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性价比」是王道 穷游与极简引领风潮◆文/陈冠宇(媒体工作者)

  • 更新日期:113-04-11

随著经济发展下滑,中国大陆越来越追求「性价比」,网路对「穷游」与「穷时尚」的讨论有增无减,年轻人发挥创意,希望在省钱的同时也追求生活品质。台湾则兴起「数位游牧」,探索工作与旅行的结合,而「极简时尚」则是台湾人从生活中实践永续发展的最佳例证。

中国大陆穷游复兴 大学生挑战特种兵式旅游

近年中国大陆年轻人流行「穷游」,疫情后更兴起「特种兵旅游」,都是尽可能地节约旅行过程中的费用,也反映出消费习惯转变。

穷游的核心在于透过有规划、有意识地降低成本,这种方式不意味著旅行体验会受到影响,许多穷游者经由分享经验、寻找低成本的旅行方式,获得丰富的旅行体验。穷游往往需要精打细算,在各类穷游App上的攻略文章,时常会仔细标注餐饮、住宿的实际价格,帮助读者「货比三家」。

对打工族和大学生来说,旅行中的住宿、饮食、购物等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穷游的复兴,让阮囊羞涩的人们用最具性价比的方式前往目的地。

穷游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奇遇,在青年旅馆或家庭旅馆等不大的空间里,聚集著来自不同地方的背包客,年龄、身份甚至国籍各异,分享人生见闻。一张小桌子、几瓶啤酒,足以让吃住在一起的年轻人从深夜聊到天亮,这也是宝贵的人生经验。

2023年,「特种兵式旅游」被选为中国大陆年度十大流行语,红遍网路。特种兵式旅游是穷游的一种类型,主打「极限挑战」、「快旅快游,多游少睡」,以最少时间、玩最多景点、花费最少的高强度旅游,以大学生为主,他们在周末清晨或周五晚上搭廉价长途巴士到遥远的省份。

他们白天高强度走路,晚上也不停歇,每天换一个城市,一天可打卡10个景点,被戏称为「上车睡觉,下车狂飙」。例如,2023年大陆五一假期期间,一位大学生用5天时间逛完4个城市的48个景点,他自带干粮,在火车上过夜,全程只花费700元人民币(约合新台币3,000元)。

台湾「数位游牧」正夯 Workation边工作边旅行

相较于大陆的穷游,许多台湾人选择结合旅行与工作,过著「数位游牧」的生活。所谓「数位游牧」(digital nomad),是新兴的工作型态,指透过电信技术来行动办公,数位游牧者只需要带著一部电脑到有网路的地方,就可以边旅行、边工作。因此也衍生出Workation一词,即Working While a Vacation,将渡假与工作合而为一。

新冠疫情期间,许多行业开始探索并实践远距工作与在家工作的可能性,一些完全可依靠网路工作并创造收入的职业,例如从事文案创作、网路开发、线上教学、数位行销、翻译、资料分析等职业,他们在咖啡店、公共图书馆、共享办公空间甚至露营车工作。这种工作模式打破工作与工作地点间的关系,达成地理位置自由和时间自由。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台湾掀起一股数位游牧风潮,在旅行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

「台东大武数位游牧村」是台湾第一座数位游牧村,由公部门为数位游牧工作者打造的窝,2022年底正式上路。大武乡公所甄选6间生活机能性较好的闲置空屋,布置成温馨小窝,装设高速网路,作为数位工作者的生活居住地,希望将台东打造成适合全世界数位游牧工作者长期居留的地方。

数位游牧虽有许多优点,包括地理自由、弹性的工作时间、降低生活成本、文化体验、拓展人际关系等,但也有缺点,他们常在不同地方移动,与家人及朋友的社交圈有距离,易产生孤独感,而工作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也是挑战。

「穷时尚」蔚为风潮 资源循环利用省钱又环保

旅游吹起穷游风,时尚圈也流行「穷时尚」,这些都与中国大陆经济大环境不佳有关。冬季为了保温,大陆的奶茶外卖使用内部加棉、外部塑胶的保温袋包装。年轻人发挥巧思,改造成日常上班的通勤包,避免资源浪费,也展现出年轻人的无限创造力。

2023年底,各式各样的外卖袋改造在社群媒体引发热议。25岁的小汪是奶茶袋通勤包的拥护者,奶茶袋降低买包频率,省下部分买包开销。奶茶袋还能满足通勤需求,手机和钥匙放在口袋,水杯与糕点水果放进奶茶保温袋里。

小汪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消费观和念书时差别很大,学生时代生活费由父母提供,是个月光族。自己赚钱后,了解到赚钱的艰难,开始有意识地存钱。

另外,中国大陆「循环时尚」当道,也跟经济实力下滑有关,年轻人流行购买二手奢侈品,特别是30岁以下的白领消费者。

据统计,循环时尚用户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等大陆一线城市,超过7成女性用户以包包为循环时尚交易主要品项;相较于当季新品,67%用户更青睐具备保值性的经典款式。

2015年,线上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占据市场,未来几年将迎来高速成长期;至2025年,大陆的循环时尚产业,规模可能超过千亿人民币。

极简时尚  台湾的永续发展从生活中实践

台湾推动环保不遗余力,政府带头提倡「极简时尚」,例如减少网购包装材料,使用环保杯等。极简时尚与极简风生活,是以永续发展为概念来使用自然资源,为生活做「减法」,以更有效的方式使用物品,减少资源浪费。

台湾很多县市禁用一次性塑胶杯,许多爱喝饮料的民众转向购买环保杯,减少对纸杯的消耗、减塑爱地球。手摇饮业者趁势推出自家联名环保杯,独创设计成为新的网美打卡小物,抢攻这波环保商机;超商也鼓励消费者自备咖啡杯,自备杯子降价5元。

网购是现代消费的重要趋势,自2023年开始,台湾推动网购包装材料不得使用含聚氯乙烯(PVC)材质;纸类包材90%以上回收纸含量;塑胶包材掺配25%以上再生料。

台湾的科技研发实力强大,造就环保的时尚服饰。台湾每年回收6万9千吨宝特瓶(换算成600 CC的矿泉水瓶,约是27亿支),经过分类、回收、再生之后,可以转变为帽子、衣服、领带、环保袋等。

最为人知的是,2018世足赛,台湾纺织大厂以回收宝特瓶所产制的回收聚酯(rPET)抽成人造纤丝,再制作成低碳环保球衣,供应Nike赞助的国家队。2022年世界杯,台湾厂商再与爱迪达合作,利用海洋回收塑料做成轻量、高机能的「海洋回收抗爆球衣」,具有良好的防穿透压力与抗撕裂扭力。结合科技实力与时尚理念,环保成为台湾之光。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