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意义与影响《交流杂志98年12月号第108期(历史资料)》

整理:编辑部
时间:98年11月19日(星期四)
地点:海基会第一会议室
主持人:交流杂志社社长、海基会副秘书长马绍章先生
与谈人:(依发言顺序排列)
朱云汉先生(中央研究院政治所筹备处特聘研究员)
杨渡先生(国家文化总会秘书长)
黄光国先生(台湾大学心理系教授)
陈胜福先生(明华园总团长)

马绍章
  本次座谈讨论的主题为「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意义与影响」。所谓「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是马总统在今年双十国庆谈话时所提出的概念,这是一个过去从来没有提过的说法,其中的意义,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它提供了目前所有中华民国国民,不论政治理念为何,都可以找到一个新的认同基础。第二,过去我们谈论两岸关系,通常会从政治、军事或经济的角度切入,但所谓「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适时从文化的角度,提供我们观察两岸的一个新视角。第三,它提供了一个「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跟传统中华文化相比的机会,让我们了解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在未来的发展上又有什么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第四,这样的概念是否具「普遍性」,是否只能在台湾适用,将来有无可能推广到大陆或其他地方?能否具有引领未来的作用?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又有何影响?
  本次交流杂志特别邀请重量级的学者、专家,集思广益,期能就不同角度提供独到见解予读者参考。

朱云汉
  今天我发言的顺序排在第一位,主要原因是「姓名笔划」。其实,「姓名笔划的排序」也是一种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我纯粹只是抛砖引玉,因为在座的三位应该都比我更有资格来谈今天的主题。

一个社会的文化,就是我们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的观念与行为模式
  首先,我想先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化」这二个字的意涵,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一个社会的文化,其实就是我们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的观念与行为模式的内涵。想想看,我们父母亲教我们什么?我们又如何把这些东西传给下一代?或许你可以看出,一个快速变迁的社会必定是不断地演进,绝不可能一成不变,尤其在经济、政治的生活方式上,往往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变化。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有些东西在时间上具有非常强烈的、跨越时代的延续性和生命力。我们看日本这个社会,高度的现代化,很多方面甚至超越了欧美。但是,日本依旧还是日本,你绝对不会把他视为西方社会,无论在文化特征、行为、观念、价值上都还是能够展现自我,并且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所以,文化展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展现在我们的习俗、宗教、饮食、生、老、病、死所有东西里,我们的价值就存在于这些根本的人生大事中,要如何去理解他,这正是精髓所在。
  在这个地方,包括建筑、服饰、饮食等外在有形的东西,当然可以去表现,但更重要的还是我们使用的语文。因为有很多观念思想是从这里延续出来的,所以当马总统提及「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时,大部分的人就如同马副秘书长,一方面感到很惊艳,另一方面觉得这样的说法很平实。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文化根源就是中华文化,包括今天在座各位沟通时所使用的语言、我们的习俗,以及从南到北大约两万多个,不管是关公、妈祖或城隍的庙宇。台湾这个岛屿,经过了长时间且快速的资本主义发展,尤其历经了战后快速的工业化与现代化,产生一种非常深刻的变迁。因此,如果要讲台湾特色,以及他的中华文化根源,我认为这将会表现在多方面。

台湾融合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及市场经济,呈现出一个开放而多元的社会
  首先,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社会,特别是在某些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我们所保存下来的比其他华人地区还多,但又能跟现代生活及市场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开放而多元的社会,这非常的具有特色。最近几年,我们发现中国大陆渐渐地开始觉得,似乎应该把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节庆,视作比较重要的假日。过去,他们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视农历新年,现在却不断地拉长假期。然而这一切对我们来说却很自然,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维持这样的习惯,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同时兼具了现代化的面貌。
  接下来看我们的宗教,台湾的佛教组织其实是一个高度中土化的佛教,他与印度或泰国所表现出来的形式,非常的不一样。因为他已经与中土文化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的根源。此外,他与现代社会也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变成一个庞大的志工团体,而且在某些层面上表现的非常入世。记得上次我到中台禅寺时,收到的名片上头竟写著「执行长」。你很难想像,一个宗庙的主要管理阶层是用现代企业的观念经营,但是他的精神与内涵却依旧源远流长属于一个宗教组织,这就是重要的台湾特色之一。另外,我觉得台湾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在整个华人社会中,他是一个移民社会,而且这个社会的本身,存在著一些比较特殊的倾向与观念。比如说,他对于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可能持相反意见,因为毕竟面向海洋,所以比较敢于冒险,也更愿意抱持开放的胸襟,对外吸收周围或西方的东西,我认为这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地方。

「文化」是台湾非常重要的资产
  第三个我要谈的是,台湾把许多不合理且很难相融于现代社会的传统文化慢慢地转化了,或者甚至可以说把它扬弃了。比如说,在传统文化中讲求的「尊卑」与「重男轻女」等观念,都在无形中被转化了。所以在亚洲,我认为台湾应该是最尊重两性平等的地区,它所展现出来的合理化与人性化特色非常的重要。我常常对很多人说,自中国大陆来台湾的访客,如果真的曾经到第一线去观察我们的医院、户政事务所等,这些与人互动极为密切的服务单位,大部分会对这些既人性又合理的观念与流程设计感到满意,这也正是台湾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地方。总而言之,我觉得「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这个说法真的很平实,当我们面对两岸关系,面对整个华人世界或是东亚,「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产。
  我常说,文化和经济实力或军事是很不一样的,它可以以小搏大,是重质,而不是重量。你对别人产生吸引力、感染力,值得让人学习,主要是在于你的品质与精致,而不是规模。我觉得,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拥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优势,是因为一直在中华文化的脉络上,处于中文世界里。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优势,莎士比亚为什么在全世界那么有名,那么具影响力,这全都是因为他是英文创作。我们看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国际上所使用的语言,大概除了英文以外,中文应该是最重要的。我们从中文的使用人口,就可以想像得到,在网路世界里,中文可能是未来输出最快最多的东西。因此,我们是有条件、有机会,在这个世界里占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就是台湾的软实力,他的基础就在于文化。
  我觉得任何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最重要的条件是他的文化,这对我们而言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在面对两岸关系时,有很多台湾的民众对自己缺乏信心,总觉得中国大陆的高速铁路比台湾长,高速公路也比台湾多几十倍,而且又多金,他的各种有形实力的提升速度更令人目炫,于是我们的防卫心变得愈来愈强,面对他们也变得愈来愈退缩。比如两岸的学历认证,我们是非常退缩的;又比如艺术工作者,我们对于他们的工作许可也是很退缩的。我们的歌星、演员可以到全世界各地表演,但对岸的人却不能来,这其实就是高度没有自信。如果一直处于高度没有自信的环境下,你怎么可能去展现你的影响力及感染力?我们不是一直强调要对等,但事实上自己的心态早已经不对等了,一直在退缩。所以,我觉得我们对自己的优势,可能还缺乏一种全面性的掌握,或者我们并没有真的把它完全发挥出来。

提升文化精致度,为「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注入活水
  未来两岸的交流,不管是经济或教育都很重要,但是文化将会是我们的一个强项,我们应该以更积极、更正面的态度去推动他。当然,我们也必须与时俱进,持续进步,绝不能孤芳自赏,因为优势也有可能流逝。像我就会担心,受到电脑及网路游戏的冲击,我们下一代中文的掌握能力,可能未必比人家好。如果我们下一代没有最起码的素养,文化就像浅水,变得非常庸俗。全世界流行什么,你就跟著他走,哈利波特来,你就搞哈利波特,日本的变形人来,你就搞变形人,那你还会有什么特色呢?你只能跟著人家玩,跟著人家的尾巴走。你看韩国,他都知道把三国演义变成电脑游戏,所以我觉得,我们社会的各界精英应该要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设法提升文化的精致度,否则本来拥有的优势,就只能眼睁睁地看著它流失掉了。
  最后,就两会协商议题的层次来谈未来的两岸文化交流,我相信我们的民间有很大的活力。文化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你硬要用推销的方式却不一定能销得出去。明华园是因为有高的水平,所以不断的受到邀请。反过来说,如果你的水平不好,却硬要把他推出去,到时候一定吸引不了观众来捧场。所以,民间活力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要担心的反而是人为设置的限制与障碍。我觉得,这一块应该要以对等、互惠的方式逐渐把他排除,尤其是有关工作许可与税的问题,政府应该设法消弥不必要的人为障碍,让我们原本可以展现出来的民间活力充分发挥。
  此外,我们也应该要特别加强内涵与素养,培养下一代的鉴赏能力。因为一个成功的东西,如果在本土市场都已经慢慢萎缩,他就没有了生命力。最近,我知道陈美峨的汉唐乐府要在国内找寻新血轮非常的不容易,这相当可惜,因为南管在我们的文化传承里,本来就是一种极重要的音乐与舞蹈,具世界魅力。它必须能在自己的土壤里持续发展,才有生命力可言,因此亟需企业界或政府的支持与鼓励。
  总而言之,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地注入活水,延续他的生命力,把存在于现代化社会中的理性与人性包容进来。同时,要在既有的根基上接续传承,并进一步把他发扬光大,这对台湾而言,不管是面对两岸、面对世界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杨渡
  呼应刚刚朱云汉教授提到,如何建立一个「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论点,我接续来作进一步的诠释。前一段时间文化总会协助总统府,做了六场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论坛,在过程中,我们跟学界曾有一些讨论,到底什么是「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什么是我们文化当中所特有的?跟中国大陆其他文化相较之下又有何特色?经过归纳后大体上有三个总结。

台湾是全世界保留传统中华文化最好的地区
  首先,台湾是全世界华人社会里,保留传统中华文化最好的地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留呈现在哪里呢?台湾不仅在生活当中,完整保存了古籍与经典,与方才朱教授谈到的宗教与庙宇,在台湾民间戏曲里也保留了很深厚的传统。十一月五、六日文化总会曾经推荐了两个台湾的布袋戏团到上海去参加「国际木偶节」比赛,一个是廖文和的现代「金光戏」,另一团是李天禄创立的「亦宛然」。「亦宛然」是由李天禄先生的孙子率团去表演,演出之后,当场让所有人眼睛为之一亮。上海戏剧团的人员惊讶地表示,他们没有想到明朝时期的传统布偶戏型式,竟然能在台湾被保留下来。
  事实上,李天禄的布偶早期也是从泉州买来的,泉州有个雕刻木偶的师傅叫江加走,是台湾木偶界最欣赏的一个老师傅;江加走过世后,他的后代虽然继续从事雕刻,但他们的表演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传统精髓。因此,当他们看到来自台湾的「亦宛然」表演,仿佛回到明朝最初的传统,体验到那些曾经在书里读到的形式,让他们非常地感动,甚至难以想像。
  台湾另外一个保留下来跟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特色,而且是中国大陆所没有的特色,其实与一九四九年的大迁移有关。中国是一个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若不是经历大战乱,人民是不太可能大迁徙的。可是在一九四九年,全中国各地的不同文化,因为历史因素而同时迁徙并凝聚在台湾这个小岛上。今天,我们在中国大陆能够看到凝聚各地资源、人才等精华于一处,大概就只有北京、上海这类重点都市。台湾在一九四九年能够把精华集中在一起,于是发展出融合中国各地特色的「新文化」,当这种「新文化」推销到大陆去的时候,就突显了很多有趣的现象。例如永和豆浆,台湾人以前喝稀饭,从不喝豆浆,但却发展出新的豆浆文化;此外,还有独特的牛肉面文化,也是饮食文化融合在台湾的例子。换句话说,所谓台湾的特色,不仅是保留传统中华文化,并在一九四九年之后让它集中、凝聚在这个岛上,更进一步形成一个特殊大融合之后的新中华文化。

台湾拥有「海洋文化」的传统
  其次,台湾有一个「海洋文化」的传统。这个传统是从十六、十七世纪全球化时代开始,台湾就一直站在中国大陆之外的最前缘。很早之前就有大陆移民迁徙到台湾,可是荷兰与西班牙分别在台南与北部地区殖民,让台湾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从此,台湾再也不可能脱离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国大陆在清朝时期进行锁国,但是台湾并不在范围内。十八、十九世纪的时候,台湾北部地区就已经发现品质很好的煤矿,因为全球化与航海技术的进步,全世界都在寻找煤矿的来源,台湾便成为最好的补给站。美国与英国都派人来台探勘,并向清朝政府申请,要求租借台湾成为口岸。
  一直到现在,台湾还保留了海洋文化的传统。虽然一九四九年之后两岸因故隔绝,但台湾还是持续对全世界开放;相较于中国大陆因为冷战体系的对立与封锁,而阻绝在资本主义体系之外,实际上,台湾依然活跃在全球化的大浪潮里。所以我们说,台湾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海洋文化的传统。

台湾拥有自由、民主的社会文化特色
  第三,台湾在一九四九年之后,随著自由化、民主化的崛起,进而改变了整个社会体制与政治体制,这种体制也变成台湾社会文化独有的特色。
  我记得前一段时间,台湾歌手陈绮贞到大陆去办演唱会,他在台湾应该不算是很主流的乐手,可是到了大陆却非常受到欢迎。我们分析他的歌,其实跟过去罗大佑那个年代是截然不同的。早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所听见罗大佑的歌,是带有抗议的色彩与反叛的色彩,是做为一种异议角色而存在,台湾有一段时期唱著这样的歌。但是到了现在,年轻的一代,尤其是举办「海洋音乐祭」之后崛起的这些年轻歌手,他们拥有的自由是前所未有的。在台湾解严之后成长的创作者,他们不再为了抗议而创作,单纯是为了自己来创作,在自由的土壤上培育出这样的歌谣。他可能像是大陆文化界所称的「小资情调」或者是都会型的歌手,或定位是女性的心声、内心的呢喃等类,但毕竟是在很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创作出来的。
  所谓「创意产业」时常被列在两岸的对比里头,创意其实是来自于过去继承创作传统与文化传统的一种叛逆,换句话说,创意就是来自于叛逆,要来自于反叛,必须来自于完全自由的心。两岸对比之下,台湾显然具有较好的环境跟条件,这是台湾的另一个特色。
  以上三种特色归结起来,应该就是主持人所讲的「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

发扬台湾传统与特色,推动两岸互补并取得优势
  国家文化总会的前身,叫做「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委员会」,他之所以成立与存在,是为了因应中国大陆的文化大革命。文革主张扫除旧有传统,所以老蒋总统(蒋中正先生)创立了这个单位。当时他找了许多的一流的学者专家来处理古代的经典,例如四书、五经等,把这些古代经典的精义重新诠释为现代的语言,希望能够广泛地推广。参与的学者,包括了首屈一指的南怀瑾、陈鼓应等国学大师,借由一代大师来帮这些古文古籍做「今注今译」。个人到文化总会任职后,发现当时曾经出过那么棒的典籍,于是在近期重新整理出版,并邀请马英九总统亲自写序,希望诠释当代如何阅读古代经典,又如何从中得到新的启发与新的思维,这也是台湾特色典型的代表。
  中国大陆在文革时期,革断了固有的文化传统,而台湾恰好努力保留了最传统的部份,而且把精华延续了下来。近几年来,虽然我们看到中国大陆在电视上,有些节目也开始流行诠释古代传统经典,并得到很大的回响;可是我们发现,两岸之间其实还是有差别的,比起一代国学大师,这些大陆学者诠释的功力,显然还是不够深厚。
  我们应该要去思考,在未来的时代里,我们如何运用台湾的传统与特色,让其发扬光大,并在两岸互补的创意合作过程中取得优势。就两岸目前的现况来讲,大陆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很鲜明,而且政府挹注了大量资金,各省市也积极提供园区环境。可是,在软体上终究还是不及台湾。台湾在文化内涵上仍具有一定优势,但台湾如何利用仅有的优势并且有所发展,恐怕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课题。这个议题具有时间的急迫性,因为大陆的发展很快,人的创意与发展能量,随著社会的开发会不断地开展出来。所以,台湾也必须有急迫感,才能继续维持这种创意的能量。
  在这里谈「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同时,我们必须要知道,未来两岸往前走的趋势。而且,台湾要在这个趋势里头,取得往前发展的动力与优势,甚至对未来的文化创造一个前瞻的、带头的力量。

黄光国
台湾文化自三十年前已开始影响大陆
  台湾在一九九○年已经赴大陆输出「本土心理学」了,当时台湾兴起「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鉴于从西方输入的社会科学皆以西方社会为基础,较少谈及华人社会,于是台湾开始提倡「本土心理学」活动,以华人文化价值为基础来突出心理学研究,而当年大陆尚处改革开放之初。诚如朱教授所提:文化无所不在,使用语言可以传递文化,台湾过去一甲子所产生的文化,最大的特色即「海洋文化」。
  不仅承继中华文化,亦接收西方文化,将两者相互融合,产生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这样的融合文化处处可见。如现今大陆各地区可见到的永和豆浆、婚纱摄影、卡拉OK等等,到处可见台湾的影响。近期我曾到大陆景德镇,当地瓷器业者表示,大陆的瓷器不及台湾「法蓝瓷」好,「法蓝瓷」比景德镇的行情还高。由此可见「法蓝瓷」的产品,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中华文化,而是融合西方文化现代科技的产品。
  再举一例,各位手上的笔记型电脑,亦属台湾文化独特产品,笔电内使用语言为中文,是由台湾开发使用后才影响至中国大陆。如以「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对大陆的影响」,应该追溯至一九七八年就开始影响了。当时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受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影响而快速成长,并以香港或台湾为经济学习目标。

「台湾精神」
  而台湾至今还有哪些优势因素?核心价值为何?我在总统大选前曾提出「台湾精神」的概念,这与「台湾意识」不同,也曾发表专书「台湾意识的黄昏」,探讨两者的差异。人类发展最基础的阶段是「意识」,人首先自知,然后有团体意识,再来学习理性,学习知识,最高层次是「精神」。「意识」为天生注定,我是何人、何种模样、男人或女人的意识、个体或群体意识等,是无法改变的。而文化融合各地的特色后,所塑造出的新的文化就是「精神」。
  最近鸿海的郭台铭董事长宣布合并奇美面板公司,奇美创办人许文龙表示:我希望他将来变成中国的成吉思汗。这种胸襟就是「台湾精神」,而且它是无所不在的。
  「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其实就是融会各地的特点后,产生出一种新的优势力量。回想过去台商们初赴大陆被奉为上宾,现在优势却渐渐衰退,导致台湾的信心萎缩,目前重要关键是如何重振台湾优势力量与信心。

须敢面对历史,才敢面对现实
  今年六月我赴大陆参加研讨会,回台后发表《建构儒家文化共同体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文。我与当地学者交谈后发现,中国大陆在「文革」后,学术界与文化界有部分空缺,时至今日中国大陆仍未正视一九四九至一九七八年间的历史,如果知道其中奥秘,就会了解台湾的机会是很大的。中国大陆的年轻一辈,对一九四九至一九七八年间的历史较无概念,因此在两岸学术交流中,我常对中国大陆学生提及:不敢面对历史,就是不敢面对现实。
  大陆方面不能抱持「中华民国不存在」的观点来面对两岸交流,惟有正视现实,两岸才能对等商谈「和平协议」。台湾在解严过程中,是历经奋斗与抗争才能面对「二二八」历史;反观中国大陆,亦须经过社会科学的转变才能面对历史。如果把学术界的研究,视为是文化创造的重要一环,台湾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中国大陆的学术研究中,有一部份是空洞的,有一部份是发展快速的。发展快速的部分,是有关管理学、法律学之类的学科,在功利主义前提下,台湾许多管理学大师都被高薪挖角赴大陆。空洞的部份,是有关对文化、对社会的反思、以及对自我社会信心的研究。大陆社会科学的发展缓慢,也为台湾创造最大的机会,两岸交流往来就是台湾发展的机会。社会科学研究是解决社会问题非常重要的关键,重点是:不敢面对历史,就是不敢面对现实。

「面子」与「里子」
  今年九月我再次赴大陆研讨有关「两岸和平协议」,症结点之一在于「双方不知如何定位」。回台后我再度发表文章《顾全台湾「面子」共创双赢「里子」》,大陆惟有尊重台湾「面子」,才能共创双赢「里子」。「面子」与「里子」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也是儒家文化于现代社会的体现。欧洲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深刻地反省自我于战争中所犯的过错。现今欧洲城市广设二次大战的纪念博物馆,馆中一一陈列战争残酷事实,对于虐待犹太人与不公平对待犹太人等行为深深自我反省,这是欧洲基督教的「罪感文化」,勇于面对现实。反观日本,却刻意漠视在二次世界大战侵略中国的事实,为了「面子」至今仍不敢反省自己。
  两岸彼此对许多问题仍然僵持著,症结点在「面子」问题,面对「面子」问题,惟有因势利导正视它。因势利导即是正视自己的社会、历史、文化等传统,也惟有了解本身优缺点才能解决问题。未来两岸谈判中,大陆如能正视台湾是一个政治实体的事实,即是尊重台湾的「面子」。如果忽视台湾存在的事实,试问,两岸如何对等签定两岸和平协议?
  任何文化传统,皆具有「正面」与「负面」的影响。诚如朱教授提及,在台湾整个历史发展经验,对自己的文化作客观的反省,其实就是社会科学的整体。惟有客观的反省本身文化,才能有社会科学的发展。未来台湾若能影响大陆,对自己的文化作客观的反省,两岸诸多现实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例如,今日报纸头条新闻「大陆学历认证问题」,以及陆生来台就学的问题等,台湾的优势在于社会科学具有发展空间,如能部分开放陆生来台作短期或长期的就读,两岸可以产生相互影响。
  再举一例,两岸合作学术刊物方面,台湾的学术刊物较大陆具优势。缺点是台湾市场小,空有良好的学术刊物或社会科学却受限于行销市场。台湾如与大陆合组两岸四地的学会一起合办学术刊物,用学术界客观评选标准来评学术论文,就是台湾最具优势之处。大陆目前仍未达此一标准,大陆许多学术期刊仅限于单位刊物,由单位的权威者审查,如此很难发展学术标准。
  就此层面而言,台湾尚具诸多优势,但学术界本身须具备信心及善用优势,亦须持续保持优势,这才是关键所在

陈胜福
  今天是我第一次到海基会来,很荣幸有这个机会。明华园成立于一九二九年,至今正好八十年。明华园除了歌仔戏之外,也向电影、电视界发展。
  一九九○年两岸第一次文化艺术表演,就是在北京亚运会的亚洲艺术节,明华园应邀赴大陆表演。在出发前一个月,台湾有关单位竟然来问我,明华园是讲闽南语的,大陆同胞听得懂吗?我回答他们,如果大陆同胞听不懂闽南语,那日本、韩国要在亚洲艺术节讲甚么语言?大陆同胞应该更听不懂吧。
  在这种国际艺术节,最重要的首先是品牌与表演水准,是否达到国际水平。再者,明华园考虑到大部分大陆观众听不懂闽南语,我们不但用字幕来做帮助,我还要求技术人员,不能观众看字幕的转头角度超过十二度,如果超过十二度,做字幕的就要走人。此外,我们也请熟悉繁体字的观众坐右边、熟悉简体字的观众坐左边,方便观赏。表演结束后,我一个有很大的感触,大陆给明华园一个全新、很好的剧场,很多设备甚至还有封条尚未启用。但当地的人员还没有这些技术,反而是明华园的技术人员教导大陆工作人员怎么操作。
  到了二○○四年,有一次明华园赴大陆南方表演。表演后隔天上午,大陆文化部长孙家正找我一起吃早餐,孙家正问陪同的文化厅长,当地的传统艺术表演有没有办法做到像明华园一样?厅长答称短时间内可能没办法,因为明华园已经在国际舞台上演出一、二十年了。我听到的时候就感觉到,大陆部长级的领导已经敢找出问题在哪里,而且坦率地交换意见。当时我就认为,大陆的文化软实力,又跨出一大步了。

大陆正在全力推动文化艺术发展
  果然不出我所料,到了二○○六年,大陆所有的文化表演艺术整个发展起来了,每个省份都必须挑出三个团体,要做到可以在国际舞台上表演。此外,还推出十大文化艺术精品工程,推出许多高品质的节目,像是西洋歌剧杜兰朵公主等等。反观台湾这边,却停滞不前。
  文化也很难脱离政治。今年九月,明华园应邀参加两岸文博会表演,大陆当地领导希望我们也可以顺便到两岸民间艺术节表演。当时我要求不要在室内而必须户外演出,因为这样能来看的观众才会比较多,估计一场可以容纳一万人左右,相较在台湾曾举办过十万人的场子,一万人还不算多的。结果大陆方面,把一万个椅子的场地弄成只有六千张椅子,还在观众席外围围了两道「护城河」,希望不要让观众太多。而且这六千名的观众,还配有最少六百名的公安做安全维护。
  到了第二天演出时,福建各地的艺术团体几乎都来看明华园的表演,后来在一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论坛上,当地的文化厅长就直接表示,将来所有的表演艺术团体,要比照台湾明华园的方式,让他们到自由市场去面对市场的挑战,这样会更有创意。例如在那次的比赛中,初选、复选被刷下来的团体,隔年的补助将遭受删减,利用这样的竞争,来提高表演艺术团体的实力。

「软实力」是台湾最后一道防线
  两岸文化艺术产业的环境不一样,文化的软实力,对台湾而言是最后一道防线。在两岸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就像交朋友、婚姻一样,要在对等、平衡的原则下彰显两方的实力,这样的交流才能持久,才能美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大陆而言,不管是经济交流还是文化交流,政治还是优先考量。台湾则是因为民主多元,各自发展却导致力量较为薄弱。不要说是一个民间艺术团体,即便是一个企业,面对大陆这么大的市场,单一力量很快就会消失掉。
  大陆现在也在研究,为什么像明华园这样的传统戏剧,到大陆来表演,可以吸引这么多大陆的年轻观众,这正是大陆进步的思维。像大陆当地的平剧发展,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张艺谋的表演艺术也可以成为北京奥运开幕的节目,甚至把西洋歌剧转变成中国的戏曲。台湾的政府应该更努力与民间的力量结合起来,在两岸交流中才能更加展现台湾的软实力。

第二轮发言

朱云汉
  面对两岸,台湾文化相对地具有一些优势,如果把这些优势简单地归纳来讲,最重要的其实就二个:一个是我们的文化和传统的连结比较紧密;一个是长时间与国际接轨的经验及基础。

中国大陆急起直追,开始重新连结传统文化
  就像陈团长前面所言,明华园很早就在国际的艺术市场或文化舞台上有一定的水平,可是另外一方面必须面对时间的急迫压力。因为现在的中国大陆急起直追,他们开始重新连结传统文化,包括这几年他们在民间掀起读三字经、论语等传统经典的热潮,虽然截至目前还没有被纳入正式教材,但是民间确实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运动。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把文化中一些重要且具象征性的东西重新竖立起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在全世界设立了孔子学院。虽然目前大部分还是汉语教学,其内涵远远不配这个名称,但它是会逐渐提升的。也就是说当你面对中国大陆时,几乎可以有所期待,因为它变化的速度真的是超乎想像的快,也许那一天我们变成了乌龟,他们却变成了兔子。纵然我们已经领先了很多,但是如果他们以兔子速度来追赶,不管是国际接轨,或是与传统既有的连结,我们所拥有的优势都可能会消失。所以我的感觉是,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在那里,更要设法维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因为毕竟我们确实面临一些先天上的局限。
  如果我们把文化看成一种产业,中国大陆因为有他自己的市场规模,所以很容易引起全世界的注目,他的舞台是非常大的。从这个立场来看,台湾是绝对没有闭关自守或退缩的条件,因为你如果持续抱持著驼鸟心态去面对,我们的生命力只会愈来愈萎缩。以前在两岸对峙的时候,对岸有很长的时间是全面扬弃传统文化的,所以论传承、精髓,我们可以说在地理上是处于边陲,但是在文化上却是中原,那是一种企图心。但今天,我觉得我们不需要去争中原不中原,因为那是一种政治正统的观念,未必有那么深刻的义意。我们应该要强调的是,对于我们周边的华人世界,你吸引人的地方在那里?要让人家觉得,你这东西确实是值得学习的,或是说你所展现出来的东西是一种更好的境界,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台湾处在面对国际与世界的前缘,具有先天上的优势
  我们应该要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基础、优势与局限。举个例,假如我们的金马奖愈办愈本土,过几年这个奖在整个世界,或者说在艺术界、多媒体世界会变得无足轻重,简直是办给自己好玩的。但是,如果你放眼所有的华人世界,让所有导演、演员等电影界都看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舞台,他就会变得很有实力。所以按道理讲,我们面向海洋,处在一个最能面对国际、面对世界的前缘,具先天上的优势。但如果我们忽视这个优良条件,反而把自己陷入一种退缩、封闭的境地,来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个人对于这样的处境感到非常的忧虑。不过整体而言,我觉得目前我们的优势还是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政府应在人才培育上投入更多资源
  最近我注意到,中国大陆不管是民间或官方,开始重视如何重新与文化源头接轨。他们突然发现,台湾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其实是一个又好又现成的东西,而且我们的中小学老师里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事实上,就整个华人世界而言,像这样的资源是最丰沛的,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件事。也许过几年,我们这些退休的老师都要被挖角到对岸,去从事中华文化的基础教育。如果我们的政府也能重视文化的传承,视为重要产业而加以发扬光大,并转化成有市场且具广大需求的各种文化产品,我想这整个过程,也许可以作为我们未来定位台湾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主轴。
  因此,政府应该要设法投入相当的资源,尤其在人才培育方面,应该自小学开始培养他们的文化基础与素养,以及鉴赏能力,这非常重要。如果不是从小就开始培养,所有的东西都会变成曲高和寡,只能靠政府以完全补助的方式支持,那么生命力就会变得非常脆弱。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方面,政府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在讨论台湾特色的时候,应该也要自我反省与警惕。外界对台湾的印象,往往会联想到槟榔西施,甚至是我们的选举文化、造势及立法院打架。不可否认,这当然是我们多元社会的一部分,但要真正能形成一种竞争优势,让其他人欣赏,甚至进而想要争相模仿或作为借镜,在你的特色里就必须具有一种普遍性的要素,而不仅是出于好奇心而产生想要看的念头。事实上,把「好奇」当成一种目的而出发时,是不会产生「真正欣赏」。这就像我们去美国看一些台湾没有的东西,你未必真的想要去移植或学习他,也未必想要把他变成一种文化商品,对他产生强烈的需求。所以,当我们谈台湾特色的时候,有些经过媒体炫染过的东西,或许根本不是我们真正的强项。我们的强项应该是,当很多人来到台湾时,想要走过大街小巷,从南到北亲身体验的东西,或是我们不自觉输出的东西。所以,了解我们的特色,其实是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
  其次,我认为未来两岸的文化一定会互相影响。我们可以观察最近的状况,虽然中国大陆官方口径依然停留在社会主义思想经济,但是他们的论述其实愈来愈中国化。他们把比较具体的施政及愿景定位在核心政府,例如要全面小康,这个术语绝对不是马克思思想主义。大陆只是在自己的论述里,描写某一个阶段,其经济发展果实可以以比较持平、能够为大多数人所分享的一种和乐境界。所以,你不要只看到大陆有很多的问题,事实上亦有其优势,现在包括美国都非常重视大陆经过摸索出来的东西。

文化不是零和游戏,双方应该都是赢家
  我记得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Thomas Friedman曾经写过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让我们做一天中国」,他说美国其实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包括健保、节能减碳、既得利益所衍生的问题等。我的意思是,我们千万不要把文化看成是一种零和游戏,整个交流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双方应该都是赢家。我们乐于见到的是,所有值得共同珍惜或欣赏的东西,都能够在华人世界获得很多的共鸣,而且还能发挥他的优势。
  不要以为我们没有东西可以给对方学习,事实上正好相反。因为我们把中华文化保存的相当完整,所以让对岸恢复的那么快,但是我们也不能志得意满,应该继续向更大的华文群体取得新的活水。比如说,我们的饮食文化相当具有特色,但是厨师们还是想到四川寻找食材,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创意重新作整合,像这样的需求其实是很大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到最后不仅是一种双赢,甚至未来如果两岸某些东西具有共通性,其实也不是件坏事。我们不需要为了区隔而区隔、就是要跟你不一样,其实在共同的过程里,往往是相互影响、渗透与融合,我认为基本上那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杨渡
两岸共享文化市场,有助创造双赢
  今天座谈的题纲当中,有一个议题是谈到,未来海基会能够在两岸协商里面谈到那些事情?个人有一点建议:唯有把两岸的文化,看成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成一个大的文化市场,整个华人文化才会有希望。我们以电影产业来举例,好莱坞拍摄一部电影的经费,超过一千万美金就可以算是大片,电影公司扣除在美国市场发片所得后,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大概都是他们多赚的。然而,就台湾的电影产业发展来讲,就算规模再大都很难打入国际,只能设法打进大陆的市场。我们希望大陆真正开放市场,这样,台湾的电影或者两岸的电影人才会有希望。
  电视产业也是一样,台湾的公共电视一直很希望能够发展到像英国BBC一样,可是BBC的条件在哪里?BBC有一个全球的英文市场。台湾的公共电视不论政府给他多少经费,如果没有广大的华文市场,有十几亿人收视,那么公共电视永远不可能成为BBC,这个梦不会实现。同样的问题,电子数位游戏也就是网路游戏(线上游戏),台湾的业者常常抱怨他们去大陆送审的时候,都被当成外资来处理,就必须严格审查,而不是像大陆内部的Online Game。这其中还要面对两个课题,一个是大陆的市场准入,一个是智慧财产权的保护,这两者对于两岸未来文化交流都是很重要的议题。
  再检视创意产业里的其他领域,譬如绘画,其实大陆是走得很前面的。因为北京的「七九八艺术区」跟国际接轨的很好,所以很多台湾的画廊就到北京去设点,直接从北京面对国际的市场。把北京当做一个窗口,这也是一种思路。当台湾的画廊到北京去的时候,他所建立的视野跟接触到的买家也会不一样;一般来说,国际买家不太可能专程到台湾来采购,而台湾的买家又是寥寥可数,所以就衍生成立了一个新的机制。

两岸年轻一代借由资讯促进文化交流
  由大的文化概念来看,我们发现一个新奇、好玩的现象;就是两岸对文字的使用,尤其是年轻一辈,习惯愈来愈趋一致,为什么呢?全然是拜网路之赐。过去我有机会赴大陆,当碰到朋友的小孩,便问他们认不认得正体字?又如何认?他们说:常看台湾的网站。当我继续追问看那一个网站?有很多人常常浏览与「海洋音乐祭」相关的网站。因为,他们喜欢台湾的歌手与台湾的流行文化,于是他们就逐渐认得正体字。辨识正体字对大陆年轻一代来讲,基本上没有困难,台湾的年轻人要看懂简体字,问题应该也不大。我发现,过去我们想像中那个简、繁体互换的棘手问题,到了这一代根本毫不在意,因为他们借由电脑网路互动,甚于交谈、做朋友。
  不论是从电影、电视、玩Game或者网路交流等方式来看,我认为,两岸在文化上的互动跟交流,势必趋于更热络、更频繁,未来甚至会形成一个新的可能性或新的机制。

两岸可携手创造全球性华文市场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预期一个大的华人市场将会崛起,方才朱教授提到大陆在海外设置「孔子学院」教授中文,这是属于语言的学习。回想起我们小时候学英文,总会准备像牛津字典这样的工具书;但是,现在外国人学习中文时,有没有像样的中文字典?「孔子学院」有没有提供合适的中文学习教材?
  所谓「孔子学院」,其实就是由大陆官方派一些人到学校去教授语文为主,可惜的是,终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学习中文经典的教材。想想我们过去学习英语的过程,你要学习外国的语言与文化,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文的学习未尝不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换言之,文化的学习未来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前几天我跟一位来自瑞典的教授聊天,他说过两年后,瑞典中学的第三语文学习将会加入中文作选项,所以,届时他们学校可能会需要一些可以教授中文的人才。如同前面所提的问题,他们要使用什么样的教材呢?我们有没有人可以提供适合的教材?
  可以肯定,这种从语文学习,延伸到文化学习的过程,未来绝对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当然,这是两岸要共同面对或者是去争取的。两岸可以在文化上产生一个互补的结构,因为大陆有足够的市场、资金与土地,可以和台湾互补,两岸应携手共同去开创全球性的华文市场。就如同英文的市场曾在世界被开发一样,这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可能性。

黄光国
  接下来我想补充三点意见:
  第一点,两岸的「标准」问题:诚如陈团长所言的国际水准问题,现今各种不同文化呈现,皆有评估的国际标准。在两岸交流中,大陆常以政治理由干预某些事情,其依恃的是「政治标准」,假如两岸在各项交流竞争中,台湾能以「国际标准」来取代大陆的「政治标准」,亦可将大陆社会渐渐引导至开发的阶段。但必须注意要准确拿捏,以免限制住自己。
  台湾社会科学评估的标准,是要在SSCI期刊上发表,对此个人并不反对,重要的是如何鼓励台湾的社会科学界,进入中文的学术市场。标准问题会引发竞争的问题,而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大陆人才济济,当大陆开始逐渐开放各项领域后,台湾人只要进入大陆,就可以感受相当的危机感。大陆各重点大学中都聚集一流人才,学生毕业后便进入各个领域发挥,台湾虽然现今还保持一些优势之处,但长久下去,过去所拥有的优势可能会渐渐消失。
  第二点,大陆「软实力」不足:台湾过去六十年所累积的文化成果,大陆在短时间内很难赶上台湾。两年前北京有一个出版社来找我,告诉我大陆各大学开始要设立心理辅导员。在一下子之间,大陆各大学就设立了一百五十个心理相关科系。大陆经济起飞经费充裕,要设立新系所很容易,问题是无可用的教材,因此这个出版社准备到台湾来采购,无论是过去台湾心理学所出版的教材,或者是翻译外来的书籍皆可。这正是「软实力」的问题,也是最难的问题。大陆过去文革时期造成人才断层,现在台湾有许多心理咨商辅导的老师,退休后就转赴大陆继续教书。由此可见,人才与文化所累积的成果,就是最难之处。
  第三点:两岸人才竞争下,大陆人才渐渐兴起,两岸人才条件差距渐小,台湾因应的对策应该要与对岸合作。例如,大陆设立「孔子学院」,就有二个不足之处:第一,人才不足,现今孔子学院只能教授简单的汉文,有关传承文化的人才不足,台湾人才却是过剩,台湾有许多专业文史科的人才找不到工作。第二,教材不足,「孔子学院」的教材是教授外国人,不但要精通中文还要能懂外文,要将中文翻译成外文教导外国人。台湾目前在教材方面具有优势,未来在市场导向下,等大陆人才纷纷加入,到时候台湾的优势就渐渐消失了。
  另外像是在电影方面,两岸除了竞争之外,台湾还可以选择与大陆合作,借由大陆广大的市场来创造双赢。例如台湾的明华园也有与对岸合作,重要的是应持续中华特色的优势,先合作之后再创新,台湾才能保有优势存在。
  两岸交流应保持开放的态度,彼此良性竞争情况下也可互相合作,有助于对大陆社会变迁产生影响力。关键点是有时间急迫性,机会优势不会一直站在台湾这边,大陆正在急速发展中,大陆现今也有很强的自信心,台湾虽具有优势却无自信,这是令人最担心的一点。

两岸「中华文化」的差异
  谈到两岸中华文化的差异性,可以区别的事项很多。例如文字方面,诚如杨秘书长所言,现今大陆年青人透过网路,观看许多港台的电视节目,对繁体字已不再陌生了。今年九月我赴大陆参加研讨会时,有位中正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提出了一个建议与简单的概念,现今两岸谈论「繁体字或简体字统一与否」问题时,大陆如能修改一百七十个左右的简体字,两岸繁简字体基本上就可通用了,然而大陆方面对此仍表示有困难。由大陆方面所显现的态度,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讯息:
  第一是台湾方面具有赢面的优势,第二是「标准」与「禁区」的问题。以「两岸共编中华大辞典」议题为例,假如台湾具有信心的话,可以向大陆提出更大的挑战,例如「两岸共写历史」,亦可试探大陆的意愿如何,此即为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例子。现今台湾社会科学发展已经非常进步,但大陆仍有许多禁区问题存在,两岸是否愿意共同「面对历史」,必须面对历史,才敢面对现实。
  任何事务的推展,一方面要「造势」,另一方面要「顺势」,如中国大陆设立「孔子学院」,促进许多外国人想学中文的意愿。以加拿大为例,第一语言是英文,第二语言是法文,第三顺位就是中文,可见中文的使用范围是愈来愈广,这就是「造势」。但加拿大人学中文时,却要学习繁体、简体两种中文,这是一种趋势所在,即是「顺势」,关键是如何在此趋势找到立基点。
  下个月我要赴印度开研讨会,论文主题为「儒家文化的和谐与正义」,儒家文化重视「和谐」,所谓和为贵、家和万事成,但中国历代朝廷强调的,不是「和谐」而是「正义」。各位可以参考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其中的区别很清楚。中国自秦以降将两者混同,主因于中国皇帝视国家为「家天下」,将「家」的价值放进「国」之中,以致产生价值的混淆,朝廷中的士大夫到底是替皇帝争?或是替老百姓在争?
  现今大陆发展的体制,已经有别于过去历史的观点,大陆正在转变,因现今大陆领导人已有任期制,不再是以往「家天下」的皇帝。最近我在《中国大趋势》中称此为「垂直式的民主」,当我们用过去观点来看大陆体制,自己的观念也要调整,因为在台湾与大陆间互动的同时,双方亦彼此影响著对方的体制、观点、价值观。
  正如座谈会开始所谈及的「核心的精神价值」为何?在现代化过程中是如何转变与调整,这才是关键,而非以皇帝体制等简单的概念来涵盖,否则就无法了解其中意义与转变。

陈胜福
  我长期在文化领域工作,我可以从优势与自信心的角度继续谈。在十五年前,我拍的电影可以跟成龙的电影票房平起平坐,但当时我就说台湾的电影未来发展很危险。因为,当年台湾的电影拍摄成本只有香港电影的十分之一,而且香港的电影除了香港之外,还有海外的市场,但台湾的电影市场就只有国内,如此发展台湾的电影将面临很大的危机。
  三年前,我在大陆表演的时候,刚好看到一出连续剧叫「亮剑」,这是一部描写八年抗战历史的电视剧。以前大陆的教育总是宣称八年抗战是共产战领导的,但在这部连续剧中,竟然肯定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功劳,这正是大陆开始展现自信心的表现,有自信才敢于面对真实的历史。
  也是同一年,我在大陆坐计程车,司机听我口音是来自台湾,竟然教训我:「你们台湾真的很奇怪,我们早就不搞文革了,你们现在还搞文革。」意思就是说大陆都不搞政治了,台湾却一天到晚在政治议题上闹。我还反问司机说,那你们搞什么?这位司机大声说,「搞经济呀!生活好最重要。」

发展艺文表演有助于促进观光
  不论是交通部观光局的调查,或是最近陆客的反应,对于台湾最多的一项建议,就是台湾晚上没有具有文化代表性的节目可以看。我到世界各地去表演,人家问我到台湾在什么剧场可以看明华园的表演,我答不出来。台湾的剧场太少,场地不够,造成各个表演团体都在排队。十四年前我就曾建议政府多建艺文表演场地,但当时的政府认为台湾经济正蓬勃发展,寸土寸金,没有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大陆方面也一直在向明华园招手,希望我可以到大陆去发展,但我认为自己在台湾土生土长,最起码要在台湾先做。我们观光局有三百亿推动城市观光景点的预算,但中央政府横向的联系,以及和地方的联系,永远连不起来,这是很可惜的。
  政府必须与民间的力量结合,整合台湾的软实力,如此才能在两岸的交流中发挥加分效果,台湾也才能把软实力的筹码,继续保持下去。

马绍章
  非常谢谢四位与谈人深入浅出的说明。有交流才有影响,台湾在文化方面,大家都认为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回顾两岸交流的历史,从文化影响的角度来看,台湾影响大陆的程度是高过于大陆影响台湾的。但是我们也感觉到,有些人对于两岸交流自信心不足,怕受到影响,因而想阻碍交流。
  就以江陈会谈的举行为例,两会建立了一年两次双方轮流举办的惯例,这就是一种自信心的表现。我们有自信可以把会谈工作做好,而不是每次都要到对方家里去。在大陆代表来台湾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利用这机会,很理性的呈现台湾社会自由多元的一面。有自信心的人,不会以非理性、暴力的举动来表示自己的意见。
  从这六十年的经验中,台湾发展出来「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应该是我们最好的装备,让我们可以抬头挺胸、昂然挺立在中华文化的世界上。
  今天非常谢谢四位学者、专家的出席与指教,也希望大家随时给我们宝贵的意见。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