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传统表演艺术在台湾 文/简秀珍《交流杂志99年10月号第113期(历史资料)》

台湾位于南岛语族最北的边界,由于地理的分隔,岛上不同的原住民,各有其丰富的音乐、歌舞、祭仪。四百多年前,来自大陆沿海的闽、客族群,也将自己原乡的风俗习惯、表演艺术带入台湾。一八九五年日本统治台湾,经过广泛的「旧惯习俗」调查后,决定依循「生物学」的原则,让台湾人维持原有的宗教与节庆,也使得与这些活动息息相关的表演艺术得以延续,直到一九三六年日本皇民化运动才影响全局。
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战结束后,从中国大陆来台的大量移民,也以同乡会等型态,维系故乡的表演活动,但因为种类繁多,人数较少,无法广泛流行。日本殖民时期已在台湾颇受欢迎的京剧,历经皇民化时期的中断,在名伶顾正秋来台演出后再引风潮,而后军中剧队与相关剧校的成立,使得京剧长期以「国剧」之名,享有丰厚的国家资源。目前,台湾共有国光京剧团、国立戏曲学院京剧团与台湾豫剧团三个公立剧团。
在不同族群的传统表演活动里,最常为国人忽视的是原住民文化。这些与仪式、祭典结合的歌舞或音乐,是与祖灵沟通或传达心声的媒介,并不是用来娱乐观众。昔日台湾有许多著名的原住民歌手,却无法以母语演唱,一九八○年代原住民族运动兴起,对语言文化的断裂、社会不公等展开抗争。一九九一年,一群长期离开部落的年轻原住民组成了「原舞者」,在部落长者与人类学家等人的协助,透过田野调查,参与学习原住民歌舞艺术,并将其学习的成果回馈部落,提升年轻一代对自身文化的认识与认同。该团时常代表台湾出国展演,也入选「国家扶植团队」。在音乐上,演唱卑南古调的纪晓君、布农族的八部合音等,都让人对原住民丰沛的能量赞叹不已,即便对华语流行歌坛,原住民音乐工作者也建树不少,例如流行音乐天后张惠妹便是卑南族人。
大陆剧曲传入台湾,本土歌仔戏萌芽
在汉人戏曲方面,随著明末郑成功与清朝的汉人移民,引进了七子戏、乱弹戏、采茶戏、车鼓戏、布袋戏、傀儡戏、皮影戏等剧种,满足各地不同的祭祀、社交需求。到了日本殖民时期,各地广建戏园,除了邀请日本国内的表演团体外,也引进中国戏班巡回演出,民间结社学习音乐戏曲甚为普遍。时延至今,最为蓬勃的两大的剧种,是清末形成于台湾的歌仔戏,与清朝传入的布袋戏。
清末在宜兰兴起的「老歌仔」,可以视作歌仔戏萌芽阶段的表演形式。「老歌仔」的音乐及装扮与车鼓、牛犁阵有密切的关系,从阵头表演出发,农民自组业余班社,在闲暇之余以《陈三五娘》、《山伯英台》等通俗故事为本,运用【七字调】等曲调褒歌互答,内容深具宜兰特色。一九二○年代进入内台的歌仔戏,吸收了京班的身段、锣鼓,福州班的布景设施,在室内聚焦的环境下,唱、作、念、打的要求更为仔细,为卖票营生也扩充原有剧目、音乐。由于语言相同,歌仔戏也回传到闽南,成为今日「芗剧」的前身,一九四八年厦门「都马剧团」来台演出,邵江海等人新创的【杂碎调】甚受欢迎,台人沿用剧团名称改称【都马调】,广泛运用于台湾的歌仔戏。
日治晚期的「皇民化」阶段,应日本政府「去中国化」的要求,舞台上出现穿西装、和服,拿武士刀的人物。这些原是被迫制造的「异国情调」,延续成为现今舞台上人物造型时代不一,剧情错综复杂的「胡撇仔戏」。十余年来因为表演者的魅力与努力,使其从不登大雅之堂,变成歌仔戏的重要类型。
一九八五年标举制作「精致歌子戏」的「河洛歌子戏团」成立,采用大陆编作的《曲判记》、《杀猪状元》等剧目,曲词文藻华丽,远离歌仔戏原本俚俗近人的风格,但也让人见识到歌仔戏的新样貌,并刺激本地人才进行创作。一九八○年代末期,大专院校开始出现歌仔戏社团,近年来,这些成员毕业后勇气十足地成立业余剧团(如「台湾春风歌剧团」),其创意常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一九九二年,台湾第一个公立的剧团「兰阳戏剧团」成立,一九九九年国光与复兴两所剧校合并为国立台湾戏曲专科学校,除原有的京剧学系、戏曲音乐学系等科系外,加入歌仔戏学系与客家戏学系,该校在二○○六年改制为国立台湾戏曲学院。日治时期媒体与知识份子眼中不屑一顾的歌仔戏,终于获得政府的重视,新生代的积极投入,是提升歌仔戏活力的重要因素。
歌仔戏与布袋戏的广泛影响力,与一九七○年代兴起的电视有关。歌仔戏造就了杨丽花、叶青等明星,她们共同的特点是扮相俊秀、顾盼迷人,引来许多戏迷竞相追逐;布袋戏则有黄俊雄等,创下收视的高峰。不过一九九○年代后,年轻一代对布袋戏的直接印象,可能来自录影制播的「霹雳布袋戏」,这种与媒体结合的电视布袋戏,已与现场演出的传统布袋戏大相迳庭。
布袋戏在台湾发扬光大
布袋戏约在十九世纪初便已传入台湾,在中南部与台北地区一向非常兴盛,南部甚至有「五大柱」的说法,指的五个不同门派,形成各自专擅的剧目与表演特色。另外,还有南投「新世界」的陈俊然,以剑侠戏《怪侠黑红巾》在内台戏闯出名声,而台北李天禄所创的「亦宛然」开「外江布袋戏」之先,许天扶、许王的「小西园」以剑侠戏闻名。
早年布袋戏在演出时,必须由「主演」负责所有的唱念,换言之,演师必须熟悉剧种的唱腔。十九世纪下半叶,自大陆来台的「胡须全」与「猫婆」以精湛的技艺与悠扬的南管乐,风靡台北艋舺一带的民众。到了二十世纪,有些人先到曲馆学后场(乐器演奏)再学布袋戏,有的布袋戏演师甚至可以到曲馆教学,例如虎尾「五洲园」的黄海岱是「先生」级的高手。而李天禄则是在上海深受麒麟童的演出吸引,回台后便尝试将京剧后场用在布袋戏上,创造「外江布袋戏」。
「主演」从专责唱念到逐渐产生分工,可能始自于日治晚期的「皇民化」运动。当时禁用汉族锣鼓,改用西乐或唱片,由辩士做口白说明,禁止杂用中、日式戏服、戏偶,舞台也改为活动式布景。战后的金光戏,以唱片配乐取代传统锣鼓,到了电视布袋戏,则将南管、北管、西洋音乐等汇聚一炉,或请来女歌手演唱主题曲等。电影布袋戏《圣石传说》加入管弦乐团的伴奏,霹雳布袋戏则发展出许多精彩的新编插曲等。
即使配乐运用非常多元,回到布袋戏的表演原则,如果表演者不能以声音分饰多角,就不足以担当「主演」的重任。近年因为戏金削减的缘故,有许多二人组的「录音布袋戏」演出,播出录音的口白、音乐,操偶草率,彻底摧毁布袋戏的美感,因此动作细腻的布袋戏演出更为难得。在这样的逆境里,近十年来,布袋戏与其他艺术的跨界合作越来越多,从一九九六年「亦宛然」与「国光剧团」合作《巧遇姻缘》尝试人偶同台,到与舞蹈结合的北管布袋戏《虹霓关》等。而台北的「真快乐」掌中剧团近来改良戏偶,结合多媒体演出,演出《陈三五娘》、《秦王与孟姜女》等,也以台湾原有的布袋戏基础,辟出另一条「影像布袋戏」的新路。
因应不同语言族群的需求,自「宛然」系统出身的黄武山等人,开始注意运用客家山歌、采茶戏曲等作为素材,从事客语布袋戏的创作,对母语和布袋戏的推动都极有帮助。而桃竹苗的客家人聚落,仍有客家戏班以当地民众熟悉的语言表演,二○○三年全球第一家客家电视台在台湾成立,民众可以更方便看到客家山歌、戏曲的演出,是将客家文化传播至家户的重要媒介。
传统表演艺术的延续,与新一代的接受与否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透过网路的媒介,以往被视为小众的传统艺术,透过网路社群汇聚力量、传播消息,受欢迎的戏班在外台演出常有观众爆满的情形。先透过录影租售、接著在电视播出的「霹雳布袋戏」中的角色,也成为人们参与「Cosplay」(角色扮演)聚会中时常模仿的对象,甚至特别主办以模仿「霹雳布袋戏」人物选拔的竞赛、音乐会等。「霹雳」大批的死忠拥护者,与其影音附属商品成为流行文化产业的一环,甚至变成「文化创意产业」的示范案例。「国光京剧团」近年来在传统骨子老戏之外,也推出了如《金锁记》、《三个人儿两盏灯》等新编戏,期待以当代的视角,吸引年轻观众。
政府应加强保存传统表演艺术
在官方的推动方面,一九八一年成立文建会后,次年五月公布《文化资产保存法》,但仍由教育部负责文化相关业务。教育部自一九八五年创办的「民族艺术薪传奖」,计有传统工艺、传统音乐及说唱、传统戏剧、传统杂技、传统舞蹈五类。至一九九四年止,共颁发个人奖一百三十二个及团体奖四十二个;一九八五年制定的「重要民族艺师遴聘办法」,在一九八九、一九九八年选出十三位重要民族艺术艺师,表演艺术类(原包括锣鼓乐、南管戏、皮影戏、布袋戏、北管、古琴、歌仔戏)中获选者仅存廖琼枝女士。拥有丰厚涵养的传承者未及将其技艺留下,始终是传统表演艺术延续上的关键难题。
随著全球化脚步的进展,对各地文化多样性的重视也随之增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一年首度宣告「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Masterpieces of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并在二○○三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台湾也追随此一脚步,在二○○五年二月新修订《文化资产保存法》,其中第三条明订「传统艺术」为表演艺术的重要类别。透过各县市政府调查、提报的名录进行审核后,文建会在一九九九年选出第一届传统艺术保存者与保存团体,保存者为廖琼枝(歌仔戏类)、杨秀卿(说唱类)、陈锡煌(布袋戏),保存团体是罗东的汉阳北管剧团(北管戏曲)与彰化梨春园(北管音乐类)。二○○○年第二届属于传统表演艺术者,有林吴素霞(南管戏曲)、张鸿明(南管音乐)、苗栗陈家班北管八音团(客家八音保存团体)、南投县信义乡布农文化协会(布农族音乐祈祷小米丰收歌)。上述包括了不同族群的表演艺术,令人欣喜的是,原住民音乐终于受到台湾官方的正视。
目前学校的课程虽然包含了台湾的传统音乐与戏曲,但由于师资、教材等问题,未必能够达到良好传承。所幸有心的剧团已注意到校园推广的重要,由这些专业者的示范与解说,更容易让观众了解传统艺术养成的不易与表演的精髓。传统表演艺术是联系祖先精神生活的钥匙,富含语言、风俗、文化的传达,要使其不成为难以解析的密码,教育扎根的工作将愈发重要。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