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从陆配、陆客到陆生:两岸社会交流于「人权」、「生活方式」和「人才竞争」之试炼 发表人/陈小红 整理/编辑部《交流杂志100年4月号第116期(历史资料)》

一九八七年蒋经国总统基于人道考量,开放在台老兵回乡探亲,这项政策弥合了两岸间中断数十载的鸿沟。此后,大批台商登陆投资,台湾民众赴陆观光、参访、求学甚或就业等,络绎不绝于途。一九九二年《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通过,进一步为两岸人民交流往来提供了重要的法源基础;陈小红教授就大陆配偶、大陆观光客暨大陆来台交换生等三类人士,从两岸社会交流脉络与对台冲击的回顾中,归纳出两岸社会交流的两大趋势:⑴由单向到双向;⑵由局部到全面。
  从政府的大陆配偶政策观察,二○○四年之前相关法令相对严苛,致不少教育水准较高的陆配,难以在台正常生活或工作;直至二○○九年,政府大幅修订规范陆配来台生活相关法令,赋予渠等在台生存权、福利权暨工作权较为合理的保障。陈小红教授强调,长期被「污名化」的陆配及其权益,近年来已逐渐同受普世「人权」思维对待;此一群体加上所生子女人数,已相当于一个基隆市的人口,对标榜多元文化的台湾而言,早已成为不容小觑的社会力量,未来除陆偶本身外,下一代子女的教育和社会融合,政府更应及早绸缪。
  至于属短暂或短期停留的陆客,陈小红教授认为,陆客深度体验台湾不足,未来除应尽速研议「自由行」外,如何注入「永续」经营和发展的活水,乃工作之重点。开放迄今高达一八二万人次的陆客,粗估已为台湾观光相关产业注入超过九一○亿元的外汇收益和商机,陈小红教授在论文中援引最近一项利用线性代数模拟的未发表研究指出,除非台湾简化甚或松绑入境管制,并确保未来十五年来台陆客会持续增加,否则眼前的荣景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她也提出国内部分学者专家的观察,认为「眼前我们对大陆客有『管制』而没有『管理』,掌握行程,却没有从中考量各个景点旅次的『容量』」。例如:若干景点由于陆客过多,已然对在地游客和其他外来观光客产生了排挤,未来大陆富豪揪团来台体检,会否冲击本国人士健检品质等。
  根据来台短期研修的陆生反映:「台湾对大陆的感觉有三:⑴经济上的优越感,但也比较短视,忽略了现今大陆的快速发展;⑵对与大陆学生竞争的恐惧感;⑶从政者易煽动敌对关系,但是民众有太多热情的矛盾感。」陈小红教授以为,由此不难体察陆生对台湾相关开放政策的踌躇不定,认为太过自我封闭的行为「会阻碍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她认为面对当前全球竞争的时代,国家的竞争力泰半系于人才的竞争力,因此,美国欧巴马政府宣布每年将送十万名学生赴中国大陆学习,中国大陆则于北京、上海等地试行人才绿卡制度;此外,香港、新加坡等国也以丰厚的奖学金争取陆生。对照台湾目前「三限六不」及「一不二限」的政策,我政府对相关议题的信心,应该还有加强的空间。
  陈小红教授在结语中指出,中国大陆迄今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平均所得已近四千美元,若干沿海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之人均所得,更直逼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政治上,随G7→G8→G20→G2的发展,尤其是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啸后,大陆俨然已成为国际社会不容忽视的超级大国。同一时期,台湾虽经历了所谓「宁静革命」,完成了两次政权的和平转移,提供华人社会「政治民主化」经验,惟经济发展进程却也不时在政党恶性竞争及内耗下,一路颠簸,丧失了若干全球一体化走势下之先机,国民和人均所得双双屈居四小龙之末。
  即便不少大陆人士对台湾有「落后的硬体、超前的软体」之感受,但由大陆来台观光客和研修生口中得知,两岸的社会交流著实带给他们相当多的感动。其中甚至有人形容:「原本对台湾的印象是『问号』(?),但到台湾之后,现在是『惊叹号』(!)」然而,两岸毕竟隔离了六十年,民众价值观难免有所出入,仍有待增加彼此理解与认知。
  面对两岸民众交流的政策与作为,陈小红教授认为,除陆配外,现阶段绝大部分来台陆客或研修生均属菁英阶层,未来如何循序渐进地由「菁英」扩及到「庶民」,且善用渠等一致认同的台湾「软实力」,以落实马总统「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目标,诚有赖朝野共同智慧和远见之提升和发挥。
  最后,陈小红教授强调,活络两岸社会交流,本质上并无法解决既存的历史难题,但是借由促进双方民间更多的认识并增进彼此的信任基础,冀能创造两岸双赢。是以,全球视野与国家总体竞争力之强化,理应凌驾于狭隘的政治意识争议之上。

回页首