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全球化的解構與重組《交流雜誌109年10月號第173期(歷史資料)》

我們活在一個由「全球化」所驅動的世界裡,舉凡吃的、用的、穿的、金融、教育、工作,甚至國家的治理,無不鑲嵌在全球化的機制當中,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前所未有的緊密,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個由二次大戰後逐漸形成的機制,我們已經習慣它的存在。如果全球化機制重組、國際秩序重構,我們的生活,恐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美國與中國大陸兩大強權,一個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一個是世界第一大工廠,供與需之間,撐起幾十年來全球化分工的主要架構。如今,二者從貿易衝突上升到意識形態對抗,全球政治集團及經濟聯盟的脫鉤與重組,是不是現在進行式?

本期《交流》雜誌特別以「脫鉤與重組」為題,邀請經濟學家,也是全球趨勢長期觀察者吳嘉隆,為我們從美蘇冷戰的歷史經驗,分析美中對抗是否正走向新冷戰格局。本期也邀請其他專家學者從南海局勢、歐洲態度、供應鏈重組等角度,討論集團及個別國家脫鉤的新趨勢。

自2018年貿易戰迄今,中美之間的衝突從貿易、科技持續升高到制度與價值的對立,或可解讀為美中脫鉤的表徵之一;歐盟對北京的態度也產生變化,捷克參議長訪台歐盟的力挺,也是癥候;全球產業鏈的脫鉤與重組則較為複雜,事涉產品性質及最終產品的主要市場,未來會如何發展,還需時間觀察。

對中國大陸而言,短期性的衝擊,逐漸浮現。今年5月以來,北京高層一再提及「經濟內循環」,以聚焦國內消費、市場和企業作為中國大陸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北京當局也清楚,與大部分已開發國家的價值對立將成為常態,尤其新疆人權、香港國安法等議題更加深反感;加上非洲豬瘟與新冠肺炎未止、洪災肆虐,糧食安全拉警報,內憂外患夾擊,即便中共在外太空新闢戰場,意圖擺脫美國在「戰略制高點」的箝制,也難以消除地面戰對民生的巨大衝擊。

不可諱言,全球化未必都是好處,「脫鉤與重組」也不盡然都是壞事。全球性傳染病如新冠肺炎大流行,讓我們意識到全球化可覆舟的一面。疫情也讓我們意識到醫療防護用具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必須從全球分工中「脫鉤」,轉移至國內自主生產,同時,也迫使受疫情衝擊的產業如航空業,思考疫情常態化後的生存之道。

從民眾對航空業者推出「偽出國」行程反應熱烈,以及能降低群聚感染機會的「露營」正夯,足見旅遊市場一直都在;疫情雖困住人們跨境移動的能力,但卻關不住人們想要出門旅遊的心。包括兩岸在內的許多國家政府順應民情,發送不同形式的消費券,振興經濟之餘也提振消費信心,為疫情低氣壓中帶來希望的陽光。

大環境的劇烈變化,令身處其中的小人物更感受到生命的無常。當生命的終章來臨時,能夠保有尊嚴與品質,是許多人的心願。近年台灣在安寧照護的觀念及法令上都有許多突破,減少無效醫療的理念也跨越海峽,影響對岸。「動物權」的觀念也越來越普及,曾經被棄養或傷害過的貓咪,透過貓中途餐廳重新與人類建立信任,不僅讓「浪浪們」有再次幸福的機會,「貓奴們」的心情也得到療癒。生命與生命之間的關懷與交流,也是嚴峻的疫情下,一道美麗又溫暖的風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