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熱情小丑趣世界 快樂先生姜牧呈◆文/潘煒《交流雜誌108年6月號第165期(歷史資料)》

電影《心靈點滴》(Patch Adams)裡,由男星羅賓·威廉斯演繹的心理治療師派奇 "亞當斯,在病房裡扮小丑、講笑話逗病童開心,傳布快樂能量;在台灣,31歲的專業小丑表演者「快樂先生」姜牧呈,不但常到醫院為兒童帶來歡樂,他的氣球表演更曾獲得世界小丑協會(WCA)年會氣球造型比賽冠軍。擔任中華小丑協會理事長的他認為,快樂從來都不只是少數人的權利;這位「小丑醫生」也相信,「快樂就是最好的治療」。

點開姜牧呈的臉書,自介是這麼寫的:「快樂做自己,嘗試挑戰,勇於改變;走向世界,才能看的更遠;小丑趣世界。」裡頭說自己做著三件事:喜劇小丑表演、表演活動、氣球活動設計規劃。

接受採訪時,姜牧呈說,自己對表演的興趣,起源於他唸台南一中時加入魔術社,高二寒假打工時,認識擔任街頭藝人的三兄弟友人,跟他們學習氣球造型;唸輔大國貿金融系時,友人引介一些北部的工作給他,大二起他利用假日去表演,原本只是打工性質,開始有客人問他有沒有名片,因而萌生創建品牌念頭。

順從心聲音 表演為志業

原本大學畢業、退伍之後,姜牧呈本來沒有要以小丑表演為主業。他先是和親戚、友人合開室內設計公司,做了一年,發現這不是個會令他開心的工作,最後決定順從自己的心,成立活動表演公司。

看待魔術表演,姜牧呈認為,它著重人與人的互動,能訓練自己的邏輯思考與談吐,有時要引導和分散觀眾的注意力,才能有好的舞台效果。高中時不少社團友人技術都很強,自己則因緣際會認識了會氣球造型的友人,除了魔術還多了氣球表演技能,再加上大學時的表演經驗,從兼差慢慢走向正職,承接案子中最多的是小朋友生日派對,或是企業的家庭日。

為何以小丑為主扮意象?姜牧呈自謙笑道,要跟衣著筆挺的魔術師比帥很難,但小丑著裝繽紛、擅於搞笑,會讓爸爸媽媽和小孩很開心。他有一個小客戶,從1歲做到6歲的生日派對,媽媽都希望他去表演,「每年都要換內容,我也要一直想新花樣,否則小朋友會說這個我看過囉,不過能讓他們開心最重要啦。」

如何從單打獨鬥接案走向團體作戰?姜牧呈說,自己一個人就算天天做上365天,能做的案子還是有限,所以成立公司、有了伙伴後,客戶看他不只一個人,就能滿足業主更多種類的需求,如場地布置、表演、企畫案,「快樂先生」也以親子、婚禮互動為主軸。

對姜牧呈來講,2016年是影響他深遠的一年,那年他到美國參加世界小丑大會獲得氣球項目冠軍,參加大會時,看到他們除了舉辦競賽,還開設表演課程、嘉年華活動,回台後決定舉辦台灣的小丑文創節。

2016年10月26至31日,「國際小丑文創節」在台中文創產業園區登場。工作坊設計3天課程、16堂課,讓有志進修、喜歡表演課程的小丑與魔術師參加來自5個國家計8位老師的課程外,還安排一天晚上售票演出,以及公益嘉年華會,邀請家扶、身障的小朋友來看表演。為了凝聚從業者的力量,當年8月也在台成立「中華小丑協會」,姜牧呈擔任首屆理事長,希望達到資源串接,以及邀請國外表演者來台灣,相互切磋、擴展視野。

當小丑醫生 解憂也療心

姜牧呈解釋,「中華小丑協會」有三大宗旨:國際表演資源串接、專業課程培訓,以及公益小丑醫生。目前每個月都有公益演出,前往如療養院、安養院、偏鄉小學等,與同業合作,經費則靠企業或個人捐款。他比較,做公益時會消融商業表演間隱含的同業競爭情緒,大家為了更有意義的共同目標一起合作。

「小丑醫生」部分,則吸取日本「紅鼻子小丑醫生」的經驗。姜牧呈說,許多小朋友因身體較弱,長年生活都在醫院,如果他們的表演能給這些孩子不同視野,或達到一點陪伴效果,據研究顯示「陪伴治療」有一定幫助,只是,在國外機制發展成熟的地區,已經能達到每周一次的固定頻率,且表演者一次也只是與4到8位小朋友互動。

在台灣,這是一個緩慢培養制度的過程。相較於日本,與他們交流經驗的友人有90多家簽約合作醫院,300多名表演者參與,醫院付費給協會,包含表演者的培訓、體檢、保險等等,目前在台灣則靠企業認養。

小丑醫生表演要注意什麼?姜牧呈說,到醫院的表演者不會化全妝,常是打些腮紅,換上繽紛一點的衣服,根據赴日本、香港觀摩的經驗,有的要先體檢,有的則是寫切結書,表明沒有隱藏性疾病,也要留意兒童是否對氣球橡皮或粉塵過敏的特殊情況,衛生消毒與保險都是重要的配套考量。 

他說,小朋友對醫院環境陌生,現在的兒童醫院打造繽紛、舒適的環境,轉移小朋友注意力,讓這些看診、吃藥打針變得沒那麼嚇人。未來在台灣,也希望這樣的「陪伴治療」能逐漸發展出一定規模,不再只是靠志工或企業捐助,能由醫院協助負擔這些表演者的培訓、體檢與保險費用。

立自我定位 做「搭舞台的人」

從個人接案,到開設公司、加入協會、舉辦大型活動,有什麼心境上的變化?姜牧呈認為,自己喜歡表演,但不是鑽研技術達到精湛的「super star」,「有些人勤練技術幾十年,我不見得能比他們好,有的人則是很會規劃」,而畢業於商學院的他,發現自己更擅長的,是與業主和表演伙伴的溝通,「我是搭舞台的人,給喜歡的人去做」,在這些年的歷練下,「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姜牧呈舉例,以往戲曲學校學生多以歌仔戲、雜技等傳統表演見長,現在加入各種元素的包裝呈現,讓客戶更能接受、更有特色。如2017年他們到曼谷參加該年的世界小丑大會,兩位戲曲學校學生獲得冠軍,現在他們也都自己成立公司,協會要做的,就是串連表演者,畢竟相較於業主、公關公司,表演者常是整個業界最後端的角色,不管是發案子或有變動,他們都是最後被告知的人,也因此更需要保障。

他說,自己仍喜歡表演,特別是親子的生日派對,樂於與客人互動、看到小孩子快樂的笑容,更重要的是,「客人感受到熱情,活力,才會一直找你,多幫客人想,他會給你的愈多。」

他也提到,有些表演者可能技術十分厲害,反而有點鑽牛角尖,在意自己有沒有在每個步驟做到最完美,若中間有點小失誤,可能會因為圓不回來而喪氣。他自己喜歡小丑表演,正是因為它能融合默劇、雜耍、搞笑、魔術,如果真的不小心失誤也能圓回來,假裝故意失手的哏,完成一場眾人開心的活動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有志於從事小丑表演的朋友,姜牧呈提供三項經驗分享:首先是知道自己已有什麼技能,然後持續精進,不要放棄;第二是看到自己之前沒有的東西,從表演與溝通中學習到,如注意台下的互動,注意服裝等;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顯然,要讓別人快樂,自己先要快樂,而能洞察出別人的需求,也能使別人快樂。

他透露,自己每隔幾年都會立下努力目標,如30歲以前,他拿到世界小丑大會的比賽冠軍,也在台中舉行國際小丑文創節,接下來團隊希望爭取2021年世界小丑大會在台灣舉行,讓國際級的賽事表演在故鄉登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