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中职35年吸睛也吸金 后起之秀续写棒球传奇◆文/萧保祥(媒体工作者)

  • 更新日期:114-04-21

中华职棒自1990年成来以来,是台湾本土历史最悠久、最受欢迎的职业运动,到2024年已进入第35个年头,这是一个相当有故事性、转折与突破的年度,从台北大巨蛋启用、票房写下历史新高、台湾在世界棒球12强赛逆势夺冠,再到自由球员市场屡创大合约、古林睿炀进军日本职棒,台湾职棒经历高峰、低谷,如今新世代引领攀升,需要努力奠定更好的环境,让新世代超越前人。

单季276万人次进场 史上新高

中华职棒从元年开始为4队规模,当时的台北市立棒球场,是很多球迷的共同回忆,在1992年曾写下平均6,878人的进场纪录,那年中华队在巴塞隆纳奥运夺下银牌,也是台湾棒球国家队在奥运的最佳成绩。

1993年,俊国熊与时报鹰加入,中职成为6队规模,在亚洲是相当活跃的职棒联盟。不料从1996年开始爆发假球案,让中华职棒联盟与1997年成立的台湾大联盟都受到冲击,票房直坠,到2000年时场均只剩1,676人进场。2003年台湾大联盟并入中华职棒联盟,让台湾职棒重获生机,但假球案春风吹又生,持续困扰职棒发票,到2009年「黑象事件」爆发,中职几乎是风雨飘摇程度。在立法院修法加重涉入假球案的刑责后,联盟也正向回应球员工会相关诉求,才让职棒逐渐走出假球的阴影。

找回球迷的信任需要时间,中信集团入主兄弟象后,积极打造二军农场基地获得成效,其他大型企业如日商乐天(RAKUTEN)、富邦、味全、台钢等上市集团先后进入职棒产业,投入更多资源,有效提升联盟体质,二军战力养成也让台湾职棒有更稳定根基,民众可以欣赏到更高品质的比赛内容。

2013年义大犀牛聘请美国大联盟球星曼尼(Manny Ramirez)来台,这股旋风让中职场均入场人数重回6,000以上,之后逐渐稳定成长。度过3年新冠疫情以后,台北大巨蛋在去年成为中职比赛场地之一,这是台湾首颗室内棒球场,38场季赛的平均进场为20,689人,同时新球队台钢雄鹰也在高雄澄清湖球场写下亮眼票房,让去年的中职单季进场人次达2766386人,这是职棒元年的3倍多,也宣告台湾职棒进入起飞新时代。

名将引退赛接受万人祝福

职棒票房在最近10年逐渐成长,也反映在著名球星的引退赛热潮,从2016年陈金锋引退开始,彭政闵、潘武雄、高国庆乃至去年退役的潘威伦与周思齐,台湾职棒选手可以在台北大巨蛋举行引退赛,接受满场4万人的祝福,这是在职棒发展前20年无法想像的事情。

中信兄弟选手周思齐在引退赛特别说,「如果有一天,你们跟我们的小兄弟,在牌桌相遇,我们不要拍照,但请把他们带回去,我们一起回去练球好不好?」希望球迷与后辈选手不要忘记假球案教训。这批选手经历过「快要没球打」的痛苦,有幸在职业生涯尾声能见证台湾职棒攀向高峰。

能举办盛大的引退赛,是每个职业选手追逐的终点,也给予后进球员努力前进的力量。

自由球员大合约时代来临 合约总值屡破纪录

2015年球季结束,林智胜与郑达鸿宣告行使自由球员(FA)权利,转队到中信兄弟掀起很大话题,这是台湾职棒史上首次出现FA转队。近年职棒票房提升,也代表球团收入增加,新球队味全龙、台钢雄鹰都需要战力补强,更带起FA市场超乎想像的热度。

春江水暖鸭先知,味全龙在2020年进入二军、隔年升上一军,当年度多达6人宣告FA2021年球季结束也有4人宣告;台钢在2023年从二军起步、2024年升上一军,这两年合计7名选手宣告FA。球团变多,代表球员获得报价可能提高,选手会更积极想要投身自由市场。

过去FA合约的最高纪录,是林智胜创下的33600万元,然而去年宣告FA的朱育贤、陈韵文、詹子贤与陈子豪,最后签下的合约都打破林智胜的合约总值,陈子豪甚至与味全龙签下10年总值破亿元的超大合约,台湾职棒选手年薪已经可以破千万。

FA大世代的序曲,也让球团思考提前讨论延长合约。中信兄弟与游击手江坤宇在1月下旬达成共识,签下总价1亿4788万元的10年延长合约,更打破陈子豪的合约纪录。统一狮与陈杰宪也在持续讨论延长合约,虽然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也有机会创下破亿元合约。

过去有人认为,职棒选手唯有旅外才能收入破亿,然而台湾职棒在票房、薪资待遇一次次突围,陈子豪与江坤宇的合约具有重大意义,证明只要在国内职棒好好打球、拿出优异表现、能成为后辈指标,也有机会获得巨薪收入。

古林睿炀旅日 提升中职国际曝光度

对比韩国职棒选手,多半经由竞标制度前往大联盟打球,中职选手较多是前往日本职棒挑战,包括王柏融、古林睿炀,都是经由母队同意后,由母队与日职球团协商,取得转队费的共识,让选手赴日发展。

王柏融在日本火腿效力5年,一军出赛共270场,平均攻击指数为.655,去年回台湾发展,现在是台钢的核心打者。

古林睿炀则是去年在统一狮首度达到投球规定局数(120),以防御率1.66的佳绩夺下防御率王及年度MVP,球季结束后经狮队同意行使旅外资格,日本火腿支付转队费100万美元给予统一狮,古林睿炀获得3年合约。

过往台湾活跃的旅外选手,如日职「二郭一庄」、大联盟王建民,都是由业余直接加盟海外职棒,经由中职转战海外职棒的活跃选手尚未出现。如果古林睿炀可以成为第1人,将有助于提升海外球团对于中职强度的认可与国际曝光度,为更多的后辈开路。

12强赛夺冠不忘扎根基础

对台湾人来说,20241124日是值得记忆的日子。中华队在东京巨蛋击败实力坚强的日本国家队,首度勇夺世界棒球12强赛冠军,这是台湾棒球史上首度站上一级国际赛的巅峰。

从台北大巨蛋首战击败韩国队开始,中华队一路表现令人惊奇,包括牛棚优异演出、多名选手打击稳定输出、如铜墙铁壁的防守,可以看出台湾职棒选手的水准已非过去吴下阿蒙,这显示中职已能组织1支具有竞争力的国家队阵容,与世界强权的差距较20年前明显缩小。

12强赛冠军让台湾民众尝到甜美的果实,带动许多过去没看球的人开始关注棒球, 2025年的中职票房让人有相当期待感。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台湾棒球环境仍需要更重视基础、内涵的充实度。

台湾原本就不足的基层棒球人口,近年又受到少子化冲击,中职规模在扩大到6球团后,新人战力补充面临很大挑战,淘汰速度也影响选手竞争心态。要有优良的一军战力,根基来自于二军农场养成,然而二军训练球场不足、基地需要优化都是课题,只要能持续培养更多、更好优质战力,提升职棒比赛品质,让长期季赛维持一定的水准与精采度,短期国际赛的成绩自然可以令人期待。

包括美国、日本与韩国等规模较完善的职棒联盟,都很重视农场基地建设、二军建制与养成,每支球团都有专属训练基地,让选手有开阔的场地专心训练,这是台湾职棒一定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再次升级的关键,不能错过这个最好的时机点。

从制度面来说,任何国家的职棒联盟都会思考战力流动,例如一定年资的FA市场,球季结束后保留名单外的选手,美、日、韩都有类似「规则5选秀」的战力流动方式,提升选手上场空间。中职对于选手交易态度则相对消极,运动员生涯有限,如果能建立类似「规则5选秀」的制度,让平常上场机会较少的选手有机会转队,会让选手训练更有积极度,也能增加各球团战力互补性。

2024年票房开红盘、12强赛夺冠、FA大合约时代与选手旅外,多项利多因素同时出现,证明中职多年以来的持续努力获得成果,也让世界各国看见台湾。往后的路如何走得更高更远,需要更稳健的步伐,回身检视自我,要有清楚认知,扎根基础就是未来。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