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雜誌 197期

老當益壯 延遲退 休潮 來了 未富先老:延後退休是中國大陸勞動力市場的解藥? 短影音當道 兩岸流行文化新載體 平溪不老長智村 打造失智友善環境 No. 197 www.sef.org.tw ISSN:1560-6716 兩 岸 的 . 多 元 的 . 宏 觀 的 10月號 2024

01 時序進入秋天,正所謂「秋高氣爽」,是最適合 旅遊的季節。兩岸觀光旅遊也在此時傳出喜訊,近 日中國大陸文化及旅遊部於疫後首度開放福建居民 赴馬祖、金門旅遊,馬祖、金門也分別在8 月9 日、 9 月18 日迎來第一批陸客旅遊團以及廈門旅遊協會 踩線團,沉寂一段時間的陸客金馬旅遊又展現生機。 我們誠摯歡迎中國大陸境內所有朋友來臺灣走走 看看,一起認識臺灣的美好價值。為此,海基會已 派駐專員進駐金、馬兩處的行政協調中心,提供兩 岸往來的民眾最好的服務。 臺灣的美好價值也展現在多元族群的包容及基本 人權的尊重。內政部近日宣布,兩岸同性伴侶於全 球承認同性婚姻的35 個國家結婚生效後,經相關程 序即可在臺灣辦理結婚登記,日前第一對兩岸同志 伴侶已在高雄成婚。我們相信,尊重多元族群、提 供相愛伴侶團聚、居留的管道,是臺灣重要的價值。 政府會持續致力於平等對待所有兩岸民眾,也呼籲 中共當局保障大陸人民的基本人權。 誠如賴總統國慶演說所述,中華民國在臺灣落地 生根、民主自由在這塊土地成長茁壯,臺灣的人民 在全世界開枝散葉,迎向未來。臺灣有決心維護臺 海的和平,也願意和中國大陸一同承擔國際責任, 為世界帶來貢獻。 遺憾的是,在兩岸觀光交流正要重新起步之際, 陸方卻宣布中止我34 項農漁產品免徵進口關稅,以 政治理由對我經濟施壓與恐嚇;更於賴總統國慶演 說後,宣布進行「聯合利劍2024B」軍演,威脅臺海 和平穩定。種種作為,使臺灣人民對陸負面觀感增 加,敵意螺旋加劇,無助兩岸關係良性發展。 在陸方對臺採取軟硬兩手策略的同時,我們 也觀察到,中國大陸政經持續低迷,地方赤字 將近人民幣5.7 兆,加上陸方消費、房地產行 業持續疲弱,影響企業及民眾信心。在港澳地 區,政經環境持續緊縮,美國國務院等5 大部 門在9 月6 日發布香港商務警示,指「港版國 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實施,削弱 香港基本自由及人權保護,在港營商面臨潛在 風險。 考量在陸經商投資環境逐漸惡化、風險持續 升高,大陸臺商加速佈局海外,分散風險。海 基會近期舉辦「2024 大陸臺商秋節座談聯誼活 動」,首度邀請大陸臺商及東南亞國家臺商與 會,協助臺商立足臺灣、佈局全球。臺商是兩 岸善意堆疊重要且無可替代的參與者,在臺商 需要海基會的時候,我們也會持續扮演臺商最 堅實的後盾。 陸配離開故鄉遠道來臺,是臺灣的寶貴資 產。海基會秋節前夕關懷新竹寶山陸配姐妹的 生活情況,面對新環境、新制度、新家庭,他 們仍堅毅地在臺落地生根、豐富臺灣的多元文 化。未來,海基會與政府相關部會將持續做陸 配堅強的依靠,協助他們融入臺灣社會。 面對兩岸關係的起起伏伏,海基會從未改 變致力服務兩岸人民的創會宗旨,也不會放棄 與陸方進行雙向的善意堆疊。在兩岸關係艱難 的時刻,我們堅守崗位;在民間交流逐步開展 的未來,我們仍會秉持初衷,持續提升服務能 量,為兩岸民眾排憂解難。 發行人語

交流 No.197 Oct 02 不知從何時開始,速食店中、大賣場裡,越 來越多「高年級生」的身影。經歷過人生大風大 浪的他們,總是能與行色匆匆的客人,閒聊幾句 話家常,分享人生智慧,使人際疏離的現代社 會,多了幾分溫暖。這群「高年級生」,是勞動 市場的生力軍,也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產。 隨著人口結構老化,白髮人服務黑髮人,漸 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日常。聯合國報告顯示, 全球人均壽命逐年增長,預估到2050 年,全球 65 歲以上的人口將是5 歲以下兒童人口的2 倍。 臺灣也將在2025 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屆時將有 逾半人口,都是45 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當社 會上傳出越來越多因「缺工」而熄燈的老字號, 如何從政策面善用中高齡人力資源,便成當務 之急。 「延遲退休」就是許多國家的因應對策。既 然少子化缺工,又有充沛的中高齡人力資源, 何不調整法定退休年齡,讓這些人續留職場幾 年?從國家立場,既可增加勞動力供給,也可 延緩退休金支付壓力;就個人立場,也能多賺 幾年薪水,支應退休生活經濟所需。 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延遲退 休意味年金繳交年數拉長,領取年數卻縮短, 對勞工不見得有利;每個崗位要求不同、每位 勞工身體狀態有異,到一定年紀能否勝任,也 不無疑問;更別說可能排擠年輕人升遷機會。 雖然利弊互見,本期梳理世界各國、中國大 陸及臺灣的做法發現,「延遲退休」已是抵擋 不住的趨勢,相對過去法令的「一刀切」及「一 體適用」,「因地制宜」與「彈性原則」是大 部分國家採取的應對方式。可確定的是,隨著 續留職場的中高齡人數越來越多,未來世界各 國的職場面貌勢必改變。 當女性不再將「找一個好歸宿」作為人生 目的,養育一個孩子幾乎吃掉家庭一半所得, 「婚」與「育」就變成人生非必要選項,結果 就是家庭結構改變,少子化趨勢難以回頭。不 僅「延遲退休」是少子化趨勢的產物,「失智 人口增加」也是少子化下的副產品。平溪作為 全國老化程度最高的鄉鎮,打造「不老長智 村」,讓失智者在一個友善互助的環境安心變 老。「人」的價值不分年紀,對「人」的最終 關懷,是「臺灣價值」的重要體現。 拯救地方經濟,觀光是門好生意,近年兩 岸都不約而同透過舉辦大型演唱會等方式,吸 引人潮、帶來錢潮。只是近期中國大陸頒布的 諸多國安法規,增加赴陸旅遊風險,也使在陸 經商生活的臺灣民眾深感不安。海基會首度於 「2024 台灣國際旅遊展」設攤提醒赴陸旅遊安 全,也展開雙手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臺商子女 回臺發展。不論外在形勢如何變化,海基會始 終敞開大門,為兩岸民眾提供最安心的幫助、 最溫暖的關懷。 延遲退休的 美麗與哀愁 編輯手記

目錄 03 07 No.197 2024 年10 月號 發行人 / 羅文嘉 社長 / 黎寶文 編輯顧問 / 高建智、蔡孟君、彭顯鈞 總編輯 / 洪浦釗 副總編輯 / 張顏顯 執行編輯 / 陳慧瑜、高蓓蓓、池炫璋、王維斌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地址 / 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36號 網址 / www.sef.org.tw • www.seftb.org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seftaiwan 訂閱電話 / (02)21757000 訂閱傳真 / (02)21757120 訂閱劃撥帳號 / 15276869 設計 / 漢翼創意有限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北市誌第2156號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作者文章不代表本刊立場 黃 欣 施世駿 廖珪如 總統府 綜合處 黃正忠、 侯家楷 林佳玲 廖士鋒 蔡紹堅 蔡宜彣 05 09 13 17 21 29 33 37 41 45 焦點話題 延後退休成全球趨勢 盤點各國做法 未富先老:延後退休是中國大陸勞動力市場 的解藥? 高齡化浪潮席捲臺灣 發掘樂齡人才礦藏 團結臺灣 共圓夢想―賴清德總統113 年國 慶演說 海基會苗栗兩岸關係研討會紀要 影響力投資:拯救世界也可賺取投資報酬率 兩岸視窗 兩岸「演唱會經濟」蔚為風潮 養娃成本攀升 掀窮養富養爭議 跨國婚姻 輿論戰背後的男女婚育觀念落差 短影音當道 兩岸流行文化新載體 33

交流 目 錄 No.197 Oct 04 66 57 游博超 陳璧秋 49 53 財經實務 大陸臺商處分土地廠房等資產實務解析 法律實務 兩岸人民繼承大不同?簡析大陸人民 繼承臺灣人民遺產有關規定 戴敬文 黃韻如 李忻嬡 林芳慧 陳姿婷 61 62 63 65 66 海基會活動 海基會首次亮相國際旅展 提醒民 眾赴陸旅遊安全 傳承─海基會第17 屆臺生研習營 海基會陪伴大陸臺商子女探索臺灣最 美的溫度 海基會舉辦座談聯誼活動 與臺商歡 度中秋 海基會號召「好厝邊」一起捐血救人 林勁傑 57 活力台灣 平溪不老長智村 打造失智友善環境

文/黃 欣︵ 媒體 工作 者︶ 延後 退休 成全 球趨 勢 盤點 各國 做法 聯合國「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顯示,隨著全球人均壽命增長, 預估到2050 年,全球65 歲以上人口的比例預計將從2022 年的10% 升至16%。屆時,全球65 歲以上的人口將是5 歲以下兒童人口的2 倍。 針對人口結構不斷老化,世界各國首先面臨勞動供給減少,其次 則是退休金支付壓力大增及社會福利保障供不應求等問題。全球資 產管理龍頭貝萊德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今年3月份才提出警告, 由於生活成本持續上漲,大多數人恐怕無法在65 歲前退休。調整法 定退休年齡,已成為多國不得不為的選擇。 多國都已研擬延後退休的法案與相關時間表。目前,各國法定退 休年齡多在60 到65 歲之間,調整之後,多國的退休年齡將提高至 65歲以上,日本、新加坡等國則計畫將最高退休年齡調整至70歲。 另據聯合國統計,近年來低收入國家的國民預期壽命增長幅度大 大超過高收入國家。可以預見,隨著這些國家人均壽命的延長,未 來也有可能逐漸延後退休年齡。 全球人均壽命增長,人口結構不斷老化,延後退休成趨勢。(圖/美聯社) 焦點話題 05

今年3 月最新方案,新加坡將在2026 年 將法定退休年齡從63 歲延至64 歲,重新 雇傭年齡上限從68 歲調至69 歲。 ▶ 韓國 2016 年起將退休年齡延後為60 歲,預 估2033 年法定退休年齡延至65 歲。此外, 韓國目前領取退休金年齡為62 歲,且繳交 保費至少要滿10 年才能領取,預計至2033 年,領取退休金的年齡將提高至65 歲。 目前韓國實施「工時本位最高工資制」 (wage peak system),允許企業在員工達 到一定年齡後,以降低工時與工資來替代 強制退休,一方面提高企業延長僱用中高 齡員工之意願,節省的薪資也可轉聘年輕 勞工。 歐美 ▶ 德國 自2012 年起逐步延長退休年齡至67 歲。 1958 年出生者退休年齡為66 歲;1958 年 後出生者則每年以2 個月為期延後退休; 1964 年及之後出生者,退休年齡為67 歲。 各國延後退休規劃 亞洲國家 ▶ 日本 日本的人口老齡化程度世界排名居冠。據日 本總務省最新數據,截至2024 年1 月1 日, 日本65 歲以上老年人口達3,571.2 萬,占比 29.4%,進入超高齡社會。 日本從2004年修訂《老年人就業穩定法》後, 階段性地推遲退休年齡,至2013 年4 月延伸至 65歲。2021年4月起,最高退休年齡延到70歲。 此外,立法規範企業雇用中高齡者的義務,提 供企業獎勵金與高齡創業協助等。政策上路後, 大量低齡老年人口回歸勞動市場,以2023 年來 說,日本60 ~64 歲人口勞動力參與率76%, 比2006 年高20.9 個百分點。 ▶ 新加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2 年世界各國人均壽 命統計」,新加坡來到83.1 歲,排名世界第三。 面對老齡化的衝擊,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早在 2019 年表示,要在2030 年前將退休年齡階段性 上調到65 歲,雇傭年齡上限調至70 歲,同時 勞工的退休金提繳率也將提高,2030 年前,所 有60 歲以上勞工都將適用最高提繳率。 日本的人口老齡化程度在世界排名居冠,已進入超高齡 社會。(圖/路透社) No.197 Oct 06 交 流

▶ 荷蘭 原訂在2013 年~2019 年期間將法 定退休年齡自65歲逐年調整至66歲, 並在2021 年達到67 歲。但因多方工 會的聯合罷工抗議施壓與疫情影響, 退休金改革協議延至2023 年1 月1 日 生效,過渡期為2023 年至2027 年, 時間大幅延後。 另外,退休金方案亦全面改為「確 定提撥制」,即由雇主及勞工每月/ 每年提撥「固定額度」至退休基金, 直到勞工申請退休為止,勞工最終的 領取額度取決於提撥金額。 ▶ 美國 未設定法定退休年齡,但社會安全 局設有可申領100%退休金的「完全退 休年齡」。根據出生日期不同,1937 年以前出生者,完全退休年齡是65歲; 1943 年~1954 年間出生者,退休年齡 是66 歲;1960 年以後出生者,退休 年齡是67 歲。且為 了鼓勵延後退休, 愈晚提領可申請的 退休金更多,若選 擇在70 歲或之後退 休,每個月約可拿 到132%的退休金。 德國政府並於2016 年通過《彈性退休金法案》,幫助 高齡勞工以最符合個人需求的方式過渡到退休。但據德 國央行試算,為因應退休基金資金缺口,法定退休年齡 需繼續提高,預估在2030 年到2060 年間,退休年齡將 提高到69 歲。 ▶ 英國 據2014 年退休金法案的改革計畫,2020 年法定退休 年齡提高至66 歲;2026 年~2028 年間,增加至67 歲; 2037 年~2039 年間進一步提高到68 歲。 為因應延後退休政策,英國政府祭出2 項主要配套措 施;一是將提領全額退休金的年數從30 年延長到35 年, 二是建立退休金保護基金、國家就業儲蓄信託計畫等, 以保障退休金支付體系。 ▶ 法國 馬克宏政府的退休金改革原預計在2025 年起實施,但 在推動過程中遭遇激烈的反彈聲浪。不僅在2019 年底到 2020 年初遭遇法國50 年來最嚴重的聯合罷工潮,加上 疫情攪局與2022 年法國總統大選,最終政府妥協,修改 政見,將延後退休金制度改革時程延至2030 年,並將原 訂法定退休年齡自62歲提高至65歲的目標,降至64歲。 德國政府預估在2030 年 到2060 年間,將退休年 齡將提高到69 歲。(圖 /路透社) 焦點話題 07

國際延後退休政策: 逐年提高或動態調整 綜合各國政策,為減少各界對延遲 退休的擔憂,並有充分時間做好個人 財務與退休金體系的規劃,逐步延遲 法定退休年齡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逐年提高。許多國家選擇每年 或每幾年將退休年齡提高幾個月,直 到達到新的目標退休年齡。 二是與壽命掛鉤。義大利、丹麥等 國將退休年齡與平均壽命掛鉤,根據 平均預期壽命的變化自動調整退休年 齡,荷蘭、瑞典等國預計也將在幾年 內引入該動態調整機制。 三是設置過渡期,允許即將退休的 人群按照舊制度退休或選擇新的退休 年齡,緩解政策變動對即將退休人群 的影響。 四是引入彈性退休制度,允許個人 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提前或延後退休。 彈性退休制度常與激勵機制並行,提 前退休會降低退休金收益,而延後退 休則能增加退休金收益。 延後退休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 隨著各國延後退休政策逐步上路,對於個人、家庭 乃至社會層面帶來變化,在國際間也有愈來愈多討論。 以個人來說,延後退休代表需要工作更長時間以積 累退休金,同時減少領取退休金的年限,短期內或為 個人帶來更大的經濟壓力,並與個人發展規劃形成衝 突。另外,延後退休政策也可能讓中高齡人口完全回 歸家庭生活的時間延後,為家庭關係和人口結構帶來 變化。 最為人關注的是,延後退休可能加劇收入不平等問 題-高收入者往往比低收入者擁有更長的壽命,領取 退休金的時間更長。據經合組織(OECD)估計,65 歲的低收入者比同齡的高收入者的預期壽命少了3年, 可領取的退休金收益減少約13%。 從社會層面來看,有專家憂心,延後退休政策將產 生職業溢出效應,影響年輕一代的職業生涯。美國國 家經濟研究局基於2011 年義大利養老金改革的研究提 出,延後退休或將導致年輕員工的工資下降、升遷機 會減少,這種職業溢出效應在規模較小、跨度較大、 發展較慢的企業中愈加明顯。 但也有專家抱持不同看法,認為長期來看,延後退 休對整體就業市場的影響有限,因為就業機會的創造 主要取決於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而非個別職 工的退休決定。 各國偏好動態調整法定退休年齡。(圖 /東方IC) No.197 Oct 08 交 流

焦點話題 09 中國大陸民眾擔憂就業環境對老年勞工不友善。(圖/東方IC) 人口老化與年金財務失衡 包括台灣在內,東亞社會普遍面臨出生率下降與人口老化的趨勢; 而中國大陸由於過去推行一胎化政策,面臨的少子女化趨勢更為快速。 儘管過去10年中已經放寬至三胎政策,已然低迷的出生率卻沒有起色。 大陸的人口老化呈現三個特徵:1. 老年人口規模愈益龐大;2. 人口老 化速度快,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至2023 年底,65 歲以上老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在2024年7月中舉行,會後提出《中 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 定》,其中提出未來將按照自願、彈性原則,循序推進漸進 的延後法定退休年齡改革,預計於2029 年前逐步達成此目 標。9 月13 日,中國大陸全國人大通過決定,宣布將用15 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60 周歲延遲至 63 周歲,將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50 周歲、55 周歲分 別延遲至55 周歲、58 周歲。在近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 及就業情勢不佳的情況下,這個政策宣示引人注目,以下就 其政策脈絡、政府做法、以及未來效應進行個別分析。 : 中國 大陸勞 動力 市場 的解 藥? 文/ 施世 駿︵ 臺灣 大學 國家 發展 研究 所教 授︶ 未富 先老 延後 退休 是

交流 No.197 Oct 10 年人口已占總人口15.4%;3. 未富先老, 大陸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卻已經進入 人口高齡階段,屬於所謂未富先老的國 家。 龐大的老年人口將增加醫療照護成本 以及養老保險支出,進而形成沉重的公 共財政負擔。儘管大陸官方指出,帶來 老年照顧產業發展的機遇,但這方面的 產值助益不太可能彌補人口老化所導致 的經濟動能喪失,以及相關政府支出的 增加。人口紅利的消逝將導致勞動力逐 漸不足,未來工作人口繳交保費以支應 退休金支出的財務預估將會失衡,使得 大陸年金體系難以為繼。目前大陸職工 法定退休年齡,仍然是1978 年國務院發 佈的相關規定標準:男職工60 周歲,女 幹部55 周歲,女職工50 周歲。相較於 西方國家普遍將退休年齡提高至67 周 歲,即使東亞的日本、韓國也多半訂在 60-65 周歲,顯然大陸的退休年齡偏低。 由於人口老化與出生率下降的壓力, 年金改革勢在必行,主要應對兩個制度 問題:1. 目前的年金體系財政統籌仍在 省級,導致沿海地區與中西部、東北地區的年金 財政狀況有明顯貧富差距;2. 龐大的境內流動人 口加劇各地年金財政失衡,發展滯後地區由於年 輕人口外移,造成轄下年金保險基金收支不平衡 的問題,沿海富裕地區則享受到移民紅利,年金 保險基金多有盈餘。就此而言,延後退休年齡的 做法,對於年金財政孱弱的地區更有幫助,可以 減緩地區人口失衡所帶來的年金支出負荷。 延後退休政策與未來效應 中國大陸早在2013 年三中全會就有提及延後 退休的規劃,並逐步在地方推動實驗探索。地方 政府也開始嘗試「漸進延後退休」方案,例如江 蘇省在2022 年試行延後退休方案,將女性退休年 齡延後、取消特殊勞工的提前退休優惠、以及自 願性延後退休等政策。 由目前趨勢判斷,未來退休年齡不會是固定的 數值,而是隨著出生年與性別相應變化。以官方 角度來說,適時調整才能保證年金財政永續,促 進地區之間的年金財政互補、並且著墨世代平衡 由於人口老化與出生率下降的壓力,中國大陸年金改革勢 在必行。(圖/東方IC)

中國大陸為發展中國家,卻已經 進入高齡階段,形成未富先老的 現象。(圖/美聯社) 焦點話題 11 與性別平等的議題。主流的專家意見認為, 每年延後3 個月退休應該是最佳做法;如此 可以維持年金永續,同時讓職工較晚退休 可以領更多年金,甚至也可讓繳費不足法定 15 年的人有機會可以補繳或續繳,累積退 休金權益。 民眾普遍擔憂就業問題 在威權體制下,不易真正得知一般民眾 對於延後退休的意見,遑論強烈反對。目 前輿論中最明顯的是對於就業的擔憂:由 於中國大陸社會面對老年勞工不友善。例 如,考公務員的年齡限制是35 歲,而在互 聯網的企業更偏好35 歲以下的新世代,連 工頭挑選農民工都會挑55 歲以下。加之目 前中國經濟形勢,失業情形嚴重。因此, 觀察普遍網民言論,「只是延後到65 歲開 始領退休金,並非保證就業至65 歲」是最 大的擔憂。 事實上,這類輿情只是對就業問題擔憂 的投射,與延後退休年齡的政策方向不見 得有直接關聯,這樣反而忽略二十屆三中 全會《決定》中的思維細節。重點在於這個改革推 進將按照自願、彈性原則來循序漸進,在大陸社會 保障的政策白話文意思,是不會在短期內倉促推出 全國一致性的做法。由於目前各省的年金體系財政 狀況不一,加上彼此之間的人口結構、產業發展型 態殊異,要如何推動退休年齡延後政策,勢必需要 因地制宜,讓地方政府自主決定推動時機與相關實 施細節。 換句話說,一般直覺認為中國大陸人口老化帶來 年金改革壓力,只說對了一半故事;另一半的重點 在於這種人口結構失衡壓力因地而異,因為年金體 系管理的地域化(省級統籌),使得各地的年金制 度有不同程度的財務狀況,這種制度特性反而讓發 展較不足的地區年金制度承受巨大的財政壓力。近 年中央政府試圖調整這種區域失衡狀況,希望未來 將各地的年金基金管理進一步提升至全國層次,但 並非易事,牽涉到中央地方政府之間折衝、地方政 府間競合的複雜關係,無法一步到位。 從更廣的社會保障制度脈絡來看,21 世紀的大 陸社會保障制度發展主要依循的原則是「廣覆蓋、 低水平、可持續、多層次」,希望在各地自己發展 程度、各級財政補助的基礎上,逐步提供各地人民 基本的社會保障,並依各 地自身的財政實力進一步 建立補充性的保障制度。 這點我們可在城鎮養老保 險、醫療保險觀察到,更 能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 發展中發現這種政策思 維。另一方面,因各地制 度與財政實力的差距,中 央政府在近幾年也投入大 筆經費補助貧困地區建立 相關制度。就此而言,延 後退休年齡的實施大原則 完全符合上述的制度改革 思維。

延後退休年齡的措施將揭開中國大陸重新規劃社會福利序幕。(圖/東方IC) No.197 Oct 12 延後退休年齡措施揭開未來福利改革序幕 長期趨勢;如何活化勞動力對於大陸未來的經 濟社會發展也很重要。當前大陸青年群體失業 問題固然不小,年金財政失衡與中高齡就業議 題卻也浮上檯面。延後退休年齡的政策討論點 出大陸社會保障所面臨的挑戰:如何在未富先 老以及經濟成長放緩的情況下,達成促進老年 經濟安全、確保年金財政可持續,同時著眼青 年就業與世代公平,實非易事。 宏觀來看,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已經陷入「中 等收入陷阱」,關鍵在於產業升級轉型,以及 消費能量都遇到瓶頸。延後退休年齡措施更像 是揭開未來更多福利改革的序幕,方向涉及將 有限的資源重新分配或是福利縮減。即使在威 權體制中,這類措施也易遇到社會阻力,是未 來觀察大陸國家社會關係的關鍵視角。 直接將延後退休年齡與勞動市場改革畫上等號, 無法得其精髓。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的相關宣 示,應是中央政府提出改革定調,具體細節放手給 地方政府依自身條件決策。輿論擔憂的延後退休年 齡將排擠年輕人工作機會,不太容易直接發生;因 為地方政府官員對於這類就業情勢相當敏感,不會 冒進推出激烈的退休措施,導致地方抗爭而賠上自 己的仕途。比較可能的情景是各地在這個大原則指 導下,推出不同程度的試點措施後,找出可行之道 再推出地方做法,時機成熟時再由中央進一步定調 政策細節。 此外,自願原則也將決定權交給勞工個人決定, 讓有意願繼續參與勞動的高齡者獲得管道。在面對 人口高齡化的東西方社會中,提升中高齡勞工延長 就業的做法同樣十分普遍,大陸的這個政策原則也 不例外。因為擔憂青年失業而看衰延後退休年齡措 施,其實忽略高齡社會裡中高齡勞動者比例增加的 交流

焦點話題 13 臺灣以正式邁入聯合國定義的高齡化國家門檻。(圖/聯合新聞圖庫) 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數據顯示,我國自2020 年以來人口已 經進入「生不如死」(出生率低於死亡率)的時代;少子化、超高 齡浪潮襲捲臺灣,連帶而來的是勞動力不足及社會福利的考驗。當 時國發會就提出,以適度政策介入促進銀髮族二度就業,同時放寬 國際人才進入我國門檻,雙軌並行。就在2024年7月,《勞動基準法》 修法延後退休年齡,為壯世代勞動點亮一盞燈。 「高年級當家」時代來臨 2021 年衛生福利部高齡社會白皮書報告顯示,我國65 歲以上老年人 口占總人口比率於1993 年達7.1%,正式邁入聯合國定義的高齢化國家 門檻。2018年老年人口比已達14.5%,進入高齡國家。國發會的中推估, 預估到2025 年會升高20.7%,接近老年人口比達21%的超高齡國家。 預估到2036 年進入老年人口比達28%的極高齡國家行列。相對地, 我國14 歲以下的幼年人口數以及16 至64 歲的青壯年人口數則呈現逐 年下降的趨勢,使得我國總人口數將逐年減少。聯合國最新出版的全球 高齡人口報告中,列出從2019 年至2050 年間全球高齡人口比率成長最 快的國家與地區,臺灣僅次於南韓與新加坡,名列全球第三。 文/ 廖珪 如︵ 媒體 工作 者︶ 高齡化 浪潮 席捲 臺灣 發掘 樂齡 人才 礦藏

交流 No.197 Oct 14 高齡再就業的風氣慢慢滲入社 區與企業。(圖/聯合新聞圖 庫) 傳統觀念綁架勞力 新政解放高齡就業 在人口結構高齡化的趨勢下,我國的工作年齡人口 也將持續減少,且將日益高齡化。我國15 至64 歲的工 作年齡人口總數將從 2019 年的1,699 萬人下降到2030 年的1,513 萬人。同時,未來55 歲以上的民間人口數 持續增加,使得該年齡勞動力占總體勞動力的比率, 將從2020 年的16.6%上升到2030 年的23.8%。勞動力 的減少與高齡化,對勞動市場供給與產業發展造成重 大影響。 以2022 年臺灣與美國、日本、南韓同期相比,55 歲 至59 歲區間的勞參率,日本為最高78%,臺灣僅有 59.64%,顯見臺灣壯世代活躍於勞動市場上的比例,仍 有長足的進步空間。為了以政策支持勞動力續留及二 度就業,今年7 月15 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勞動基準法》 第54 條修正草案,明定勞雇雙方得協商延後強制退休 年齡,且不得有降低薪資給付及其他勞動條件等不利 對待,否則最高可處150 萬元罰鍰。 其實高齡再就業的風氣,已經慢慢滲入社區與企業, 近10 年來高齡人口勞動參與在7%至9%之間,處於相 對穩定狀態。同時,高齡者就業10 年以上比率逾7 成。 至於中高齡者能夠持續工作的就業型態,有9 成以上 係以全時工作,非派遣、臨時性或部分工時為主,且 每週工時約三分之二維持40 小時以上。例如年輕族群 往外送服務移動,進入傳統製造 業、站店超商服務業、餐飲業的 人數減少。透過勞動部的鼓勵, 不少中高齡工作者進入傳產再就 業,超商、餐飲業也不乏高年級 工作者。以製造業為例,老字號 冷卻塔製造商金日實業成功運用 勞動部「在職中高齡者及高齡者 穩定就業訓練補助實施計畫」, 派訓資深的中高齡及高齡員工參 加「企業內部種子講師專業認證 班」,培訓出34 名種子講師,成 功促進經驗的傳承。 職場需求逐漸轉變 銀髮自主意識覺醒 全家便利商店有三大友善策 略:第一,提供專屬線上課程、 友善的學習進度;第二,導入 NEXT POS(收銀機)新型機臺, 大幅增加觸控面板面積,以及放 大POS 機字體大小,提供友善的 工作設備;第三,鼓勵店舖組成 跨齡團隊,創造友善的 工作氛圍。全家便利商 店內部資料顯示,二度 就業與中高齡求職者在 「顧客應對」和「工作 穩定度」具有很大優 勢,在顧客心目中,中

在顧客心目中,中高齡工作者更有親切感,工作穩定度相對較 高。(圖/聯合新聞圖庫) 焦點話題 15 高齡工作者更有親切感,工作穩定度相對較高,從今 年1 到5 月全家便利商店離職人數來看,45 歲以上 佔比約4%,55 歲以上佔比僅0.7%。 這樣的勞動樣貌,不僅限於都會區,住在雲林、 今年73 歲的賴美秀領有餐飲、保母證照,兒孫們都 長大後,賴美秀不想賦閒在家,更在饒富觀光熱潮的 虎尾找了一家便當店打工,一度遭到家人阻止,包括 「就應該在家享清福」、「讓爸爸媽媽出去找工作, 小孩會被視為不孝」。 但是思想相當開放的賴美秀認為自己身體健康, 「享清福」跟「無聊」是一線之隔,她向女兒提議自 己先去做計時工作,評估體力是否足以支撐長工。賴 美秀說,一開始從老闆到同事,都是比他兒女還小的 年輕人,便當店員工清一色都是學生。 雖然自己在一群年輕面孔裡當工讀生感覺格格不 入,一開始學生工讀生之間自成一個族群,但約莫半 個月後,學生族群因為要考試代班等需求,紛紛求助 於年紀相當自己奶奶的賴美秀,很快賴美秀就變成便 當店的「臺柱」,這讓一生多半在當家庭主婦的她有 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青銀搭擋默契更佳 政策加持就業保障 「現在不只有我老公、小孩、孫子依賴我了,公 司也很需要我」,賴美秀在20 多歲嫁給丈夫後,時 過半甲子才重返「上班族」時日。 賴美秀不僅能輕易完成應聘的包便當工作,還能 替老闆接手洗碗、清掃務活,廚師忙不過來時,還可 搭把手幫忙炒菜,擁有餐飲證照的她在幫忙準備小菜 時「做的比正廚更好吃」,意外地讓便當店口碑更好, 連廚師請假都能代班。 以「半世紀全職家庭主婦」的技能,為便 當店扛下許多工作,8 小時打工族工作做好做 滿。回家後,賴美秀和兒女們說:「覺得自己 出去工作更健康了。」臉上出現一抹亮麗神 采,比40 多歲當護理師的女兒工作快樂度更 高,說服了兒女留在職場。 同時,她的表現也讓34 歲自己創業的便當 店老闆對「高齡打工者」刮目相看,邀請賴美 秀擔任全職店長,薪資達4 萬,做了大半輩子 家庭主婦的她從未想過,還能重返職場,工作 能力被人肯定。 原本賴美秀有些遲疑,因為不知道勞健保 給付符不符合規定,不過,老闆請他放心,因 爲這次的延遲退休修法為賴美秀高齡店長之 路做了後盾。而賴美秀以實力證明年齡只是 一個數字,也讓兒女學習到「媽媽真的很厲 害」,連帶兒女的同事、自己的親戚都因為她 的選擇,有了不同思維,店裡一改只聘大專、 高職生的打工族,以應聘二度就業為主力。

政策助攻,保障高齡者的就業環境。(圖/聯合新聞圖庫) No.197 Oct 16 衛福部報告提到,本不該將高齡者視為社會的依 賴者,支持高齡者維持活力的生活型態,是銀髮族 的基本權利,透過家人、社區的功能,以及翻轉思 維,讓賴美秀這樣有自覺的銀髮族,自立於我國社 會當中,實踐我國高齡族返回工作崗位的基本國策, 以維繫產業的健全發展。 交流

賴清德總統發表國慶演說。 賴清德總統10 月10 日上午出席在總統府府前廣場舉行的「中華 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113年國慶大會」,以「團結臺灣 共圓夢想」 為題發表演說。 總統致詞全文如下: 大會主席韓國瑜院長、蕭美琴副總統、卓榮泰院長、吐瓦魯戴斐 立總理伉儷,來自友邦和友好國家的慶賀團團長、海內外貴賓,現 場以及收看電視和直播的國人同胞:大家好! 今天,我們齊聚一堂慶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一起為今天美麗的 臺灣喝采,迎向明天更美好的臺灣。 中華民國在臺澎金馬落地生根 主權不容侵犯 113 年前,一群充滿理想抱負的人揭竿起義、推翻帝制。他們的夢想是建立 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他們的理想是打造一個自由、平等、博 愛的國度。然而,民主的夢想,曾經在熊熊戰火中被吞噬;自由的理想,長年 在威權統治中被侵蝕。 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75 年前的古寧頭戰役、66 年前的八二三戰役,我 們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群你我,守住了臺澎金馬,守住了中華民國。 113 焦點話題 17 圖 .文 /總 統府 團結 臺灣 共圓 夢想 賴清 德總 統 年國 慶演 說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45 年前的「美麗島事件」以及前前後後一連串的民主運動,一 批批同樣懷有民主夢想、自由理想的人,無畏犧牲,前仆後繼,用生命推開民主的大門, 一百多年來,人民想要當家作主的願望終於實現。 各位國人同胞,中華民國曾經在國際社會被驅逐;但是,臺灣人民從未自我放逐。 臺灣人民在這塊土地上胼手胝足,但當我們的朋友遭遇天災危難,面臨百年大疫時, 我們毫不遲疑,伸手援助。「Taiwan Can Help!」不是口號,是臺灣人民愛好和平、 與人為善的行動! 過去,臺灣人民用「一跤皮箱走遍全世界」,開創臺灣的經濟成就。現在,臺灣科 技運用一顆晶片驅動全世界,成為繁榮發展的世界動力。 臺灣人民多元無懼,我們的妮妃雅是世界皇后;臺灣人民勇敢無畏,臺灣的女兒林 郁婷是世界拳后。17 歲的蔡昀融,用他沉穩的雙手,奪得世界第一的木工榮耀;20 歲 的陳思源,傳承了父親的技藝,勇奪冷凍空調的世界冠軍。新一代「臺灣製造」的年 輕人,再一次擦亮「臺灣製造,Made in Taiwan」的招牌。 我要感謝一代又一代國人同胞,同舟共濟、風雨同 行。現在,中華民國已經在臺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 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民主自由在這塊土地上成長 茁壯,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臺灣;2,300 萬臺灣人 民更要向全世界開枝散葉,迎向未來。各位國人同胞, 我們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華民國始終屹立不 搖,臺灣人民始終堅韌不移。 我們深知彼此的立場有所不同,但始終願意包容彼 此;我們深知彼此的意見有所歧異,但始終願意攜手 前進,從而凝聚成為今天中華民國臺灣的樣貌。 準備充足因應挑戰 維護臺海和平穩定 身為總統,我的使命是維護國家生存發展,團結 2,300 萬臺灣人民;並且堅持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併吞。 我的使命也是保護全體國人生命財產安全,堅定落 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強化國防,跟民主國 家肩並肩,共同發揮嚇阻力量,靠實力確保和平,讓 世世代代皆能安身立命。 我的使命更是照顧2,300 萬臺灣人民的生活生計,積 極發展經濟,擴大投資社會照顧;並且讓經濟發展的 成功果實和全民共享。 然而,國家的挑戰未曾間斷,全球 的挑戰也正是臺灣的挑戰。全球氣候 變遷衝擊世界的永續發展;突如其來 的傳染病衝擊全人類的健康與生命; 而威權主義的擴張也在在挑戰以規則 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威脅我們得來不 易的民主自由生活方式。 因此,我在總統府成立了「國家氣 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健康台灣推 動委員會」以及「全社會防衛韌性委 員會」。這3 個委員會環環相扣,都和 「國家韌性」息息相關,要打造更強 韌的臺灣,積極應對挑戰,也加深臺 灣跟國際社會的合作。 我們要強化臺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 的調適機制,更會持續推動「第二次 能源轉型」,確保電力穩定供應,並 透過發展多元綠能、深度節能以及先 進儲能,來穩健邁向全球「2050 淨零 轉型」的目標。 No.197 Oct 18 交 流

我們要有效防堵國際傳染病,並且提升國 人平均餘命、降低不健康年數,以及落實醫 療平權,讓人民健康、讓國家更強、讓世界 擁抱臺灣。 我們更要提升國家整體的「國防」、「民 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臺灣 人民越團結,國家就更安定;臺灣社會準備 越充足,國家就更安全,臺海也更和平穩定。 臺灣有決心致力維護臺海的和平穩定,成 就全球的安全和繁榮,也願意和中國共同因 應氣候變遷、防堵傳染病以及維護區域安全, 追求和平共榮,為兩岸人民帶來福祉。 長期以來,世界各國支持中國、投資中國, 以及協助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促進了 中國的經濟發展、國力的提升,無非就是期 待中國一起為世界帶來貢獻,對內重視民生、 對外維護和平。 當前國際緊張情勢不斷升高,每日皆有無 數的無辜人民死傷於戰火中,我們希望中國回 應國際社會的期待,能夠發揮影響力,和世 界各國共同努力,結束俄烏戰爭和中東衝突, 也和臺灣一起承擔國際責任,對區域和全球 的和平、安全與繁榮,做出貢獻! 在國際情勢越混亂的時代,臺灣將更沉穩、 自信與茁壯,成為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的力 量。我相信,一個更強大的民主臺灣,不只 是2,300萬人民的理想,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 創新、均衡、成長 壯大臺灣 我們會持續壯大臺灣,推動跨領域的經濟 發展! 臺灣的經濟實力不是奇蹟,而是全體國人 的共同打拚。我們要以「創新經濟」、「均 衡臺灣」、「包容成長」為目標,把握世界 趨勢的變化,繼續站穩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關 鍵地位。 未來,除了「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之外,臺灣的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以及次 世代通訊的「五大信賴產業」,會更加蓬勃發展,布 局全球;我們同時會推動中、小、微型企業的轉型發 展,行銷全世界。 各位國人同胞,我們也會持續落實跨區域的均衡 臺灣! 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對於地方政府的一般性 補助款,以及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大幅增加895億元, 總共達到7,241 億元,創下新高。同時,在治水預算 上,比今年度增加159 億元,總共達到551 億元,來 協助全國各縣市因應極端氣候的挑戰。 我們也會加速提升全國路網的安全,打造「以人為 本」的交通環境。同時,我們要完善捷運網絡,串起 北北基桃首都生活圈,也要進行「桃竹苗大矽谷推動 方案」,打造串聯南北的中部科技聚落,啟動「智慧 科技大南方產業生態系推動方案」;我們也會加速推 動東部交通路網的安全,讓東部鄉親有更安全回家的 道路,並且要加強離島地區的基礎建設,提升生活品 質和觀光能量。 各位國人同胞,我們更要落實跨世代的照顧人民! 年輕的爸爸媽媽,我們會繼續推動「0 到6 歲國家 一起養2.0」,並且更進一步,我們已經增加托育費 用補助,也會提升幼兒園的服務品質。孩子是國家的 未來,政府有責任幫忙照顧。 各位年輕同學,我們會繼續落實高中職免學費,持 續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生的學費。更進一步,我們已 經成立「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年輕朋友的夢想, 政府有責任幫忙圓夢。 各位青壯年朋友,明年基本工資會再調升,租金補 貼戶數也會再增加。我們會擴大社會投資,在生活、 工作、居住、健康、扶老攜幼等面向,提供更多的支 持。青壯年朋友的家庭負擔,政府有責任幫忙減輕。 全國的阿公阿嬤,明年臺灣就要邁入「超高齡社 會」。我們會提早啟動「長照3.0」,逐步落實慢性 病防治的「888 計畫」。 焦點話題 19

我們也要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推 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並且強化社會安全 網,加強弱勢照顧,以及落實對青壯世代等 各年齡層的心理健康支持,來具體實踐全人、 全齡、全社會的照顧。 我也深深知道,大家最在乎的是高房價的 生活壓力,最深惡痛絕的是詐騙橫行。我要 向國人承諾,執政團隊不會迴避這些問題, 即便得罪特定團體,也在所不惜! 我們會加強「打詐」的力道,加快「打炒 房」的效率;我們會擴大租屋族的照顧,平 衡換屋族的需求。實現「居住正義」這條路, 我們會一起走、繼續走! 團結一致 守護臺灣民主自由 今天,陳水扁前總統、蔡英文前總統以及 不同政黨的領袖,都來到現場,我要感謝各 位的參與。這代表著國家一代又一代的實力 累積,也代表著臺灣多元民主的價值與意義。 國家要團結、社會要安定。感謝近期韓國 瑜院長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開啟朝野的合作, 將促成朝野黨團會商。 民主國家的政黨對內競爭,藉由競爭推動國家進 步;對外團結,爭取國家利益。無論我們來自哪一 個政黨,無論我們主張什麼政治立場,國家利益永 遠高於政黨利益,政黨利益永遠不能夠凌駕於人民 的利益。 因為這正是創建中華民國的先烈拋頭顱、灑熱 血,所秉持的精神;這正是衝破威權的前輩犧牲奉 獻、追求民主,所帶給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啟示。也 正因為如此,我們今天才會不分黨派、不分你我, 相聚於此。 我們大家,無論喜歡稱呼我們自己的國家,是中 華民國、是臺灣、還是中華民國臺灣,我們都要有 共同的信念:我們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不變。我們 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現狀的努力不變。我們希望兩岸 對等尊嚴,健康有序對話交流的承諾不變。我們世 世代代,守護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不變。 我相信,這是臺灣2,300 萬人民的共同夢想,也 是臺灣社會與國際社會共同的理想。臺灣人民越堅 持,全球民主就越堅韌!臺灣人民越堅韌,全球民 主就越堅持! 中華民國加油!臺灣加油!不分彼此,一起加 油!謝謝大家。 以燦爛的國慶焰火,祝賀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No.197 Oct 20 交 流

焦點話題 21 前言 賴清德總統於今(113)年5 月20 日就職後,面臨執政黨國會席 次未過半的挑戰,國內各領域被中共統戰工作滲透;美國總統競選 期間,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也快速變化。因應賴總統上任後的兩岸 關係變化,以及美國大選期間美中競爭牽動的東亞安全問題,海基 會113 年8 月1 日至2 日於苗栗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邀請相關領 域學者剖析當前國際及兩岸情勢,提出因應策略與政策建議,供政 府及民眾參考。 會後合影。 【第一場:賴總統就職後的兩岸關係發展趨勢】 為實現統一 中共採取「定時武統」 及「甕中捉鱉」手法 中共對臺政策整體戰略思維,就是實 現「統一」,至於「統一」的形式,就 是「一國兩制」。中共如何達到這個戰 略目標?將中國大陸視為最大競爭對手 的美國,有兩種具代表性的觀點,一是 「定時武統」說,二是「甕中捉鱉」論。 廖達琪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圖.文 /海 基會 綜合 處 海基 會苗 栗兩 岸關 係 研討 紀要 研討

交流 No.197 Oct 22 美國前印太戰鬥指揮官(Indo-Paci c Combatant Commander)大衛森(A. P. Davidson)於2021 年7 月卸任前,赴參院軍事委員會作證,認為中共於2027 年(習近平第三任國家主席期滿)會武力犯臺, 此為「定時武統」說。 至於「甕中捉鱉」論,來自《Foreign A airs》「How China Will Squeeze, Not Seize, Taiwan」一文,意 思是在航空、海洋以及資訊空間上,中共會以遊走灰色地帶(gray-zone)方式,逐漸縮小臺灣的活動 範圍,有如溫水煮青蛙一樣。 「甕中捉鱉」要從文化理解,臺大心理系教授楊國樞說,華人文化裡有3F「Fate」(命運)、「Face」 (面子)、「Favor」(好處),我個人再加上「Fortitude」(忍耐力)及「Fear」(恐懼),這5 種統 治手段中,Fear、Fate 是戰略,Face、Favor、Fortitude 為戰術。 就Fear 而言,中共口裡不會捨棄武統,只是怎麼行動是另一回事;另一方面,對Fate 的統一宣傳也 不會停。至於Face,賴總統說兩國互不隸屬,這很損中共面子,「懲治臺獨22 條」就是面子考量,因 為難有實質效果。Favor 則是經濟讓利,可放可收,例如ECFA降低千餘種臺灣貨品的關稅,賴總統就 任後,中止134 項臺灣貨品的優惠稅率。 中共對武統比較謹慎,它在等待時機,520 後,中共對臺一中信念、武統恐嚇等戰略不會改變,但面 子施受、好處放收、耐力伸縮等戰術有一定調整,調整方向是「面子少給、好處漸收、耐力延伸」。 中共對外態度緩和 對臺仍強硬 中共近期在對外事務上,態度有緩和趨勢,包括菲律 賓仁愛島礁事件、以巴衝突以及對美國的發言,姿態都 有放軟,因其經濟下滑、美中貿易科技戰,以及美歐對 中國大陸展開反傾銷調查等,中共必須吸引更多外在力 量,以緩解內外壓力。 然而對臺事務上,中共姿態並未放軟。中共二十屆 三中全會迄今,對臺軍事行動沒有大幅度變化,每天 軍機繞臺,海警船航行範圍持續擴張,進入金門限制 水域,驅逐在我方傳統捕魚區域的漁船,特別是海峽 中線以東區域。賴總統就職後2 天,中共即實行「聯合 利劍2024A」軍演,外界傳言「聯合利劍2024B」可能 將針對賴總統出訪;如果賴總統未出訪,「聯合利劍 2024B」可能針對的事件值得關注。 王宏仁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中共要求各部門積極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例如7 月25 日《人民日報》刊出習近平給廈門航空成立 40 週年的賀信,希望他們繼續在兩岸交流合作扮演積極角色。目前我方已釋出高度善意,希望促成雙 邊交流,從對岸最近的態度來看,可預期對岸會開始放鬆,但有階段性,學者先行,再來是觀光客, 最後才是學位生。

焦點話題 23 中共臺獨定義廣泛 堅持中華民國就是臺獨 不管我們自稱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臺灣或是臺灣,中共一 直很糾結。很多國際友人稱我們臺灣,也知道我們的國名叫 ROC,這不是更改國號,也不是執行法理臺獨,只是描述現 狀,但對中共來說這就是臺獨。2022 年8 月10 日,中共發 表《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只要不接受 一個中國原則,否定九二共識,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一 中一臺都是臺獨,臺獨定義已非常廣泛。 蔡榮祥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張峻豪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面對中共測試 我方應堅持「戰略定性」 0214 金門事件的處理,可視為新政府上臺後應對兩岸關係挑戰 的開頭。我高度肯定這件事情的處理,海陸兩會做了很多溝通, 在司法上有所堅持,在人道上做出回應。陸委會給出一個名詞叫 「戰略定性」,在處理過程中,面對中共的認知作戰、透過媒體 帶風向,堅定立場、堅持作法非常重要。 中共透過漁權問題與認知作戰等方式,測試臺灣政府的反應。 這種測試包括對內部政治的影響,例如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最近的 談話,只談兩岸對立,完全不談澎湖漁船事件;另外從最近「對 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的事情也可看出,中共對國民黨、 民眾黨可能都有施壓。 「懲治臺獨22 條」與中共2022 年12 月1 日通過的《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 強調願意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同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民主協 商,係屬自相矛盾,因為民進黨不可能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意味排除與民進黨進行民主協商。可見美其 名為「民主協商」,實際上是強迫我方接受統一方案。 過去8 年,中共對臺戰略取得一定成果,民進黨失去國會多數,所以研判未來4 年,中共會延續同 樣的戰略。4 年之後,以現在的民調來看,民進黨有可能繼續連任,所以他們會寄希望於國會及2026 年的地方選舉。依照過去經驗,中共時常「先硬後軟」,需要有點耐心與中國大陸交流,循序漸進改 變他們先前的主張。 應關注他國立法部門制定對中政策的角色 應更關注美國國會的角色,美國國會在制衡總統權力,以及制定對中政策方面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同時也應該關注其他國家立法部門在國際政治中的角色。 處理兩岸關係時,除國際政治的格局外,需要更多從比較憲政層面進行思考,關注各國行政立法互 動、憲政體制、政黨體系如何影響對中政策的制定。特別很多雙首長制的國家,政黨意見可能分歧, 臺灣可能要有更多的應對。

RkJQdWJsaXNoZXIy MTAyODAy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