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专访山东日照台商协会陈亮祖会长

  • 更新日期:109-08-31

◎文/江今叶

6月12日才成立的山东省日照台商协会是全大陆第108个台商协会,距离第一个成立的北京台商协会整整晚了将近20年。面对大陆的物换星移,经济、社会环境也早已不同,日照台协会长陈亮祖说,「该是走出新台商形象的时候了。」

早期大陆人对台商总停留在只会压榨大陆劳工、只知道走后门、送红包,只懂得赚钱,赚了钱也只会包二奶、上酒店喝酒唱歌的不良印象。虽然说多数的台商都是规规矩矩工作,但少部分行事过于嚣张的台商,却让台商在大陆背负不少罪名。这些年来,随著台商规模日渐扩大,开始意识到自我形象提升的重要性,也开始积极参与当地的公益活动,确实让大陆台商的形象有所改善,怎么进一步提升,一直是陈亮祖心里面反复思量的问题。

30岁以前的陈亮祖,走的是多数台湾年轻人的路,念书、留学,顺势留在美国工作、结婚、生子。帮人打了几年工,陈亮祖和朋友决定自行创业,作的还是自己熟悉的贸易老本行,从美国回到台湾,再从台湾前进大陆,陈亮祖说,虽然进出口的都不是什么叫得出名号的大商品,但整体包装行销的策略,却让他得以在大型贸易进出口商的包夹下,闯出一片活路。

陈亮祖的经营策略很简单,就是「客户要的,我都有」。他拿家具为例说,一般进出口商就算代理家具产品,项目与类别最多不过二、三十项,目的在简化产品类别,也减少不必要的库存。但他的公司却逆势操作,从木制品、陶制品、电视柜等中小型家具,甚至连户外用的桌椅等户外家具也都应有尽有,就是希望让客户知道,若是临时想要增加那个项目类别的产品展售,找他们就对了,也因此今年美国大型量贩商Target将今年度的最佳供应商荣誉颁给了陈亮祖的岚桥富凯木业公司,感谢他能提供多元化、价廉物美的商品。

进军大陆市场已经18年的陈亮祖,在对全球贸易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后,决定进军制造阶程,整合上下游。陈亮祖说,虽然一直都是搞贸易的,但买东西也不是只看最后成品而已,看工厂制作流程、了解生产过程,才能确保产品品质。看多了,多多少少也对生产制程有一定的了解,加上对于客户端需求的充分掌握,决定将两者结合,创造更贴近市场的商品。

有了这样的构想,10年前,陈亮祖开始在大陆当地找寻适合的合作伙伴,提供销售端的想法,结合制造商的生产优势,开始了他从贸易商转型为一体化生产、制造的综合性企业经营道路。不过,尽管踏进制造业,贸易本行的陈亮祖坚持不控股,只要求取得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这些主要市场的独家销售权。问他为何不想取得经营权,陈亮祖笑笑说,「制造我只懂得看,不懂得做,这部份当然还是交给专家,我只是提供意见罢了。」

对产品、通路有掌握,熟悉市场的需求,又清楚生产制程,结合贸易、生产、市场与品牌,产销合一的结果,让陈亮祖的公司得以快速扩张。陈亮祖认为,主动帮客户找商品,为客户分散风险,精致与独特化产品,才是创造企业价值的不二法门。也因此,尽管全球面临金融海啸冲击,公司订单却不曾中断过,生产线也依然是全线全开,丝毫不受风暴影响。

落户山东日照不过6年时间,却成为日照第一任台商会长,陈亮祖笑著说,都是当地政府官员给的压力啦,「都跟他们说我一年去不到日照4次,也待不了几天,不要找我。不过逃了2年,人情压力真的不好意思啦。」但真正让陈亮祖决定接下这个重担的理由,则是那个住在心里那个一直无法忘情文化艺术的陈亮祖的决定。

陈亮祖说,过去台商多半是两头在外(原物料与市场都在海外,大陆只是单纯的加工基地),企业形象好不好问题不大。但这几年来,国际景气萧条,只有中国大陆市场一枝独秀,台商开始转进大陆内需市场,企业形象就变得很重要。然而,要提升台商形象,不是光靠捐款或是企业广告就可以办到的。要让大陆人改变对台湾人的形象,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台湾的优质文化带进大陆,透过文化交流,让大陆人知道台湾在保存中华文化上的努力,也能无形中提升台湾形象与台商在当地的地位。

就是这样的想法,陈亮祖决定接下日照台商会长的位子。陈亮祖在6月12日的成立大会上转述了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贺涵,希望日照台协未来不光只是为台商服务,还要能回馈当地社会,融入当地社会生活。

对于江丙坤「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想法,陈亮祖十分赞同。平常就喜欢听听舞台剧,参与艺文活动的他,认为提升台商形象,融入当地生活的最好方法,是将台湾文化推广到大陆,让大陆人对台湾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两地交流。

也因此,在日照台商协会成立之前,陈亮祖就积极与平等国小联系,希望能安排学校的巧宛然布袋戏团利用暑假到山东省巡回表演,将台湾布袋戏文化带到大陆,让大陆见识到台湾如何将文化扎根于小学生活,也透过孩子与孩子的交流,拉近两岸的距离。只可惜因为H1N1新型流感蔓延,教育部担心学生的健康,这个计划得延迟了。

不过,陈亮祖并不因此气馁。「小学生不行,大人总没问题吧!」因此陈亮祖改邀请师大音乐系教授到山东巡回演奏,让文化扎根。未来他还计画一年至少4次,安排台湾的小剧场、自发性、地方性文化团体到山东一带表演,希望能从日照台商协会做起,带动全大陆 108 个台商协会共襄盛举,将台湾人文带进大陆,增进两岸文化交流,也改变过去台商在大陆人心中的不佳形象。

问他费用怎么负担,陈亮祖说,这些活动要不了多少钱的,因为是小型的表演团体,能出国巡回表演,还能到处走走看看,这些团体开心都来不及,不会要求高额表演费用的,「能真的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就算都得自己公司出钱,也花得开心。」

陈亮祖认为,形象不是捐款、参加公益活动就能买得到的,透过文化交流,才能真正让大陆人见识到台湾人的文化怎么扎根,才能让他们了解两岸文化生活的差异性,进而有更深入的了解,改变大陆人多年来一直认为台湾人缺乏文化素养的想法,增加对台湾人的人文印象,也才能拉近两岸的距离。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