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洛阳台商协会会长李正文
- 更新日期:109-09-05
专访洛阳台商协会会长李正文
文/林安妮
一提到洛阳,不少人会立刻联想到这是唐朝首都,不论是过去曾看过的歌仔戏、武侠片或是布袋戏,也常提到洛阳或是她的另一个别称:「中原」。人们关于洛阳的想像,总是美好,彷佛全天下的英雄豪杰都该前往中原大展鸿图,而那里也诞生了不少文学著作以及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一般人对于洛阳的各种想像,多由美好堆叠而成,不过,对于多数洛阳台商来说,商场上刀光剑影般的竞争,才是生活实境。来到洛阳,只有更多脚踏实地的打拼,才能造就一番事业,赢得本地人的尊重。
1996年时,多数洛阳台商就有个梦想,盼能组成自己的台商协会,可惜,一盼就是16年,直到2012年,才一圆昔日美梦。首任洛阳台商协会会长李正文表示,迟来的梦想成真,依旧让人兴奋、喜悦,有了洛阳台协做为凝聚当地台商与连结两岸政府的平台,洛阳台商的路,会走得更顺遂。
迟来美梦 洛阳台商终于有家
李正文是在去年接掌洛阳台协,他笑说,过去的前辈盼了好多年,终于盼到时机成熟,可以就近在洛阳有个家。据了解,由于两岸关系特殊,大陆政府多将台商协会与本地一般商会区别看待,各地方要能顺利筹组台协,通常得要省级政府与国台办双点头才行。
李正文说,过去在没有洛阳台协的时代,会员们有事经常要到河南省会郑州,请求郑州台商协会的协助,虽然郑州台协也是运作得非常好、服务非常到位的台商协会,不过,从洛阳到郑州,还是有些地域上的不便。
洛阳最早建成于夏朝,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在此定都,定都历史有1,529年之久,因此洛阳又有「13朝古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4大古都。维基百科资料显示,洛阳面积高达1.5万平方公里,接近半个台湾大,也难怪不少洛阳台商对于能有自己的家,均是满心欢喜。
李正文表示,目前洛阳台协才刚起步,当地登记有案的台资企业家数约有130多个,他相信还有很多洛阳台商不晓得台商协会已经成立,他盼能在最短时间内汇聚人气,透过相互关照,合力演出台商团结力量大。
晚发型台商 靠人和创事业
相较于不少第一代台商登陆时间,李正文在2007年前往大陆,算是晚发型台商,他的第一站是在广东的惠州,他笑说,在台湾时,他就是个小企业,专门帮国内品牌大厂做机壳,「当年到广东,做的也是机壳。」
李正文言谈谦逊、温文儒雅。他说,前进惠州后约莫半年,他的股东友人向他发出了求救令,原因是这位股东在东莞另外投资了太阳能模组厂,但是经营不善,已经亏掉了新台币3亿多元,盼李正文能接手,看能否死马当活马医。
他表示,刚接手太阳能模组厂的时机不大好,因为2008年时,全球景气仍因国际金融海啸持续下挫,他唯一的念头即是,少了「富爸爸」在后头当金主,这座太阳能模组厂一定做不下去,他能想的事,就是少输为赢,盼日后找个好时机,再出售给其他财团。
于是他打开仓库,大举抛售库存,一抛售完,国际间的太阳能原料价格大举降了75%,他便将手中的现金再去买便宜的原料回来生产,一来一往,不到4个月时间,就把先前股东亏掉的3亿元给赚回来。他笑说,当时真是运气好,刚好能把事业救起来,此后越做越顺,就一路发展到今天。
李正文过去在学校念的是商科,但是他的事业却是做机壳,一路做到当红的太阳能。他解读,他的人格特质喜欢分享,才有幸找来最佳的专业伙伴,一同把市场做大。
绿能产业日夯 企业由小做大
他位在东莞的太阳能模组厂上轨道后,他也寻思当地原料供应不便,几经考察,决定到洛阳去,因为当地有一家相当大的国营多晶矽供应商,他心想,去到洛阳,原料供应不便的问题应可迎刃而解。不料,此行洛阳,却让他失望了。
李正文表示,随著大陆本土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台商优势正逐渐消失,除非是台资企业本身规模够大,否则很难获得重视。2008年,李正文首度到洛阳设厂,没想到还是拿不到稳定的原料供应,让他只得继续向台湾买货,维持小小的运作规模。
他坦言,初次到洛阳投资,未如预期拿到稳定原料,让他相当灰心,不过,随著他在东莞的太阳能模组厂越做越顺、越做越大,他再次心生重返洛阳的想法,「2010 年时,因为公司规模扩大,需要往上做长晶切片,需要很大的用地以及水电,这项投资很难在沿海找到合适的投资地,于是我心想,洛阳已有一定基础,干脆再到洛阳」,当时也顺利找到了一块300多亩的用地盖晶圆厂。
李正文重返洛阳后,因为大陆国家政策力挺绿能产业,加上他的公司规模也够大,所以很快成为当地政府座上宾,不仅提供融资、土地支持,为配合晶圆厂落脚的前期水电基础建设,也全由地方政府买单兴建,让李正文甚为感激。
眼光独到 幸运躲过危机
李正文一路将小公司发展成为大企业,虽然因为公司规模够大且处身当红产业,颇受地方政府支持,不过,他认为,经营企业还是要靠自己、靠实力,不能过度仰赖当地政府支持,这也是这几年来,不少内外资企业抢著在大陆拓展太阳能内需市场,而李正文却迟至今年,才要开始参与大陆的金太阳工程的原因。
金太阳工程,类似政府针对太阳能、风电等绿能产业,给予优惠购电价格,旨在推展绿能,也能发挥扶植绿能产业的功效。大陆的金太阳计划推出于2009年,每年均有不同程度政策增删,今年,大陆政府对于业者并联上网发电程序审核将更加简便。
李正文说,以目前情况来看,尽管欧债问题尚未远离,不过,预估欧盟仍会是主力需求地区,理由是发展绿能是长期趋势,无法走回头,至于大陆,他看好会是未来市场,不过,若是现在也赶著一窝蜂栽入,恐怕累及企业营运无法按部就班、稳定前行。
李正文眼光精准,也懂得趋吉避凶,当年他认为,抢攻欧洲市场,不能靠量大、便宜取胜,而是要以差异化产品开拓利基市场,于是当大家一窝蜂抢进义大利、德国等主力市场,他就另辟蹊径到比利时等其他国家去,果然躲过了一波庞大的欧债危机。
「我们没有大财团在后面撑,只能自己多加小心谨慎,」这是李正文常说的企业语录。他也提及,当年自己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这些年能够幸运向上提升,除了感谢团队,也与公司经常选在盛极一时想下一步有关,「很多人都是到了危机发生时,再来想下一步,应该反过来,在最好时机、做最好选择。」
盼台协作平台 协助台湾人做事业
李正文前进大陆时间点虽晚,不过,已足够让他看清楚这些年来台商圈的形形色色。他表示,随著大陆民营企业崛起,以及当地投资环境越来越不适宜制造业台商立足,市场淘洗的力量异常庞大,「现在的台商非常两极化,要嘛做到最大,要嘛就只能小小的。」
他直言,制造业者现在才要西进大陆的好时机,已经过去了,不过,对于一些仍然志在大陆的人,依然可以保持信心,因为大陆经济虽然面临一些风险、挑战,但是大方向还是会继续往上走,只要眼光放准、放远还是有机会,他也盼洛阳台协能做为有意到大陆创业与工作者的平台,「我们把资源集中起来,协助台湾人创业、工作,也可以协助台湾人少走冤枉路。」
这段时间以来,有关台湾青年该不该领22K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李正文家中也正有个上大学的儿子。他表示,这一代的年轻人养尊处优,被父母亲保护得太好,很少有危机意识,他的儿子也曾经混到让他看不下去,有一年,他邀请儿子到公司实习,顿时让儿子改观,开始发愤图强。
他说,在大陆没有22K的问题,就算是企业主只给2K,大陆青年也很愿意做,因为他们认为实力会后续发酵,只要肯吃苦又勤快,薪水会1K、1K地加回来,「我儿子来到大陆,看到我的年轻业务员,虽然没有出国,但是人人英文听说读写能力俱佳,还拥有强烈的企图心,我儿子回台时,对我说他印象深刻,自此开始奋发图强」,他认为,台湾年轻人需要的是更竞争环境,有了竞争,实力自然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