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振興經濟 「消費券」大車拚◆文/蔡敏姿《交流雜誌109年10月號第173期(歷史資料)》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威脅人類生命安全,也重挫全球經濟,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損失將達9兆美元,規模相當於一個日本加一個德國的經濟總量。台灣是疫情相對安全的國家,但也難逃波及;大陸則是首波疫情的爆發地,復甦之路不易。兩岸拚經濟不謀而同,皆推出「消費券」,比較兩地消費券的金額、使用方式、產業上的異同。

振興三倍券 增加三種數位方式

為了帶動經濟,台灣推「振興三倍券」,7月起開放預購,15日開始使用至年底。「振興三倍券」顧名思義要創造放大三倍的效果,只要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國民、取得居留許可的外籍或陸籍配偶,並支付新台幣1000元,即可換3000元的三倍券,新生兒在12月底前出生並取得健保卡者,同樣也能領取。三倍券也不排富,120萬名中低收入戶不需要支付1000元,政府會直接將錢撥入帳戶,作為兌換三倍券使用。

三倍券的購買管道不單只有紙本的選項,還增加三種數位方式,行動支付,如Line Pay、街口支付、台灣pay;電子票證,如悠遊卡、一卡通,以及信用卡支付等,不過,從台灣民眾的反應,數位三倍券的吸引力不大,超過八成民眾仍選擇領取紙本。

紙本的便利之處在於,容易集資、變現,或者贈送給親人,比較不像數位三倍券有歸戶的問題,另外,像信用卡領三倍券,其使用方式是消費滿3000,隔月帳單直接扣2000元,方便性似乎不如紙本。電子支付則是直接轉入APP帳戶2000元,電子票證則是到超商靠卡回存2000元,除了紙本外,上述其他方式都是「三倍券網頁」登錄綁定消費載具。

自掏腰包1000元購券 政府舉債成本相對低

回顧過往政府振興經濟的歷史,2008年金融海嘯時,為免消費緊縮效應擴大,前朝政府於2009年發放給全國人民的消費專用券,每人額度為新台幣3600元,面額有200元及500元兩種,總共是三張200元、六張500元,當時僅有紙本的選項。這次的三倍券不同之處在於,除了領取管道、使用方式變多元,由於消費者需自掏腰包拿1000元出來購券,政府的舉債成本相對就比較低,每人額度3000元當中,200元5張、500元4張。

事實上,這次三倍券在發行的過程中,面臨到一些責難、困境,包括遭質疑為何不直接發放現金、為何民眾還需要掏錢購買、為何只有3000元、為何排除電商網購,另外,開放預購初期,超商電腦頻出現當機的狀況。不過,或許是民眾和店家悶太久了,即使三倍券有上述爭議,最終發放後仍收到不錯的迴響,領券的人數相當多,已經突破1000多萬,店家也樂得順水推舟,因應三倍券推出更優惠的折扣活動。

加碼發券 惠及藝文、農產、運動、客家文化領域

有趣的是,在中央政府祭出三倍券後,許多部會也都相繼跟進「發券」,包括文化部、客委會、教育部、農委會均各自加碼,分別推出「藝FUN券」、「浪漫客庄旅遊券」、「動滋券」及「農遊券」等四款免費電子票券,為各自管轄的產業,增添經濟動能。

文化部推出的藝FUN券,面額600元,可用於書店、電影院、博物館、藝文展演平台等;客委會推出的「浪漫客庄旅遊券」,面額800元,用於全台70個客家文化發展重點區;教育部推出的「動滋券」,面額500元,用於欣賞運動賽事、運動場館、運動用品與電競商品;農委會推出的農遊券,面額則是250元,用於全台1千多處休閒農場,以及農會等。不過,有別於三倍券是全台人人都可領,上述四部會所推的券,不是人人有獎,須透過抽籤方式取得。

大陸消費券政策 各省市因地制宜

最先爆發疫情的大陸,比台灣更早推動消費券來救經濟,3月起各地方陸續發放消費券,新華網報導,大陸城市多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寶線上支付發放消費券,讓民眾上網抽籤領取。全面採用電子券形式發放,使用範圍包括餐飲、體育、文化、旅遊、百貨、零售商品等。消費券面值人民幣200元、100元、50元,或消費滿200元減50元,消費100元減25元等,視地方政府規畫而定。

各省市順勢推出消費主題,例如,北京9月推出「時尚消費月」,數百項商品促銷,並發放新一輪140萬張北京消費券。其中包括線下餐飲購物消費券100萬張、智慧產品消費券40萬張。智慧消費券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消費者只能任選其一,不可更換。線上券在線上購買智慧產品時可以使用,滿2000元打九折,限北京收貨地使用,最高減人民幣400元。

為支持體育行業對抗疫情,促進全民健身和消費,上海則推出運動消費券,為一次性電子消費券,面額為人民幣5元至80元不等,由政府補貼和場館讓利兩部分組成。此外,京東、新世界城、國美、永樂等線上線下的行業龍頭企業,也都通過發放消費券等組合拳,來促進上海消費市場回暖。

大陸前8月消費券 發放額近1300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各地發放消費券總額超過人民幣300億元(約新台幣1,290億元)。大陸商務部表示,目前共170多個地方政府發放消費券達人民幣190多億元;加上7月,阿里旗下支付寶接棒加碼,聯動銀行、商家共同發放消費券超過人民幣100億,發放主體增多,使得8月大陸整體發放消費券總額超過人民幣300億。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曾說,「抗擊疫情和發展經濟,這兩場仗必須同時打贏。」支付寶表示,消費券的槓桿效應不斷提升,平均1元消費券能撬動10元以上消費。小店經濟成為最大獲益者,九成消費券流入小店,支持消費券的小店流水增長超過70%,優於疫情前水平。

不只阿里巴巴,各大電商也加入消費券行列。9月,拼多多發放5億元豐收節消費券,以拉動農產品消費市場;蘇寧易購發放50億消費券,用於3C家電、批發零售、母嬰用品等。京東則攜手上千家運動品牌,Adidas、李寧、New Balance等最低祭出五折優惠,還有提供消費優惠折扣券。

專家:穩定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才是根本

大陸民眾使用消費券多半用在餐飲行業、日用百貨。北京市朝陽區的高姓上班族表示,透過手機領取餐飲消費券,一家三口上館子用餐總消費人民幣206元,用一張滿160元折60元的消費券後,最終付款146元,覺得很划算。一位蘇州王姓台商說,打開支付寶搜索消費券,他領到五張滿40減20的消費券,適合小額購物或購買生活日用品,甚至可折抵汽車加油費。「但非人人有獎,需要抽籤,辦公室裡同事約六、七成有領到消費券。」他說,疫情下大陸消費力度明顯緊縮,雖然市場已經復工復產,但是整體營收表現大不如前,所謂的「報復性消費」在下半年並未明顯出現。

對於消費券在刺激經濟方面的效果,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消費券的確是短期內促進消費的手段,但是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消費指標的邊際變化是有限的,短期刺激政策未必能立竿見影。各地疫情情況和經濟水平的差異,決定發放消費券通常是因地施策,短期消費刺激,治標不治本。當務之急是避免中小企業破產,需通過減稅降費等方式解燃眉之急。

從疫情防控的角度來看,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稱,消費券發放一定會對消費產生效果,不過,只要疫情還沒過去,聚集性消費就有風險。此外,各省市頻繁發放,可能給地方財政增加壓力。從長期來看,真正推動消費市場的發展壯大,應該從穩定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增強商品服務質量、完善市場秩序等方面著手才是根本之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