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台商经营与活动

整理/林良谦


马总统向民众说明两岸经济协议

据中央社2月9 日报导,马总统于总统府召开「总统报告:两岸经济协议」记者会中,首度向人民报告,说明两岸签订经济协议内容。马总统表示,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内容分成3大部分,一是减免关税,二是投资保障,三是保护智慧财产。

第一部分是减免关税,马总统指出,台湾与大陆贸易量很大,尤其是台湾卖去大陆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当大陆的关税降到零或者很少的时候,对台湾比较有利。

此外,两岸经济协议的内容将包含投资保障。总统指出,目前到大陆投资的厂商,有好几万家,投资金额,官方数字约7、800亿元,实际上可能还会超过,但这么多的投资,却没有一个完整的规范,所以当台商碰到不公平或不公义的时候,往往是透过非正式管道来解决,所以未来希望将投资保障放进去协议内容。

第三,两岸经济协议内容将包括保护智慧财产权。总统表示,凡是被列为智慧财产,但在大陆遭到盗版或盗刷,使得厂商受害,这些部分都希望能够受到保障。

(有关两岸经济协议说明,请参阅本刊「ECFA专区」)


台商看大陆缺工问题 恐比金融危机严重

据经济日报、中广新闻网2月23日报导,中国大陆是世界工厂,曾经以便宜的人力资源吸引国际大厂进驻,台商也积极抢进。但随著大陆内陆地区经济起飞,居民不需要到沿海打工,加上施行20年的一胎化政策等,使得劳动人力大幅下降。近来,缺工问题在大陆地区不断延烧,「招工难」已是台商面临的最大问题。东莞台协会长叶春荣表示,广东省目前至少缺工上千万人,缺工引发的问题,恐怕比金融危机还严重。

广州台协会长程丰原表示,广州去年下半年出现非常严重的缺工,在当地投资的台资企业已开始兵分多路,前往车站、学校等处招工。大陆各地企业为召募员工,恶性抢工的情况不断上演。程丰原说,以前送员工火车票,现在可能要送到机票,有些利润好的企业出到2、3倍的工资,还包吃包住,但都不一定找得到人,另外,缺工的问题恐使高劳力密集和廉价劳动力台商被市场淘汰,许多台商忧心,大陆的缺工潮已经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内陆省市。

厦门台协会长曾钦照表示,目前企业对缺工问题仍是束手无策,只能等待5、6月学校毕业后的就业潮;企业也要另谋对策,机器设备转型自动化,或是厂房往内陆发展。

台商们建议,希望透过台湾财团法人的辅导、协助,让台商企业缩减人力成本,透过提高制程、减少劳力使用,让产业逐渐转型。此外,面对大陆高工资时代来临,经济部投资处积极进行台资回流协助工作,今年更规划在大陆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举办7到8场回台投资说明会,希望吸引更多台商回台投资。


大陆台商企业经营面临10大压力

据中央社2月21日报导,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基金会举办「2010年大陆投资趋势与展望座谈会」,会中多位台商协会会长、副会长针对今年经济景气、两岸经贸对台商投资的影响,和台商投资经营展望与对策等发表看法。

台商代表们在座谈会上表示,台商企业要生存必须具备承受12%以上的工资调涨;承受人民币5%以上的升值;承受增加10%的租税负担;承受减少10%退税的变动;承受银行升息0.5%的负担。另外还要承受原物料涨价10%的负担;承受油与电涨价10%的负担;承受贷款10%收不回的风险;承受订单减少10%的风险;承受10%以上的意外负担。

上海台商协会常务理事邱创盛表示,台商现在不能只靠外销市场,应该加强经营大陆内销市场,上海很多台商企业在内销市场赚钱,没有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现在开拓大陆内需市场,已成为台商的首选。另外,台商企业面临严重缺工问题,必须调高工资吸引陆劳,例如广州成衣业的每人工资加上加班费为人民币4000多元,折合台币1万8000多元,高工资对于传统产业压力十分沉重,建议台商应采取高绩效高工资的方式,以吸引培养好的人才。

杭州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向荣说,台商应重视转型升级,企业内部以各种奖励办法强化执行力,强调工厂标准化,重视安全问题,大量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尽量朝向零库存。他说,与日本、欧洲厂商合资、合并,除可学习外国厂商的优点,并可推动企业国际化。

陈向荣也说,台商应善用当地政府的资源,包括关税减免、申请驰名商标,从当地的开发区申请奖励补助项目。另外,提升创新研发能力,从管理、行销、技术和生产面著手。

山东德州台商协会长蔡永龙则认为,目前大陆投资环境还是沿海比较好;以内陆城市重庆来说,工资比长三角地区还要高,除非到西部城市以外的乡下,否则不见得有低工资优势。他说,比较起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大陆整体投资环境还是比较健全,马来西亚的工潮问题就比较严重。

远通国际经营顾问总经理萧新永说,台商必须要面对高工资和高人力成本的时代来临,化人力成本为人力资本;创造企业的品牌形象 ,加强对员工的关怀,累积人力资本和资产。


经济部与大陆台商座谈  协助台商产业经营

据中广新闻2月22日报导,经济部邀请大陆台商座谈,针对大陆台商辅导与权益保障以及两岸产业合作等议题,向在场台商说明,包括投审会、投资处、智慧财产局等相关单位,均到场出席聆听台商意见。

与会台商表示,许多从事服务业的台商,获利差,风险大,因为大陆没有开放的项目,必须与陆企合作、借名,往往过程中会遭遇不利条件,所以希望能让服务业列入两岸经济协议(ECFA),以争取大陆开放市场。台商也提出希望经济部能够仿照去年在南京举办名品展的模式,由外贸易发展协会协助带领厂商增加参展机会,以便建立大陆长期销售管道与行销通路,争取大陆广大内需市场。另外,每年举办的两岸搭桥专案,台商也希望争取参与机会,经济部透露,搭桥专案会议今年将规划赴大陆各城市举办,包括绿能、资讯服务、流通服务、自行车等,暂列为可望在大陆举办的场次。

大陆台商面临不少经营以及法令问题,趁著拜会主管机关,发问相当踊跃,投资处副处长余吉政表示,台商在大陆发生的纠纷分为两种,一是商务纠纷,另外一种是台商常常遭到地方政府土地征收,面临补偿的问题等,有待处理。


陆企抢注商标严重 台商盼两岸建立制度

据联合报、中广新闻2月4日报导,台湾知名品牌在大陆被冒用商标的案例层出不穷,一旦发现被抢注,就意味根本没办法到大陆注册上市,必须先一一打官司把山寨版撤销,才能到大陆行销。

例如,「慈济」声誉已经遍及全球,但商标却在7年前就被大陆业者抢注,经过多年努力,大陆已在今年1 月裁定「慈济」在中国大陆为「驰名商标」 (即其他相同名称需一律撤销),成为两岸第一个获得驰名商标的非营利单位,不但未来大陆各行业名称不能再使用,2001年之后申请注册者,慈济都可以申请撤销。

全国商业总会理事长张平沼表示,除了慈济之外,包括「台湾啤酒」、「中华电信」、「永庆房屋」、「池上」米等,经过努力后,都已在去年顺利注册,并撤销大陆业者恶意注册,85度C最近也可望有结果。他表示,未来希望推动海协、海基两会能商谈「两岸商标保护协定」,两岸相关商标法可以配合修法,以便事先防范两岸重要商标遭抢注,减少事后打官司的争议。

经济部智慧财产局已经正视到台湾商标遭大陆抢注的严重性,已开始采取防范未然的措施,智财局主秘洪淑敏说,两岸除了相互提供著名商标和产地商标清单,也建立联系窗口,并与大陆方面讨论未来两岸是否交换著名商标的资讯,将2003到2008年经过法院、智慧财产局、公平会,认定过著名商标的案例汇整,交给大陆工商总局跟商标局,希望大陆方面在审查商标时,若发现可能是在台湾著名的商标要办理登记注册,可直接联系智慧局特定窗口,提供更细部资料给大陆。


台商盼尽速建立两岸商业仲裁机制

据中广新闻2月8日报导,两岸经济交流日益密切,投资的件数及金额也不断增加,因此也衍生出很多的商业纠纷,必须透过商业仲裁或是司法途径来厘清,台湾区机器公会副理事长黄火煌表示,许多台商对大陆的法令不熟悉,再加上大陆部份当地官员为了争取台商投资,往往会给予很多便利,省去细节手续,因此当领导一换、法令一变之后,就会产生很多商业纠纷,再加上大陆现有的仲裁及司法机制,更常有地域观念,让台商饱受委屈。

在河南从事纺织业的陈姓台商说,原本他们公司与一家当地的建筑签订合约,双方同意用固定价格来扩建厂房及员工宿舍,可是当工程完工后,该建筑公司发现没有获利,竟然就找河南当地的仲裁单位,做出要追加工程款的裁定,河南中级人民法院更无预警的冻结他们公司的存款帐户,强制汇款。

面对这种对台商毫无保障的情况,中华民国仲裁协会理事长李念祖说,大陆的仲裁员往往会有「爱国裁判」,因此台商要解决商业纠纷,不能如以往只是想要靠关系,必须要依靠两岸建立联合商务仲裁机制来解决。

对于台商的诉求,陆委会副主委高长认为,两岸间要建立商务仲裁机制,必须透过两岸两会来商讨。


看好融资市场 台商协会抢进

据中国时报2月6日报导,上海台商协会会长李茂盛表示,上海台协预计今年将成立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与小额贷款公司,抢进台商融资市场。他同时表示,目前筹组工作已近完成,只待大陆相关法令通过,即可正式开业。

李茂盛指出,由于在大陆筹资不易,在贷款核准下来之前必须面临「过桥期」,常令当天需要资金周转的台商十分困扰。上海台商于是打算成立一个可以跨区的小额贷款和担保公司,协助台商经营。李茂盛说,原先台商成立申请贷款和担保公司,是由上海工商局承办,后来移交到金融办,现在只要等中央一批准,上海台商协会就可以正式进行贷款和担保公司的揭牌仪式。

上海市委统战部长杨晓渡对此则表示正面态度,强调这是「准金融」,对应急调头寸非常有效,未来会对台商办理小额贷款的部分进行补充规范。他同时表示,金融层面有些部分是归中央管,有些是归地方管,必须大陆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合作,提供具体协助,希望未来台商在金融融资推展业务上能顺利进行。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