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隔壁親家登陸傳遞原汁原味的台式鄉土文化◆文/李敦卿《交流雜誌108年6月號第165期(歷史資料)》

睽違5年,澎恰恰、許效舜主演的閩南語音樂劇《隔壁親家》今年2月又到廈門的閩南大劇院演出,以笑料百出,又溫馨感人的劇情惹得台下觀眾又笑又哭,也令許多當地的表演人才見識到台灣在閩南語戲劇創作上的活力。

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此劇將要暫時「封箱」,一段時間看不到了。

相伴10年 「石龍伯、粗皮雄」從未缺席

隔壁親家》音樂劇由「音樂時代劇場」改編,於2009年8月在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10年來在各地巡演了60多場,主演「石龍伯」及「粗皮雄」的澎恰恰、許效舜更是一路相伴,從未缺席任何一場演出。

澎恰恰、許效舜的表演經歷豐富,可說是電視圈的「老江湖」了,但《隔壁親家》卻是他們的音樂劇處女作。澎恰恰的徒弟,同時也是《隔壁親家》的導演曾志遠(OD)表示,澎哥、舜哥對此劇的感情非常深,常說這不只是表演,而是一個使命,「澎哥更多次提到,想把這部劇影像化,拍攝成電影。」

因此,在得知此劇將暫時封箱時,兩人也格外不捨。曾志遠指出,《隔壁親家》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戲,也是澎哥、舜哥踏入音樂劇世界的契機,且演了10年,一直都很受歡迎,戲劇本身也有了自己的內涵與精神,「不只澎哥、舜哥,很多觀眾也感到很可惜。」

《隔壁親家》的藝術總監及編劇楊忠衡表示,《隔壁親家》是一部有年齡的戲,因此也會遇上許多新問題,「像是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只能接受邀演,很難主動經營商演、定點多場演出,巡演就變得零星且不連續,準備期也倉促得多,對團隊造成較大的壓力。」

雖然暫時封箱,但楊忠衡仍希望此劇走得更長更遠,他說,《隔壁親家》一直是他的福氣劇,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廈門巡演之後,他會好好思考,如何能讓此劇永續長青。 堅守「台式本土味」 

演台灣人自己的音樂劇

音樂劇在許多國家都非常流行,有成熟的市場運作,但在台灣卻一直沒有發展出規模,楊忠衡於是在2007年創立音樂時代劇場,投入音樂劇的製作,並推出「台灣音樂劇三部曲」,以本土的語言、文化、音樂來創作,強調「講自己的語言,唱自己的歌,說自己的故事」。 《隔壁親家》是「台灣音樂劇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相較其他兩部作品《四月望雨》與《渭水春風》,是最貼近常民生活的,觀眾可從劇中三代人的生活,看到台灣從50年代到70年代的發展,包括農村家庭生活、年輕人北上打拚、現代生活及西方文化的衝擊。

音樂劇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音樂,《隔壁親家》依照三代人的生活背景設計了不同風格的音樂,像農業社會的片段,就以台語歌謠為主;北上打拚,用的是爵士樂;大學生活,則使用校園民歌,都是台灣音樂發展上的重要記憶。

楊忠衡表示,《隔壁親家》演的是小人物的生活,所以劇中出現很多庶民語言,甚至直接在舞台上用俚語對罵,這與一些專家對「精緻藝術」的理解不太一樣,「演出前我們也擔心有人不能接受,但謝幕後的熱烈反應,證明了就算是最庶民、最草根的故事,也是能夠感動人心,能夠上得了檯面的」。

閩南語牽線 《隔壁親家》兩次登陸

《隔壁親家》與廈門的緣分,要從閩南大戲院2014年的「兩岸藝術節」說起。為了籌辦藝術節,戲院的常務副總經理羅艷來到台灣考察,尋找適合引入廈門的優質作品,在朋友的推薦下觀賞了《隔壁親家》,大受震撼,回廈門後就積極促成,希望此劇能作為藝術節的重頭戲。

「羅總經理不是閩南人,不會閩南語,但也被《隔壁親家》深深感動,所以我們認為,若在閩南人口眾多的廈門演出,一定會有很好的效果。」閩南大戲院節目部副總監林珊如表示,這同時也是戲院第一次引入閩南語戲劇,所以有著很獨特的意義。

林珊如提到,以閩南語來創作的戲劇在大陸並不多,反而是他們到台灣考察時,發現台灣這方面非常豐富,就算不是以閩南語為主的作品,也都能聽到幾句閩南語,「演出當日,不只廈門本地,包含泉州、漳州都有觀眾過來看戲,從語言上來講,這在閩南地區是很新鮮,也很親切的。」

雖然閩南語是共通的,但《隔壁親家》演的還是台灣的故事,林珊如也曾擔心觀眾抓不到劇中的歷史背景及笑點,「演出前我們是有點忐忑的,不過戲才演到一半,我們就知道擔心是多餘的了,因為觀眾的反應非常好,在座位上一下笑得合不攏嘴,一下又哭得唏哩嘩啦。」 聽說《隔壁親家》要暫時封箱了,羅艷及林珊如都感到相當可惜,所以馬上跟楊忠衡聯絡,希望最後一場能在廈門演出。林珊如說,「這部閩南語音樂劇對廈門來說意義非凡,兩度來廈門演出,我們看到很多二刷的觀眾,也發現非閩南族群的年輕觀眾,這代表《隔壁親家》被觀眾記住了,也代表看表演的習慣在這5年間提升很多。」

《隔壁親家》2014年在廈門演出3場,2019年演出1場,林珊如4場都有觀看,且都感動到落淚。她表示,劇情的背景是50、60年代的台灣,但其實同樣的人生故事在兩岸都上演著,尤其她每次看到「石龍伯」時,都會想到自己的父親,「閩南的父母很多也是一生都在農村,他們沒受過太多教育,不懂得表達情感,也不理解子女的想法,但只要子女有需要,他們即使不認同,說不出那個『愛』字,還是會全力以赴。」

《隔壁親家》後 閩南大劇院推「扶青計畫」

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即將邁入第六屆,包含明華園、雲門舞集、優人神鼓、表演工作坊、果陀劇場等團體都曾來廈門表演。林珊如指出,台灣作品的迴響都很不錯,他們會持續舉辦兩岸藝術節,今年也將再度邀請明華園,預計安排在「十一」的重點檔期演出。

除了知名團體及成熟作品外,閩南大戲院近期也在規劃「兩岸扶青計畫」,希望能挖掘更多新生代的力量。林珊如說,「台灣有很多優秀的資深藝術家,也有很多能市場化運作的優質作品,但我們也發現,這中間似乎出現了斷層,年輕人的作品相較來說少很多,所以才想建立一個平台,讓年輕的藝術家有發揮的空間,催生出優秀的新作品。」

林珊如介紹,「兩岸扶青計畫」針對的是30歲以下的青年,甚至是還在學的學生,只要他們有不錯的作品,就能來報名,閩南大戲院提供平台、資源及獎金,也找來兩岸資深的評委給予建議,「很多年輕人有很棒的想法,但是沒有資源,沒有舞台,要做出一個作品非常難,我們就提供他們一個平台跟舞台,讓他們能把才華展現出來。」

林珊如還提到,大陸近年很紅的話劇作品「蔣公的面子」,就是南京大學的學生作品,最早在校內演出,編劇的是學生,參演的也是學生,後來名聲傳出去了,現在於各省、各城市巡演,「所以這個平台除了是舞台外,也期望能達到媒合的作用,我們會邀請業內人士參與進來,若有經紀人認為作品有潛力,也有機會進一步合作,甚至是市場化運作。」

兩岸的青年交流近年非常熱絡,林珊如認為,為了文化藝術的永續發展,未來青年方面的交流將會是新趨勢,「也期盼兩岸表演界能加深合作,製作出更多如《隔壁親家》這類創作力旺盛、風格獨特,且情感共鳴度強的作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