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两岸经贸回顾与展望
- 更新日期:109-09-05
2013年两岸经贸回顾与展望
文/林祖嘉
一、前言
2012年,国际经济情势是一个变化多端的一年。先是美债与债问题的持续发酵,使得国际经济走势一直很弱,下半年美国大选前,美国失业率出现下降的趋势,民间消费才开始略有起色。在日本方面,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立即推出日本模式的货币宽松政策,把日本的通膨目标提高到2%,让日币大幅贬值,以带动日本经济,此种做法立即引发周边国家竞相贬值,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可轻忽。
另一方面,我们国内大选结束,政府推出一连串的经济改革措施,包括油电双涨、证所税及二代健保等。结果在沟通不足及媒体炒作的情况下,造成民众对于这些政策的疑虑,使得民众对于政府部门不信任情况提高,导致政策的执行变得非常困难。再加上国际经济不佳,进出口皆呈现负成长的情况下,最终台湾全年的经济成长率只有1.18%,远低于年初预计的4%。
庆幸的是,两岸关系仍然能够以稳定的步伐前进,使得政府部门在两岸政策方面仍然能得到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尤其是在8月与大陆分别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及「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前者让两岸投资者得以有更多的保障,而使得未来两岸的投资会更为增加;后者则让两岸金融产业的开放与合作又往前迈出一大步。
在马总统对于两岸事务一直都非常关心的情况下,我们相信未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一定能够持续而稳健的走下去。尤其是马总统一再强调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三项重点,包括持续扩大两岸合作与交流,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及全面修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在两岸政策朝著持续开放的原则下,我们相信今年两岸的经贸关系一定也会更加紧密,两岸的产业合作也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这对于两岸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都是有利的。
二、2012两岸经贸关系回顾
过去一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造成台湾进出口出现少见的负成长,去年全年的出口成长率为-2.3%,进口成长率为-3.8%。另一方面,两岸的贸易也同时呈现负成长的状况,其中去年全年台湾对大陆出口总额为1,186.6亿美元,年成长率为-4.3%;另一方面,台湾自大陆进口金额为435.7亿美元,年成长率为-3.8%。
也许有人会问,去年大陆全年的经济成长率虽然略降,仍然维持在7.8%,也就是说,大陆内需市场仍然是不错的;另一方面,大陆全年对全球的出口成长率仍然维持在7.3%,但是为什么两岸的贸易会呈现负的成长呢?我们在此有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两岸贸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两岸台商之间对于生产所需要的原物料与半成品的交易。由于大陆对外出口成长率下降,造成大陆台商出口下降,因此他们生产减少,同时对于向台湾采购的原物料与半成品也跟著减少。另一方面,虽然大陆内需市场扩大,但是他们需要的产品中大都是以最终产品为主,而台湾产品在这一方面的竞争力比不上韩国产品,不论是在品质与品牌上都不如,导致台湾产品在大陆最终产品市场上的获益较少。
另一方面,2009年6月,台湾开放大陆企业来台投资以后,陆资来台投资的件数开始增加,到2012年12月为止,陆资来台投资的总件数为342件,投资金额为5.03亿美元。在这些投资案件中,大陆企业负责人、经理与专业技术人员派驻在台湾的总人数为554人次,同时其雇用的台湾员工人数为6,771人。
为了吸引更多的陆资来台,经济部在去年3月推出了第三波开放陆资来台投资的政策,其中制造业开放的项目已经达到96.68%,可以说是绝大多数的项目都已经开放,只剩下一些较敏感的高科技产业、污染性产业及核能相关产业还没有开放。另外,服务业开放项目的比例也达到50.95%,政府采购项目也开放到51.19%。全部项目比例达到66.78%,这可以说是开放幅度最大的一次。关于经济部三波开放的情况,请详见表1。
最近经济部又在考虑第四波开放陆资来台,其中主要包括对于各项已开开放项目的一些相关限制部分加以修改;另外,一些相关的配套措施也一并考虑放松,包括陆企人员在台湾的停留时间及能否参加健保等事宜。我们相信在经济部大幅放松陆资来台的相关规定之后,未来陆资来台投资将会逐渐加温,这对于未来台湾的就业市场将会有很大的助益。
三、ECFA后续协商
其实两岸ECFA后续协商的部分仍然是两岸关系重中之重,其中去年8月,两岸签署了投保协议与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可以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协议。其中前者包括了人身安全、仲裁协商及投资促进的部分,而人身安全又是大陆台商最关心的问题。因为大陆台商经常会因为一些商务纠纷的问题,而被大陆的公安部门留置,结果可能造成两星期都完全没有任何的音讯,这对于其家人而言是非常痛苦的煎熬。因此,我们在人身安全的部分要求大陆一定要允许台湾人士被留置时,可以在24小时之内通知其家属或律师,以确保其人身的安全。这一部分成功与大陆签署,可以说是对于两岸人权保障有重大的意义。
另外,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签署之后,人民币与新台币可以在两岸间直接交易,因此可以让台商在两岸之间的汇兑更为顺利,当然也可以省下大量的汇损。此外,台湾的银行得以进行相关的金融业务,包括设立人民币离岸中心等等;同时,台湾人民也可以在台湾的银行开设人民币帐户。
至于在ECFA后续协议方面,包括服务贸易协议、货品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等等。其中服务贸易协议包括开放观光、交通、金融、电信及其他相关的产业,由于服务业项目很多很杂,而且两岸对于这些产业的规定与限制都很多,因此在协议过程中双方都知道服务业贸易不容易一次谈完,因此,双方都希望可以先一些重要的项目先谈定,就可以先签署服务贸易协议。今年一月底,台湾金管会与大陆证监会进行了大规模的协商,而且双方达到相当多的开放共识,包括台资券商可以拥有51%股权,可以进行所有项目的业务、及在北京、上海与深圳等地先进行试点;台湾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大陆股票;大陆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台湾的股票;大陆企业可以赴台湾上市T股;台湾扩大陆资来台投资股市的规模等等。等到两岸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后,这些开放项目就可以生效了。
另外,在货品贸易方面,两岸有共识不会再推出第二次的早收清单,而准备一次就把所有的项目都谈完,现在双方的目标是希望在今年年底以前,把所有商品贸易的降税幅度与降税时程都一次谈完。此外,争端解决机制也希望在今年年底以前谈妥。也就是说,两岸目前都希望在今年年底以后,就把ECFA的后续协商都能够完成。不过,由于货品贸易的项目很多,因此协商过程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另外,争端解决机制中有很多可能会牵涉到国家主权的问题,因此未来的协商并不会很容易,还需要两岸更多的谅解、包容与互信,才有可能在预定的时程内完成协商。
四、2013两岸经贸关系展望
4年前马总统上任以来,两岸关系有了大幅的改善,现在两岸关系可以说是过去60年以来最好的状况,大家应该要非常的珍惜,因为这是两岸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成果。而且,当两岸关系改善以后,不但两岸之间不会再有可能会发生战争的恐惧,同时更进一步的是,台湾对外关系也有著大幅度的改善。包括台湾现在正在与新加坡和纽西兰洽商FTA的事宜、台日签署双边投资保障协议(BIA)、台湾与美国商谈重新启动台美贸易与投资架构协议(TIFA)等等。而且,我们政府也在积极的准备加入正在筹设中的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协议(TPP),希望未来8年内,台湾能够加入此一重要的区域经济组织当中。
至于在未来两岸关系的展望中,马总统也在其去年5月总统就职演说中说的非常清楚,未来有三件最重要的工作要推动:第一,扩大与深化两岸交流;第二,推动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第三,全面修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两岸条例)。
首先,在扩大与深化两岸交流方面,我们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陆客、陆资与陆生来台。因此,在陆客方面,交通部要扩大推动陆客来台自由行;在陆资方面,经济部正在检讨第四波开放陆资来台的相关正策;在开放陆生来台方面,教育部正在检讨要把承认大陆985工程中的41所大学学历,增加到211工程中的113所大学。
在推动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方面,由于两岸人员与资金往来成长十分快速,两岸都需要专责机构来处理可能随时会发生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更方便的提供两岸人民所需要的服务,互设办事机构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
最后,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所有的政策实施都需要有一个法源基础,而两岸人民的往来与交流都是由两岸条例所规范。由于两岸条例是在1991年制订的,虽然其中经过一些修订,但是现在两岸关系已经有大幅的改变,因此需要与时俱进的来修订两岸条例,我们相信只要能够充分而适时的修订两岸条例,那么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就可以长久而顺利的进行下去,因此修订合适与合时的两岸条例将会是另外一项重要的政策。
(本文作者为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