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陸生走讀大稻埕 認識台灣歷史文化「收穫滿滿」

  • 更新日期:113-12-18

在台短期交換陸生不少,為了更深度認識台灣,海基會20日帶陸生走讀大稻埕,20餘位陸生實地認識大稻埕文化、歷史,也認識臺灣民主與文化運動起源與發展,陸生們對活動讚不絕口,直呼一天下來真的是「收穫滿滿」。

海基會每年定期舉辦四到六場陸生參訪活動,本次規劃大稻埕參訪,行程以北門為開端,沿途行經迪化街、大稻埕車站、仁安醫院舊址、永樂座戲院、李臨秋故居、李春生教會、黃玉階宅及霞海城隍廟。

本次擔任導覽老師的李永寧,作為屈臣氏大藥房第四代傳人,有別一般套裝行程,李老師以現代化開端、茶葉貿易、東西醫藥、宗教文化及家族故事等多元角度切入,讓陸生用不同視角認識大稻埕。

一位就讀北部大學的吳姓陸生就坦言 「(自己)第一次從歷史角度去了解大稻埕,今天收穫很多!」

午餐時間,海基會安排陸生在逆風樓咖啡館交流,創辦人之一JAY特別介紹當地逆風劇團,過去致力耕耘社會角落,從公益、教育、陪伴、藝術等行動,努力牽起生命中迷惘的青少年,過程中讓不少人感受正循環的力量。

地方創生是大稻埕另一重點,下午也安排街區參訪,穿過百年街屋埕樂通,鄉藝埕、聯藝埕、大華行、郭美怡書店、臺北僅存的碾米廠新慶利,最後到歷史街屋十連棟,不少人都深刻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文創與商業轉型過程中的歷史風華。

活動最後,也安排陸生到in Blooom 印花樂進行絹印體驗,在百年老宅裡將臺灣經典「雞排」、「珍珠奶茶」、「窗花秋海棠」、「臺灣八哥」絹印在布袋上,「袋」回屬於自己的臺灣印記。最後還在夢想基地-導演的豆花店,分享來臺交換點點滴滴,雖然時間短暫,但濃濃的人情味和多元包容文化,相信會給大家難忘的求學經歷。

陸生在今日的走讀過程中看見大稻埕大時代的繁華、衝突、傳承與包容,大稻埕讓時空穿越回1920年代,但也在新舊融合之中找到屬於這塊土地的平衡與生命力。海基會將持續辦理陸生參訪活動,帶著陸生看到不一樣的臺灣。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