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莎姆雷特」赴大陆演出笑浪狂潮席卷上海、北京 文/梁玉珍《交流杂志99年2月号第109期(历史资料)》

去年十二月中旬,屏风表演班的经典喜剧之作
  「莎姆雷特」,先后受邀于上海「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东方喜剧展」及「二○○九北京喜剧艺术节」演出,在编剧兼导演李国修的带领下,台湾一线演员以深厚的表演功力,展现台式幽默,笑翻上海及北京的观众!
  靠著喜剧起家的屏风表演班在台湾成立已逾二十三年,二○○七年五月首次进军大陆,参加「第七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即缴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当年该剧在解放军歌剧院首演之夜,让北京的观众笑得人仰马翻,强烈感受到「台湾式」的喜剧幽默。谢幕时,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掌声足足维持了八分三十秒!次日,莎剧的魅力再度席卷全场,剧终观众再度起立鼓掌,热烈回应,站在台上的李国修热泪盈眶,以最直接的情感回应北京观众的热情。真的很难想像,一出喜剧竟会有如此惊人的魅力!
  这次是屏风表演班第三次到大陆演出,除了与北京观众再续前缘,屏风也安排在上海闵行大剧院演出三场。这是屏风第一次至上海演出,全体演员都相当兴奋!李国修带来颠覆、拆解与重构的喜剧场面调度,一方面呈现戏如人生的爱恨悲喜,一方面又精准掌握笑点。李国修说,「这次在上海演出『莎姆雷特』,笑声三百五十九次,掌声五十一次,谢幕长达九分四十五秒,破了北京的纪录。」
  「莎姆雷特」是屏风表演班的经典喜剧之作,这出戏描述一个业余剧团-「风屏剧团」,希望呈现「一出充满人性中的仇恨、嫉妒、道德矛盾、猜忌报复」的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然而,却因人事不和,以致错误连连,最后竟演成了情境喜剧「莎姆雷特」。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故事很复杂,莎翁的伟大在于哈剧处处显现戏剧之于生活对照、时时洞察人性之诡谲危机。而「风屏剧团」的人物事件遥相呼应「哈」剧里雷同的情节故事,以层层套戏地完成了惊人解构的情境喜剧!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因应剧中情节,「莎姆雷特」舞台耗资百万,重现华丽欧洲宫廷。仿照著名音乐剧 「歌剧魅影」中引人注目的水晶灯坠落,以台湾剧场的技术自制呈现在「莎姆雷特」的舞台上。为求演出完美,李国修网罗了台湾菁英人马,包括王月、樊光耀、朱德刚、杜诗梅、刘珊珊、狄志杰等,这些台湾演艺界的一线艺人,都在剧场学习多年,有深厚的表演功底,也对推动表演艺术工作不遗余力。
  李国修跳出传统学院观点,以其特殊的喜剧创意与风格完成「莎姆雷特」,亦获得莎士比亚权威彭镜禧教授的好评。彭教授认为,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技巧难度高于悲剧,而李国修用他缜密的头脑,几乎是以数学概念精算每个场次的角色上下进出,规划戏中人遭遇的荒谬困境,并对照「哈姆雷特」的角色处境,将一出大悲剧颠复成喜剧,当中的编剧技巧是相当高超的。台湾大学戏剧学系主任纪蔚然教授也说:「不管从剧本、导演、演出来看,『莎姆雷特』是一部可圈可点的作品。欣赏一出既好笑又发人深省的佳剧,实在是个很愉快的经验。」
  我们欣见屏风表演班对两岸表演艺术交流的贡献,也期待他们下一次成功完美的演出!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