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高學歷高尷尬 兩岸博士就業難◆文/寧鳴生《交流雜誌108年10月號第167期(歷史資料)》

這是個「高學歷、高尷尬」的年代。

過去,讀完博士似乎理所當然在大學任教,才符合博士這個「身分」。曾幾何時,台灣少子化浪潮來襲,大學紛紛陣亡,大學教職變得極不保險,已經「上船」的教授們且戰且走,有的或離或退,赴大陸尋找第二春;剛畢業的博士比較慘,有可能「畢業即失業」。

博士過多現象已經不是新聞。從前博士相當「稀有」,1991年博士畢業生僅608人,2008年至2018年每年卻產製出約3、4,000名博士,10年內總計台灣共有4萬1,206人拿到博士學位。

少子化浪潮 大學教職難尋

問題是,我國大專校院教師總數也就4萬多人(107學年計4萬6,794人),要容納新博士,只能靠在職教師「汰換」,10年內當然辦不到—更何況近年來高教慘澹,大學教職只會少不會多;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原本就不易找到工作的新博士,只好紛紛去當「博士後研究人員」,簡稱「博士後」。

要當「博士後」,通常得找到一位教授願意收留,再以教授名義寫研究計畫書,向科技部申請預算,若通過就是1年1聘(每個計畫約1年至3年),年薪約70萬(稅前),連同1.5個月年終獎金,平均月薪約5萬多元(稅前)。

「博士後」是暫時棲身之處,每年科技部約通過2,000多名國內外博士申請案,例如2017年就有2,217名國內外博士拿到補助,其中1,761名是台籍博士。

不過,2018年7月31日,科技部修正《補助延攬客座科技人才作業要點》,卻宛如平地一聲雷。該要點增訂博士後研究人員「總補助期間最長6年」,且「同一計畫以延攬1位博士後研究人員為原則」,預定1個月後生效。

「博士後」生涯不宜過長

科技部的理由是,博士後只是研究生涯的一個過程,不是職業,國外「博士後」平均只有3年,台灣的博士後卻有一成多已逾6年,甚至還有長達10年。科技部強調,超過6年的「博士後」會占據新博士經費,希望「博士後」們勇於承擔,進入業界或學研界。

科技部一番美意,卻引起學界恐慌,包括台灣物理學會等8大學會發聲明抗議,最後科技部只好從善如流,暫緩修正要點。今年5月14日,科技部宣布修正《補助延攬客座科技人才作業要點》,其中一條就是「刪除博士後研究人員總補助年限為6年限制」,8月起生效,算是警報解除。

不過「博士後」胃納畢竟有限,政府因此力促博士走入產業。例如科技部推出人才企業實習RAISE計畫,每月補助6萬元,希望讓千名博士進入300間企業實習,並媒合至少2/3就業或創業;教育部也提出產學博士計畫,每人最多可獲補助5萬元,以培養產業型博士。

企業對博士需求低

但這項政策成果並不好。今年3月一場立法院業務報告中,立委指出我國博士人才高達81%在學研單位任職,僅18%進入產業,更只有4.7%進入企業,明顯低於其他先進國家。政府媒合企業參與博士培育計畫,成果也不理想:科技部自2014年度至2019年度釋出企業培育博士預算,結果補助案件僅從27件增加到41件。

有「博士後」指出,其實台灣企業對博士的需求很低,就算是需求最多的台積電,2018年台積電員工人數4萬8 千人,以2017年博士學歷占比4.5%來算,台積電博士人數也才2,160人,每年能容納的新進人員,非常有限。

從企業角度去想,除非是高階研究人員,否則沒必要雇用起薪較高的博士,碩士更便宜好用;從雇員角度去想,讀博士就是要教書,如果雇主只要求碩士畢業,何苦多花5、6年辛苦讀博士?

大學專案教師太血汗

不少新博士退而求其次,擔任大學「專案教師」。該制度原本只是國立大學的短期補充性人力,不受《教師法》保障、也不適用《勞基法》;後來不少私校也仿效,以編制外「專案教師」取代編制內「專任教師」,有些老牌私校專案教師占比甚至超過5成。

「專案教師」是條不歸路。首先,專案教師1年1聘,年薪僅9到11個月;其次,專案教師工作量等同專任,有些學校更直接在契約中要求每週授課16小時;第三,年輕專案教師常常必須分攤行政雜務、開系上老師不想開的必修課;最後,由於太忙而無暇從事研究工作,專案教師幾年後常常被系上以「研究成果不夠突出」為由資遣,鮮少轉為專任。

對學校來說,同樣一個人力,以月薪65K計算,專任教師年領13.5個月,專案教師年領9個月,一年就可以省下30萬,何樂而不為?

博士西進各有利弊

台灣高教大環境不改的情況下,博士已經很難生存,無怪乎去年年初中國大陸宣布惠台31項措施,吸引不少博士西進。

選擇西進究竟是不是個好主意?不少過來人意味深長地表示「不好說」,原因是大陸大學教職性質多樣,編制內或是編制外,科研崗位、教學崗位或是科研教學崗位,薪水、福利、上課時數以及「科研要求」(每年要發多少論文、專利、比賽、研究案等)都不一樣,各省、各校、各系的差異也很大。甚至有些想都想不到的情況,例如各種證照公職考試與學校期末考,在台灣習慣由助教監考和改考卷,在大陸則由教師一肩承擔,幾百份小山般高的作業或考卷,已經把教師榨乾,根本沒力氣再做研究。

一般來說,陸校聘任台師多半是「編制外」,普遍行情是稅前約人民幣18萬起跳,且編制外教師多半沒有年終獎金;又因為沒有扣「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所以就醫、買房甚至未來退休都沒有保障。

至於編制內教師,目前台人可在中國大陸多個省市事業單位工作,也有台師已經參加並通過入編制考試。編制內薪水看起來不多,扣完「五險一金」只剩下人民幣4千元至6千元,但福利較好,也有年終獎金等,最重要還是心裡踏實。

陸博士也有1/3未獲教職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許多博士西進,但事實上中國大陸也有1/3博士未獲大學教職。根據陸媒報導,近年大陸博士畢業生數量連年攀升,從2004年2.3萬人暴漲到2018年6萬人,而2018年更有10萬人「入坑」被錄取為博士生。

博士暴增造成就業問題,但如果是吃香的科系,例如電腦、應用數學、人工智慧、自動化控制等,除了容易在大學找到教職,若科研成果較多,每年績效更是可觀,薪酬「10倍都有可能,可說是沒有上限」,還可在校外找橫向課題,收入也很好。

工科博士去國營企業也是一條路,一來學用合一,二來企業給研究經費也不小氣。但博士畢業生進企業有個天生的弱勢,就是永遠會是「年紀偏大的新人」,只適合走技術路線,走行政管理路線嫌太晚,也就較沒有機會分配資源。

相比之下,更有活力的民營企業成為部分博士畢業生的新選擇。例如華為公司連續3年都招到最多的北京清華大學博士,騰訊、阿里巴巴等也很受青睞。在企業做科研,好處是科研難度較低,但企業更看重經濟效益,不像學術研究容許一再試錯;博士也必須更融入商業文化和商業環境,更注重溝通能力。

企業老新人 學習適應文化

相較之下文科博士就比較尷尬,有人找到大學教職卻被「放鴿子」;有人去中學教書,還有一些非學術工作例如大學的輔導員也要求博士學歷—以往這個職位只需要大學畢業或碩士畢業。

綜合來說,博士就業問題不只是兩岸獨有,而是全球普遍問題,早在數年前已獲美國、日本、德國等重視。2011年,《自然》雜誌連發3篇文章討論博士過多現象,認為主要是受科研項目需求的驅動,而沒有充分考慮學術勞動力市場的容量。

形勢比人強,高學歷高就業時代已經不再,博士也要「接地氣」,不能只以教職為目標,還要培養自己在私營部門就業的能力;至於政府則應檢討高階人力需求,並由產、學、研三方聯合培養博士,從源頭改善問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