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雜誌 191期

生成式AI 與ChatGPT 對產業革新與因應策略 海基會兩岸關係研討會紀要 謝謝臺灣 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No. 191 www.sef.org.tw ISSN:1560-6716 兩 岸 的 . 多 元 的 . 宏 觀 的 10月號 2023 AI 生成式 浪潮 機會與風險

01 金秋送爽、中秋佳節雖過,但喜慶團圓的氛 圍依舊濃厚,誠摯祝福《交流雙月刊》的讀者 萬事如意,闔家安康。 今年以來,中國大陸的經濟在疫情解封初期 出現短暫反彈後,隨即陷入出口貿易衰退、內 需消費不振、民企投資縮手、青年失業率攀升、 房地產低迷迫使大型房企紛陷債務危機等現 象,許多大型企業獲利驟降甚至虧損,國際金 融機構也紛紛調降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 我們也觀察到,中國大陸自7 月1 日開始實 施《反間諜法》及鼓動民眾舉報的一系列措施, 已讓外資包括臺商對於赴陸經商深感憂心,望 之卻步,以致今年第2 季外商直接投資(FDI) 大減90%。更遺憾的是,臺灣單純從事研究工 作的學者應邀赴陸參加學術研討會,也屢遭盤 問,嚴重侵犯人權,讓兩岸交流互動蒙上陰影。 海基會作為第一線服務兩岸民眾的中介團體, 不僅不樂見這種傷害兩岸人民正常往來的行 為,更要在此呼籲中共當局儘快去除類此妨礙 兩岸交流的相關規定與做法。 目前在陸臺商面臨經商投資環境逐漸惡化, 風險持續升高,海基會除及時提供產業資訊, 也透過各種管道了解其面臨的困境,並積極協 助臺商回流投資。臺商對中國大陸發展貢獻良 多,確保臺商投資權益是應有之義,也是促進 兩岸經濟發展的正道。同時,我們也至盼中共 當局能正面看待我方提出的「兩岸觀光旅遊及 放寬陸籍人士來臺商務交流之相關規劃」,讓 兩岸民眾往來旅遊及經商逐步恢復正常化,為 兩岸關係的發展持續累積善意。 今年暑假是中國大陸3 年疫情解封後,海基 會第一次恢復舉辦「臺商子女夏令營」,也是 第一次帶領臺商子女前往澎湖展開菊島海洋之 旅。「臺商子女夏令營」已舉辦17 屆,參加的 臺商子女超過7,000 人,深獲臺商學校與臺商家 長的肯定,今年一恢復申請報名,反應熱烈, 立即秒殺,可見受歡迎的程度,明年我們將擴 大營隊人數與天數的規模,為臺商子女呈現多 元活潑的家鄉文化。此外,海基會也利用暑假 期間,為即將赴陸就學的臺生舉辦研習營,提 供各項諮詢服務與經驗分享,期許臺生帶著臺 灣的人情味與民主生活經驗,與大陸青年學子 交流,發揮正向影響力。 陸配離開故鄉遠道來臺,最需要溫暖的關懷 與支持。海基會作為陸配在臺最堅實的依靠, 長期透過探視與座談,實地了解他們的生活、 就業乃至創業的種種問題。例如陸配付女士從 四川嫁來雲林縣虎尾鎮,與夫婿陳先生婚後育 有兩子,後因付女士二度中風,行動不便,無 法言語,家中經濟全仰賴丈夫務農維生。海基 會接獲陳情後,立即與陸委會及內政部移民署 等政府機關通力合作,協助付女士儘速取得定 居許可,以利接受政府長照補助等社會福利。 今年9 月初,海基會李大維董事長及邱垂正秘 書長會同陸委會、移民署等相關機關,在蘇治 芬立法委員安排下,前往雲林虎尾探視陸配付 女士,致贈慰問金並當面交付「定居證」,充 分展現海基會急民眾之所急的服務精神。 海基會面對兩岸關係的起起伏伏,從未改變 致力服務兩岸人民的創會宗旨,即使在歷年兩 岸關係艱難的時刻,我們依舊堅守崗位。未來 我們仍會秉持初衷,持續提升服務能量,為兩 岸民眾排憂解難。 發行人語

交流 No.191 Oct 02 去年11 月,生成式AI「ChatGPT」橫空出 世,短短兩個月用戶就破億,堪稱劃時代發 明,2023 年被譽為「生成式AI 元年」。作為 一種聊天機器人,ChatGPT能回答複雜問題, 快速生成文章,擬真的程度,連大學教授都難 以辨認。人們以為只存在未來世界的技術,提 前於2023 年成真,不論產業還是個人,都措 手不及。面對AI 世界提前降臨,從社會層面 到心理層面,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嗎? 宏觀到整個產業界,微觀到個人,對生成式 AI 問世,都是既歡迎又擔憂。歡迎的是,重 複性高及大量的資料分析工作可讓AI 代勞, 生產效率大為提高;擔憂的是,生成的資料不 盡客觀正確,且失去人的溫度。生成式AI 發 展迄今,對世界的衝擊仍難以評估,或許不必 然會完全取代你我的工作,但可以確定的是, 未來將是人力與AI 協同作業的時代,如何聰 明應用生成式AI,將是能否立足於未來世界 的關鍵。 網路知識爆量且真假難辨,透過網路資料 庫學習的AI 可能提供錯誤訊息,自帶流量的 知識型網紅也可能傳播錯誤知識,混淆視聽。 知識型網紅有如雙面刃,對知識的普及貢獻甚 大,但如果傳播偏頗知識,危害也不容小覷。 網路時代,知識與娛樂的界線難辨,提升民眾 的媒體識讀能力,是根本解決之道。 「數位化」之外,未來世界另一個重要趨勢 是「高齡化」。「數位化」與「高齡化」兩股 同時發展的趨勢,讓老年人口越來越弱勢。尤 其新冠疫情後,日常生活高度數位化,許多老 年人跟不上科技腳步,就醫、交通、採購都變 得艱難。中國大陸因而興起「陪診師」,臺灣 則有老人照護服務,可見AI 趨勢下,具有人性 溫度的工作仍難以被取代。 高齡化社會下的年輕勞動力,物以稀為貴, 弔詭的是,中國大陸年輕人反而面對失業的困 境。年輕人失業沒有收入,消費熄火,內需不 振。中國大陸內部面臨通貨緊縮風險,外部面 臨歐美的切割與制裁,經濟何去何從,本期台 北海洋科技大學呂曜志副校長以資金流動的角 度切入,有相當精彩的剖析。 海基會為擴大與全臺各地相關領域學者交流、 廣泛聆聽學者建言,繼6 月於臺南關子嶺舉辦 兩岸關係研討會後,8 月及9 月分別於新竹北埔 及臺中烏日舉辦2 場兩岸關係研討會,成果相 當豐碩,本期特別摘要精華內容,以饗讀者。 兩岸政治紛紛擾擾,兩岸交流卻務實而有溫 度。大陸年輕人來臺,著迷於臺灣的美好友善, 毅然隻身來臺就學;兩岸人民情投意合共結連 理,決定跨境收養大陸子女。海基會搭建的兩 岸交流平臺,上演許多兩岸結緣的美好見證, 海基會與有榮焉,不吝付出更多,成就更多佳 話。 生成式AI 是敵還是友?編輯手記

目錄 03 27 No.191 2023 年10 月號 發行人 / 邱垂正 社長 / 蔡孟君 編輯顧問 / 高建智、彭顯鈞 總編輯 / 洪浦釗 副總編輯 / 鄒麗泳 執行編輯 / 陳慧瑜、高蓓蓓、池炫璋、王維斌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地址 / 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36號 網址 / www.sef.org.tw • www.seftb.org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seftaiwan 訂閱電話 / (02)21757000 訂閱傳真 / (02)21757120 訂閱劃撥帳號 / 15276869 設計 / 漢翼創意有限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北市誌第2156號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作者文章不代表本刊立場 林立傑 陳冠宇 姜 暮 編輯部 編輯部 呂曜志 陳孟嫻 蔡紹堅 05 09 13 17 27 37 41 45 焦點話題 生成式AI 與ChatGPT 對產業革新與因應策略 應用無極限 生成式AI 催生新興職業 生成式AI 如何改變未來生活圖像 海基會新竹北埔兩岸關係研討會紀要 海基會臺中烏日兩岸關係研討會紀要 現階段中國大陸經濟的結構性問題解析 兩岸視窗 兩岸高齡化社會行業新趨勢 知識型網紅崛起 科普知識雙面刃 41

交流 目錄 No.191 Oct 04 61 53 陳文孝 陳美琳 49 53 財經實務 中國大陸境內企業境外上市新規對臺 商上市之影響 法律實務 兩岸收養案例分析(上) 許力仁 許力仁 賴錦傑 林秉澔 60 61 63 65 海基會活動 海基會關懷陸生 打造友善求學 環境 海基會攜手臺商子女 暑假樂遨遊 大陸臺商投資臺灣參訪活動 金門場盛大登場 一人一菜慶中秋 海基會關懷金門 陸配姊妹 bbye 57 臺陸生專欄 謝謝臺灣 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隨著技術的進步,生成式AI,例如OpenAI 的ChatGPT,已開始 深刻地影響多種產業。這種技術具高度靈活性和適應性,意味它可在 各種情境下使用,從簡單的客服解答到創作內容等。本文探討生成式 AI 對各行各業的革新以及因應策略。 機器學習能力大進步 生成資料更逼真 生成式AI 代表一系列的技術,核心目標是使機器能夠自主生成資料, 這些資料可以是文字、圖像、音樂或其他形式。相對於傳統的判別式模 型,生成式模型不僅是識別或分類資料,更能夠創建全新的、前所未見 的資料。生成式AI 的關鍵概念: 一、生成式對抗網路(GANs) 生成式對抗網路是生成式AI 最流行的技術之一,包含兩個主要部分: 「生成器」和「判別器」。「生成器」主要是創建看起來像真實資料的 新資料,而「判別器」則是區分真實資料和「生成器」生成的資料。透 過這種對抗性的訓練過程,「生成器」會持續改善其資料生成能力,直 到「判別器」幾乎無法區分真實資料和生成資料。 生成式AI 正在開創我們與機器互動的方式。(圖/美聯社) AI ChatGPT 焦點話題 05 文 /林 立傑 ︵台 灣人 工智 能產 業協 會理 事長 ︶ 生成式 與 對產 業革 新與 因應 策略

二、自編碼器(Autoencoders) 自編碼器是另一種生成式模型,包 含兩部分:「編碼器」和「解碼器」。 「編碼器」將資料轉化為低維度的潛在 空間,「解碼器」將其轉換回原始空間。 當這些模型被訓練好後,「解碼器」可 用於從潛在空間生成新的資料。 三、 模型訓練 生成式AI 模型的訓練通常涉及大量 的資料和計算資源,透過不斷的迭代 和調整,模型學習如何生成越來越逼 真的資料。這涉及最小化某種損失函 數,該函數衡量生成資料與真實資料 之間的差異。 生成式AI 已引起科學家和工程師的 廣泛興趣,它提供從根本上增強機器 學習模型能力的途徑。從藝術設計到 生物醫學研究,生成式技術正在開創 全新的可能性,改變我們與機器互動 的方式。 生成式AI 帶給主要產業的革命性變化 一、媒體與內容製作 生成式AI 正在翻轉媒體和內容製作產業的運作方式, 這些技術的迅速發展不僅打開前所未有的創新門戶,還 提出新的道德和業務挑戰。 (一)新聞自動生成 新聞產業是資訊的主要來源,現正面臨生成式AI 帶來 的革命性變革。自動化的新聞生成工具可在幾秒內產出 報導,特別是在財經和體育領域,這些報導往往基於數 據。這不僅加速新聞發布的速度,還提高覆蓋範疇,允 許報導那些之前可能被忽略的故事。然而,這也引發對 品質、真實性和偏見的擔憂,因為人工智慧生成的內容 可能缺乏深度和溫度。 (二)藝術和音樂創作 藝術家和音樂家現在有全新的工具可以擴展他們的創 作邊界。生成式AI 可以產生繪畫、雕塑或音樂片段,這 些作品受到訓練數據的啟發,但都是獨特的。音樂家使 用AI 作曲輔助工具來開發旋律,畫家使用GANs 創建令 人驚嘆的藝術品。但這也涉及關於原創性和著作權的問 題,因為當機器生成內容時,「作者」將變得模糊。 ChatGPT 等生成式AI,深 刻影響多個產業。(圖/擷 取自The Campus FB) No.191 Oct 06 交 流

(三)影視創作 生成式AI 正在進軍電影和電視產業,從編劇 到後期製作都有所涉獵。腳本生成工具可提供情 節建議或完整的故事概念。在視覺效果方面,生 成式技術可創建真實的背景或角色,甚至完全的 虛擬角色。這將減少製作成本和時間,但也衍生 對真實與虛擬界線模糊的擔憂。 二、 醫療產業 生成式AI 在醫療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隨 著技術發展與應用,將可能看到更精確的診斷、 預測與治療方法。 (一)診斷輔助 傳統上,醫療診斷依賴醫生的經驗和專業知 識。然而,生成式AI 可提供強大的輔助工具, 透過分析醫療影像、患者紀錄等數據來協助醫生 做出診斷決策。例如,對於腫瘤或其他病變的識 別,AI 可快速掃描影像並指出可能的問題區域, 使醫生能夠更有效地識別和評估病變。不僅加速 診斷過程,還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二)疾病預測 生成式AI 也可預測疾病的發展和結果。通過分 析患者的基因、生活習慣、過去的醫療紀錄等,AI 可預測某人可能發展的疾病或病症。例如,對心臟 疾病或糖尿病的風險,AI 可分析多種因素,提供預 測,並給出預防建議。這種早期預測有助於預防性 的干預和治療,從而避免或延遲疾病的發展。 (三)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醫療專家一直在尋找更個性化的治療方法,以適 應每位患者的獨特需求。生成式AI 在此領域的應 用開闢新的途徑。基於患者的基因組、病史、生活 方式等數據,AI 可以生成個性化的治療計劃,從藥 物劑量調整到治療策略選擇,確保治療方案最適應 個體差異,提高療效並減少副作用的風險。 三、 製造業 製造業一直是技術創新的前沿,生成式AI 的興 起正在加速這一進程,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優勢和新 的挑戰。 (一)設計和原型製作 生成式AI 為產品設計提供前所未有的工具和可 能性。透過這種技術,設計師可輸入特定的需求和 條件,AI 便能生成多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供選擇。這 些設計方案常常超出人類設計師的思維範疇,充分 利用材料和結構的最佳化。此外,當AI 與3D打印技術結合,原型製作的速度 和效率也大幅提升,從而縮短產品從概 念到市場的時間。 (二)供應鏈優化 供應鏈的管理對製造業至關重要, 任何效率的提升都可轉化為成本節省和 更快的交付速度。生成式AI 可分析大 量的數據,如歷史交易、物流資料、市 場需求等,提供預測和調整供應鏈的動 態。例如,它可以預測某一零件的需求, 生成式AI 將帶來更精確的診斷、預測和治療方法。(圖/美聯社) 焦點話題 07

當AI 及人工協同工作時,生產效率和創新性都會得到大幅提 升。(圖/美聯社) 並在需要之前自動重新排序,避免生產中斷。生 成式AI 還可即時應對突發事件,如天氣災害或政 治動盪等,確保供應鏈穩定運作。 (三)自動化生產 自動化在製造業中已存在多年,但生成式AI 帶 來自動化的新級別。結合機器學習和生成式設計, 生產線上的機器人可更靈活地調整和適應變化, 以應對各種生產需求。生成式AI 也可自動檢測和 修正生產過程中的問題,確保品質並減少浪費。 結合即時的數據分析,系統也可自我優化,持續 提高生產效率。 AI 與人力協同作業 發揮最大效能 隨著AI 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產業需要 調整和採取新策略,充分利用其潛力應對新挑戰。 4 大策略是產業因應AI 的核心方向: 一、 人工與機器的協同作業 單獨的AI 或人力難以達到最佳效能,但當兩 者協同工作時,生產效率和創新性都會大幅提升。 例如,機器可以負責數據分析和重複性工作,人 類可以專注於創意、策略和複雜的決策過程。產 業需要建立人類與機器能夠截長補短的環境,俾 能從中獲益。 二、 職業培訓與再培訓 AI 技術崛起意味某些傳統職位可能減少, 但也創建新的、專注於AI 管理和應用的職 位。為確保員工不被技術發展所取代,企業 需要投資於培訓和再培訓計劃。除幫助員工 習得新技能,也確保企業能夠充分利用AI 的 優勢。 三、 企業倫理和透明度 隨著AI 在決策過程中的角色日益增加,企 業需確保這些決策是在倫理和透明的基礎上 進行的。企業需建立並維護AI 的道德框架, 與公眾分享如何使用AI 及其決策過程。透明 度增加公眾的信任,還確保企業對決策負責。 四、 投資研發和持續學習 AI 領域的技術和應用日新月異,企業為保 持競爭力,必須持續投資於研發和學習。除 購買最新的技術與工具,還鼓勵員工持續學 習創新。透過參加研討會、工作坊和其他學 習機會,企業讓自己和員工都與時俱進。 生成式AI 除帶來技術革新,也是產業進步 的催化劑,正確使用可帶來巨大的效益。與 此同時,企業和個人都須認識其潛在問題, 採取措施確保這些工具在道德和實際上都被 適當使用。 No.191 Oct 08 交 流

焦點話題 09 人工智慧(AI)的概念早在1950 年代就已出現,歷經幾十年 發展,提供人們便利的生活。美國新創公司OpenAI 去年底推出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慧後,全球刮起AI 旋風,帶動AI 風潮, 也催生AI 溝通師、AI 倫理顧問等新興職業。 ChatGPT去年11 月問世後,這款運用AI 驅動的聊天機器人程 式,上線5 天用戶數就突破100 萬,2 個月後,月活躍用戶數突 破1 億,成為人類歷史上用戶數成長最快的應用程式之一。科技 巨擘看準此波熱潮,紛紛推出類似AI 平臺,也掀起AI 巨大商機, 帶動科技新熱潮。 微軟、Google、阿里、百度等網路巨擘相繼對大眾開放類似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從效率角度來說,生成式人工智 慧作為高效的AI 輔助工具,在其幫助下,人類工作效率與品質再 次提升,用更少人力完成相同工作。 然而,AI 技術發展也帶來後遺症,例如,有畫師因為遊戲公司 使用AI 繪畫而失業,有大型公司使用AI 而出現資訊洩露風險, AI 勢不可擋,但人類已在思索與之共處的新模式。 人工智慧歷經幾十年迅速發展,為生活帶來不少改變。(圖/美聯社) AI 文/ 陳冠 宇︵ 媒體 工作 者︶ 應用 無極 限 生成 式 催生 新興 職業

交流 No.191 Oct 10 音樂創作生成式AI 也可代勞 生成式人工智慧,顧名思義能夠生成內容、 解決方案或新概念的人工智慧技術,基於深度 學習、神經網絡等先進算法,透過大量數據訓 練,使電腦像人類一樣思考和創作。生成式AI 具有強大能力,可根據輸入條件自動生成圖像、 文字、音樂等各類內容,人工智慧的應用範疇 往前邁一大步。 生成式AI 具備強大的圖像生成能力。生成式 對抗網路(GAN)是一種非常流行的生成式AI 技術,可生成逼真的圖像,包括人臉圖像、圖 像修復、風格轉移等,為設計師和藝術家提供 創作來源。 自然語言處理方面,OpenAI 的GPT系列可 生成流暢、富有邏輯的自然語言文本。GPT-4 可用於生成新聞、故事、詩歌、翻譯等多種文 本類型,還能回答問題、編寫代碼等複雜任務, 為寫作、行程規劃、企劃提案、教育、程式語 言等領域提供強大支援。 生成式AI 具有強大能力,可以根據輸入條件自動生成音樂等各類內容。 (圖/擷取自AI Test Kitchen官網) 生產方面,AI 可以為企業增加工作效率與品 質,例如購物網站可運用24 小時的AI 客服, 即時回應客戶需求,降低人力成本,工業用機 器人可進行物流揀貨、水下作業等,減輕人工 操作的風險。人工智慧正在改變各行各業的生 產方式和創新模式。 催生新興職業 AI 溝通師炙手可熱 許多新興職業因AI 的發展而誕生,「AI 溝 通師」就是其中之一。當你想利用AI 協助工作 時,是否常覺得生成結果不盡人意,或被誤導? 目前AI 的發展,尚未與人類擁有同等的理解能 力,AI 溝通師扮演雙方溝通互動的橋樑。 AI 溝通師原文為Prompt Engineer,譯為提示 工程師、AI 模型訓練師,主要職責是設計、訓 練和維護自然語言處理(NLP)和對話系統, 這些系統能夠更自然、有效地與人類進行溝通。 換言之,AI 溝通師須確保AI 系統能正確理解 人類語言,並協助調整AI 生成較理想的答案。

焦點話題 11 AI 溝通師透過蒐集整理語音和文字訊息,對 人工智慧暫時辨識不了的數據進行標註,並將 蒐集到的資訊及答案形成知識庫,讓人工智慧 做語料庫訓練、提示詞訓練等,再根據回饋資 訊,調整參數、改善算法,減少錯誤率,如此 反覆「餵養」,人工智慧越來越準確地生成內 容。因此,AI 溝通師被形容是「讓機器聽懂人 話的魔法師」。他們需具備廣泛的技能和知識, 熟悉大型語言模型(LLM),擁有基本的程式 語言能力,能編寫小型的Python程式,對用戶 體驗有一定的了解,並確保使用者能夠輕鬆地 與AI 系統互動。 這項新興職業,人工智慧公司Anthropic 開 出25至37.5萬美元年薪,包含公司股權分紅。 外媒報導,全球第一位AI 溝通師古德賽德 (Riley Goodside)被以近14 萬美元年薪,從 OpenAI 被挖角到Scale AI。 AI 溝通師薪資高,主要是語言模型成功,AI 溝通師開發複雜的策略,將簡單的輸入轉化為 高品質的結果,避免出現離題或者不一致的輸 出。隨著AI 系統在各個行業中的廣泛應用與 發展,需要專門處理與人類交流的AI 系統的 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迅速地發展,也催生如AI 溝通師、AI 倫理 顧問等新興職業。(圖/Freepik) 專業人才會變得越來越重要,AI 溝通師也有望 繼續成長。 衍生道德問題 讓AI 倫理顧問把關 AI日益普及,也衍生許多AI倫理與道德問題。 首先,AI 技術或產品可能被使用於偏離原先目 的的用途,例如全自動無人機可能被用作戰爭武 器,或者深偽技術(Deepfake)被用於偽造虛假 的照片,甚至是近期頻傳的偽造名人不雅影片 等。 其次,AI 工具也帶來隱私權與安全問題,人 工智慧需要大量數據作為基礎,須要更多個人隱 私資訊,如身份資訊、行為軌跡、偏好等。如果 缺乏有效的保護和管理機制,數據可能被竊取、 竄改、洩露或濫用。 還有責任歸屬和問責問題,隨著AI 系統的自 主性和複雜性提高,可能產生不可預測或不可控 制的後果,如故障、錯誤、損害等。一個重要問 題,當AI 發生侵權或損害的結果時,應該由誰 來承擔責任?是開發者、提供者、使用者還是機 器本身?該如何確定損失補償機制?

交流 No.191 Oct 12 諸如此類的AI 倫理與道德爭議,各國與各 公司的規範並不一致。目前全球已經發布超過 100 個AI 倫理治理相關文件,各國政府、國際 組織、學術界和產業界各方高度關注AI 倫理 問題,但尚無齊一標準。 對AI 倫理此一新興領域,也出現AI 倫理顧 問(AI Ethicists)新職業。AI 倫理顧問負責研 究、評估和制定AI 系統的倫理原則和標準, 包括分析AI 系統的潛在倫理風險,例如歧視、 偏見、隱私侵犯和濫用等。AI 倫理顧問必須提 出降低倫理風險的措施、制定AI 系統的倫理 準則和標準,還需要教育和培訓AI 開發人員 和使用者,提高對AI 倫理的意識。 Google 就曾表示,AI 倫理顧問的需求逐漸 提升,因為企業現在都希望確保自家的生成式 AI 負責任,且符合倫理,據外國人力資源網站 顯示,AI 倫理顧問平均年薪大約是16 萬美元。 其他因AI 衍生的新興職業,包括AI 研究 學者、AI 產品開發經理、AI 應用培訓師、資 料科學家,以及深度學習/機器學習工程師 等。隨著AI 持續發展,相信還有更多相關職 業誕生。 AI 領域催生各類新型就業形態,符合年 輕人的挑戰欲,為年輕人提供更多新的職業 選擇;而傳統學科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必須 適應未來AI 新世代的就業市場。AI 將顛覆 我們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與社會運作,不止 三百六十行。 人工智慧需要大量數據作為基礎,包含許多如行為軌跡等隱私資訊。(圖 /美聯社)

焦點話題 13 好萊塢編劇透過大罷工,向資方爭取屬於自己的權益外,也倡議重視AI 對影視產的影響。(圖/美聯社) 如果你是重度好萊塢電影成癮者,2024 年對你來說,恐怕會是一個 「劇荒年」。主要是2023 年5 月初,好萊塢編劇們發起的大罷工,這 場運動持續至9 月中旬,仍無消停的跡象,編劇們除了透過這場運動, 向資方爭取屬於自己的權益外,還有另一個關乎產業未來發展的議題, 就是AI(人工智慧)對影視產帶來的長期影響。 AI 對臺灣來說,卻是臺灣證券市場上半年最火熱的話題,AI 概念股 隨著半導體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訪臺,呈現火熱榮景。 AI 對產業是新話題、新機會,但為什麼對好萊塢編劇們,AI 卻可能搶 了他們的飯碗? 何謂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生成式AI 是一項人工智慧技術, 它超越分析現有資訊的能力,主要目標是透過模仿人類,創造新的內容、 數據或媒體,簡單來說,就是生成看起來像人類創建的文字、圖像、音 樂、影片等多種形式的創意內容。 這項技術的基本原理是透過使用深度學習的技術,藉由訓練學習大量 數據,以理解語言、視覺和聲音結構及模式,藉由學習到的知識,在特 定情況下生成具有創造性的內容。AI 有廣泛的潛力,但同時也面臨了一 些挑戰,例如創造力、倫理問題和品質控制等問題。 AI 文/ 姜暮 ︵媒 體工 作者 ︶ 生成式 如何改變 未來 生活 圖像

交流 No.191 Oct 14 生成式AI 的出現,也產生了假新聞等負面影響。圖為AI 製作的 天主教教宗假照片。(圖/擷取自twitter) AI 資訊正確問題 令人憂心 生成式AI 的出現,可減少人類例行性的繁瑣工作, 這項技術才剛問世,有賴大數據建立資料,如果缺乏正 確使用及判斷力,會產生負面影響,舉例來說,假新聞 就是一項值得關注的問題。 正在撰寫碩士學位論文的廖姓大學研究生受訪時指 出,他曾試著利用聊天機器人ChatGPT進行資料搜集工 作,檢查時發現,ChatGPT的資料中,有不少是來自不 明網站的假新聞。 除資訊正確性的問題外,不少民眾也憂心AI 將對人 類未來產生威脅,2023 年5 月中旬公布的路透社/ 易普 索(Reuters/Ipsos)民調即顯示,61%的受訪美國人認為, 快速成長的人工智慧(AI)科技,可能危及人類的未來。 美國研究及推廣機構生命未來研究所 (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就曾發表連署 公開信,呼籲讓強大的AI 系統研發暫 停6 個月,並用這段時間強化監管及確 保系統安全無虞,該連署甚至吸引美國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 克(Elon Musk)參與。 生成式AI 問世後,環繞著相關議 題的話題是「有哪些行業將被AI 取 代?」,人們對AI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在「2023 年就業展望報告」(2023 Employment Outlook)給了短暫的安 慰。OECD認為,「目前為止」幾乎沒 有證據表明AI 對就業產生重大負面影

焦點話題 15 響,但OECD也表明,收集有關工作場所接受和使 用AI 的資料至關重要,包含會改變哪些工作、創 造哪些就業機會,或哪些工作會消失,以及技能需 求如何改變。 AI 是小幫手或幫倒忙 尚有爭論 當試著把AI 會不會帶來負面影響的問題拿來問 ChatGPT,以下是它所給出的回應: 生成式AI 的廣泛應用帶來了嚴重的倫理和社會 挑戰,需要謹慎處理。而監管、教育和個人的警覺 性都將起到關鍵作用,以確保AI 技術的應用符合 倫理標準,並最大程度地減少潛在的負面影響。同 時,也必須在技術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平衡創新 和倫理責任,以實現AI 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由此可見,究竟AI 是全方位小幫手,還是可能 偶爾幫倒忙,目前看來沒有定論,但AI 出現後, 人類似乎需要更強大的判斷及核查能力, 以免不察AI 所提供的錯誤資訊,導致假消 息四處流通,甚至出現倫理問題,造成更 大爭議。 目前生成式AI 還有一些錯誤資訊、倫理 及監管的問題,但如果從正面的角度來看, 生成式AI 技術在文字工作者、音樂創作者 靈感枯竭時,或許能幫上一點忙。 例如透過與ChatGPT進行對談交流,說 不定就能迸出新創作的火花;生成式AI 也 能協助人們進行教育及培訓,讓語言學習、 數學教學有更高的效率,或在娛樂體驗方 面,提供更豐富、吸引人且更具個性化的 內容。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可能帶來不同 的思考方向,「如果生成式AI 就能夠自己 生產出有趣且多元化的內容,那何需人類 的角色?」 生成式AI 技術雖有爭議,但在文字工作、音樂創作上提供 使用者幫助。(圖/freepik)

交流 No.191 Oct 16 AI 如何影響你我的工作 法新社報導,美國劇作家協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希望與片商簽訂具約束力的協議, 包含AI 編寫的任何內容都不能視為「文學」或 「原始」材料,劇作家撰寫的劇本也不能被用來 訓練AI,這一項提案遭到片商拒絕。片商認為 AI 對編劇來說,會是小幫手,可協助處理為角 色取名等繁雜的瑣事,編劇們認為,片商似乎是 想從另一個角度使用AI。Net ix 熱播劇「柏捷 頓家族:名門韻事」(Bridgerton)編劇科漢 (Leila Cohan) 預期,片商可能會開始使用AI 製作「非 常糟糕的初稿」,然後再聘請作家重寫。 由AI 創作,再由人工潤飾、編輯把關,或許 將成為文字創作者的未來。媒體工作者作為常被 點名是AI 取代的對象,不具名的媒體工作者表 示,重點還是在於人本身,新聞工作不只是產出 報導,而是與受訪者建立關係,採訪時「找出問 題,問出好問題」,這是AI 辦不到的事。 AI 辦不到哪些事? 與人互動溝通 如果我們把「有哪些問題是生成式AI 無法取 代的」丟給ChatGPT回答呢?它認為,包含與 人工智慧持續改變日常生活, 對社會也產生各種正面和負面 的影響。(圖/美聯社) 人互動相關的職業,都被視為不可取代的, 例如醫療、諮商、社交等,這些需要與人類 互動的工作,AI 無法取代。 一位在科技業擔任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的何姓受訪者指出,對她而言,AI 取代的是瑣碎、制式的內容,好讓她可以進 行更細節、更具開創性的工作,舉凡製作簡 報、撰寫制式報告等不需要創造力的工作, 就交給AI 幫忙。 從好萊塢編劇的憂慮,再到科技業PM的 正面評價,生成式AI 的出現,對創作者來說 是小幫手還是競爭者,是大哉問,但可以確 信的是,當沒有靈感卻又找不到適當的對象 聊聊時,AI 或許會是一個24 小時待命的好朋 友。

海基 會新 竹北 埔 圖. 文/ 編輯 部兩岸 關係 研討 會紀 要 洪耀南(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 北京視賴清德會當選 積極介入臺灣選舉 美國的「新華盛頓共識」,國家安全掛帥、政府積極干預,據此建立科技產業 等各領域的高牆;反觀臺灣,高牆建立不夠高,我們的產業應更嚴格限制,但其 他部分可開放交流。 近期兩岸情勢可用三種動物代表:黑天 鵝、灰犀牛與攔路虎。中共把賴清德訪美視 為灰犀牛,水災是黑天鵝,最近的軍演,有 點騎虎難下是攔路虎。中共藉由福州海事局 的演訓,意圖恫嚇臺灣,這只是一個港務、 很低層級的宣布,被中共拿來利用;再來像 中止ECFA恐嚇臺灣等,這些動作都是針對 臺灣大選,對中共而言,基本上已不在乎臺 灣人民在想什麼。 第一場:兩岸政治經濟的對抗與競爭 洪耀南。 前言 當前兩岸關係存在對抗又交流的狀態,亟需思考如何在這種狀態下 既保護國家安全,又推動對有利臺灣的交流模式。有鑑於此,海基會於 112 年8 月24 日至25 日在新竹北埔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討論兩岸在 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面向既對抗又交流時,臺灣的因應策略與政 策建議,供政府及民眾參考。 海基會於新竹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 焦點話題 17

臺灣民眾的統獨立場不太受到美國對臺政策影 響,而是受到中國大陸本身政治情勢影響。 「抗中保臺」之所以有市場,主要是臺灣民 眾對習近平20大後的集權產生反感,「反習」 對統獨立場有很大影響。某種意義上戳破中共 「倚美謀獨」的說法,這個實驗顯示根本沒有 「倚美謀獨」,因為美國的支持與否跟臺灣民 眾是否支持獨立沒有關係。 建議政府向美國說明,第一,明確清晰的保 證不會讓臺灣人更往獨立的方向走;第二,把 臺灣民眾推向獨立的,其實是中共對臺政策及 其內政變化。 王國臣(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 究所助研究員) 中共對臺讓利可能性低 貿易制裁恐加大 有些人認為兩岸經貿衰退,導致臺灣跟大陸 的出口都不好。事實上,兩岸的三角貿易型態 沒有改變,也就是臺灣接單、大陸生產、出口 美國,因此,中國大陸經濟衰退很大原因是臺 灣接單變少。2019 年數據顯示,臺商占中國大 陸出口百強比例高達62.7%,中國大陸的出口 基本上靠臺商驅動,而出口占中共經濟成長率 2%,疫後中共對臺商積極招商、給予優惠的理 由在此。 中國大陸現在財政困難,經濟讓利不太可 能,後續應會以施壓為主,大概可分幾個階段: 第一,要求在陸臺商跟藝人表態,貿易效果不 大;第二,壓縮臺灣的國際貿易空間,包含跨 國企業取消「臺灣」的露出,比如拿掉官網上 的臺灣,使臺灣在國際經貿上的國格越來越限 縮;持續進行貿易制裁,追求效果最大化,例 如每個月祭出新的制裁名單,10 月份發布第一 批,11 月份再發布另一批。 從美國各界反應來看,都認為賴清德是最好的 總統人選,他在整個國際關係、兩岸關係及意見 發表都表現沉穩。臺灣的大選態勢越趨清晰,就 越敏感,北京的態度可能越強硬,想干涉臺灣選 舉。在外交上,短期內中共會做出大動作,加強 對臺灣的鉗制,接近大選時尤然。現在中共介入 選舉,營造一種「戰爭與和平」的選擇,臺灣有 幾位候選人也配合這個調性在走。 北京視賴清德會當選在處理,跟以往陳水扁和 蔡英文相比,態度有所不同。反而這次美國在臺 灣大選中不選邊站,從賴清德訪美的安排就可看 出。9 月侯友宜訪美,「候選人」跟「副總統」 訪美,因身分不同,接觸或拜訪的地方都有所不 同。兩岸關係在臺灣大選是重中之重,尤其中國 大陸現在內部經濟狀況不佳,對外可能更強勢, 希望能轉移內部問題。 郭銘傑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把臺灣推向獨立 不是美國的「戰 略清晰」而是中共的集權 美國政治界一直認為要「戰略模糊」而不要 「戰略清晰」,主要論點是,如果今天美國「戰 略清晰」,不論如何一定會在中共攻臺時保衛臺 灣,此舉等同鼓勵臺灣往獨立的方向前進,如此 一來會激怒中共,逼中共早一點對臺動手。然 而,美國的「戰 略清晰」,是 否真會讓臺灣 民眾往獨立方 向走?去年11 月,我做了一 個網路調查, 實驗結果顯示, 郭銘傑。 No.191 Oct 18 交 流

吳峻鋕。 幾點值得關注。第一,臺灣很多原物料上游在 中國大陸,臺灣沒有生產,當中國大陸對臺灣進 行出口管制,會造成臺灣下游產業嚴重損傷。第 二,中共之前發布《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 外適用辦法》,當美國的出口管制越來越嚴格, 我們遵守美國的出口管制,也不出口半導體到中 國大陸,中共會根據這個撻伐臺商,臺商會越來 越難經營。最後,中共下半年應會對綠色臺商施 壓,年初中共發布《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 市管理試行辦法》,在中國大陸上市的公司如果 要到其他國家IPO或增資,須經過中共的同意, 金管會統計有超過百家臺商受到影響。總結起來, 中共的單邊立法效果會越來越擴大。 吳峻鋕(臺北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 心兼任助理教授) 應思考美中對抗下臺灣經濟何去何從 兩岸經濟對抗,要問三個問題。第一,臺灣的 經濟問題真的可以靠中國大陸市場解決?從李登 輝、陳水扁到馬英九,我們的經濟都沒有成功, 看來臺灣的經濟問題並不能依靠中國大陸的市場 解決。第二,中共對臺經濟作為有不考慮政治的 空間嗎?中共對臺經濟作為,每一項都有政治考 量,大家可以去思考。第三,過去中國大陸的成 功是以經濟成長為動力,但現在中國大陸經濟開 始下滑,我們應思考臺灣的應對是什麼。不應再 糾結兩岸經貿交流,新的思考方向應是美中競爭 下,臺灣的經濟何去何從。 兩岸政治對抗是價值體系的競爭 兩岸政治對抗,我提出三點觀察。第一是統 獨,第二是主權,第三是和戰選擇氛圍。中共 怎麼處理統獨問題?就是「反臺獨」與在野黨 形塑「統一戰線」。處理主權爭議用「九二共 識」,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中國原則」,但兩 者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中共使用模糊手法,巧 妙地讓兩邊都使用「一個中國」。最後是政治 介選,製造和戰選擇的氣氛。賴副總統出訪期 間,中共當局用複合性攻擊,包括外交恐嚇、 經貿施壓、認知作戰、動員海外人士及強逼臺 商協會表態,宣傳意味濃厚。最核心的是,定 性賴副總統是倚美謀獨、麻煩製造者、臺獨工 作者,告訴你「支持民進黨就是戰爭」。 兩岸的根本問題,在於「民主臺灣」不見容 於「威權中國」。長期而言影響兩岸關係的外 部因素,第一是到底該親中還親美,美中關係 已變成對抗,因中共野心顯露,想要突破第一 島鏈,而「一帶一路」最關鍵的是中共想建立 一個國際新秩序。第二是供應鏈重組的問題, 必須要在自由主義市場原則下進入全球化體系, 可是中國大陸加入全球化是用非自由主義方式 加入,享有許多優惠,所以美國稱中國大陸是 不公平貿易,我認為新冷戰已經出現,是價值 體系的對抗。 王國臣。 焦點話題 19

林穎佑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賴副總統訪美 中共軍演力度點到為止 相較於去年裴洛西訪臺與蔡總統訪美的兩次軍 演,這次賴副總統訪美的軍演規模不大。第一,從 軍演層級來看,最高的是試射飛彈;第二,這次演 習只在西北方和西南方進行海空演習,代表沒有火 箭軍、沒到西太平洋,在軍事動員力度上看,有點 到為止的意涵。 去年裴洛西訪臺,直接由新華社公布軍演,今年 聯合利劍只有東部戰區,代表不是國家級別演習。 中共的態度是,如果沒有軍演,等於默許賴副總統 的兩岸言論。這次軍演有隔山打牛的味道,對臺軍 演實際是對美抗議,8 月18 日美日韓高峰會議, 中共懷疑要搞「小北約」,必須有所回應。 火箭軍人事頻異動顯示內部不穩定 攻臺機率低 最近火箭軍頻繁人事異動,有人說可能是洩密, 我認為是貪腐問題。為什麼會針對火箭軍反腐?火 箭軍過去是二砲部隊,後改制擴編為火箭軍,擴編 時有油水可撈,且火箭軍是科技軍種,非總後勤部 權管。今年8 月1 日中共建軍節晉升新的司令員跟 政委,由原是海軍的王厚斌和空軍的徐西盛接任, 這兩人不是火箭軍出身,也沒有二砲部隊經歷,在 講求高度專業的科技軍種裡啟人疑竇。這次的人 事異動很可能是針對內部政治掌控,王厚斌對核 武器完全不熟,升上來的原因應是擔任黨委常委, 習近平相對信任,徐西盛也是相同模式。然而, 一個高度專業的軍種調派人事是基於是否可信任, 就會變成外行領導內行,先求紅再求專,這樣的 解放軍可以打仗嗎?或只是造成更多內部問題? 不管是火箭軍還是秦剛的人事變化,顯示20 大 後習近平唯我獨尊,對人都不太信任。我們需要 重新評估解放軍的實力,大規模人事異動顯示內 部不穩定,又有俄烏戰爭的前車之鑑,中共還會 輕易發動戰爭嗎?我們應該要做的,是從每次解 放軍軍演中看出軍力變化及成長,做出較佳研判。 蔡明芳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 中國大陸外貿嚴重衰退 倒債違約機率大增 以5 至7 月的數據來看,中國大陸外貿包括進 口、出口都衰退。雖然全世界的需求都減低,但 中國大陸衰退的程度更加嚴重。今年1 到6 月, 中國大陸對美出口衰退20%,排名已落到墨西哥 與加拿大之後。 中國大陸出口衰退、生產降低,進而導致青年 失業率持續創新高。就業情況不好,內需就會降 低。世界各國央行為了怕物價上漲,多採升息政 策,中國大陸卻持續採貨幣寬鬆政策。然而中國 大陸的物價不僅未上漲反而還下跌,原因就是需 求大幅下降,導致通貨緊縮現象發生。 外貿情況不好、內需也下跌,房地產的景氣勢 必也不好。臺灣的金融業、基金,對中國大陸的 曝險到底有多高,值得大家高度關注。如果這些 金融業、基金買的是中國大陸中小型企業的股票 或債券,在這波房地產不景氣情況下,發生倒債 違約的機率就大幅增加。 No.191 Oct 20 交 流

人民幣持續貶值 應留意對臺灣產業的風險 國際供應鏈移轉已經發生,廠商開始 外移,造成中國大陸出口往下掉,出口 可以創造的外匯就開始也往下掉,需要 將外匯轉成人民幣的需求就會降低。所 以在人民幣需求降低的情況下,加上貨 幣寬鬆政策,就會讓人民幣持續貶值。 如果要阻止人民幣的貶值走勢,唯一 的方式就是拿美元出來買人民幣,但是 中國大陸的美元外匯也在往下掉,所以 中國大陸要抵擋人民幣往下貶值的籌碼 手段越來越少。 臺灣有不少產業在中國大陸大規模投 資,包括銀行業、水泥業、石化業等, 因此人民幣的貶值對臺灣的企業和股東 而言,都是非常大的傷害。 江旻諺(《如水》雜誌Flow HK編輯委員) 中國大陸對臺新攻擊模式 過去幾次選舉,工商團體出來針對九二共 識表態,都對選舉產生影響。2018 年的關西 機場事件,讓大家見識到虛假資訊或者資訊 操弄的衝擊,可能會對整個社會、政黨或政 治人物產生不同想法。新的攻擊模式可能會 在明年大選前出現,必須警惕。 大選後我們有2 個主題,現在必須準備面 對。第一是中國大陸持續對臺經濟脅迫;第 二是新興社交媒體工具的轉變,這是一個長 期結構性的因素。很多年輕人都從淘寶、蝦 皮這些帶有中國大陸色彩的電子商務平臺購 物,這些有可能成為未來中共得以武器化的 經濟工具。 關於美中科技戰,除了在價值層面上,美 國和中國大陸站在不同的意識形態陣營,美 國更在意的是中國大陸發展本土自主的科技 能力,可能帶來全球科技霸權的轉移。 蔡明芳。 焦點話題 21

觀察中國大陸有無可能突破美國經濟封鎖的途 徑,第一個可能性是繞過美國的科技制裁,在美 國以外選擇盟友,創造另外一個足以支持他的市 場地位;第二個可能性是在新興領域(如5G、 6G)或者AI、量子計算,取得先進進展,而不 是在原本的跑道上面超車。但無論是哪個可能 性,目前中國大陸都無法脫離在晶片科技領域裡 對全球化網絡的依賴。 臺灣必須注意,會不會因為目前我們在晶圓供 應鏈上優秀的表現、優異的地位,反而成為美國 和盟友想要建造對中圍堵體系的破口。目前臺灣 的《國家安全法》中,關於「國家核心關鍵技術 是營業秘密」的定義,普遍被認為仍用「經濟間 諜」的邏輯,而不是用「技術出口管制」的邏輯 處理。有關部門應該要建構一定的合理性,站在 國家利益的角度,讓臺灣的法令規範,能夠與美 國和盟友對中圍堵的科技制裁政策銜接。 第二場:兩岸社會文化的互動與交流 陳建甫(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 學系副教授) 經濟惡化爆發年輕失業潮 中國大陸社會民怨深 中國大陸最近面臨外貿衰退、CPI 停滯、公務 員減薪等多項經濟問題,代表經濟復甦遇到瓶 頸,尤其是公務員減薪、薪資無法發放,是很嚴 重的警訊,這也造成房價低迷。 內需市場、外銷與政府投資是促進中國大陸經 濟成長的三個推力,現在外銷不暢旺、內需不振, 造成民眾對政府、市場、未來都沒有信心。惡性 循環下,內需難以擴大,再搭配房地產的地雷引 爆,後續會不會引發更大連鎖效應,最終成為中 國大陸版雷曼兄弟事件,值得關注。 政府投資方面,中國大陸看起來好像投資在 錯誤的地方,主要就是晶片領域,推動「半導體 國產化」,至今花了20 年,卻只能提供國內 16%的需求,也沒成為有效的產業鏈。 一千多萬大學生畢業,引爆青年世代的失 業潮,很多人不斷的「從內捲到躺平」。許多 行業消失,例如補習業、補教業,這些過去可 以提供年輕社會新鮮人工作的機會,現在不見 了,政府卻開始叫大家下鄉,要鼓勵大家考公 職,但怎麼可能容納這麼多年輕畢業生。 中國大陸經濟不好,社會問題越來越大, 民怨越來越多,民眾越來越沒希望之下,兩岸 未來的社會文化交流該怎麼走,值得更多討論 與思考。 鄭子真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陸客」與深偽技術 中共干擾臺灣大選工具 我認為短期內中國大陸還是不會開放陸客 來臺,但中共會用傳統模式干擾臺灣總統大 選,選舉逼近時,陸續開放相關人士,以觀光 或專業交流考察形式來臺,但不至於開放一般 陸客來臺觀光。 陳建甫。 No.191 Oct 22 交 流

目前中共對大選還沒有太大動作,可 預期大概11 月後會開始有動作,例如利 用深偽技術,把某個影像裝上賴副總統 的臉,說我們決定發動戰爭。這是認知 作戰上的一種可能性,也是傳播假消息 的方法。 中國大陸APP 影響臺灣下一代政治社會化 抖音、小紅書等APP 已經深入小學 生、中學生的生活,學校和家長要是不 能從基礎、正面的教育角度去指導他們 理解這些媒體,未來這些小朋友的政治 社會化就會受到影響。 相較之前開放來臺就學的陸生,最近 來的陸生比較特別,以文化大學為例, 早期的陸生有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復旦 大學等名校,現在都是二本校或民辦高 校,水準都往下降。來之前要做政治教 育訓練,政府單位會告誡他們千萬不可 以去有蔣中正、提倡臺獨的地方,甚至 包括士林官邸都不可以去。但他們說來 臺之後全都去了。個人對陸生來臺是正 面看待,他們來臺可以進一步理解臺灣 的現實狀況。 吳瑟致 (臺灣智庫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2025 是中共對臺政策關鍵年 建構習連任正當性 習近平在20 大之前提出對臺總體方略, 2027 年要進入21 大,在此之前會提出對臺 相關具體方案。近期中共不管是對內控制 或對外相關策略,動作都很大,因此2025 年20 大五中全會是一個轉折,在政治議程 中需要針對社會、文化交流層面加以鋪陳, 以建構習近平繼續連任的正當性。 中共不斷提高對臺壓力,設有短程目標, 臺灣選出新總統到就職前,中共會頻頻出 招,測試新總統在兩岸議題上的回應、人 事安排,甚至整體布局的展現。因此,目 前中共對臺的相關動作看起來都算是正常 發揮。明年大選結束後到就職前,以及就 職後到2025年這半年,中共施壓將更加劇, 包括ECFA是否延續、兩岸軍事、科技層 面議題、或是觀光客的問題,我們必須思 考回應策略。 吳瑟致。 鄭子真。 焦點話題 23

中共對臺政策有關青年的作為很多,但我們 不用擔心年輕人會被認知作戰或是從此改變認 同。臺灣的年輕人選擇前往那裡發展是個人自 由,但政府必須告訴他們赴中可能面臨的風險 跟安全問題。 臺灣要面對的不是中國大陸崩潰的問題,而 是中國大陸停止崛起的問題,當中國大陸真的 不再崛起,對臺灣經濟造成什麼影響?當我們 把繁榮、穩定、安全扣在兩岸的議題上去思考 時,我們必須共同思考,當中共出現不穩定、 不崛起時,臺灣要有什麼準備,這個是我們在 整個大環境跟大戰略上該建立的思維。 曾偉峯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 習近平對臺大戰略 對臺單邊作為與地方化 目前中共對臺灣的大戰略是把臺灣地方化。 習近平在戰略上採取平視世界、俯視臺灣;戰 術面是要增進更多的交流。平視世界是指遵循 世界的指導原則,從對臺灣的經濟脅迫來看, 習近平用WTO的貿易壁壘來處理兩岸經貿議 題,就是這樣的思維。俯視臺灣則是單方面 採取對臺作為,以ECFA來說,因ECFA規定 終止需經雙方協商,若中共打算終止ECFA, 就會被逼著要跟臺灣談判,我認為ECFA不 會停止。 2020 年後兩岸交流越來越少,統戰工作越 來越難,無法建立臺灣地方化的基礎。去年 底宋濤上任後,推動基層交流政策,很明顯 地策略轉向,重建臺灣地方化的基礎。然而, 只能吸引過去本已吸引的那些團體,包括宮 廟組織與村里長團體等基層組織。宮廟團體 認為宗教信仰的根在中國大陸,這種認同不 能轉移。工商團體跟青年在中國大陸被統戰 的成效有限,主要是中國大陸經濟發生問題, 高失業率限縮青年發揮空間,臺商則要思考 在中國大陸的經營風險。 臺灣要提升軟實力和社會的自信心 我方應如何因應?首先,法規要明確,管理 要有效。對於小紅書或是抖音這些中共統戰的 模式,相關法規跟管理須明確。另外,要有蒐 集中共對臺作為資訊的機制,例如村里長團體 赴中交流,應該積極思考如何防堵漏洞。 兩岸最大的問題還是實力差距,尤其是經 濟方面,結構性問題不大可能逆轉,伴隨經濟 實力的成長,中國大陸會建立起吸引力,這也 是一種軟實力。我們應該要投入資源與其競爭 軟實力,若我們不能禁止小朋友或青年使用抖 音和小紅書,那就要去發展讓臺灣的青年更認 同、更願意使用的產品。 曾偉峯。 No.191 Oct 24 交 流

RkJQdWJsaXNoZXIy MTAyODAy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