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台湾经贸消息辑要

  • 更新日期:109-10-21

台湾经贸消息辑要

整理/可 可


第8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28、29日于哈尔滨举行

马英九总统7月26日接见参加「第8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我方代表团,除肯定该论坛多年来协助推动两岸交流的卓著贡献外,并盼访问团此行收获丰硕,我方代表团成员包括: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副主席林丰正、蒋孝严,中评会主席团主席陈炯松、张荣恭、中央评议委员李建荣,国政基金会副董事长蔡勋雄、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国光生技董事长詹启贤、国发院院长兼大陆事务部主任高辉等。

据工商时报7月30日报导,此次论坛经过两天讨论并公布17项共同建议,包括:

1.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应求同存异,共创双赢;2.继续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3.循序渐进推动两岸互设综合性办事机构;4.从中华民族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双方应努力在国际事务中避免内耗,通过平等务实协商,促进双方合作;5.进一步发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支持双方加快ECFA后续协商进程;6.支援双方尽速签署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7.扩大两岸金融合作成果,尽速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进一步扩大双方货币双向兑换;8.完善两岸产业合作机制;9.支持两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提升竞争力;10.扩大深化两岸旅游合作;11.积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与民间交流;12.积极鼓励两岸加强人文交流,共同研议通过教育文化交流和大众传播媒体,推动社会教育,传承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优秀传统;13.进一步深化两岸青年交流,鼓励民间召开两岸青年论坛,促进两岸青年间更多的互动与了解;14.持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化建设;15.促进两岸教育交流合作;16.深化两岸出版交流合作;17.加强两岸广播电影电视领域的机制化交流合作。

我对东协出口成长快速

经建会经济研究处7月6日新闻稿,2002-2011年我对东协六国出口平均年成长率为13.0%,高于整体出口的9.3%,致我对该地区出口比重由2002年的11.9%上升至2011年的16.5%,仅次于我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出口比重。至于美国、欧洲与日本所占比重,则纷纷下降。

我对东协六国出口快速扩张,主要原因为HS2710「原油除外之石油及提自沥青矿物之油类;废油(包括轻油裂解产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内)」在2002-2011年间平均每年成长率达41.7%,增幅显著高于对东协六国总出口平均年成长率13.0%。故过去10年间,HS2710产品占我对东协六国出口比重由2.6%上升至17.0%。

就近2年来观察,我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出口成长率分别为37.1%及8.1%,而我对东协六国的出口成长率分别为37.2%及22.7%,显示近2年来我对东协六国的出口表现优于对中国大陆及香港的出口。尤其今年前5个月,我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出口负成长10.2%,但对东协六国出口仍成长6.2%,显见东协市场已成为欧债风暴下的出口主要动力。

2012年前4个月我对东协六国出口产品来看,积体电路(HS8542)占出口比重29.1%,HS2710项目占出口比重18.2% ,有线电话(HS8517)占出口比重2.4%,其他产品所占比重尚不及2%。相较我出口至中国大陆及香港集中在易受景气波动的光电产品截然不同。

东协地区近年来经济成长迅速,又邻近我国,为我分散市场的理想地区。惟由统计资料看来,我出口严重集中在积体电路(HS8542)及HS2710项目,未来如要开发东协市场,宜努力扩展前述两项产品以外的产品。

台韩经贸咨商会议成果丰硕

经济部国际贸易局7月13日新闻稿,「台韩经贸咨商会议」于本年7月3日在韩国首尔举行。本次会议我方由经济部贸易局张俊福局长担任主谈人,并有交通部、经贸谈判代表办公室及贸易局等单位代表共同参与;韩方由外交通商部地域通商局局长禹景夏担任主谈人,并有外交通商部、知识经济部、国土海洋部及农林水产食品部等单位代表一同出席。在本届会议中,台韩双方就多项议题达成合作共识。

本届咨商会议之议题涵盖范围极为广泛,其中台韩产业资源合作继2011年于台北举行台韩产业合作论坛后,计划今年在韩国举办第2届。另制定农药残留基准及台湾鲜果输销韩国等自上次会议后已获进展,双方咸表欢迎;部分我方所提合作议题,包括物流安全合作、竞争法主管机关交流合作、药物管理合作、因应紧急粮食机制及观光合作等多项议题,亦获韩方正面回应,合作细节将由双方主管机关接续洽谈。

台韩经贸咨商会议为双方经贸交流之重要沟通管道,对增进台韩实质经贸关系有极大助益,双方皆认为此次会议已为未来合作注入新动力,并同意2013年第6届会议在台北举行,继续讨论双边各项经贸合作事宜。



纺织产业千亿计画3年有成  传产新亮点

经济部工业局7月17日新闻稿,经济部7月17日上午召开「2012年7月份促进投资扩大招商推动会议」,由工业局提出「纺织暨成衣服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报告,简报提出德、义、法先进国家对纺织成衣业的发展,因为著重研发设计及品牌行销,发展数个代表性国际性品牌,虽后有纺织成衣工业新兴国家的低价竞争,纺织及成衣业出口值仍是维持每年3%以上的成长;反观台湾及韩国,一直以品牌OEM/ODM代工为主,面对低制造成本国家的兴起,纺织及成衣业出口值都呈现持续下滑趋势。这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品牌通路所带来的高附加价值/高获利率。

台湾纺织成衣服饰产业自2008年经济部核定推动「纺织产业发展三个千亿计画」起,第一个千亿计画「产业用纺织品产值倍增计划」,致力媒合促进产业新增投资,协助解决投资障碍,截至自2009年至2012年已促进厂商增加投资金额达626亿;第二个千亿计画「机能性纺织品开发推广联盟计划」,著重联盟发展,推动机能性纺织品应用技术及产品差异化升级,在这两个计划带动下,整体产值从2008年4,467亿元提升至2011年之5,008亿元,未来仍是乐观可期,与会委员儒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洪董事长镇海亦表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度已有20%的成长。

至于第三个千亿计画「时尚纺织发展计划」,以往或有认为发展时尚品牌及推动设计行销是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工作,尤其是创立自有品牌,更不是2~3年可以成就的事业,厂商发展品牌所面临的就是设计打样的缺口,因为台湾成衣服饰业生产人力短缺,所以在2011年成立「4+1快速设计打样中心」(包含西园29服饰创作基地、台北服饰快速设计打样中心、台中鞋类及袋包箱快速设计打样中心、彰化织袜快速设计打样中心、云林毛巾快速设计打样中心),协助厂商加强技术与品质,补足产业链缺口;重视设计与品牌,提升附加价值;串联产品与通路,结合文化与观光行销拓展;落实人才培训,优化人力结构等发展策略。成立1年来已辅导459家厂商,增加产值6亿元,实际促进投资2.8亿元,带动衍生投资8亿元以上。

从德、义、法之产业发展经验,我们知道品牌通路是纺织成衣服饰产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方向之一,期2020年可以带动衍生品牌通路增加投资100亿元,创造增加产值1,000亿,并放眼国际,发展5个国际性品牌及虚拟/实体通路品牌,带动新亮点。



陆旅居海外商务人士来台6天发证

据时报资讯7月30日报导,为简化旅居海外大陆人士申请来台从事专业及商务交流作业程序,7月起,各驻外馆改以电传扫瞄处理申请案件,国内邀请单位可先缴费协助领证再寄交给获邀者,发证时间从过去平均两周缩短到6天。

移民署表示,以往海外大陆专业及商务人士申请入出境许可证,驻外单位收件后,要用外交邮袋寄回台湾,申办期程至少两周,7月起申请案透过外馆扫瞄后,立即以电子邮件进行传送国内。

至于国内邀请单位申请模式,经送件缴费后,可立即送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审核,配合海外获邀者e化申请作业,有效短申办时间。

移民署指出,透过简化行政流程,缩短旅居海外的专业、商务大陆人士取得入出境许可证时间,能让海内外的经贸交流进行得更加顺利,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士来台。



6月来台陆客年增74%

据经济日报7月17日报导,观光局16日公布6月来台旅客统计,大陆来台旅客数达19.96万人次稳居榜首,年成长74.46%,累计上半年来台已超过126万人次,年增52.44%。观光局表示,大陆团体客来台已过磨合期,进入「稳定成长阶段」。

观光局表示,去年第4季开始,每个月大陆团体客来台人数约以年增率40%的速度稳定成长,今年平均每日大陆团体客来台人次已突破5,000人次,自由行部分,虽然数量仍低,但较去年成长幅度也近一倍,旅游业者表示,今年明显感受到大陆团体客、自由行客户快速增加。




航空城3千亿大投资  明年启动

据工商时报7月30日报导,被行政院视为指标大案之一的桃园航空城即将启动,交通部已呈报行政院建议成立推动小组加速启动,这项斥资3,000亿元的东亚枢纽大投资、大建设,最快明年可望启动区段征收作业,画设总面积达3,200公顷。

其中机场捷运「A11、A15、A16」站区确定画入,将配合站区周边规划,新设都市计划,开发住宅区、商业区、产业专区,可望大大纾解北部人口过度拥挤问题。

原本桃园自贸港区土地才50公顷,这次划设范围,将增加自贸港区100多公顷土地,吸引外商透过北空港展开全球货物运筹,增加桃园空港货运进出量之全球竞争力。

此外,也将取得新建4,000公尺第三跑道土地,对桃机大改造及台湾国际竞争力发展影响深远,未来第三跑道完成,加上即将启动的第三航厦,可望为桃机带来每年容纳5,000万进出口人次的旅客运量,与香港、新加坡一争长短。目前一航厦改建及二航厦,最多每年可容量2,500万人次。



台中规划推动6工业区开发案

据经济日报7月17日报导,为了解决厂商一地难求的困扰,台中市经济发展局16日表示,目前市府正积极规划推动6处工业区开发案,预估可提供140公顷可建厂用地,引进200多家厂商进驻,带动的总投资金额至少超过500亿元。

台中市长胡志强表示,台中市是全国唯一在短期内推动这么多工业用地计划的地方政府,不但有助于产业发展,也替未登录工厂找到一条有效且合法的出路。这6处工业区总开发面积合计224公顷,实际可建厂面积约140公顷。

台中市经发局长黄晴晓指出,此次大力推动,主要因应精密机械、绿能及传统产业等各级工业建厂所需。其中,南屯的精密机械科技园区2期计画,预计今年8月实质动工,开发进度最快。

精密机械科技园区2期计画的开发面积约37公顷,总计吸引大立光、上银、程泰、亚崴、友嘉、拓凯等194家厂商登记,反应热络,市府预订9月评选入区厂商,最后将只有42家厂商可获准进驻投资,核配率仅约2成。另外,太平区12公顷及潭子区15公顷的小型工业园区,目前已完成公告选商,预计2年后可动工;神冈丰洲科技工业园区2期开发计画,规划面积62.8公顷,稍早也完成公告选商作业。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