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故宮展17世紀生活提案 小時代品味見人文涵養◆文/李怡芸《交流雜誌108年12月號第168期(歷史資料)》

早在17世紀,中國便有「文青」分享「葡萄有紫和白兩種;畫筆要選杭州出品的……」,與今日的文青、小資族講究生活品味與情趣無異。以明末畫家文震亨所著《長物志》為主軸,台北故宮推出年度大展「小時代的日常—一個17世紀的生活提案」,從今人的角度看各種17世紀的用物品味,相較於顛沛流離的大時代,承平、偏安的小時代相對富足,更能在文化上得到積累。

17世紀文青 玩物非喪志

國立故宮博物院近日推出年度大展「小時代的日常—一個17世紀的生活提案」,梳理了以文震亨為首的17世紀江南小資文青,日常遊賞於物的點滴細節,帶出當時文人交遊網絡,嘗試從古人處理身外之物的態度,回看現代人與物的關係,並重新發掘博物館藏品蘊含的人文脈絡。

台北故宮院長吳密察指出,以自己學史的背景來看這檔年度大展,「過去舉凡提到《長物志》、《貨殖列傳》都給人玩物喪志的觀感」,然而「玩」也要「要相對富足,玩得起的年代,還要幾代書香世家,才培養得出玩的品味。」他認為文震亨的年代,正是相對富足且有文化的小時代,少了大時代的動盪悲壯,卻正與故宮文物的匯集與品味,有著異曲同工的情趣。

「長物」意旨身外多餘之物,無關乎國計民生,僅關乎生活品味,是晚明文人偏安一隅所勾勒出的小時代美好生活,《長物志》堪稱當時文青「同溫層」所追捧的暢銷書,小說家駱以軍也分享自己病後迷上壽山石的心境,指「玩物」實則讓人在亂世而內心安穩,專注探索的同時,也帶來自由。

中國文人傳統 賞物更賞人

駱以軍表示,「受到楊澤啟發,開始思考我輩所受到的文學啟蒙都是一些翻譯文學,我們和馬奎斯和川端康成好像很熟,但那時的閱讀彷彿要讓人孤零零吞下20世紀百年的時代惡魔。」和自己同輩的創作者,近年皆開始抱病,此時回頭看中國的文人,「宋以降,文人面對的黑暗並不少於當代,卻仍能發展出款款的情義」,駱以軍由此體會,「玩物」懂的不只是物,更是情義與人,讓他大嘆,「原來90年代的文青都不是文青,只是宅男!」

《長物志》作者文震亨,是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徵明的曾孫,雖時值政治動盪之際,文震亨仍努力將生活達至藝術的極致,作為繼承家族藝文傳統的代表人物,挾著蘇州文氏豐厚的文化資本,將自己對室廬、花木、水石、器具、蔬果、香茗這些看似生活閒事,卻處處見韻味的身外之物,凝聚出明代士大夫的涵養見識與審美趣味。

鑑賞指南 審美影響深遠

展覽分成四個單元,單元一「文震亨與長物志」,藉由善本古籍與書畫類作品,勾勒出作者的生平與交遊及其作為鑑賞指南的《長物志》一書的出版與流通。單元二「文青品味」,呈現古代文人圈日常用物的樣態與品評觀點。如在提到「筆洗」時,文震亨在各類宣窯洗中,尤其讚譽為「可用」的有「魚藻洗、葵辦洗、磐口洗及鼓樣洗」,此次展出明宣德年間的青花蓮塘魚藻紋花口洗,作十瓣花口,器內底及外壁繪有游魚、蓮葉等紋樣,正是文震亨認可的書房佳器。

單元三「可用之物」則以帶有藏家標記的文物,呼應文震亨指出的鑑賞準則及各自的藏物類別與態度。單元四「百匯聚珍」展現物流日漸普及帶動各式仿古、新創商品紛繁出呈,連帶也讓名家標記和作坊店號成為時尚的一環。如此次展出朱碧山款的「張騫乘槎」銀槎,據《觚不觚錄》記載其作品「比常價再倍」,足可見市場上對名家作品的追求。

晚明文人對內追求精緻的生活品味,對外形成關係繁密的社交網絡,撫今追昔,別有一番視覺上的審美趣味。「長物」雖是多餘之物,非關民生,卻反映出400年前的匠人精神,值得一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