掌。使得大陸網友用各種方法,或隱喻或暗諷,或藉物譏人,用詞相對間接一些。而台灣網友使用中國大陸社交媒體多數只看不評。

兩岸鄉民個性不同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一名女性研究員表示,為研究台灣年輕網民的心態和行為,她每次都要翻牆進入「批踢踢」,發現「批踢踢」尺度很大,網友使用的語言習慣也和大陸網友不同,「攻擊性很強」;少長篇大論,大多是批完就走。

「其實兩岸網友對罵未必是壞事,還是老掉牙的道理:吵架比冷戰好。對罵增多證明兩岸交流越深入,越能理解對方。最怕就是互相不理,各管各的了。」 「遇到政治問題,我們都想辦法跳過。」一位在中國大陸生活的台灣媒體人則稱,經常在微信、微博發表文章,什麼問題都可以交流,但一遇到政治問題,就很難有相同的看法。談生活,談美食旅遊,談心靈雞湯,談社會焦點都沒問題,但一碰到兩岸關係,就會自然而然地避免觸及。「我知道這很阿Q,但避免爭論,也免除不必要的麻煩。」他說,在幾次「力戰群雄」後,覺得真沒必要再去碰觸。

「其實,不是怯戰,也不是非得要求相同的觀點,而是有時爭論下來又累又心情不好,讓自己和對方不開心。」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台灣人,有時在現實生活上需要戴上面具,在虛擬旳世界裡,也不得不收起真實的自己。他不認為在「天涯」論壇或「帝吧出征」裡,能讓對岸讀懂自己。

駐台的某中國大陸媒體記者認為,兩岸鄉民的個性不同。大陸網友「入戲」很深,在不同場合,不同帖子上,都會發表相同或類似看法,而且一再強調自己的「正確性」,希望貫徹自己論點;台灣網友則經常在不同的網站,出現不同「分身」。比如在政論新聞類網站表現得非常激進,在「批踢踢」用嘲諷口吻,在臉書、推特則極盡搞笑。把上網回應或發表看法,當成「遊戲」人生的一部分。

透過「電競」 兩岸網友交流密切

有一個場合是兩岸網友完全平等,而且「交流」得非常熱絡,即是電競平台,各種線上對打的遊戲。一名北京資深玩家稱,每當大陸網友上線,不管是何省份,會聯合起來把台灣網友當靶子打;而在面對外國玩家時,兩岸網友又會不約而同聯合起來,抵禦「外侮」。不管是稍早日韓製作的遊戲,或是近年陸方本身開發的遊戲,兩岸網友的「交流」非常密切,又相當詭異。各自在「遊戲規則」中摸索著認識對方。

她表示,以「魔獸世界」為例,許多大陸網友會登入台灣的伺服器,台灣的伺服器版本比較新,相對也比中國大陸要穩定;大陸網友會組各種公會,一上來打簡體字,台灣網友把他們叫做「么么」(因為大陸簡體字什麼的麼字都寫成么),而大陸網友則稱台灣網友為「灣灣」。雙方捉對廝殺「打群架」,不亦樂乎。「大陸網友也會上美國伺服器,但一上來就打簡體字,除大陸以外,也就台灣人香港人看得懂,老外黑話多,兩岸網友很快就團結對外」。

「無限上綱的民族主義」VS「自我凝視的民族」,兩岸因為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的教育體系,鄉民相遇持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世界觀和生活態度,相當正常,如果能放下心中的既定成見,聆聽對方的說法,說理而不動氣,使「同理心」成為兩岸網友對話的基礎。

將心比心 瞭解對方

上海台研所所長余新天認為,兩岸在理解對方時出現不少誤讀。大陸人觀察到台灣人的文明教養程度,但存在著把它僅歸之於保存了文化傳統的原因,忽略了台灣文化現代化的成果。可能由於傳媒的聚焦作用,在大陸民眾中存在一種印象,似乎台灣的文化就是「統獨之爭」、「族群之爭」,實質上也是以政治問題取代了文化認識,不利於深入理解台灣文化與台灣人。

另一方面,台灣人赴陸訪問後,不少人肯定了中國大陸正朝現代化大步前進,其員工的學習拼搏精神非常強烈。但也有人認為中國大陸是「黑暗的、顢頇的、落後的」。部分訪問過中國大陸的台灣人批評其主要為文明程度低。然而,台灣有些精英把中國大陸的一切不足歸咎於「專制」、「威權」,不僅無助於兩岸的文化理解,甚至以政治意識形態誤導民眾。

其實,網路文化亦然,兩岸求同易、存異難。隨著台灣政黨三次輪替,兩岸關係停滯,「鍵盤俠」們的比試方興未艾。兩岸網友過招,過於情緒化的語言,容易傷及兩岸人民的感情,需要兩岸網友們特別警醒,保持理性和克制。以兩岸二十多年的對話經驗來說,交流的關鍵還在於秉持求同存異的原則,能「將心比心」。換個角度想,與其始終在鍵盤對罵,站在對方角度,用對方能接受的話語,更容易打動對方,也是雙方願意互相理解的開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