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佳人難再得─國光劇團《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文/林幸慧(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交流雜誌107年4月號第158期(歷史資料)》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摘取《紅樓夢》部分情節改編而成,是上海著名戲曲劇作家陳西汀晚年力作。1982年童芷苓在香港首演,幾年後她便赴美定居,1990年曾來台與本地演員搭配,在國家戲劇院演出此劇。2003年,國光劇團推出全新版本,由魏海敏擔綱演繹王熙鳳的傳奇;2017年國光重新製作,復排這齣膾炙人口的好戲。

│戲曲舞台上的《紅樓夢》

在華人世界裡,《紅樓夢》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古典名著,儘管讀過全書的人越來越少,但總還是聽過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的名字,改編《紅樓夢》的影視戲劇作品不勝枚舉,從1980年代陳曉旭、歐陽奮強、鄧婕版,到21世紀的新版紅樓夢,每次改編都引起注目,成為一時話題。

戲曲舞台上,從1930年代起就有紅樓夢故事演出。由於全書篇幅甚鉅,支線繁多,人物又生動鮮活,各有情思,而舞台演出時間有限,還要留下唱做唸表施展空間,無法容納太多情節,因此改編者多選取全書片段或單一人物為主角,敷演一小段故事。有趣的是,雖說傳統戲曲慣寫才子佳人、少爺小姐,但早期紅樓戲除了一齣《黛玉葬花》之外,不約而同都選擇沒有被列入「金陵十二釵正冊」的女子作為主角,如《晴雯撕扇》、《晴雯補裘》、《寶蟾送酒》、《紅樓二尤》,晴雯、寶蟾是丫鬟,尤家姊妹名義上是寧國府賈珍夫人的妹妹,實則是父不詳的拖油瓶。此外,除《紅樓二尤》外,其他諸劇都是劇幅不長的單齣,呈現枝繁葉茂龐大家族中的小切片,以演員個人特質為發揮的重點。1950年代,受到現代戲劇影響,戲曲編劇越來越成熟,劇團編制越見完備,行當齊全,開始出現以寶黛戀愛為主線、場面更為齊整的紅樓劇作,其中以越劇《紅樓夢》最有名,後來拍成戲曲電影廣為流傳,影響深遠。

前述《紅樓二尤》,是「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的名作。文革前,陳西汀為童芷苓量身設戲,摘出《紅樓二尤》裡尤三姐段落,寫成新劇《尤三姐》,公認是童芷苓代表作之一。文革後,童芷苓已非少艾,陳西汀也已是「紅樓老作手」,一齣《王熙鳳大鬧寧國府》,讓她在退隱赴美之前,以王熙鳳作為舞台生涯的精彩句點。

│一個王熙鳳 各自演繹

童芷苓成名很早,曾拜師荀慧生,以荀派花旦身分在劇壇久享盛名。荀派人物特質或者聰慧嬌俏、或者爽利剛烈,總之是絕不拖泥帶水的性情中人。《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年紀雖輕,卻是榮國府當家女主人,上有三層公婆,姑嫂妯娌層層疊疊,傭人僕婦難以盡數,其後又兼理寧國府。若是個性遲疑軟弱,肯定被吃得死死的。書中描寫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臉上帶著笑,腳底下就使絆子」,諢號「鳳辣子」。童芷苓晚年演出王熙鳳這樣一個人物,雖非荀派典型,以其人生歷練與舞台積累,倒也可以想像。

2003年國光劇團決定製作此劇時,情況卻不太一樣。當家旦角魏海敏雖然早與「當代傳奇劇場」合作,在莎士比亞改編戲曲中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跨界演出,鑽研傳統路線仍不遺餘力。她拜師梅葆玖、以梅派正宗傳人自期自詡,舞台形象雍容大方,氣質高華,這樣的演員要詮釋王熙鳳,乍聽之下不免令人錯愕。然事實證明,童芷苓的王熙鳳辣得狠毒,讓人切齒;魏海敏的王熙鳳則辣得陰狠,以梅派的高雅華貴包裹住不可告人的重重心機,讓觀眾醒悟到「鳳辣子」不僅是快人快語、個性潑辣而已。她是金陵王家的女兒,世家大族的豪門閨秀,在進退有節、應對周到的堂皇表象下,自有其機關算計、城府深沈的一面。

除了魏海敏本人在表演藝術上的突破,此劇視覺效果也值得一提。傳統戲曲素來以聽覺為核心,最注重唱腔雕琢、聽覺享受;但當代戲曲比起前代更注重視覺效果,尤其在現代的大劇場中,若缺乏相應視覺營造,很難說服早被各種視聽娛樂慣壞胃口的觀眾。2003年首演版導演李小平,不僅細膩詮釋劇本的文學內涵,還統合舞台設計房國彥、服裝設計蔡毓芬,聯手為觀眾創造傳神的盛清貴族世界,或豪門富麗,或小巷清幽,重重華服讓人目不暇給,氣氛卻又隱隱壓抑得教人不安。

│一齣紅樓戲 一堂新血輪

2017年國光重新製作這齣戲,復排導演戴君芳本是小劇場導演,非常尊重原創。領銜主演的仍是天后魏海敏,搭配演員有一半是原班人馬,特邀豫劇團王海玲飾演賈母、劉海苑的秋桐、陳清河的來旺、許孝存的興兒。另一半則已換新,坤生鄒慈愛飾演賈璉、梅派青衣劉珈后飾演平兒,都是中青輩的實力派演員,恰如其分;尤二姐則是二十出頭的黃詩雅,與魏海敏對戲,正顯出尤二姐的柔懦無能、楚楚可憐。

戲曲術語中,有所謂「人保戲、戲保人」。人保戲指的是演員功力深厚,即使演出再爛的劇本,也能憑藉表演功力讓觀眾如醉如痴;戲保人指的是劇本非常精彩,演員只要不是太差,都能夠讓觀眾看得十分盡興。陳西汀劇本的精彩無庸置疑,理論上完全可以「戲保人」。然而有首演版珠玉在前,魏海敏、王海玲又都是一等一的戲精,配戲演員如果功力稍弱,整台戲節奏錯亂或鬆弛,戲就不會好看。在團中前輩悉心指導下,黃詩雅並非只以本色取勝,其聲情與表演在魏海敏之前並不稍遜。京劇在台灣發展最大的困境,就是人才培養不易。《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相隔14年的兩次製作,第一次讓聲名早著的魏海敏再上一層樓,第二次則說明國光劇團培養新秀已經獲得階段性成果。

│雅俗共賞 普獲觀眾肯定

除了在人才培育上有顯著成效,在觀眾養成方面,這齣戲也有其他新編劇作難以企及之處。

近年,無論在台灣或中國大陸,都可見到有些製作叫好不叫座,或者學者及專家評審委員喜歡、但在真正的商業演出市場上並沒有得到相應迴響。戲曲跟任何一門藝術一樣,無法脫離觀眾而存在。沒有座上觀眾,再高深再精妙的藝術也只是孤芳自賞,終歸凋零,或者進入博物館被保存起來,與現代人很難再發生什麼關係。有些劇團不得不發展出兩種路線:一種走藝術電影路線,追求口碑、追求菁英份子的青睞;另一種則是以二、三級縣市或鄉鎮觀眾為主要觀眾群。由於審美觀的差距,這兩者之間很難取得平衡點。台灣並不大,城鄉差距雖然存在,但尚不足以支撐兩種路線並存,而且國光是官方劇團,二者如何得兼,更需審慎拿捏。《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在2003年首演後,不僅在首善之區受到都會觀眾、學院派觀眾的喜愛,離開台北巡迴演出也得到地方觀眾的支持,在對岸演出更得到中國大陸觀眾普遍肯定。這固然與《紅樓夢》原著基礎有關,但亦是製作群格局不凡,演員演繹有聲有色,才能有此成果。

回顧國光歷年作品,能像《王熙鳳大鬧寧國府》這樣跨越階層、跨越時空、雅俗共賞且歷久彌新的傑作雖非絕無僅有,但委實罕見。在戲曲愈趨小眾的當代,這樣的成績更顯難能可貴。在可預見的將來,這齣戲應該還會不斷搬演,只希望,不要再讓觀眾等上14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